现代诗歌阅读教案Word格式.docx
《现代诗歌阅读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诗歌阅读教案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
远在异国的港口"
和"
烟雾中的故乡"
分别是诗人年轻时对年老时、年老时对年轻时的两种感受和认识。
c、诗人把人生比作一段远洋航程,在寥寥数语中,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体念。
D、这首诗采用对比、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飘泊在外对故乡的眷念之情。
分析:
这首诗从两个阶段展示人生体验,一个是年轻的时候,一个是年老的时候,而这两种体验是完全不同的。
把握意象:
对艾青《煤的对话》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
/死?
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A、诗中"
我"
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失去了昔日的荣华,被埋到地层深处,满怀怨愤,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
B、诗中"
历经沧桑,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但是更有希望和祈求,渴望火的到来,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
c、诗中"
是中华儿女的写照,有炽烈的情感,昂扬的斗志,不甘沉沦,自强不息,要摧毁黑暗,迎来光明。
D、诗中的"
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热量,憧憬着光明灿烂的前景的到来。
分析这是一首咏物诗。
准确解读诗歌,就必须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象。
"
失去了昔日的荣华"
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
等语不是"
煤"
的意象特征。
体味意境:
对艾青《盼望》一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A、诗人抓住轮船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的两个瞬时场景,将现实生活中看得见的图景融入了对盼望的哲理思索,构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B、两位海员不同的情趣,反映出他们不同的追求,暗示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c、两位海员不同的心态,表达了同一种愿望,即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暗示生活中不同的人们可以有共同的追求目标。
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程,这首诗正是人生不懈追求的艺术写照。
所谓意境,指诗人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一体形成的艺术境界。
意象出现于诗歌文本中,而意境则需要读者去体味和感悟。
《盼望》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情诗。
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有人特别关注人生的起点,有人特别关注人生的终点。
心态不一,并不妨碍他们对事业的热爱和理想的追求。
不同的追求"
这一说法是对诗歌意境的错误理解。
体会情感:
下面对何其芳诗《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何其芳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歌唱早晨,/我歌喝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A、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叙事诗,诗人通过对“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生长的力量”等对象的歌唱,抒发了对少男少女们的赤诚之情。
B、诗是写给少男少女的,但真正的主体是“我”。
通过全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鲜明的形象,听到他深情的歌喉。
c、最后一节,诗人用了一个绝妙的意象: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使之与全诗起句的“歌唱”两相呼应。
D、这首诗以明快的思想鼓舞人、炽烈的感情感动人、优美的语言吸引人,充分显示了诗人在诗艺上的造诣之深。
节连用四个“歌唱”“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和“正在生长的力量”,正是对于“少男少女”含义的注脚。
“少男少女”就是“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和“正在生长的力量”,这四种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积极向上,给人希望,也是歌颂延安的新天地和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生活。
理解象征意义:
阅读北岛《迷途》,对诗歌象征意义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你/高高的森林档住了天空/小线上/一棵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下/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测的眼睛
A、"
哨音"
象征天使般的召唤,"
森林"
象征遮挡于前进道路的障碍因素。
蒲公英"
象征一时迷途的同伴,我与同伴一起找到追寻的目标。
c、"
湖泊"
象征追寻的归宿,它是作者心目中美好的理想。
D、"
你"
眼睛"
象征着深不可测的湖泊和清清一碧的湖水。
这是一首采用象征手法的朦胧诗。
象征,指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意义。
这是现代诗歌常用的手法,这一手法打破了真实描写和直抒胸臆的传统表现手法。
《迷途》按"
追寻一被阻一归宿"
的思路展开。
是同一概念,象征追寻的归宿,亦即心目中的美好事物、美好理想。
具有比喻和象征双重作用,就湖水而言,是比喻,就全诗意象而言,则是一种象征。
对诗句含义的揣摩:
席慕容《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後/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本诗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
[迁移拓展]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诗后考题
也许
——葬歌
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a你的眼帘,/不许清风b上你的眉。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c松阴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缓缓的飞。
第二节abc三处各有一个词,依次填入后,恰当的一项是
A、照飘树B、弄吹片c、拨刷伞D、射掠团
细品全诗,可知:
a处,主语是“阳光”,宾语是“眼帘”,“弄”字显然不当,据下文“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可知ab两处用的是拟人法,“照”和“射”不能产生拟人作用,所以a处应选“拨”。
“飘、吹、掠”也都不能产生拟人作用,所以b处应选“刷”。
c处,“团”字与“松阴”搭配不当,“树”和“片”与“撑”字搭配不当。
只有“伞”字,既能与“撑”搭配,又能与
[1][2]下一页
“庇护”搭配。
这首诗是作者为长女立瑛三岁时天折而作。
表达的思想感情贴切的一项是
A.表现父亲对死去的女儿无比疼爱怜惜,内心极度哀伤的感情。
B.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咒骂的人声”强烈的不满。
c.表现父亲为死去的女儿衷心祈祷,希望她能在地下安息。
D.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希望过一种安宁平静生活的强烈愿望。
这首诗中写出了夜鹰、蝙蝠、阳光、清风、松阴、蚯蚓、小草、黄土、纸钱等事物及有关的动作或声音,这样写的目的是
A.通过具体形象,象征社会的环境。
B.通过具体形象,进行生动的比拟。
c.通过具体形象,烘托真实的意境。
D.通过具体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
补:
赏析《也许》的表达效果:
用诗开头的词语作诗题,是我国诗歌的传统。
“也许”用一种不肯定的语气渲染出一种气氛,加强了对爱女夭折的悲痛和爱怜的情感,写出了诗人内心不愿相信、不愿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的心理。
对沙鸥诗《新月》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
/我在你梦中靠岸。
A.入手擒题,诗一开始就把银钩似的一弯新月比作“一条小船”,使之成为诗人情感的闸门。
B.“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
”两句写诗人以虚当实,凭借想象踏上返回故乡之路。
c.“花香。
夜暖。
”一句四字,就从视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向读者正面立体地展现了故乡春夜的迷人美景。
D.诗的结句情深意美,诗人借新月之船,将绵绵不尽的游子之情,洒落在故乡的土地上,洒落在故乡的梦里。
阅读流沙河《小院的夏天》,指出分析最为贴切的一项
邻家的葡萄藤悄悄地翻过院墙,/带须的嫩尖偷看我的小窗。
/窗外的牵牛花爬上瓦檐,/太阳透过青叶在我桌上洒下绿光。
/一只蜜蜂飞进小屋嗡嗡地唱,/推开窗子又吹来茉莉花的清香。
A.作者通过写葡萄藤的嫩芽、牵牛花、蜜蜂、茉莉花等表现夏天的到来,突出了对夏天小院的喜悦之情。
B、作者先写窗外的植物,次写这些植物在阳光下将影子投映在窗内的桌上,后写蜜蜂的歌唱,从侧面衬托出作者的烦躁之情。
c.诗中动植物的形与色、光与影、声与味,配合得非常和谐,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D、作者通过写葡萄藤嫩芽的“偷”看,牵牛花的‘爬”,以及蜜蜂的“飞进小屋’等,表现出一种时时处处被别人监督的无奈心情。
阅读舒婷的《思念》,指出说法不够恰当的一项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少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琴弦,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等待,/夕阳一样遥遥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
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A.诗的节用了比喻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在“思念”牵缠中最真切动人的体验,是美丽的惆怅和失望的茫然。
B.诗的第二节用了比喻与衬托相结合的手法:
前两句用比喻,极言时间之长和距离之远,写出了“思念”的难以等待和可望而不可即的焦灼感;
后两句用衬托手法,以“只有两颗泪珠”反衬思念之深。
c.诗的最后一节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点明中心,是全诗的“诗眼”所在。
D.全诗运用象征手法,以“缺少线条的挂图”等事物象征希望难以实现,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
阅读《火与冰》,找出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并不是只有火/才会燃烧/才释放出热能/才给人欢笑/有的冰/比火更烈、更热情/只不过,一般人/识不透它表面的寒冷
A.诗中的“火”是热情的象征,但是作者所要讴歌的不是火,而是冰。
B.“有的冰,比火更烈,更热情”,这两句可以理解成有的人表面看起来很冷漠,其实他们是把情感藏在心底,而这种情感往往更真切,更热烈。
c.这首诗中“火”与“冰”形成对比,火的热情与冰的冷漠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形象鲜明的表现了主题。
D.这首诗短小精悍,语言蕴籍,含义深远,哲理味较浓。
通读全诗,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是多义的。
阅读艾青的《树》,指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立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A.诗中的“树”象征着革命工作者。
B.“风与空气”象征着来自各方面的消息。
c.“看不见的深处”象征着革命工作者的秘密活动不易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