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参考试题和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6163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7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参考试题和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参考试题和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参考试题和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参考试题和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参考试题和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参考试题和答案文档格式.docx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参考试题和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参考试题和答案文档格式.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参考试题和答案文档格式.docx

6、《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

数学活动水平的(①)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 

②知识技能目标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7、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③)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

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评价 

②相互评价 

③多样评价

8、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②)的过程。

①单一 

②富有个性 

③被动

9、“用数学”的含义是(②)。

①用数学学习 

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③了解生活数学

10、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④ 

)。

①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②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③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④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

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二、填空题

1、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基础性 

)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

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2、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

学习)的指标。

3、《新课程标准标准》提倡以“( 

问题情境 

)——( 

建立模型 

)——

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4、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 

记忆 

)、模仿和( 

训练 

)转变为

( 

自主探索 

)、( 

合作交流 

)与实践创新。

5、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

(基础性 

)(层次性)

(发展性)( 

开放性)。

6、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

导者 

)和合作者。

7、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 

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 

)出发,向

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

8、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

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

展。

9、课程标准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

与代数)、(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四个学习领域。

1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 

有价值 

)的数学,人人都能

获得(必需 

)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1、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1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三、简答题。

1、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应怎样转变?

答:

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

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

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

2、怎样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呢?

(1)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2)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统计

对决策的影响。

(3)了解统计的多种功能。

3、对于应用问题,《标准》是如何进行改革的?

选材强调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

题材呈现形式多样化(表格、图形、

漫画、对话、文字等);

强调对信息材料的选择与判断(信息多余、信息不足……);

解决的策略多样化;

问题答案可以不唯一;

淡化人为编制的应用题类型及其解

题分析。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

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二、简答题:

(每题5分,共3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规定为哪四个方面?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数感”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4、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有哪六个方面?

(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6).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5、估算有哪三大特点?

如何评价估算?

①估算过程多样

②估算方法多样

③估算结果多样

评价:

在上述前提下,估算没有对和错之分,但有估算结果与精确计算结果的差异大小之分。

6、可以用哪四种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所在的方向和位置?

①上下、前后、左右

②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③数对

④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三、运用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分析(10分)

下面上《“1——5”的认识》的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请你依据课程标准对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加以简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简评:

(1)全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2)具体(数量、数序、数感)。

(3)准确(会用、体验、感知)。

(4)突出了学习方式的更新。

四、解答题:

(每题4分,共40分)

1、6个好朋友见面,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15次)手。

2、地面以上1层记作+1层,地面以下1层记作-1层,从+2层下降了9层,所到的这一层应该记作(-8)层。

3、有一个整数除300,262,205所得的余数相同,则这个整数最大是(19)。

4、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

书中说: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鸡有(23)只,兔有(12)只。

5、某小学四、五年级的同学去参观科技展览。

346人排成两路纵队,相邻两排前后各相距0.5米,队伍每分钟走65米,现在要过一座长629米的桥,从排头两人上桥至排尾两个离开桥,共需要(11)分钟。

6、用绳子三折量水深,水面以上部分绳长13米;

如果绳子五折量,则水面以上部分长3米,那么水深是(12)米。

7、小玲沿某公路以每小时4千米速度步行上学,沿途发现每隔9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从后面超过她,每隔7分钟遇到一辆迎面而来的公共汽车.若汽车发车的间隔时间相同,而且汽车的速度相同,求公共汽车发车的间隔是(63/8)分钟。

8、一个合唱队共有50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

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

请你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最少花(6分钟)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

9、口袋里装有42个红球,15个黄球,20个绿球,14个白球,9个黑球。

那么至少要摸出(66)个球才能保证其中有15个球的颜色是相同的。

10、在统计学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可以称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下面给出一批数据,请挑选适当的代表。

(1)在一个20人的班级中,他们在某学期出勤的天数是:

7人未缺课,6人缺课1天,4人缺课2天,2人缺课3天,1人缺课90天。

试确定该班学生该学期的缺课天数。

(选取:

平均数)

(2)确定你所在班级中同学身高的代表,如果是为了:

①体格检查,②服装推销。

(①选取:

中位数②选取:

众数)

(3)一个生产小组有15个工人,每人每天生产某零件数目分别是6,6,7,7,7,8,8,8,8,8,9,11,12,12,18。

欲使多数人超额生产,每日生产定额(标准日产量)就为多少?

3、“最近发展区”是指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概念。

他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指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