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安全交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5598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7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安全交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一级安全交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一级安全交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一级安全交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一级安全交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安全交底Word格式.docx

《一级安全交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安全交底Word格式.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级安全交底Word格式.docx

主线共设大桥695.16米/2座,小桥35.04米/1座,涵洞35道,平面交叉8处。

主线用地463.68亩。

大桥均为改扩建。

其中丹河大桥为双侧加宽,沁河大桥为老桥利用改建为上行线,下行线桥梁新建,小桥为拆除重建。

主线采用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采用80公里/小时,一般路段路基宽度24.5米,其中:

行车道宽2×

3.75米,中间带宽3.0米(含左侧路缘带宽2×

0.5米),硬路肩宽2×

2.5米,土路肩宽2×

0.75米;

路线所经区域河流分别属黄河、海河水系,大型河流有大沙河、丹河、沁河等。

沿线河流均无通航规划。

项目地区位于山前倾斜平原,为富水区,由于上部地质属于砂砾及粗细砂覆盖层,透水性能好,又受南部洼地区粘土淤泥土沉降层阻截,形成一天然地下水库,储量丰富,埋深20米以下。

年平均降水量为584mm,降水量最多为908.7mm(1964年),最少为333mm(1965年)。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北部山区偏大,南部平原偏小,自北向南递减。

春季降水90~100mm山区多于平原,夏季降水325~360mm,秋季降水150~160mm,冬季降水25mm以下。

其中新建沁河大桥是在原沁河大桥右侧(上游侧),新建桥梁作为右半幅桥使用,原沁河大桥利用改建为左半幅桥。

新建沁河大桥上部结构为(35+7*60+35)m预应力砼现浇变截面箱梁,采用悬臂浇筑施工,下部结构桥墩采用箱型墩,双排群桩基础;

0号桥台为肋板式桥台,双排群桩基础,9号桥台桩式台,单排桩基础;

0号桥台基桩直径150cm,桥墩与9号桥台基桩直径均采用180cm,桥梁全长498.12米,新建桥面布置为:

0.5m护栏+11.0m行车道+0.5m护栏=12m,桥梁按90º

设计。

原沁河大桥改建后全幅桥面布置为:

1.75m人行道+13m行车道+0.5m护栏+2*10cm缝宽+0.5m护栏+11m行车道+0.5m护栏=27.45m,设计洪水频率:

1/100,通航标准均为非通航河流。

桥址处主要地质情况:

现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上更新统冲洪积层,岩性以粉质粘土和砂土为主。

上部结构为跨径(35m+7*60m+35m)的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全长490米,主桥箱梁起讫点桩号分别为YK42+335.957和YK42+825.957。

主桥平面位于直线上,纵断处于竖曲线范围内。

下部构造:

主墩采用箱型墩,断面尺寸为6.5*3.5m,长边厚0.65m

,短边厚0.8m;

墩身顶、底分别设置1.5米和2.5米实心段;

承台平面尺寸8*7.5m,厚3m;

设置双排4根直径1.8米的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基础。

0号桥台为肋板式桥台,双排4根1.5米钻孔灌注桩基础,9号桥台桩式台,单排2根1.8米钻孔灌注桩基础。

原丹河桥上部结构为12×

16m预应力砼空心板,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桥墩,单排桩基础;

桥台桩柱式台,单排桩基础;

桥梁全长192.0m,按照90°

设计,旧桥桥面布置为:

0.5m护栏+12.99m行车道+0.5m护栏=13.99m。

本桥改建方案采用同结构同跨径双侧加宽利用,即切除旧桥两侧护栏,并在两侧各加宽旧桥5.34m,增设中央分隔带护栏,桥墩采用独柱式墩,单桩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墩基桩直径采用180cm,桥台基桩直径采用150cm,桥梁全长197.04m,改建后桥面布置为:

0.5m护栏+11.552m行车道+0.566m中央分隔带护栏+11.552m行车道+0.5m护栏=24.67m。

第二章编制说明

安全技术技术交底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选分析,从而进行控制和消除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隐患,从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人身伤亡事故。

安全技术交底即是具体指导安全施工的规定,也是检查施工是否安全的依据。

1编制依据

1.1《安全生产法》

1.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1.3《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1.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1.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1.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1.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1.8《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

1.9《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1.1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1.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1.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1.13《省道308焦作至沁阳段改建工程第三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纸》

1.14《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焦作市公路建设管理办公室下发)

1.15本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6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及本项目的合同、招投标文件等。

2编制原则

2.1以人为本、减少伤害

切实履行企业的主体责任,把保障员工、人民群众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评估、治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2.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项目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切实履行项目部的管理、监督、协调、服务职能,充分发挥管理机构的作用。

3编制范围

3.1省道308焦作至沁阳段改建工程第三合同段临建工程。

3.2省道308焦作至沁阳段改建工程第三合同段路基工程。

3.3省道308焦作至沁阳段改建工程第三合同段桥梁工程(新建沁河大桥、加宽丹河桥、泉组河桥)等。

第三章施工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1危险源分析

根据桥梁施工的特点,施工中容易造成不安全因素的危险源主要有:

支架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等。

2危险源评价

2.1支架坍塌——因支架设计不科学、不合理,搭设不规范,造成支架坍塌,对人身或机械造成伤害或损害的。

2.2高处坠落——在搭设支架时或在支架顶安装模板、钢筋、浇筑砼时进行的高处作业,可能高处坠落而导致人身伤害的。

2.3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及水平崩溅物体造成人身安全伤害的。

2.4机械伤害——机械(砼搅拌机、砼运输车、砼输送泵、吊车等)运转工作时,因机械意外故障或违规操作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机械损害的。

2.5触电——用电设备未做接零或接地保护,保护设备性能失效,移动或照明使用高压,违规使用和操作电气设备,对人身造成伤害或损害的。

2.6其它因素的影响

3预防应对措施

3.1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负责的安全责任制。

经常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无事故。

3.2在施工现场设立明显、醒目、美观的施工标志牌,制作移动式指示标志牌,设立于施工现场。

施工人员挂牌进入施工现场。

3.3工程负责人在开工前,应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安全细则。

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要求全体人员遵守安全纪律,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

3.4严格执行三级安全交底制度。

交给生产班组安全交底单,交底人、接底人在交底单上签字并认真执行。

3.5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工作场所要挂警示灯,设“禁止通行”标志牌;

设专人指挥和维护交通,保证行人和行车安全及施工人员安全;

夜间施工人员必须穿着荧光反光背心;

机电设备需要有专人管理,电力线路要架空,闸要上锁,须接地的机电设备必须接地,闸箱必须接漏电保护器。

第四章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第一节临时用电

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在沁河桥设置两台台315KVA变压器(1#、2#),丹河桥设置一台315KVA变压器(3#)。

1设计内容和步骤

1.1现场勘探及初步设计

1.1.1本工程所在施工现场范围内无各种埋地管线。

1.1.2现场采用380V低压供电,各设配电总箱,内有计量设备,采用TN-S系统供电。

2配电箱与开关箱

2.1本工程临时用电采用TN—S三相五线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三级配电:

即在总配电箱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下设开关箱,开关箱下设用电设备,形成三级配电。

两级保护:

主要是指采用漏电保护措施,除在末级开关箱内加装漏电保护器外,还要在上一级分配电箱或总配电箱中加装一级漏电保护器,总体上形成两级保护。

2.2配电箱的材质和安置要求

2.2.1配电箱、开关箱采用铁板制作,铁板的厚度大于1.5mm。

2.2.2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大于1.3m,小于1.5m;

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大于0.6m,小于1.5m。

2.2.3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超过30m。

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超过3m。

2.2.4配电箱、开关箱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

2.2.5配电箱周围有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无任何碍操作及维修工作的物品;

无灌木、杂草。

2.2.6配电箱、开关箱有防雨、防尘设施,有门锁。

2.3配电箱开关箱装设的电器要求

2.3.1箱内安装是左大右小,大容量的控制开关和熔断器装设在左面,小容量的开关器安装在右面。

2.3.2配电箱内的电器,安装在非木质的绝缘安装板上。

2.3.3配电箱、开关箱及其内部开关电器的所有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件均作可靠的保护接零。

保护接零采用标准的黄/绿双色线及专用接线板连接,与工作零线有明显的区别。

2.3.4配电箱、开关箱电源导线的进出为下进下出。

2.3.5导线的进、出口处,加强绝缘,并将导线卡固。

2.3.6配电箱、开关箱内选用铜线。

为了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保护零线采用绝缘铜线。

2.3.7所有配电箱,均标明其名称、用途,并作分路标记。

2.3.8各工点的分配电箱和配电柜应由专人管理,并明确责任。

2.4总配电箱的电器配置与接线

2.4.1本工程用电采用TN—S系统。

因本工程现场较大,临时线路较多,所以总配电箱设置漏电保护器(FQ)。

2.4.2总配电箱,装设总隔离开关和分路隔离开关、总熔断器和分路熔断器(或自动开关和分路自动开关);

总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相适应。

2.4.3总配电箱,装设电压表、总电流表、总电度表等仪表。

2.5分配电箱的电器配置与接线

2.5.1分配电箱的电器配置与接线,与总配电箱的电器配置与接线,以及配电线路相适应。

2.5.2分配电箱,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总熔断器和分路熔断器(或自动开关和分路自动开关);

2.6开关箱的电器配置与接线

2.6.1开关箱的电器配置与接线,与分配电箱的电器配置与接线,以及配电线路相适应。

开关箱设置漏电保护器。

2.6.2每台用电设备,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严禁用同一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2.6.3开关箱内开关电器,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电设备实行电源隔离。

3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

3.1本工程施工现场比较宽广,用电设备较多,用电量大。

为防止在TN—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