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学年高一历史阶段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5463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学年高一历史阶段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学年高一历史阶段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学年高一历史阶段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学年高一历史阶段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学年高一历史阶段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学年高一历史阶段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学年高一历史阶段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学年高一历史阶段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学年高一历史阶段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D.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

3.“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享其利。

”材料说明这是典型的

A.灌溉工程B.防洪工程

C.蓄水工程D.综合性水利工程

4.“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本是官营手工业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营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

这反映了

A.民营手工产品大多假冒官营产品

B.民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争夺市场激烈

C.民营手工业注重提高自身知名度

D.官营手工业已落后于民营手工业

5.杜甫有“锦官城外柏森森”诗句,锦官,三国蜀汉王朝时已设有此官并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生产,故成都又别称“锦官城”。

下列关于古代锦官和蜀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蜀锦主要用于宫廷和皇室用品②蜀锦主要是面向市场生产

③锦官主要是监督蜀锦的生产④蜀锦代表了当时四川手工业生产最高水平

6.班固《汉书》记载:

“(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

”该材料反映出

A.当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D.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7.8世纪中叶,唐都长安出现了在大街上开店铺和经营性违反宵禁的现象。

为此,唐帝国做出在过去不设市场的地方取缔所有市场的努力,结果却失败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唐代商品经济打破了束缚其发展的所有因素

②新的经济发展态势突破了汉唐以来的传统模式

③市场出现的新情况不利于自身健康发展

④政府对商品经济的管理方式滞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桓宽在《盐铁论》中说:

“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楠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裘,兖、豫之漆丝絺纻,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待工而成。

”这说明当时

A.长途贩运贸易充分发展B.北方手工业比南方发达

C.手工业生产专业化明显D.商人的社会地位比较高

9.明代《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我国某一时期的活塞式鼓风技术,活塞的反复运动可产生连续的风力,从而大大提高冶金的炉温。

该技术有助于

A.大大提高冶金业的规模B.金属工具的进一步推广

C.打破西方科技垄断D.中国农业技术革命

10.西汉初的《二年律令·

户律》记载:

买卖土地要由基层官吏办理相关手续,乡啬夫、田啬夫等主管小吏拖延不办则受罚。

材料表明当时

A.工商业发展迅速B.政府保护土地买卖

C.政府不抑制土地兼并D.土地法规比较健全

11.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

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D.官府募民耕作

12.有学者撰文指出,16世纪前后的中国,虽然有相对自由和富有弹性的土地和劳动制度,但商人阶层受到权力的压制、剥夺,纷纷“托庇于官僚政治之下”,财产权、经营权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没有成为一种反抗的力量,异化的力量。

这主要说明16世纪前后的中国

A.土地和劳动力制度比较灵活B.经济政策失调抑制社会发展

C.商人阶层深受权力阶层制约D.商品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13.据记载,随着美洲的发现,17—18世纪共有大约10万吨白银流入欧洲,而同时这些白银又以40%(约3.2万吨)的比率流入亚洲。

欧洲白银“外溢”

A.加速了价格革命的发生B.导致了西欧经济的衰退

C.促进了世界性贸易的发展D.反映了商业中心的转移

14.西班牙萨拉曼卡学派提出了“价格革命”一说,认为发生于西班牙的物价飞速上涨是由于美洲金银大量进口所致。

后来的绝大多数人接受了这个观点。

而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货币数量方程式,即“PT=MV”(P、T、M、V分别代表价格、交易量、货币、流通速度),认为在均衡条件下价格水平是货币供给量的函数。

费雪的观点

A.理论上充实了“价格革命”B.认为“价格革命”并没有发生

C.认为“价格革命”由贸易决定D.从根本上否定了“价格革命”

15.一位历史学家写道:

“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

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材料意在说明

A.企业家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支持

B.企业家在远洋航行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C.工商业的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D.企业家是鼓吹“寻金热”的主要代表人物

16.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在他第一次航海87年后,西方航海家的探险活动也相继开始。

郑和去世之后中国的航海活动就此终结,而西方的航海活动却方兴未艾。

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制度和文化的不同B.参与者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同

C.经济发展水平不同D.领导者和航海家的目的不同

17.下表反映了英国不同时期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地域分布情况(单位%)。

表中信息表明

A.亚非拉地区经济水平大大提高B.亚非拉地区殖民化程度逐渐加深

C.英国在欧洲的产品销售额下降D.英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18.有同学看到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欧洲十大城市排行榜,发现伦敦、里斯本、阿姆斯特丹在1400年的时候尚未进入排行榜,1700年的时候不仅都跻身排行榜,而且排名靠前,分别位列第二、第五和第六。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工场手工业的发展B.资产阶级革命

C.商业和贸易的发展D.殖民扩张活动

19.19世纪后半期,……动力技术与其他发明携手并进,在欧洲和世界其他部分之间“挖开”了一道“鸿沟”。

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欧洲与世界各地的矛盾激化B.工业革命使欧洲领先于世界

C.工业化推动了欧洲对外扩张D.欧洲脱离了与世界各地联系

20.读表《1780-1870年世界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年均增长率》,此表呈现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时间

1780—1820年

1820—1840年

1840—1870年

世界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

2.6﹪

2.9﹪

3.3﹪

国际贸易年平均增长率

1.37﹪

2.81﹪

5﹪

A.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B.工业革命的不断扩展

C.贸易兴盛依赖工业发展D.世界经济格局转型明显

21.《英汉辞典》在解释“bus”时,列出的义项有①公共汽车②火箭的一级③火车车厢④公共马车。

如果按照历史上这些含义出现的先后来编写辞条,那么正确的排序应当是

A.①③④②B.③②①④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

22.1600年英国人出版《磁学》一书,1820年丹麦奥斯特发现电和磁的关系,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1837年第一台电报机研制成功,1854年伦敦和巴黎实现电报通信,1857—1858年第一条跨越大西洋的电报电缆铺设成功。

上述史实说明

A.工业化推动了科学理论的应用B.实用技术主导了工业化进程

C.欧洲一体化有深厚的物质基础D.科技运用于生产的速度加快

23.有研究表明,中国在1842年前,农村的制度、生产情况决定城市的制度、生活情况,是农村领导城市。

1842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首先在城市发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的局面。

1842年前后城乡经济地位的变化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经济结构的变动B.城市化水平提高

C.农村经济的凋敝D.城乡差距的扩大

24.晋商曾经开辟了一条从福建武夷山经太原,出张家口至库伦(今乌兰巴托)再到俄罗斯恰克图,绵延清代200余年的外贸路线。

这反映出晋商

A.主要业务是经营对外贸易B.具有逐利与进取的双重品格

C.迫使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20分)中国古代曾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但明清以来,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中国却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

翻车

《齐民要术》

隋唐

筒车、曲辕犁

宋元

踏犁

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农桑辑要》

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十二气历》

明清

《农政全书》

(1)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

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特点的主要表现(8分)

材料二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

弗兰克认为:

“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

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等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方面超越前代乃至世界的地方。

(6分)

材料三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印局、账局、票号等。

金融机构的创新是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它们的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

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论明清的金融机构》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中国的金融创新为什么“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6分)

26.(20分)在近代大国崛起的舞台上,海洋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会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1651年10月,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吉利共和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法案《航海条例》(NavigationActs)。

条例规定,凡从欧洲运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

凡从亚洲、非洲、美洲运往英国或爱尔兰以及英国各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英属殖民地的船只运送。

……到1849年废除大部分航海条例。

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

至此,航海条例所规定的限制完全取消。

——XX百科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54年取消航海条例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海权论”的集大成者马汉(1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