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工企业液氨储罐槽罐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4690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化工企业液氨储罐槽罐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某化工企业液氨储罐槽罐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某化工企业液氨储罐槽罐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某化工企业液氨储罐槽罐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某化工企业液氨储罐槽罐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化工企业液氨储罐槽罐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某化工企业液氨储罐槽罐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化工企业液氨储罐槽罐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化工企业液氨储罐槽罐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

(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84号)

(8)《XX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2005]4号)

(9)《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1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范》(GB16483)

(11)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12)《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

(1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液氨槽罐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

液氨事故类型主要有:

火灾爆炸、中毒、灼伤人员、泄漏造成环境污染事故。

液氨泄漏事故分级:

I级:

危险物质泄漏量较大,速度较快,现场控制困难,有可能造成大的安全和环境污染事故。

公司启动专项预案处理或上报政府处置。

Ⅱ级:

危险物质泄漏量不大,速度相对较慢,可能对环境不会造成大的污染和社会影响,不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本单位启动现场处置方案进行处理。

1.4工作原则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作实行“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统一指挥,分工负责,自救为主”的工作原则。

2事故特征

2.1危险性分析和事故类型

2.1.1危险性分析

理化性质:

分子式NH3、分子量17.03、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比空气轻、有毒、易溶于水的可燃气体。

爆炸极限:

15.7至27.4%,最易引燃浓度17%,车间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30mg/m2。

危险特性:

氨在危险化学品属于2.3类有毒品,人类吸入中毒最低浓度20PPm,气体外溢会危及人、畜健康与生命,遇水则变为有腐蚀性的氨水,易燃,遇明火、高温、氟、氯、碘及酸类物质、氧化剂有燃烧爆炸危险。

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遇火会爆炸(爆炸极限为15-28%),产生最大爆炸压力浓度为22.5%。

潜在危险性的评估:

氨泄露事故危害及范围:

泄漏易使人中毒、遇火发生爆炸,会导致人员伤亡等。

(1)液氨泄漏事故

液氨泄漏事故主要指储罐、管道内液氨发生了一定规模的泄漏,虽然没有发展成为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但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后果的危险化学品事故。

液氨泄漏事故一旦失控,往往造成重大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

(2)燃烧、爆炸事故

液氨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遇热、明火,难以点燃而危险性较低;

但氨和空气混合物达到上述浓度范围遇明火会燃烧和爆炸,如有油类或其它可燃性物质存在,则危险性更高,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16~25%最易引燃浓度17%。

与硫酸或其它强无机酸反应放热,混合物可达到沸腾。

(3)中毒、窒息事故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

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

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

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钳;

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

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4)液氨灼伤事故

液氨灼伤事故主要指液氨意外的与人体接触,在短时间内即在人体被接触表面发生化学反应,造成明显破坏的事故。

液氨灼伤与物理灼伤(如火焰烧伤、高温固体或液体烫伤等)不同。

液氨灼伤有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开始并不感到疼痛,要经过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才表现出严重的伤害,并且伤害还会不断的加深。

因此液氨灼伤比物理灼伤危害更大。

2.1.2事故类型

根据液氨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特性,以及危险化学品事故定义的研究,液氨事故的类型分4类:

①液氨泄漏事故

②液氨火灾、爆炸事故

③液氨中毒事故

④液氨灼伤事故

2.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名称

(1)区域是氮肥厂南岸浦合成氨生产区。

装置为液氨液氨储罐。

(2)区域是氮肥厂江北生产区液氨贮槽。

2.3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①液氨泄漏事故:

氨泄漏时,在空气中超过一定浓度导致人员伤害、环境污染。

②火灾、爆炸事故:

当空气中氨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火源将发生爆炸事故,使用人员伤害、财产损毁。

③液氨中毒事故:

当在空气中氨浓度超过卫生标准或严重超标时,现场人员将会发生急性中毒。

④液氨灼伤事故:

人体直接与氨接触时,氨会与体内水进行反应放出热量,烧伤人体皮肤。

2.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当设备、管道出现缺陷、操作失误等情况时,首先氨从密闭的管道或设备中泄漏,在现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如果现场氨浓度超过一的浓度,自动报警装置会发出警报。

3应急组织与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指挥部由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组成。

指挥部下设抢险组、警戒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机动预备组等应急组。

涉及的单位有:

生产部、保卫处、办公室、质检部、后勤部、机动预备组。

指挥部负责组织各应急组对事故进行处理。

应急组织体系图如下:

各机构具体组成:

(1)指挥部:

总指挥:

总经理

副总指挥:

副总经理分管理安全副总经理

(2)报警抢险组:

生产部抢险队

(3)警戒保卫组:

保卫全体人员

(4)医疗组:

办公室人员

(5)后勤保障组:

库房全体人员

(6)机动预备组:

指挥长临时确定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总指挥及单位应急职责

(1)总指挥:

负责组织公司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2)副总指挥:

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当总指挥不在企业时,副总指挥代行总指挥职责。

副总指挥不在时,由安全环保处处长代行副总指挥职责。

(3)安全环保部:

加强各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确保公司应急室器材的完好备用,督促各有关单位应急器材的管理工作。

事故状态下,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以及事故处理工作。

(4)保卫部:

负责事故现场警戒、治安、道路交通管制以及人员疏散等工作。

配备警戒、交通管制所需的标志牌等。

(5)医疗救护组:

根据公司生产特点,危险物质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性质配备相应的应急药品、器材。

全面负责事故现场医疗救护工作,及时对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并负责受伤人员的转院工作。

(6)后勤保障组:

负责调集救援物资(如:

防毒面具、防护服、抢险用具等)并组织发放,组织指挥人员和抢险人员的现场食宿安排,协助处理伤员的救护工作。

(7)机动预备组:

直接由指挥长分配任务、工作。

3.2.2应急救援工作组职责

3.2.2.1指挥部

(1)负责组织本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修订、审查和批准工作;

(2)全面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

(3)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针对事态发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应急抢险方案。

(4)负责整合调配现场应急资源。

(5)及时向地方政府汇报应急处置情况。

(6)协调地方政府应急救援工作。

(7)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8)负责现场新闻发布工作。

(9)收集、整理应急处置过程有关资料。

(10)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并向发布应急终止指令。

(11)负责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实施演练工作。

(12)负责建立通信和警报系统,

(13)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14)负责现场应急工作总结。

3.2.2.2报警抢险组应急职责

(1)在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救援工作。

(2)根据指挥部的指令,迅速到达指定地点,按指挥部制定的方案对事故进行抢险。

(3)严格执行应急操作规程和制度。

(4)参加各类应急演练和培训,熟练掌握各类应急器材的使用,掌握事故应急救援基本知识。

3.2.2.3警戒保卫组的应急职责

对事故进行现场营救。

抢救遇险受伤人员、被事故破坏的设备及道路交通设施、关闭有害物质泄漏源、隔离其他危险源,安全转移各类污染物;

扑灭已经发生的火灾,及时撤走易燃易爆物品或物资,控制灾害的进一步发展等。

3.2.2.4医疗救护组应急职责

对受伤、中毒人员进行现场救护,保证救治药品和救护器材的供应。

负责转运受伤人员过程的医疗监护。

单位与附近医疗机构取得联系,对较严重的受伤人员,进行入院治疗。

3.2.2.5后勤保障组应急职责

3.2.2.6机动预备组职责

(1)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和紧急疏散人员;

及时将危险区域内聚集的人群疏散到紧急避难所或安全区域;

疏散引导工作应按照本预案规定的疏散路线和相关要求进行;

(2)负责对事故现场周围重要物资的迅速转移;

根据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负责将工厂贵重物资转移到安全地带。

3.2.2.7事故发生单位职责

(1)负责先期的事故应急响应,并及时上报事故情况。

(2)负责事故有关现场检测和分析。

(3)本单位应急物资的准备以及事故先期应急力量的调动。

(4)在本预案启动后必须听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命令。

(5)参与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6)应指派本部门人员参与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3.2.2.8其他部门的应急职责

(1)根据指挥部的指令参加应急救援行动;

(2)积极配合指挥部和应急工作组作好应急救援工作,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善后处置等工作;

(3)发生事故后首先组织本单位人员进行自救和互救,控制事态的发展,保护事故现场,事故严重时应迅速组织员工疏散;

(4)加强对本单位或部门的危险源的安全管理,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4预防与预警

4.1液氨槽罐监控

(1)制定岗位责任制,落实责任人员,加强巡回检查,24小时人员和视频监控;

(2)制定工艺指标,确定最大贮存量、最高工作压力等;

(3)加强压力表、安全阀、液位计、阀门、管道等设施的维护保养,对压力表、安全阀等设施进行定期检验。

确保其正常运行;

(4)配备相应的消防、救护器材,并对其进行维护保养。

加强对液氨储罐的管理,氨不得于氟、氯、溴、碘及酸类物质,氧化性气体混存混放。

重点加强对压力表、液位计、安全阀、温度计、管道、阀门等的日常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灵敏、可靠。

压力容器、管道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定期检验,不合格者应禁止使用,并应加强日常操作管理,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当发生大量氨泄漏时,应立即疏散有关人员,关闭相应阀门,严禁一切火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