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4487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蚌埠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蚌埠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蚌埠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蚌埠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蚌埠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蚌埠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下载.docx

《蚌埠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蚌埠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蚌埠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下载.docx

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园区经济带动作用持续增强,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我市投资兴业;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民生工程覆盖面逐年扩大,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大幅改善。

此外,我市积极把握重大机遇,享有了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政策,列入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城市地位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取得突出成就的五年,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群众得益更多的五年,是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

面向未来,蚌埠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第二章“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蚌埠加快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

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国内外产业转移深入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我市产业升级扩张的条件更加有利。

国家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新一轮治淮工程拉开序幕,省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全面加快皖北地区振兴步伐、进一步突出蚌埠皖北中心城市的地位,我市得到的政策支持将更加有力。

我市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区位、交通、产业、科教和劳动力等方面的组合优势和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进一步显现,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持续投入效应不断释放,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园区的平台作用日趋增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显著增强,跨越发展、加速崛起的势头日趋强劲,我们完全有条件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未来五年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外部发展环境复杂多变,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和区域竞争的压力日益凸显,面临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型的双重压力。

调整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支撑能力,扩大有效投入、增强消费带动作用,增强中心城区带动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提升市场化水平和经济外向度,构建完善的城市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任务艰巨。

  综合判断,“十二五”时期是蚌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宝贵机遇,也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

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更好更快发展。

  第三章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升级提速促崛起为总要求,坚持实施工业强市、城乡统筹、创新发展、开放带动、民生优先战略,大力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巩固提升皖北中心城市地位,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明显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这一指导思想,核心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全面转型中加快发展、加速崛起、富民强市。

基本要求是:

  ——坚持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相互促进。

发展是硬道理,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升级提速促崛起不动摇。

适应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要求,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把握加快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平衡点,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

必须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继续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打造皖北中心城市,促进城市与产业同步扩张、互动发展,进一步扩大经济发展空间,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

  ——坚持统筹兼顾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正确把握和妥善处理好速度和质量效益、内需和外需、投资和消费、城市和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以及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形成良性互动局面。

深刻把握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选准发展的突破口,围绕关键领域、关键区域、关键产业和关键工作寻求重点突破,推进加速崛起。

  ——坚持富民与强市同步推进。

按照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努力激发全市人民的创业、创造、创新精神,把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和发展,调节收入分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彰显社会公平正义,使全市人民共建美好蚌埠,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

  贯彻这一指导思想,还要突出实施好五大发展战略:

  ——工业强市战略。

振兴蚌埠必须振兴工业。

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提升产业层次、调整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工业生产与信息和服务融合发展为重点,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增强工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和影响力。

  ——城乡统筹战略。

城乡统筹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要坚持把加快城市化建设、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作为首要任务,协调推进县城、中心镇及新农村建设,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形成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格局。

  ——创新发展战略。

创新是加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动力,也是加速蚌埠崛起的根本途径。

要围绕加快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全面推进制度、科技、管理创新和人才强市,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核心竞争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开放带动战略。

开放合作是时代的鲜明特征,也是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实现加速崛起的必然选择。

要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密切与长三角经济联系,扩大与珠三角、港澳台以及中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民生优先战略。

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和重要保障。

要更加注重保障民生、增加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

优先保障民生投入,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注重发展的普惠性,使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平等地惠及全市人民。

  第四章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及到2020年,蚌埠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巩固提升皖北中心城市和区域交通枢纽地位,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特色鲜明现代化大城市,进一步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皖北领先,尽早进入安徽省综合先进城市行列。

  按照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原则,综合考虑未来发展环境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到2015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工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6%,工业化率达到50%。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翻两番,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2%。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投资消费逐步协调。

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园区经济进一步壮大,中心城区对全市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镇村经济逐步活跃,城镇化率超过50%,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城乡区域之间联动发展、协调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就业持续增加。

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市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国有企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

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经济外向度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显著提高,与长三角和周边区域融合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引进市外资金年均增长20%,进出口总额突破10亿美元,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0%。

  第五章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紧紧围绕“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做强大工业”的目标,以扩大开放为主渠道,以大企业大项目为支撑,以开发园区为平台,逐步形成主导产业引领、园区工业支撑、骨干企业带动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力争“十二五”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以上,2015年工业销售收入超2000亿元。

  第一节加快提升优势产业

 瞄准国内外市场发展新趋势,以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和品牌化为方向,坚持自主创新和承接产业转移并举,着力做大做强装备制造及零部件、精细化工、电子信息产业,努力培育打造区域经济支柱型产业。

力争到2015年,优势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装备制造及零部件产业。

以重点骨干企业为核心,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积极引进铸造等配套产业,提高专用车、起重机等优势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集成能力,着力推进产业改造提升,推进企业集聚发展形成若干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促其发展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精细化工产业。

坚持突出重点、集约发展的原则,重点发展氯碱系列、硝基氯苯系列、苯酐、聚丙烯酰胺等主导优势产品。

提升生产工艺,延伸产品链条,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电子信息产业。

围绕新型电子材料及器件、软件开发、信息服务三大领域,重点发展ITO导电膜玻璃等高科技产品,加快发展高精密新型电阻器和电容器、传感器等产品,优先发展面向重点行业的应用软件系统。

  第二节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技术、人才为支撑,纵向延伸产业链,横向集聚产业群,促进光伏、生物、新材料等产业跨越式发展。

力争到2015年,新兴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成为引领工业经济增长的先导力量和爆发点。

光伏产业。

加快发展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系列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