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学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3376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8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义学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语义学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语义学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语义学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语义学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义学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语义学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义学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义学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我家先生每月出差两到三次。

(6)歧义:

#明天气温是三十一到三十三度。

“到”可以作连词,“之间”:

十八岁到二十四岁之间

一国外语义学的发展历史

法国的语言学家布勒阿尔(Bré

al)最早提出“语义学”这一术语,是一门与语音学科相对的、关于意义的学科,主要研究语词意义变化过程的原因和结构,即意义的扩大和缩小,意义的转化,意义价值的提高或贬低等过程的原因和结构。

结构主义语义学是从20世纪上半叶以美国为主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发展而来的,研究的内容主要在于词汇的意义和结构,比如说义素分析,语义场,词义之间的结构关系等等。

又称词汇语义学,研究词和词之间的各种关系例如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等,找出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生成语义学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于生成语言学内部的一个语义学分支,是介于早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后来的形式语义学之间的一个理论阵营。

生成语义学借鉴了结构语义学对义素的分析方法,比照生成音系学的音位区别特征理论,主张语言的最深层的结构是义素,通过句法变化和词汇化的各种手段而得到表层的句子形式。

形式语义学起始20世纪70年代蒙太古以数理逻辑方法对英语的研究,后经语言学家和哲学家努力发展成一个独立学科,摒弃了蒙太古对生成语言学的句法学的忽视,强调语义解释和句法结构的统一,从而最终成为生成语言学的语义学分支。

认知语义学就是基于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建立了“认知方式、概念结构、语义系统”的语义分析框架,以此来详细论述词句意义的形成、理解、心智表征等。

原型和范畴化

意象图式

理想化认知模型ICM

概念隐喻

框架语义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CharlesJ.Fillmore在格语法(CaseGrammar)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是一种通向理解及描写词语和语法结构的意义的途径。

为了理解语言中词语的意义,我们必需先具备概念结构,即语义框架的知识,为我们提供词语的意义以及在话语中使用的背景和动因。

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20世纪70年代波兰哲学家沙夫在《语义学引论》中将语义学分为四种:

语言学的语义学(Linguisticsemantics)逻辑的语义学(Logicalsemantics)哲学语义学(Philosophicalsemantics)普通语义学(Generalsemantics)他已经把语义理解为除自然语言外,还包括形式语言的意义。

二国内的语义学研究

中国学者研究语义学有两种倾向,即分支的语义学研究和综合的语义学研究。

分支的语义学研究包括语言学的语义学、逻辑语义学、形式语义学。

综合语义学是国外语义学研究趋向。

中国语义学研究的三个阶段

(1)训诂学时期:

训诂是对古书字句进行解释。

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三传、西汉的《尔雅》、东汉的《说文解字》

(2)传统语义学时期:

19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研究对象涉及词义、语音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词义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词的色彩,词义的演变

(3)现代语义学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后至今

三语义学的研究对象

应以语言交际的原理为依据。

语言交际是个过程,步骤有三:

语义生成——语义传递——语义理解。

语义学是研究语言符号意义的生成,传递与理解规律的学科。

语义生成:

语言意义的形成过程中值得研究的问题有:

语义的产生,语言符号与事物,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

语义组合的规律也是语义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人来了——来人了人开门——*门开人

语义的传递:

语义生成进入传递也有一个过程。

传递的手段,语义的音传系统和形式符号系统。

在语义的传播过程中,往往会有意义的省耗与冗余的现象,外部语境与意义传递的关系,也就是传输的效果的问题。

传输的效果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文化因素、心理因素、智力因素等等。

语义的理解——由符号向意义的转化

1.语言符号的静态破译,了解一个语言符号有多少种意义,如何解释。

词典的编撰就属于这一内容的研究。

2.符号的动态破译,比如说一个词语的修辞意义,语境意义,联想意义,文化内涵等。

散文《跪下,谢过母亲》,结合全文来看,“过”字其实表示的是一种将来完成的意思。

3.符号组合的常规性与语义结构的客观性。

4.符号组合的灵活性与语义指向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语义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则是语义生成、语义传输、语义理解。

第一章指称论

1.“意义”的意义

汉语中的“意义”相当于meaning,没有相当于“mean”的动词。

2.指称

(1)指称:

词语在具体环境中使用时与外界个别事物之间的关系

词语与指称对象之间的关系是间接关系,由说话者参与起作用。

指称关系不是语法中抽象的词语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而是话语中具体场合下说的词语与事实之间的关系。

(是否任何词语都可以用来指称?

(2)只有某些名词和某些代词能够单独指称;

其他词,可以用来构成名词词组用来指称。

E.g.通常用作指称语的是:

带指示代词的名词词组;

专有名词;

人称代词。

(3)在有冠词的语言中,定冠词和名词或名词词组连用Thephysicist是典型的指称语,即有定描述语,作用是挑出一个具有某某性质的对象,它与人称代词、专有名词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描述其性质来达到指称目的的。

有定描述语并不一定都起指称作用。

指称用法使对方知道你在讲谁,什么事物;

定性用法使对方知道你所讲的人或事物的属性。

(4)光杆名词、带数量词的名词、带不定冠词的名词,是否是指称语视语法因素和语用因素而异。

李先生娶了一个美国女人。

李先生想娶一个美国女人。

有一个美国人想见你。

他是一个美国人。

(5)主语可以用来指称,而表语属于谓词,不用来指称。

(6)但有时候语法结构和语法位置都允许指称,然而实际上却没有可指对象:

ThepresentKingofFranceiswise.当今法国国王是聪明的。

斯特劳逊(PeterF.Strawson):

关键在于使用者。

1788年——路易十六;

1988年——不指任何人:

无所谓真假

指称的性质:

(1)人们可以用词语指称事物,使语言和世界联系起来;

(2)词语并不都能指称;

(3)指称不是词语的唯一作用。

3.意义

指称究竟是不是意义?

(1)指称就是意义——指称论:

柏拉图

句子由词构成,词是事物的名词,人们通过词句反映客观事物。

最极端的指称论观点认为:

词的意义就是它所指的事物.

指称论批判:

A并非所有的词语都能指称:

虚词;

鬼神、比父亲年长的儿子

B同一个词语由不同的人使用,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其所指对象可以不同:

我、你、他;

她的儿子

C不同的词语可以指称同一对象。

高鹗《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

(2)指称是意义,但还有非指称意义——德国数学家弗雷格

启明星就是启明星。

启明星就是黄昏星。

所谓相同,不是指事物与事实之间的关系,而是指事物的名称与名称之间的关系,或者说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

所以,启明星与黄昏星意思不同。

意义=指称+意思或意义=指称意义+认知意义

(3)二者没有交集

(是否每个词语都有意思?

多数人认为,专有名词如“苏格拉底”、“希腊”等虽有所指,但没有意思。

专有名词只有外延,没有内涵。

意义比所指对象难以捉摸。

所指对象是具体的,往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意义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

也有人说,一个词用于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所指对象,而它的意义可能只有一个,要知道它的意义只需查字典。

(循环定义的问题)

弗雷格认为,句中某个词语是否有所指并不影响句子的意义,也不影响它表达命题,只影响它是否有真值。

命题与真值的关系相当于意义与所指的关系。

4.涵义

阿尔斯顿《语言哲学》:

外延词W的外延是C=C,是能真正称得上W的所有事物构成的类。

内涵词W的内涵是P=事物具有p性质,是能正确地用W来称它的充要条件,是词项与某一类事物之间的关系。

抽象的词项有外延,而在具体使用时词语有所指对象。

抽象的词项不能指称:

*Pencilisuseful.

集合论角度分析外延和内涵

列举法(划定外延)

描述法(描述内涵)

只有内涵而没有外延的集合是空集,如“1988年的法国国王”。

两个集合的外延相等,但内涵不一定相等,如“没有羽毛的两足动物”和“有理性的动物”。

第二章意念论

(一)意念

句子是表达一个完整思想的一系列词——语义即意念,这一观点俗称语义的意念论。

意念论起源于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著作

要点:

1.意念是不依赖语言而独立存在的

2.人们生活在社会中需要交流思想,所以需要给意念找标志。

词正是因为被用来作标志,才获得意义。

3.意念论强调说话者主观目的性:

(1)说话者头脑中出现相应的意念;

(2)说话者用词语的目的是为了使听话者了解此刻在他头脑中出现的意念;

(3)该词语在听话者的头脑中引起相同的意念,达到思想交流的目的。

意念论评价

1.客服了原始指称论的一些缺点。

“当今法国国王”

2.必须证明每一个词语都有一个相应的意念虚词不假思索听话者控制

3.意义就是意念:

X=Y,只不过是用一个未知数取代另一个未知数。

改进:

意念——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或称表象(image)。

表象是认识事物的中介,但表象的出现不是绝对必要的。

表象比意念具体一些,但是把意念的概念缩小为表象后,意念论便出现了与指称论相似的问题,并非所有的词都能在人们头脑中产生表象,那些不能唤起视觉印象的词都成了没有意义的词。

虽然有许多词能与某个视觉印象联系起来,可是这种联系不同于词和意义之间的联系:

改进后评价

1.同一个词在各人头脑中的表象不一样。

2.不同的词可以在人们头脑中唤起相同的表象。

3.在大多数情况下,听到或读到上列词语时,头脑中根本不出现任何表象。

表象与词之间没有统一的、稳固的、必然的联系。

(二)非自然意义

哲学家格赖斯继承发展了意念论传统。

认为意义源于说话者的头脑之中,体现了说话者的目的。

1.区分两种意义:

自然意义、非自然意义

自然意义:

意义和事实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

非自然意义:

意义和事实之间只有人为联系。

格赖斯主张探讨非自然意义。

2.说话人企图以X来造成影响,而且要听话人体会到其目的,这就是非自然意义,即格赖斯意义理论。

评价:

只注意了语言在被使用过程中与外部的关系,却忽略了语言本身内部的关系。

意念论的继承和发展

1.概念作用语义学

当代哲学家哈蒙

意义取决于概念;

意义即使用。

概念作用语义学重点研究语言符号在思考过程中的运算作用。

2.概念语义学

福特:

语义结构就是概念结构认为语义纯属心理客体。

乔姆斯基:

外表化语言:

根据规律把词组成词组、句子的集合。

内在性语言:

说话者头脑中掌握的语法规律本身。

杰肯道夫:

外表化概念:

真值条件语义学

内在性概念:

概念语义学

第三章行为——环境论

斯金纳强调语言习得过程中环境影响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语言是人对外界一系列环境刺激的反应,是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