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3160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阅读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经典阅读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经典阅读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经典阅读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经典阅读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典阅读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经典阅读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阅读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典阅读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以上两个选段看,孔孟的教育方法怎样体现“中道而立”的思想?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题,严格讲“大匠”“羿”是喻而不是例,在原文中,“大匠”“羿”的比喻都是孟子对公孙丑的回答,因此,只要清楚公孙丑问的是什么,就可以推断出孟子这一比喻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公孙丑的问题是:

道高,不可及,希望使彼为可几及。

所以孟子的观点就是:

不能降低“道”的标准。

(2)题,本题的难点在于理解“中道而立”的含义,从第二则材料可知,“中道而立”强调的是“示范”而不是“代替”“降低”,联系第一则材料的“中”,就可以推断出“中”其实就是“中庸”。

明确了“中”的含义后,结合两个语段的教育方法,略加阐述即可。

答案:

(1)是要说明教学不能降低“道”的标准。

(2)①“中道而立”就是做事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②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根据从学者才智水平的高低传授相应的知识,这种恰到好处的教育,正是中道的体现。

③孟子要求教育既要启发到位又不要包办代替,这种恰到好处的指导也是中道的体现。

(每点1分,语言表达1分)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

“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

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②公孙丑说:

“道是很高很好啊,(但要学它,)那就像登天那样,似乎不可能达到;

何不让它变得有希望达到从而使人每天不懈地追求它呢?

”孟子说:

“高明的木匠不会因为笨拙的徒工而改变、废弃绳墨,羿不会因为笨拙的射手而改变拉开弓的标准。

君子(教导别人,正如教人射箭,)拉满了弓却不射出箭,只是跃跃欲试(地做示范)。

君子站立在道的中间,有能力的人便会跟从他学。

2.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景春①曰:

“公孙衍②、张仪③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④。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⑤。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⑥;

得志。

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注] ①景春:

人名,纵横家的信徒。

②公孙衍:

著名的说客。

③张仪:

纵横家。

④熄:

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⑤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训导他。

⑥广居、正位、大道:

广居,仁也;

正位,礼也;

大道,义也。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题考查概括能力,可以由原文“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推理出“权”和“势”两个关键词。

(2)题考查概括分析能力。

考生首先应筛选出“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在原文中的具体表现,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其特征。

(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

(2)“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

“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

景春说:

“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

“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

你没有学过礼吗?

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

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

‘到了你婆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

’把顺从当做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

(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遵循仁义道德;

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践履自己的主张;

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

这才叫做大丈夫。

3.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

里仁》)

②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1)孔子为什么将富贵比作“浮云”?

请简析。

(3分)

(2)常言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与孔子的观点是否一致?

为什么?

请结合以上语录加以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分析能力。

将“富贵”比作“浮云”的原因,当然是富贵与浮云具有相似点,根据文本信息,将孔子心目中“富贵”的特点,用自己的话进行转述,即可得出答案。

(2)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概括与分析,阅读材料中孔子的观点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追求富贵不能不合道义,换言之,即孔子不反对追求富贵,但认为应取之有道。

(1)浮云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之“过眼云烟”;

浮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

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3分,任意写出一点,意思符合即可)

(2)一致。

孔子认为富贵如果不合道义,那就应当视富贵如浮云,可见,他不反对正当地求利,但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就要以“道”和“义”为重,反对见利忘义。

(3分,分析正确,阐述合理即可,有欠缺酌扣)

“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②孔子说:

“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4.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论语·

学而》)

季康子问: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

孝慈,则忠;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为政》)

(1)用原文词语填空。

民不“犯上”、不“作乱”,即季康子所想要得到的“”、“”的结果;

为了避免百姓犯上作乱,有子提出了“务本”的主张,这里的“本”对于所有人而言即“”的修养,对于君王而言,则是“”的态度。

(2)这两章都共同体现了儒家怎样的治国理念?

(1)(4分)敬 忠 孝弟 孝慈(每处1分,不用原文词语不给分)

(2)(2分)①为政以德(礼);

②正人先正己。

(各1分,大意对即可)

有子说: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季康子问道:

“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

”孔子说:

“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

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

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5.(2012·

莆田质检)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无或①乎王之不智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孟子·

告子上》)

孟子谓高子曰:

“山径之蹊,间介然②用之而成路;

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今茅塞子之心矣。

尽心下》)

[注] ①或:

同“惑”,奇怪。

②介然:

经常。

(1)从选段一来看,“王之不智”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孟子认为君王要做到“智”,应该远离“___________”。

(用原文回答)(3分)

一日暴之 十日寒之 寒之者(每格1分,不用原文回答不给分)

(2)以上两个选段阐述了一个相同的道理,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人处世贵在向善有恒,坚持不懈方有所成,半途而废必将远善失道。

“对于君王的不聪明,不必奇怪。

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东西,(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没有能生长的。

我见君王的次数也很少了,我一离开他,那些给他泼冷水的人马上又围上去了,(这样,)他虽有善良之心的萌芽,我对它又能有什么帮助呢?

孟子对高子说:

“山坡上的小路,一段时间内经常去走才能成为路;

只要有一个时候不去走它,茅草就会堵塞住它。

现在,‘茅草’堵塞住你的心了。

6.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雍也》)

②哀公问:

“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③子谓颜渊曰: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述而》)

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

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

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尽心上》)

(1)填空题(2分)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是儒家重要的处世原则,用孟子的话来表达,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孔子看来,颜回“舍之则藏”的表现有哪些?

请结合上述语段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孔子的“用”即“达”或“得志”,“舍”即“穷”或“不得志”,由于题干要求用一个连贯的句子来表达,因此只能答“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题考查概括内容的能力。

“舍之则藏”即“穷则独善其身”,即颜回不当官时如何提高自己的表现,结合文本,其应当包括两方面内容,即道德修养和学识能力。

据此,我们便可筛选出原文有关语句,而后对这些语句进行综合转述即可。

(1)(2分)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

(2)(4分)①身处困境而能安贫乐道,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②好学乐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