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3039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C.岑寂漱漱泪下盘桓(huá

n)荒诞不经(dà

n)

D.尺牍待价而估付梓(zǐ)垂涎三尺(xiá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历职郎署或棹孤舟B.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时矫首而遐观

C.善万物之得时则刘病日笃D.眄庭柯以怡颜臣具以表闻

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不全都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

A.策扶老以流憩至于成立B.幼稚盈室臣欲诏奔驰

C.既窈窕以寻壑拜臣郎中D.尝从人事奚惆怅而独悲

5.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谨拜表以闻舟遥遥以轻飏

B.泉涓涓而始流而刘夙婴疾病

C.感吾生之行休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将有事于西畴

6.下列文言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A.既自以心为形役B.乐夫天命复奚疑

C.农人告余以春及D.今臣亡国贱俘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

章、奏、表、议四类,不同名称与上书内容有关,“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

B.期功:

古代丧服的名称。

期,服丧一年。

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月,小功服丧五月。

亦用以指五服之内的宗亲。

C.“结草衔环”,指报恩。

典出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D.“仲秋”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

春夏秋冬,四时成岁,每季都有季、仲、孟三个月,“季”是第一,“仲”是第二,“孟”是第三。

三、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年富,字大有,怀远人。

本姓严,讹为年。

以会试副榜授德平训导。

年甫逾冠,严重如老儒。

英宗嗣位,上言:

“……府军前卫幼军,本选民间子弟,随侍青宫。

今死亡残疾,佥①补为扰。

请于二十五所内,以一所补调,勿更累民。

”议多施行。

迁陕西左参政,寻命总理粮储。

又会计岁用,以筹军饷,言:

“臣所部岁收二税百八十九万石,屯粮七十余万石。

其间水旱流移,蠲②逋负,大率三分减一,而岁用乃至百八十余万,入少出多。

请减冗卒,汰驽马,杜侵耗之弊。

”帝可其奏。

三边士马,供亿浩繁,军民疲远输,豪猾因缘为奸利。

富量远近,定征科,出入慎钩考,宿弊以革,民困大苏。

迁河南右布政使。

富至河南,岁饥,流民二十余万,公剽掠。

巡抚于谦委富安之,皆定。

景泰二年春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提督军务时经丧败法弛弊尤甚。

富一意拊循③,奏免秋赋,罢诸州县税课局,停太原民转饷大同。

富遇事,果敢有为,权势莫能挠,声震关中。

是时,富威名重天下,而诸豪家愈侧目,相与摭富罪。

山西参政林厚力诋富,帝曰:

“厚怨富、诬富耳,朕方付富边事。

”削厚官。

天顺元年革巡抚官,富亦罢归。

顷之,石彪以前憾劾富,逮下诏教。

帝问李贤,贤称富能祛弊。

帝曰:

“此必彪为富抑,不得逞其私耳。

”贤曰:

“诚如圣谕,宜早雪之。

”果无验,乃令致仕。

四年春,户部缺尚书,李贤举富。

左右巧阻之。

帝语贤曰:

“户部非富不可,人多不喜富,此富所以为贤也。

”特召任之。

富酌赢缩,谨出纳,躬亲会计,吏不能欺。

由是部事大理。

富廉正强直,始终不渝,与王翱同称名臣。

宪宗立,富请黜左布政孙毓,吏部尚书王翱论富侵官。

富力辩曰:

“荐贤为国,非有所私也。

”因乞骸骨。

帝慰留之,为黜毓。

顷之,病疽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五,有删改)

【注】①佥:

qiān,都,皆。

②蠲:

juān,免除,除去。

③拊循:

抚巡,抚慰。

8.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泰二年春/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提督军务/时经丧败/法弛/弊尤甚。

B.景泰二年春/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提督军务/时经丧败法弛/弊尤甚。

C.景泰二年春/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提督军务/时经丧败/法弛/弊尤甚。

D.景泰二年春/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提督军务/时经丧败法弛/弊尤甚。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试,科举考试名目之一,在京师举行,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B.冠,指弱冠。

古代男子年至二十要行冠礼,并赐以字,以示成年。

“逾冠”则表示年龄超过二十岁。

C.户部,长官为尚书,掌管全国土木兴建、水利工程及各项器物制作等事宜。

D.“乞骸骨”是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的一种说法,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英宗继位,年富曾上书进言,请求从二十五个驻军卫所内,用一个卫所的兵士补充选调,不要再牵累老百姓了。

B.河南闹饥荒,百姓流离失所,不法者甚至公开抢劫掠夺,河南巡抚于谦委任年富安抚流亡百姓,百姓最终得到安定。

C.石彪因前怨弹劾年富,年富被逮捕,皇帝征询李贤,李贤认为这一定是因为石彪被年富遏制、不能使私欲得到满足,应尽早洗刷年富的罪名。

D.李贤推举年富担任户部尚书,遭到一些大臣的阻止,皇帝认为年富贤明,特意授职,年富上任后严格支出收入,亲自参加计算,一些官吏不能欺瞒他。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请减冗卒,汰驽马,杜侵耗之弊。

(5分)

(2)是时,富威名重天下,而诸豪家愈侧目,相与摭富罪。

四、诗歌鉴赏(7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

(2)小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注】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

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

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

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1)分析“江山阅鬓华”中“阅”的妙处。

(3分)

(2)请简要分析诗作中作者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4分)

五、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人们说起登高,首先想到重阳,然而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

中国人自古崇尚登高望远,古诗词里流传下来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时而夏日炎炎,时而雨雪霏霏,时而春花灼灼,时而落木萧萧。

登高处,可以是自然的山川,也可以是人造的楼台。

凡人视野有限,所以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

唯一和今人的大概不同是,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也不是为了某个节日,当然更不是为了旅游,而是为了一展胸襟。

所谓胸襟,就是怀抱,就是远志,就是精神。

通俗地说,就是理想。

很可惜,这正是今人最缺失的东西。

文人登高,如同好汉饮酒,喜欢自然是喜欢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又称“一浇胸中块垒”。

由于每个人的身世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有异,哲学思想有别,每个人在登高的时刻,所思所感也就不一样,或者说人各有志,所以即便大家同登一座山峰,写出来的诗句之意味也会相去千里。

儒家的登高,是为接近心中至高无上的“仁”;

道家的登高,是为寻求成仙得道的“仙”;

皇帝祭祀封禅,要登天下五岳。

在古人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的地方。

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便是“高”和“远”。

孔子曰:

“巍巍乎!

舜、禹之有天下也。

”这说的是“高”;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这是在说“远”。

某种意义上,高是空间的概念,远是时间的概念,但这两种维度又不是确指的,因为君子的“怀抱”无时无刻不在胸中运动变化,好比道家修炼的内气,大象无形。

钟子期听俞伯牙抚琴,他听得出伯牙的志趣,就说“巍巍乎若泰山”,又说“洋洋乎若流水”。

高山流水,其实分别是伯牙胸中逸气的不同表现形式,凝止团聚,则冲霄而为山;

顺势发散,则奔腾而为水。

琴家没有这份逸气,想弹奏好这支曲目,那是不可能的。

《论语》说: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所以胸怀儒家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便能自心底激发出这份远志和胸襟。

明末清初之际的一代大儒顾炎武,在明亡后联合傅山、屈大均等爱国志士僻处山、陕之间,以图恢复大业。

顾炎武和他的同志们送别,相对把盏,就在青山之巅,远眺大好河山,众人百感交集,泪眼潸然。

有人开始借酒浇愁,有人开始埋头抚琴,有人开始痛吟诗篇。

顾炎武听罢,徐徐起身,振衣而立,与之相和:

一雁孤飞日,关河万里秋。

正是“关河万里秋”!

力挽狂澜的志士纵然势单力薄,回天乏术,但毕竟“德不孤”,毕竟有这些个战友在,相互砥砺,与子同仇。

事虽未成,其心其举已足垂青史,光照世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便是儒家入世之“登高”的价值所在,它像一面旗帜,奋扬于巍巍之山巅。

(摘编自沐斋《登高》)

13.下列关于“登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古诗词里流传下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说明了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

B.夏日炎炎,雨雪霏霏,春花灼灼,落木萧萧,这些都是古代文人流传下来的诗句中描写登高时所见的不同的景色。

C.由于人的视野有限,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所以古人的登高,也是想看一看自然的山川,或人造的楼台。

D.文人登高,是想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如同好汉饮酒“一浇胸中块垒”一样。

1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同登一座山峰,所写的诗句意味相差很大,是由于每个人在登高时所思所感不同,而这又与个人的身世、境遇、价值取向等密切相关。

B.儒家的登高、道家的登高和皇帝祭祀封禅的登高,虽然目的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在他们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的地方。

C.孔子所说的“巍巍乎!

舜、禹之有天下也”、“逝者如斯夫”这两句话,概括了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前者指“高”,后者指“远”。

D.胸怀儒家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其远志便能发自心底,这是因为儒家提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或为了某个节日,而是为了一展胸襟,古代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自然就具有展示其胸襟,体现其怀抱的作用了。

B.钟子期用“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流水”来形容伯牙抚琴的声音,是听出了伯牙的志趣,伯牙胸中的逸气是通过不同的琴声表现出来的。

C.顾炎武联合爱国志士以图恢复大业,在和他的同志们告别时,相对把盏,在青山之巅,远眺大好河山,不同的人以各自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怀。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儒家入世之“登高”价值所在,顾炎武和他的同志其心其举与历代文人登高时一展胸襟所体现的价值是相同的。

六、现代文阅读(1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