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安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
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
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
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
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
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
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
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
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
“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
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
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
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
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
“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突显人格尊严。
孔子说: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
早在孔子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在此基础上,一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就逐渐形成了。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优道不优贫”,为追求仁道,虽箪饭陋巷,不改其乐,这是一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
1.与“家族”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家族是宗法社会政治结构中社会组织系统形成的基础。
B.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文化精神的生长道路上的起点。
C.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构成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D.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安神立命的重要基础。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入手,论述了源于家族宗法血缘关系的伦理关系对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B.第二段以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传统科技为例,论证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处于中心地位,最后强调中国文化价值体系是以善为核心的。
C.第三段首先强调人与兽之分在于有无德性,再论述中国人的文化人格是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在此基础上指出成德建业、厚德载物是中国人的理想。
D.全文首先阐述伦理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结构中的重要性,再论述各种文化形态中伦理道德学说所处的地位,最后引古代哲人之语论述人格尊严问题。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价值系统,是在小农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和国家一体社会政治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
B.西方哲学具有哲人的风度,是因为西方哲学体系是形而上学的,其哲学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
C.中国的文学艺术与中国的传统科技一样,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
D.按照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的认识,人必须有道德,因而中国人一贯坚持道德至上的文化精神。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清]刘大櫆
许君讳曾裕,字高,一字南湖,桐城人也。
君少卓荦有大志,年莆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
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类,与书无所不读。
然其尊府以直谅为族人所怨怒,兴起狱讼,十余年而不可伸,逐发愤以卒。
君抱病于中,复控于有司,又十余年,而理始得直。
然君之精力壮志已消亡其过半矣。
不获已,乃入赀补官司得通判松江水利般政。
松江地滨海,旧设巡海之筋骨,其名曰乌船。
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
其船遇风辄坏。
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
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好民取其货,而负其价不还。
君至惩期成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戴德感泣。
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
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
故冬日嵴涸,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
有司精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
君独以私一已之稇载①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
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
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
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于口粮之外者至百余艘。
君念穷民非有大奸宄,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于纪之诛。
必加详报,则已虽然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
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贳。
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
将议迁除,而君以是年得疾,于六月十八日卒于公江之官舍,年五十有八。
始君少时,怀奇负异,欲所建立于天下。
士大夫与君相知者,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
而遭家多故,不得遂其所欲为。
及其筮仕,秩避闲散,徙奔趋抑郁于群众之中。
既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展其足也,而遂死。
岂其信有命邪?
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显而力足有为者较焉,岂期有歉于彼邪?
呜呼,可悲也已!
(选自《续修四库全书·
海峰文集》有删节)
[注]①稇(kun)载:
满载,这里指牟利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值母病笃笃:
严重。
B.向者,通判监修向:
先前。
C.君奉委巡察委:
委派
D.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度:
打算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遂发愤以卒B.填淤则舟楫不通
木欣欣以向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因潜请于布政辰公D.既为方伯所知
月出于乐山之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一的项是(3分)
A.许曾裕从小聪颖异常,酷爱读书,志向远大;
但年轻时由于家庭变故消耗了过多的精力,耽误了仕途。
B.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清正为民,消除了公向私用造成的弊端;
执法严明,让外来商人感激涕零。
C.许曾裕在一些人因无知贪利而违禁出海时,为使他们得到宽大处理而奔走,表现出爱民如子的仁厚品德。
D.许曾裕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命运不液晶,有机会升迁时却病帮,未能尽展才华,作者对他充满了同情与惋惜。
7.把原文中画线的兔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民咸呼舞,以为数直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为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
最爱东山晴后雪>
二绝句》中的一首。
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4分)
答:
9.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林。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
乙: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帮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3)未老莫还乡,________________。
(韦庄《菩萨蛮》)
(4)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6)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已亥杂诗》)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往事
(二)之八
冰心
是除夜的酒后,在父亲的书室里。
父亲看书,我也坐近书几,已是久久的沉默──
我站起,双手支颐〔颐(yí
)〕颊、腮,也指下巴。
,半倚在几上,我唤:
“爹爹!
”父亲抬起头来。
“我想看守灯塔去。
”
父亲笑了一笑,说:
“也好,整年整月的守着海──只是太冷寂一些。
”说完仍看他的书。
我又说:
“我不怕冷寂,真的,爹爹!
父亲放下书说:
“真的便怎样?
这时我反无从说起了!
我耸一耸肩,我说:
“看灯塔是一种最伟大,最高尚,而又最有诗意的生活……”
父亲点头说:
“这个自然!
”他往后靠着椅背,是预备长谈的姿势。
这时我们都感着兴味了
我仍旧站着,我说:
“只要是一样远的为人民服务,不是独善其身;
我们固然不必避世,而因着性之相近,我们也不必避‘避世’!
父亲笑着点头。
我接着:
“避世而出家,是我所不屑做的,奈何以青年有为之身,受十方供养?
父亲只笑着。
我勇敢地说:
“灯台中的别名,便是‘光明的使者’。
他抛离田里,牺牲了家人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