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筑垃圾再生砂粉》编制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2929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建筑垃圾再生砂粉》编制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建筑垃圾再生砂粉》编制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建筑垃圾再生砂粉》编制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建筑垃圾再生砂粉》编制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建筑垃圾再生砂粉》编制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建筑垃圾再生砂粉》编制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建筑垃圾再生砂粉》编制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建筑垃圾再生砂粉》编制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建筑垃圾再生砂粉》编制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我国2010年颁布了《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与砂浆用再生细骨料》2项极为重要的、引导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的国家标准,目前再生粗骨料与细骨料产品的加工技术以及产品应用已广泛被建筑、公路等工程采用。

然而,针对建筑垃圾经多级破碎、筛分加工再生骨料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再生砂粉的相关研究甚少,国家标准体系中仍然处于空白。

由于再生砂粉中有一大部分是介于0.08mm~4.75mm的再生砂,另一部分是小于0.08具有活性的再生粉体,其各项指标能够满足粉煤灰的技术要求。

所以在对再生砂粉的性能应用方面就不能单纯的以再生砂或是粉煤灰的标准去衡量,因此,制定《建筑垃圾再生砂粉》行业标准迫在眉睫。

建筑垃圾再生砂粉作为废弃物处置环节中必然产物,具备以下几种优势与特点。

A环保材料

砖混建筑废物属于混杂建筑废物,因此经过粗破、中破回收的再生粗集料或多或少的含有一定的轻质可燃物碎屑。

研究和实践表明,砖混建筑废物再生粗集料经过高压辊压机层压再生深加工,利用建筑废渣与轻质混杂物材性差异,脆性材料建筑废渣很容易压碎至5mm以下,而韧性材料轻质混杂物则很难压碎至5mm以下(大都在5mm以上),通过滚筒筛很容易分离出轻质混杂物,因此再生砂粉又是环保材料。

b节能材料

通过高压辊压技术把砖混再生粗集料一次性压碎成再生砂粉能耗仅为4-5kw/t,加上砖混建废无害化处理能耗3-4kw/t,再生砂粉综合能耗不足10kw/t,所以砖混再生砂粉属于低能耗环境友好型再生新材料和节能型再生材料。

再生砂粉是没有分选的混合材。

c低成本材料

通常砖混再生砂粉含水率10-20%之间,如果再生砂与再生粉分离则需要先烘干、后选粉,其烘干煤耗30-50kg/t(通常烘干成本15-25元/t)和选粉能耗15kw/t(通常选粉成本10元/t)。

因此再生砂粉又是低成本再生材料。

再生砂粉规模生产综合成本15-20元/t,是任何大中城市成本最低的建材原料。

d高附加值材料

轻质材料:

碎砖再生砂其实质就是“陶砂”。

再生砂粉堆积密度小于1200kg/m3,属于法定的轻集料范畴,是制造轻质建材、功能建材优质原料;

复合材料:

再生砂粉中再生粉体占10-30%,因此再生砂粉是惰性材料和活性材料双组份再生复合材料。

掺兑再生砂粉属于既掺再生砂又掺再生粉体双掺技术范畴,试验证实,预拌混凝土掺兑5-15%再生砂粉,预拌砂浆掺兑15-30%再生砂粉,具有改善混凝土和砂浆性能的作用(其中的再生粉体与粉煤灰、矿粉等形成复合胶凝具有叠加效应,因此强度得以提高;

其中的再生砂吸水性和保水性好,因此和易性、流动性得以提高)。

e通用材料

砖混再生粗集料深加工制成再生砂粉,大幅度提高再生材料用途,几乎所有水泥基建材都可以掺兑再生砂粉。

作为水泥混合材使用:

再生砂粉属于精加工再生材料,其中不含金属物、可燃物、泥土,因此再生砂粉可以作为水泥混合材与水泥熟料一道磨制水泥;

作为掺合料使用:

预拌混凝土掺兑5-15%再生砂粉,预拌砂浆掺兑15-30%再生砂粉,具有改善混凝土和砂浆性能的作用;

作为填充料使用:

混凝土板块砖可以掺兑30-70%(或以上)再生砂粉,既有填充效应,又有一定的胶凝效应,具有节约砂和节约水泥双重作用。

7.主要工作过程

8.

2016年10月,收到计划后,主编单位情报所立即召开会议成立了工作组,召集参编单位,由情报所负责主要起草工作。

2017年2月至2017年8月,工作组对国内外建筑垃圾处置行业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进行初步调研,同时广泛搜集相关标准和国内外技术资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资料查证工作,结合实际应用经验,进行全面总结与归纳,在此基础上起草了《建筑垃圾再生砂粉》标准草案初稿。

2017年9月,由情报所组织召开的《建筑垃圾再生砂粉》工信部行业标准第一次会议于北京顺利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了《建筑垃圾再生砂粉》编制小组,确定了参编单位以及编制组成员,针对草案名称、主要技术内容等进行充分讨论修改,明确了标准编制工作的进度计划与时间节点。

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期间,对建筑垃圾再生砂粉的生产过程、产品品质、以及应用等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技术检索与资料调研,修改草案的框架内容,提出初步的产品技术指标方案。

期间召开过小范围参编企业讨论会,就标准编写总的指导思想、调研方案的具体实施,进行深入讨论。

2018年4月至5月,集中进行资料调研与现场调研相结合,针对全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再生材料应用企业,从规模产能、产量、生产方式、质量控制,试验检测,产品包装、运输、应用等方面掌握总体情况。

参考再生细骨料、粉煤灰、矿物掺合料等技术指标,设计再生砂粉物理、化学性能技术指标体系;

调研企业主要是建筑垃处置企业,或生产线,覆盖区域分别为国内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废弃物种类包括来源于砖混结构、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废弃物,以及装修、工程建设、路面拆除垃圾等过程产生的废弃物。

2018年5月中旬,编制组根据调研情况进一步完善了草案,并于20日在浙江金华召开了标准编制第二次会议(征求意见稿讨论会),会上就标准技术指标的设置依据,以及技术指标数值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专家们就标准草案逐条进行充分深入的讨论与修改,最终形成征求意见稿。

9.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

10.

本标准主要情报所承担主编工作,江苏绿和、北京绿源等建筑垃圾处置企业负责提供与企业实际相符的技术调研材料。

二、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在制订过程中,遵循“面向市场、服务产业、自主制定、适时推出、及时修订、不断完善”的原则,注重标准初次制订与技术创新、试验验证、产业推进、应用推广相结合,本着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及标准的目标、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和规范性的原则来进行本标准的制定工作。

本标准主要参考目前现行的以下几项国标以及行标等。

GB/T14684建设用砂

GB/T25176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

JC/T2281道路用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

JTG/T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本标准主要按主要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编写。

在确定本标准主要技术指标时,综合考虑生产企业的能力和用户的利益,寻求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充分体现了标准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三、主要内容说明

1.标准主要内容

1.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垃圾再生砂粉的定义、分类与应用范围、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运输与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建筑垃圾经破碎、筛分、除杂等工艺处置后、包含再生细骨料和再生微粉的混合材料。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建筑垃圾再生砂粉根据建筑垃圾的来源不同、应用方向不同,产品差异性比较大,目前现行的GB/T14684、GB/T25176、JC/T2281均是本标准编制时必须要协调一致的现行标准。

1.3定义和术语

定义中提出了再生微粉,目前已获知《建筑垃圾再生微粉》标准已立项,但因处于制定过程中,本标准提出了再生微粉的定义为“建筑垃圾再生砂粉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后期编制阶段中随时进行协调性调整。

关于轻物质,定义为“建筑垃圾再生砂粉中表观密度小于2000kg/m3的物质”。

1.4分类与规格

建筑垃圾来源分为以混凝土结构为主拆除所得、以砖-混凝土结构为主拆除所得、以砖瓦结构为主拆除所得。

建筑垃圾再生砂粉根据来源不同,经加工后可用于混凝土、砂浆、再生砖、砌块、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等混凝土制品、无机混合料及回填材料等。

因此,在分类时考虑到来源产生的产品的差异极大,故将建筑垃圾再生砂粉做分类如下:

a.建筑垃圾再生砂粉按性能和用途分为A类、B类、C类。

b.A类宜用于配制混凝土、砂浆;

B类宜用于配制砂浆、砖、砌块、泡沫混凝土或加气混凝土等材料;

C类宜用于配制无机混合料或回填材料。

其中A类的规格分类按GB/T25176第4.2条执行。

1.5技术要求

1.5.1颗粒级配

A类建筑垃圾再生砂粉的颗粒级配应符合GB/T25176第5.1条的规定。

B类建筑垃圾再生砂粉应满足4.75mm以上筛余小于10%,其他粒径级配可根据供需双方协商约定。

C类建筑垃圾再生砂粉用作配制无机混合料级配要求应参考JTGF20执行。

1.5.2建筑垃圾再生砂粉的微粉含量和泥块含量

根据亚甲蓝试验结果的不同,A类建筑垃圾再生砂粉含泥量与泥块含量应符合GB/T25176的规定;

B、C类建筑垃圾再生砂粉微粉含量与泥块含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微粉含量和泥块含量

亚甲蓝试验

MB值

项目

指标(按质量计,%)

B类

C类

<1.40

或合格

微粉含量,<

15.0

泥块含量,<

3.0

注:

根据使用地区和用途,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1.5.3有害物质含量

建筑垃圾再生砂粉混合材料中如含有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氯盐等有害物质,其含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再生砂粉中的有害物质限值

指标

A类

云母含量(按重量计,%),<

2.0

轻物质含量(按重量计,%),<

1.0

6.0

有机物含量(比色法)

合格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SO3质量计,%),<

氯化物(以氯离子质量计,%),<

0.06

1.5.4坚固性

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A类建筑垃圾再生砂粉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GB/T25176的规定。

B类与C类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坚固性指标

质量损失(%),<

按GB/T25176执行

15

20

1.5.5压碎指标

A类建筑垃圾再生砂粉压碎指标应符合GB/T251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