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的困惑与徘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1772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的困惑与徘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的困惑与徘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的困惑与徘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的困惑与徘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的困惑与徘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的困惑与徘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的困惑与徘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的困惑与徘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的困惑与徘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 

政策:

偏重技术指南/核心政策空白

相关政策多集中在技术指南等细节性政策上,主管部门、责任划分等仍不明晰,决定行业整体发展方式的核心政策至今仍是空白。

尤其在投资方面更是缺乏明确指向,《“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虽然规划347亿的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市场,但与污水处理近4000亿的投资计划相比,实属杯水车薪。

住建部、环保部发布多项技术类政策

2011年3月3日,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泥处理处置工作组织实施示范项目的通知》,进一步提出“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污泥处理处置工作”,并在统筹规划、技术选择、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提出要求。

 

2011年3月14日,备受关注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由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布,从技术层面对污泥工作进行系统阐述,详细剖析了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路线与方案选择、污泥处理的单元技术、污泥处置方式及相关技术、应急处置与风险管理等。

但同时,不少业界人士表示,《指南》也存在较为笼统、缺乏细节措施的问题。

2009年2月,环保部、住建部、科技部共同出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上出台污泥处理处置政策,虽然没有国家发改委的介入,在执行上稍有缺憾,但是污泥处理处置费用来源、技术路线等行业关心的问题在这个文件里都有体现。

安徽、江西、福建、广西、上海、浙江、重庆、深圳等地也纷纷出台污泥处理处置工作意见等文件,加大污泥治理力度。

环保部“含水率50%以下”规定引热议

2010年11月,环保部印发《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通知》明确强化污水处理厂主体责任:

“污水处理厂应对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含初沉污泥、剩余污泥和混合污泥)承担处理处置责任,其法定代表人或其主要负责人是污泥污染防治第一责任人。

”、“污水处理厂以贮存(即不处理处置)为目的将污泥运出厂界的,必须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

其中“含水率50%以下”的规定引起行业热议,在现有技术体系及资金能力情况下,含水率50%以下几乎成为不可完成任务,另一方面,该规定也加大了污水厂污泥脱水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该“通知”明确要求,污水处理厂新建、改建和扩建时,污泥处理设施应当与污水处理设施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运行。

不具备污泥处理能力的现有污水处理厂,应当在该通知发布之日起两年内建成并运行污泥处理设施。

根据中国水网最新发布的《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市场调研分析报告(2012版)》,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313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

“十二五”规划347亿投资格局

2012年5月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由发改委、住建部、环保部共同编制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目标。

据估算,各设施建设规划投资将近4300亿元,其中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投资347亿元,仅与《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十一五”建设规划》中“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投资323亿元”相当,在投资主体、付费机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规划建设城镇污泥处理处置规模518万吨/年,其中,设市城市383万吨/年,县城98万吨/年,建制镇37万吨/年;

东部地区288万吨/年,中部地区124万吨/年,西部地区106万吨/年。

2. 

市场:

黎明前的黑暗

2011年,由于技术指南等相关政策的出台,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得到各方高度关注,市场热度不断提升,但随着后续政策的乏力和具体付费机制、商业模式的不明确,市场期待度在2012年明显下降,污泥公司一年一个项目的尴尬情况不断涌现,企业融资也遇到一定阻碍,产业处于“黎明前的黑暗”阶段。

市场停滞,出现“一年一项目”困境

据了解,从2009年开始,以北控集团、金隅集团、上海排水集团为代表的国企拿下了位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主要污泥处理项目;

苏伊士集团旗下的得利满技术公司、威立雅公司等外企也先后获得了重庆、青岛等二线城市的污泥处理项目;

中科博联、山西沃土、中持环保等小型民营公司则多集中在河北秦皇岛、江苏苏州等三线城市。

2011年10月21日,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污泥处理设施——上海市白龙港污泥处理主体工程建成投产。

该项目之后,鲜有大型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开工建设或运营投产,新建项目在规模及投资上均较为有限,基本属于陕西渭南、四川绵阳、广东中山、浙江温州、湖北襄阳等各地市的小型污泥处理项目。

纵观2012年的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各污泥处理处置企业也面临困境,很多企业出现“一年只有一个新项目”的尴尬局面据了解,贝卡特、中科博联、广州绿由都出现此类情况。

风险投资由情绪高涨转入继续观望

据环境保护部的有关规划,未来10年是中国污水处置的黄金时期。

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员称,“十二五”期间,中国在污泥处理处置上潜力巨大,投资有望达到600亿元。

面对巨大商机,红杉资本、联想投资、青云创投、启明创投、德同资本、凯旋创投等在内的多家风险投资机构也都闻风而动,纷纷布局污泥处理产业。

但在把全国已有的污泥处理项目都“地毯式”地匆忙排查过一遍过后,绝大多数的风险投资最后选择了继续观望。

有投资人感叹:

“很难在污泥处置行业找到像新能源企业那样相对清晰、干净、竞争力明确的创业公司。

过去一年,除了中持环保获得了北极光创投和启明创投的一笔融资,李晓东创办的格瑞特获得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一笔3000万元的投资,就成为污泥处理产业屈指可数的融资案例。

《“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虽开出“347”亿的污泥大单,但谁来为这三百余亿的投资买单,谁是污泥处理处置服务的付费主体,系列问题不能明晰的情况下,产业投资格局依旧不明。

没有稳定、持续的收入来源,盈利能力仍有待验证,污泥处理企业的商业模式和产业链也存在诸多问题。

服务价格滞后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污水处理费应包括污泥处理处置运营成本;

通过污水处理费、财政补贴等途径落实污泥处理处置费用,确保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正常稳定运营”。

目前,政府投资仍然是污泥处理处置项目投资的最主要方式。

若政府支付的污水处理费和补贴不足以抵消企业处理成本,那企业就不愿意再处理污泥,这也是污泥偷排现象屡现的重要原因。

我国城市污泥处理严重缺乏专门的经济支撑体系。

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征收的污水处理费,由于征收标准较低,往往连维持污水厂的正常运行都有困难,污泥处理费未开征,运行资金没有着落,使得部分污水处理厂有意无意之间,只能将污泥处理的责任旁置。

水价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按照业内专家的计算,如果在目前的水价中增加2毛钱的污泥处理费,“污泥处理产业会一下子爆发”,但涨水价短期并不容易实现。

很多城市征收污水处理费尚且存在很多困难,征收污泥处理费或者提高污水费补贴更为困难,收费机制难以建立。

在缺乏清晰的行业付费机制情况下,被热炒的市场预期和投资预期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污泥企业的生存困境。

二、污泥处理处置的三大疑问

污泥产生率有多大?

过去五年间,中国的污水处理建设脚步加大,污水处理能力大幅度提升。

截至2011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138座,污水处理能力已近1.39亿立方米/日,运行负荷率达到80.5%。

预计到2015,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2亿立方米/日。

图1 

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发展趋势图(2006-2011年)

污水处理能力的大幅增长,所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污泥量的增加。

根据中国水网于9月份推出的《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2012版)》调研数据显示,每处理万吨污水平均产生5.6吨的湿污泥(含水率80%)。

以上海情况为例,截止到2008年年底,全市污水处理厂50座,日平均污水处理量481.18万吨,年产湿污泥量94万吨(含水率80%),按此计算,每处理万吨水,产生5.35吨的湿污泥(含水率80%)-来自上海市水务局副局长朱石清在2009(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的发言PPT《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建议和案例》。

从上海市情况来看,报告的调研数据可靠。

2011年,全年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为390.79亿吨。

按此数值估算,全国全年城镇污水处理厂湿污泥(含水率80%)产生量约2188万吨,每天约产生湿污泥6万吨湿污泥。

2015年,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将达到2亿立方米/日,按2011年城镇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营负荷率79%进行测算,全年城镇污水处理厂湿污泥(含水率80%)产生量约3229.52万吨,每天约产生湿污泥8.85万吨湿污泥。

在本文的形成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在污泥统计数据上的矛盾。

一是干、湿污泥产生量的界定,住建部统计数据中把含水率85%以下的污泥统称为干污泥,而“十二五”规划中把含水率80%的污泥称为湿污泥。

二是污泥产生量的矛盾,下节将重点说明此问题。

一半的污泥产量哪去了?

根据中国水网于9月份推出的《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2012版)》调研数据显示(22家),每处理万吨污水平均产生7吨的湿污泥(含水率85%)。

按上文所提及方式测算, 

2011年,全年湿污泥(含水率85%)产生量约2800万吨,每天约产生湿污泥7.66万吨湿污泥。

而根据住建部每年公布的《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每处理万吨水将产生3.41吨的湿污泥(“十一五”期间统计数据的算术平均数),由此计算,2011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湿污泥年产量还未达到1400万吨(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厂湿污泥产生量为1032吨)。

从上述两数据来看,污泥产量数据相差超过一半,不禁让人产生疑惑:

这一半以上的污泥哪里去了?

3. 

剩下一半的污泥什么样?

抛开那不知所踪的一半污泥,剩下的污泥又做了哪些处理呢?

污泥稳定化率严重不足,仅少数消化厂稳定运行

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要求,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应进行稳定化处理。

环保部于2010年11月发布《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10]157号)文件,在第二条里要求要“加快污泥处理设施建设。

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原则。

”然而,国标及文件只是指导性的文件,目前为止,国家层面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要求对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进行稳定化处理。

因此,目前多数污水处理厂并没有真正重视污泥的稳定化处理。

污泥消化是普遍应用的污泥稳定技术。

国外普遍采用厌氧消化这种污泥稳定化技术,我国仅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厦门、青岛、石家庄、郑州、沈阳、南京、济南等城市的约50座大型污水处理厂中建设了一批污泥消化设施,但可以稳定运营的只有20余处,小而萎缩。

(来自2011(第三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中国水协排水委员会主任杨向平的发言《面向十二五的中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方向的思考》)中国水网记者也电话调研了近三十家安装了厌氧消化装置的污水处理厂,从接受了调查的8家污水处理厂来看,厌氧消化装池能够稳定运行的,估计不到30%。

如武汉市三金潭污水处理厂的两个蛋形消化池,由于污泥产生量不足,原设计规模约产生200吨/天的湿污泥(含水率80%),目前每天处理量只约100吨。

图2 

污水处理厂污泥消化处置路线图

污泥安全处置率低的可怜

根据发布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内容显示,截止到“十一五”末期,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