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赞中国研制出世界上最强大离子喷气发动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狂赞中国研制出世界上最强大离子喷气发动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狂赞中国研制出世界上最强大离子喷气发动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据该报消息,中国将成为世上首个在高环地轨道卫星上测试最新技术的国家,但卫星的具体发射日期尚不知晓。
从今天开始谁也别想用发动机制约中国了
今天是平安夜,是西方的节日。
我们本可不过。
但作为中国军迷来说,我们一样要过大节:
中国空军再传好消息!
而且不止一个!
[转自铁血社区
一、第一个好消息,而且是有图有真相的好消息:
大家首先看下面这个图(12月24日的图):
图片为网友ADAM.Y拍摄的中国空军涂装歼-10B战斗机,据了解,这架中国空军涂装的战斗机是在生产商,在交付部队前将战斗机的黄色机体进行涂装后的模样,这个动作通常被看作是一架战斗机完成在工厂试飞阶段之后,即将交付部队的标志,本来一架战斗机交付部队是一件很稀疏平常的事情,但在今天晚上公布的照片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架战斗机使用了国产“太行”发动机,这是中国航空发动机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里程碑式胜利。
军事专家雷泽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它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研制大推力发动机,并成功应用于自产第三代单发战机的国家,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终于在今天宣告自己,已经彻彻底底的攻克了单发战斗机这个一直就未曾染指的“禁区”。
交付部队使用实际上,就是最终用户——中国空军已经在技术和使用能力上肯定了“太行”发动机,“让军队敢用、能用、想用”,这是对中国航发几十年的努力最好的褒奖。
长期以来,中国国产“太行”发动机由于经验不足和可靠性较差的问题,不敢也不能装备到歼10战斗机上,这就造成歼10战斗机至今还在动用外汇购买的俄制AL-31发动机,但这种发动机毕竟也是给双方战斗机设计的,本身的可靠性也不足,今年我军因为这种俄制发动机就先后出过多次险情。
可是,从今天开始,谁也别想再用发动机来制约中国,中国飞机用中国发动机这句话可以说的越来越自信了。
请大家注意这上面的一张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架歼-10B战斗机使用的国产“太行”发动机的尾喷口颜色为银灰色,外层调节片是叠压在一起的,各调节片都紧密的部分叠压在前一片上面,国产“太行”发动机的尾喷口在外观上是由外形完全一致的调节片组成。
而俄罗斯AL-31发动机的尾喷口为灰蓝色,调节片在重叠和排列上与国产“太行”发动机明显不同,总体上,AL-31发动机和太行的外形和颜色明显区别,可以很方便辨认出来。
大家看到了什么?
最起码有以下几点吧:
1.J10B对吧?
没错,而且是太行发动机的,而且据说非太行版的就此停产,以后都是太行版的了
2.是黄皮的J10B对吧?
没错,而且她还刷了号,只是被马赛克了,而且据说是五位数的!
啥概念?
正式服役的啊!
二、第二个好消息:
没图没真相,也没有证实
歼20战机2018号上午来出来高滑了,后来又拖回去了,收费就是这两天的事,这两天成都貌似天气都不错!
2018,已经高滑了,而且更有说18是最后一架原型机!
大家说是不是该过下节?
!
2017号歼20战机
三、第三个好消息,这个更没有证实了
几天前某知名军事网站有人爆见说看到2101,或者应该是20101.
还有人说:
歼20其实今年就已经开始量产了,原因是受到日本组装F35的刺激,心脏受不了啊!
那么2015年首架量产型下线,2016年首批服役就顺理成章了。
以上消息,有真的,有尚待证实的。
不过,看到这些,作为久经忽悠的军迷来说,就是过大节啊
说点你不知道的中国的航发为何这么落后
大家都很关注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前段时间看到知乎有这样一个帖子,同样是学材料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转过来和大家分享!
当然了,如果有何问题,请大家积极指出,本人受教,第一次发帖,谢谢!
提问:
为什么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这么落后?
知乎网友贺羽回答:
这个世界上能自行制造第三代战斗机的国家/地区有12个(暂不算配套航发,按制造地区计,按服役计,按中国战机世代划分,美俄中瑞法欧韩日台印,还有按照wiki标准我很不要脸的把巴基斯坦和伊朗也算上了,请拍砖)。
能自行制造核武器的国家有9个(美俄中英法印巴以朝)。
能自行制造洲际弹道导弹的国家有5个(美俄中英法)。
能自行制造大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的国家有3个(美俄中)。
能自行制造大涵道大推力高性能民用涡扇发动机的国家,则就只剩2个了(美英:
GE、罗罗、普惠、或者我打肿脸再撑死算你一个IAE)。
(我知道以上标准里争议太多,咱可以评论区慢慢讨论请轻拍。
。
)
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在这个残酷竞争的人类金字塔上,中国目前距离塔顶,还真是有段距离的工业之花,人类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航发、涡扇航发、大涵道大推力高性能高可靠度涡扇航发,可也同时是我们目前怎么绕也绕不开的心脏病。
1、航发为什么这么难?
想象一下,苏27的AL-31涡扇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是12.5吨,2台AL-31可推动苏27以超过2倍音速飞行。
但AL-31的风扇直径不到900毫米,涡轮直径不到300毫米;
基本物理学原理,力是相互作用的,也就是说这么小尺寸的风扇、涡轮反过来要时刻承受着12.5吨的力。
形象一点说,大家应该都看过壮汉用喉咙顶着钢枪推动汽车的表演,涡扇发动机也大概如此,只是壮汉推汽车是慢慢挪动,而涡扇发动机要推动飞机以2倍音速飞行,各部件要承受住异常严酷的高温高压考验。
另外,一台用于超音速战机的涡扇发动机直径一般仅1米左右、长度4米左右。
以AL-31为例,这么小的一个圆筒状物体,要塞进4级风扇、9级压气机、2级涡轮、可收敛-扩张喷管、燃烧室、加力燃烧室,还要在之间安排冷却空气通道,周围安装燃油控制系统等。
所以,设计、制造一台高性能的涡扇发动机,可谓"
螺蛳壳里做道场"
,难度极大。
在世界范围内,掌握一流水平涡扇发动机制造技术的仅有英国罗·
罗、美国普惠和通用3家公司,俄法两国都属于二流,这是一个真正的垄断行业。
专业一点地描述,涡扇发动机要达到更大推力、更低的油耗,首要的是提高增压比、提高热效率,涡轮前温度是衡量热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例如,第三代苏27的AL-31发动机的涡轮前温度是1665K,而第四代F-22的F-119发动机将这个指标提高到了1977K;
AL-31的涡轮前温度尚在普通钢材熔点之下,但F-119的已超出约200度。
要在这样高的温度下正常工作,F-119的涡轮采用了第三代单晶空心叶片。
具体什么是单晶空心叶片,在此很难展开描述,只能说一片面积仅几平方厘米的叶片具有大量自由曲面、复杂的内腔(用于进气冷却),还要控制合金晶体生产连续一致,这需要极高超的精密铸造工艺。
俄罗斯、中国至今尚未或是刚展开单晶空心涡轮叶片的工业化制造。
(不过3/19我们在这方面有好消息:
《中国突破发动机单晶叶片核心技术打破垄断》中国突破发动机单晶叶片核心技术打破垄断)
美帝骄傲F119,F22标配动力
而发动机要提高推力与自身重量之比,还要将压气机和涡轮造得更轻巧。
压气机和涡轮的传统制造工艺是将叶片以榫头、榫槽锁紧的方式连接在叶盘上,但西方先进发动机已开始采用整体叶盘。
即用电子束焊接等方法将单晶空心精铸叶片固定在叶盘上,重量可比传统工艺制造的降低30%。
整体叶盘的制造工艺有10多种,但除了上述的美英3家航发巨头,其它国家也还未能应用于批量生产。
涡扇发动机的风扇远离燃烧室,热负荷低,但它的气动效率也被继续精进。
通用F-119和罗·
罗瑞达900发动机的风扇都采用了宽弦叶片,其加工方法是将钛合金毛坯用切削方法加工成两半叶片,用真空扩散焊成一整体空心叶身,最后超塑成极为复杂的曲面。
这又是一种全新的加工工艺。
这么说,美军F-22A隐身战机所采用的F-119涡扇发动机为例,它的6级压气机、2级涡轮全部采用带空心单晶叶片的整体叶盘,3级风扇则全部采用宽弦叶片,所以它的推重比达到10,在迎风面积较小的情况下,最大加力推力超过15吨。
所以,美军F-22A隐身战机能以1.7倍音速进行超音速巡航;
而中俄的四代机歼20、T-50只能暂时采用第三代涡扇发动机,要等待第四代发动机研制成功,飞机才能真正完成研制。
凯特王妃为罗罗公司发展的宽弦叶片宣传
2、中国航发水平为何与世界一流水平如此之大
我国军事工业以苏联技术援助起家,擅长逆向仿制,在过去解决了多个领域的"
有无"
问题,甚至有轻武器专家以"
山寨之王"
自居。
对于很多一般装备,逆向仿制即便"
不知其所以然"
,也至少做到"
知其然"
但涡扇发动机这个"
工业王冠"
,应用有各种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要做到"
都难,可以说是无法简单复制的。
甚至,在没有操作手册的情况下,要将涡扇发动机正确拆开都困难。
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CFM-56,其使用在波音737、空客A320这些主流商业客机上,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涡轮风扇发动机之一,但是拆解CFM-56的难度仍然很大,几平方厘米的叶片上分布着许多小孔,这些孔隙的作用是散热的,小孔的位置设置极为讲究,是根据气路走向而定的……因此CFM-56的维护都是由专业公司来完成的。
即便是能制造出各种类型的发动机构件,但是在装配上仍然需要技术、工艺支撑,同一生产线上制造出来的不同批次发动机都存在差别,推比相差甚至可以达到0.2。
随着推比达15以上的发动机开始研制,各种新材料被大量应用,发动机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对加工工艺要求也更高。
你要仿制别人的新型发动机,所要花的时间可能比自己从零开始研发还要多,而且仿制产品的性能还很可能不及原型机。
这方面我国是有惨痛教训的,例如"
太行"
涡扇发动机,其核心机就源于CFM-56,太行发动机在05年完成设计定型,但8年过去了仍然问题不断,只用在双发的歼11战斗机上。
单发的歼10战斗机对发动机可靠性要求高,直到歼10B量产,歼10系列战机都只能采用俄制AL-31FN发动机。
从科研体制来看,我国以前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是跟随型号的,即要研制一款飞机,才会去研发一款配套的发动机;
飞机如果下马了,发动机也就随之下马了。
但美英等发达国家,发动机与飞机研发基本是分开的,发动机核心机的研发提前很多。
例如,美国F-22战机所用的F-119发动机属于第四代发动机,但美国的核心机技术已发展到第六代,用于接替F-119的第五代发动机核心机也已制造出来。
美第五代发动机的核心机已经问世了
但正因为难,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才更要完全自主研发,下工夫,花时间,砸银子,在所不惜。
3、别说中国了,毛子这种老牌工业强国都落下一大截了
苏(俄)的航空发动机制造理念不同。
美国制造发动机,考虑了翻修期和寿命,因为一台发动机能更长时间的使用,就说明飞机能更少的更换发动机,这样比较经济。
可是苏联根据卫国战争经验,发现坦克和飞机的实际战场寿命往往只有几十到一百多个小时,然后就被摧毁了,所以苏联设计武器就以简单、便宜、容易大规模生产为原则。
而二战后苏联军队总是枕戈待旦准备打第三次世界大战,所以更认为航空发动机没有必要需要长寿命和翻修期。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苏联制造的发动机翻修和寿命要比美国的短得多。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认识到了这种思想已经过时,所以也在改正。
现在AL31的改进型号的首翻期和总寿命已经比早期型号有所增加,但是因为基础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