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J1200-2×250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设计{修}Word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30124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2.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SSJ1200-2×250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设计{修}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SSJ1200-2×250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设计{修}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SSJ1200-2×250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设计{修}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SSJ1200-2×250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设计{修}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SSJ1200-2×250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设计{修}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SJ1200-2×250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设计{修}Word下载.doc

《SSJ1200-2×250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设计{修}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SJ1200-2×250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设计{修}Word下载.doc(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SJ1200-2×250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设计{修}Word下载.doc

Beltstrengthchecking;

Reducer;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概述 1

第一节带式输送机概述 1

第二节 国内外带式输送机技术发展状况 3

第二章传动方案的确定 7

第三章牵引部主要参数的确定 8

第一节已知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 8

第二节带宽的确定 9

第三节圆周驱动力 11

一、计算公式 11

二、主要阻力计算 12

三、主要特种阻力计算 13

四、附加特种阻力计算 14

五、倾斜阻力计算 15

第四节输送带张力 15

一、输送带不打滑条件 15

二、输送带下垂度校核 16

三、各特性点张力计算 17

四、滚筒合力 19

五、传动滚筒最大扭矩及滚筒直径确定 19

第五节输送带选择计算 20

第六节拉紧参数计算 21

第七节启动参数 21

第八节托辊辊径确定 22

第四章传动系统的总体设计 24

第一节结构方案确定 24

第二节传动比的分配计算 24

第三节齿轮及轴的设计 26

一、圆锥齿轮的设计计算 26

二、斜齿圆柱齿轮设计计算 34

三、轴的设计计算 41

第四节轴承及键的设计计算 48

一、轴承的设计计算 48

二、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50

第五节减速器箱体的设计 50

第六节联轴器及液力偶合器的选用 52

第五章其他零部件的选用 55

第一节拉紧装置 55

第二节清扫装置 58

第三节 卷带装置 59

第四节电气及安全保护装置 61

第六章皮带机的安装与调整 63

第七章皮带机的维护与定期检查 65

英语文献 67

翻译部分 68

结束语 70

参考文献 71

致谢 72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传动方案的确定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由电动机通过联轴器(或液力偶合器)联接减速器带动传动滚筒转动或其他驱动机构,借助于滚筒或其他驱动机构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使输送带运动。

带式输送机的驱动方式按驱动装置可分为单点驱动方式和多点驱动方式两种。

通用固定式带式输送机多采用单点驱动方式,即驱动装置集中安装在输送机的某一个位置处,一般放在机头处。

单点驱动方式按传动滚筒的数目可分为单滚筒和双滚筒驱动。

对每个滚筒的驱动又可分为单电动机驱动和多电动机驱动。

因单点驱动方式最常用,凡是没有指明是多点驱动方式的,即为单驱动方式,故一般对单点驱动方式,“单点”两字省略。

在传动机构中提高传动装置的牵引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增大拉紧力。

增加初张力可使输送带在传动滚筒分离点的张力增加,此法提高牵引力虽然是可行的。

但因增大必须相应地增大输送带断面,这样导致传动装置的结构尺寸加大,是不经济的。

故设计时不宜采用。

但在运转中由于运输带伸长,张力减小,造成牵引力下降,可以利用拉紧装置适当地增大初张力,从而增大,以提高牵引力。

(2)增加围包角对需要牵引力较大的场合,可采用双滚筒传动,以增大围包角。

(3)增大摩擦系数其具体措施可在传动滚筒上覆盖摩擦系数较大的衬垫,以增大摩擦系数。

综上所诉,初步确定结构方案为:

采用双电机双滚筒驱动,包角按同类型输送机选取400°

,选用槽型承载托辊,选用PVC阻燃胶带,采用电动拉紧和收带装置。

初步确定输送机布置形式,如图所示:

图2-1传动系统图

第二章牵引部主要参数的确定

第一节已知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

已知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应具有下列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资料

(1)物料的名称和输送能力;

(2)物料的性质:

粒度大小、最大粒度和粗度组成情况、堆积密度、动堆积角、静堆积角、温度、湿度、粒度和磨损性等;

(3)工作环境、露天、室内、干燥、潮湿和灰尘多少等;

(4)卸料方式和卸料装置形式;

(5)给料点数目和位置;

(6)输送机布置形式和尺寸,即输送机系统(单机或多机)综合布置形式、地形条件和供电情况、输送距离、上运或下运、提升高度、最大倾角等;

(7)装置布置形式,是否需要设置制动器。

本次设计的原始参数和工作条件:

(1)输送物料:

(2)物料特性:

①块度:

0~300mm②堆积密度:

0.85~1×

kg/

③动堆积角:

ρ=20°

④静堆积角:

45

⑤物料温度:

<

50

(3)工作环境:

煤矿井下采区顺槽

(4)输送系统及相关尺寸:

(1)运距:

L=1500m

(2)倾斜角:

β=0°

(3)最大运量:

Q=1500t/h

(5)已知输送机参数:

①电动机型号:

YBSS-250②转速:

n=1480r/min

③电压:

U=3300V④带速:

V=3.15m/s

第二节带宽的确定

带宽的确定:

按给定的工作条件,取原煤的动堆积角为20°

.

原煤的堆积密度按1000kg/;

输送机的工作倾角β=0°

;

带式输送机的最大运输能力计算公式为

(3.2-1)

式中:

——输送量(;

——带速(;

——物料堆积密度();

F——在运行的输送带上物料的最大堆积面积,

K----输送机的倾斜系数

表3-1倾斜系数k选用表

倾角(°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k

1.00

0.99

0.98

0.97

0.95

0.93

0.91

0.89

0.85

0.81

输送机的工作倾角=0°

查《DTⅡ(A)型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表3-3,即上表3-1得k=1

原煤的堆积密度为1000;

输送机带速为3.15m/s;

将个参数值代入上式,可得到为保证给顶的运输能力,带上必须具有的的截面积

0.00132275

图3-1槽形托辊的带上物料堆积截面

查《DTⅡ(A)型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表2-3,输送机的承载托辊槽角35°

,物料的堆积角为20°

时,选用B=1200mm。

查《DTⅡ(A)型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表4-4选用1000S型煤矿用阻燃输送带。

带宽为1200mm的输送带上允许物料堆积的横断面积为0.16506,此值大于计算所需要的堆积横断面积,据此选用宽度为1200mm的输送带能满足要求。

经如上计算,确定选用带宽B=1200mm,1000S型煤矿用阻燃输送带。

1000S型煤矿用阻燃输送带的技术规格:

纵向拉伸强度1250N/mm;

输送带质量15kg/m.

输送带宽度的核算

输送大块散状物料的输送机,需要按下式核算,再查表2-4

式中——最大粒度,mm。

表3-2不同带宽推荐的输送物料的最大粒度mm

带宽B

500

650

800

1000

1200

1400

粒度

筛分后

100

130

180

250

300

350

未筛分

150

200

400

600

计算:

故,输送带宽满足输送要求。

第三节圆周驱动力

一、计算公式

1)所有长度(包括L〈80m〉)

传动滚筒上所需圆周驱动力为输送机所有阻力之和,可用式(3.3-1)计算:

(3.3-1)

式中——主要阻力,N;

——附加阻力,N;

——特种主要阻力,N;

——特种附加阻力,N;

——倾斜阻力,N。

2)

对机长大于80m的带式输送机,附加阻力明显的小于主要阻力,可用简便的方式进行计算,不会出现严重错误。

为此引入系数C作简化计算,则公式变为下面的形式:

(3.3-2)

式中——与输送机长度有关的系数,在机长大于80m时,可按式(3.3-3)计算,或从表查取

(3.3-3)

式中——附加长度,一般在70m到100m之间;

——系数,不小于1.02。

查《DTⅡ(A)型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表3-5,即下表3-3

表3-3系数C

L

80

C

1.92

1.78

1.58

1.45

1.31

1.25

1.20

1.17

700

900

1500

2000

2500

5000

1.14

1.12

1.10

1.09

1.06

1.05

1.04

1.03

二、主要阻力计算

输送机的主要阻力是物料及输送带移动和承载分支及回程分支托辊旋转所产生阻力的总和。

可用式(2.4-4)计算:

(3.3-4)

式中——模拟摩擦系数,根据工作条件及制造安装水平决定,一般可按表查取。

——输送机长度(头尾滚筒中心距),m;

——重力加速度;

初步选定托辊为DTⅡ6204/C4,查《DTⅡ(A)型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表2-7,上托辊间距=1.2m,下托辊间距

=3m,上托辊槽角35°

,下托辊槽角0°

——承载分支托辊组每米长度旋转部分重量,kg/m,用式(3.3-5)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