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表现手法汇总.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999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章表现手法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章表现手法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章表现手法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章表现手法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章表现手法汇总.doc

《文章表现手法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章表现手法汇总.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章表现手法汇总.doc

烘托(衬托)、对比、对照、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

(联想、想象)寓情于景、融情入景、讽刺、象征、联想、想象、以小见大、类比

  1、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什么是象征手法?

它和比喻手法有什么区别?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

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

  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

  2、以小见大的方法。

就是采用小的事情来表现大的主题的写作方法,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比方说,要你写一个以生命为话题的文章,如果你总是谈什么生命的意义之类的,这就很难去写好.而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却可以绕过这些说教,给人以更生动可感的形象

  3、联想和想象?

  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有关的事物,或有眼前的事物回忆起以前的有关事物。

例如冬天的早晨,看见玻璃上的霜花,就会想起美丽的孔雀开屏;看见老花镜,就会想起奶奶给自己缝制布娃娃的情景;看见卷面上鲜红的墨水迹,就想起老师为同学们补课批改作业的情景;看见昔日的照片,就想起游山玩水的快乐时光;看见一本旧书,就想起与同学相处的一件往事&&这些现象,在生活中是非常自然的。

我们把这些内容写进作文里,就会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想象。

想象与联想就像一对亲兄弟,它们相似却不相同。

它们的相似点都是想,联想是想起关联的事,而想象则是重新组合编排头脑中的形象、材料,创造出新的内容来。

  4、渲染与烘托

  渲染是指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增加质感和立体感,加强艺术效果,亦可作设色解。

清代恽寿平谓:

俗人论画,皆以设色为易,岂知渲染极难,画至著色,加入炉篝,重加锻炼,火候稍差,前功尽弃。

<<<1234&&&烘托是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轮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

如烘云托月,以及画雪景、雨景、雾景、晨昏、流水、白色的花鸟和白描人物等,一般采用外罩、围染的烘托方法。

  5、类比是一种推理的方法,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作出他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

  6、讽刺?

  用讥刺和嘲讽笔法描写敌对的或落后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

这种表现手法,即为讽刺。

用讽刺和嘲讽的笔法针对敌人或者落后、错误的、不合理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和批判的目的。

  7、托物言志

  二者有相同点。

  首先,都是间接抒情,不同于直抒胸臆。

他们借助于叙述、描写、和议论的方式来抒情,使抽象的感情客观化、具体化、形象化,易于被人理解接受。

  其次,它们都可以使用象征、变形等艺术手法和比喻、排比、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以增强艺术感染力。

  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二、托物言志中的志,含义很广,可以指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要求等。

借景抒情中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鞭挞、快乐、悲伤等感情。

  借景抒情要求达到思与境谐,情与景会,寓情于景,情景相生,内容形成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审美境。

  8、白描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

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

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

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被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

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

  1.表达方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

杜甫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如:

《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如:

秦观的《鹊桥仙》中: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柳永的《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一般说来,记叙文多采用叙述、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议论文多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说明文多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当然,表达方式的运用也不是绝对的,如记叙文里也可以使用少量议论或说明,议论文里同样也可以使用少量的叙述、描写或说明,说明文里也可以有叙述或描写。

至于杂文、游记、随笔等更细的分类文体,表达方式则更加灵活。

  总之,表达方式的使用,一切服从文体和表现主题的需要。

  2.修辞手法

  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

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3.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

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赋、比、兴、烘托、象征、用典、白描、蒙太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心理刻画、寓庄于谐、联想和想象,等等。

  4.区别与联系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但表现手法是用以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而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

  比如,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但它如果间隔使用,对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就非常明显,也可视为表现手法;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有时也可以是一种表现手法;等等。

  总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当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产生了一种整体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或是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那么这种修辞手法也可视为表现手法。

<<<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经验 > 旅游购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