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山东海盐生产技术研究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9606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1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山东海盐生产技术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清代山东海盐生产技术研究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清代山东海盐生产技术研究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清代山东海盐生产技术研究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清代山东海盐生产技术研究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代山东海盐生产技术研究Word下载.docx

《清代山东海盐生产技术研究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山东海盐生产技术研究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代山东海盐生产技术研究Word下载.docx

一是从唐宋开始使用的煎盐法,流传时间长,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很难立即取消或废除,且开滩晒盐需一次性投入较大成本,并非所有灶户都有这个能力,所以传统的煎盐法与晒盐法共存了很长时间。

二是晒盐虽然无须草荡、煎锅等生产资料和工具,但仍然受天气的影响,在阴雨季节,晒盐是无法进行的,即“少阴晦则无盐”①。

为保证一定的产量,灶户只能继续煎盐。

再如,嘉庆《山东盐法志》卷七《场灶上》载:

“涛洛场,晒盐歉收,则督锅户煎配。

”当因天气影响到晒盐数量时,官府便监督灶户继续煎盐。

再如,光绪《文登县志》卷一三《土产》所记:

“西由场旧制,晴晒雨煎。

”以上资料说明,在清中叶后、嘉庆年间,山东仍有盐场煎盐,并出现了“晴天开晒、雨天煎熬”两法并存的状况。

三是那些离海滩较远的地方,仍继续采用煎盐法。

这一点,在民国《增修胶志》卷二一《财赋志·

清代盐法》中有清楚的记载:

“故海埂之场,多晒盐场;

去斥卤远,多火盐。

”此处的火盐,显然是指煎制盐。

如嘉庆《山东盐法志》卷七《场灶上》记载:

“旧志云,东海取盐之法二:

负海近者,晒以池,厥形颗,厥品中,是谓盛盐;

其远而不宜池者,利用煎,煎以盘,厥形散,厥品上,是谓末盐。

”该志卷七《场界》中亦记载,日照信阳场的宋家口滩“距场二十里,滩有灶煎数处”。

而且直到民国初年,该场仍有盐民使用盐锅煎卤,年产量还达五千余担②。

因此,清代的山东盐场,基本处于煎、晒并存的格局。

嘉庆《山东盐法志》卷七《场灶上》记载了清代山东各场的制盐方法:

“东运煎盐之场三:

登宁、石河、信阳;

晒盐之场三:

永利、永阜、王家冈(永利、永阜二场,仅有收并盐锅数面,其产盐之丰,则专藉滩晒);

煎晒兼者四:

富国、西由、涛洛、官台。

”③后在道光年间,登宁、信阳两场被裁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民国《增修胶志》卷二一《财赋志·

清代盐法》,民国20年(1931)铅印本。

②王赛时:

《明清时期的山东盐业生产状况》,载《盐业史研究》2005年第1期。

③(清)王守基:

同治《盐法议略·

山东盐务议略》中的记载与此同,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清代保留下来的诸多盐法文献,为我们“呈现”清代山东各时期、各盐场的煎盐与晒盐方法,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下面依据雍正《山东盐法志》、嘉庆《山东盐法志》卷七《场灶上》、同治《盐法议略·

山东盐务议略》、《清盐法志》、《盐法通志》以及其它志书中所载的史料,对清代山东的煎盐法、晒盐法分述如下。

(一)清代山东的煎盐法

据同治《盐法议略·

山东盐务议略》记载,清代山东各盐场的“煎盐之法,亦候潮汐,其摊灰刮土,淋卤试莲,与浙粤大同小异”。

由此可知,清代山东采用的煎盐法,与明代山东基本相同,采用摊灰或刮土法取卤→淋卤→试卤→煎卤成盐。

而嘉庆《山东盐法志》卷七《场灶上》则详细记述了当时山东地区的煎盐法:

煎盐之法,临海置滩,潮汐时至,弥漫四走。

既退而碱留,则渗灰于上而吸其液。

别于滩外阜处。

叠土逾尺,隆起于地而为牢,缭以细垣。

视牢有半,厥形正方,穴其一面以为溜,下承以坎,聚灰牢中,淋以海水而为卤。

厥民蓬跣,卤蚀肤剥,四时皴坼,常如严腊。

卤成而试之,投以石莲。

莲沉而下者,淡;

浮而横侧者,半淡。

淡则煎费菹薪,故必俟浮而立于卤面者,乃注盘而煎之。

周盘四围护以织苇,固以蜃泥。

自子至亥为一伏火,可煎六盘。

盘凡百斤,足充二引有奇。

诘旦,出牢中灰,更晒之。

夙卤未销,得新益旺,映日浮花,散若轻雪,复纳诸牢,渍卤尤壮。

故蓄灰之法,以久而良。

旱则土燥,盐沉不起;

潦则水淫,盐解易散。

煎虽人事,亦非雨阳时?

若罔,克有功。

如图一所示,在渗灰于滩、吸取咸液后,用牢来聚灰、淋卤,又通过溜使卤水便利地流入坎中,后用坎以盛卤。

这里的每一步设计,都是十分科学的。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牢”相当于唐宋至明时期淋卤用的“溜”,而“溜”则是指从“牢”到盛卤的“坎”之间的通道。

透过这段文字,我们面前清晰地展现出了清代山东盐场煎盐的全过程:

灰淋法取卤→牢溜淋卤→石莲试卤→注盘煎制。

该文还对每一个步骤进行了细致地解说,更指出了积灰的重要作用以及受天气影响的因素,充分表明了山东人民对这种方法的熟练掌握程度。

民国《莱阳县志》卷二《政治志六·

实业·

盐业》中,记载了当地的煎盐法:

烧盐之法,先扫平盐滩,取水润,烧灰撒之,俾吸盐质,昼受日光,夜为露润。

凡三日夜,乃收置牢子。

牢子用土筑成,形略如灶,其下有门,门之口有井。

牢上横木如梁木,上设谷草如簾,置灰草上,形略如甑。

然后注水灰中,水挟盐质渗入牢子,由门注井,纳锅烧之。

锅盛水千二三百斤,水沸蒸发,陆续添入,约至七八百斤,渐成盐粒,是为灰盐。

每锅约六百斤,色如白糖。

其锅内余水,味成而不成盐,则为卤水,可用制豆腐,兼治癣症。

凡业盐灶户,数户一锅,昼夜轮烧。

又有色黑而味苦者,谓之土盐。

撒滩不灰,而用土收入牢子,亦制同灰盐。

这里也介绍了两种煎盐方法:

对灰淋法,则详叙了其全过程;

而对土淋法,只点出了与前法使用的原料不同,即撒滩非“灰”而“用土”,刮富含咸分的土以淋煎,晒制工艺同灰淋法,故从略。

笔者根据这段文字,绘制成了煎盐法的平面示意图(图二)。

由此可以更加明了煎盐方法的整体流程,也令我们不得不赞叹其科学性。

我们对嘉庆《山东盐法志》和民国《莱阳县志》中的两段记载加以比较,不难看出:

两者虽都是关于山东煎盐法的叙述,但同中存异;

其原理虽然相同,但煎盐各步骤的名称或用具不尽相同。

如,导卤处,前者为“溜”,后者为“门”;

盛卤处,前者为“坎”,后者为“卤井”;

可见在煎盐构造的设置上,后者比前者更加科学、成熟。

而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煎盐的用具上:

前者用盘,后者用锅。

据嘉庆《山东盐法志》所记,山东盐区用盘煎盐的方法应为:

煎盐时,将盘放在灶上,用织苇护在盘的四周,再用蛤蜊灰泥(即蜃泥)加固,在盘下面排列炉灶。

之后各灶同时加柴点火煎盐,每昼夜为一伏火,可煎盐六盘,每盘得盐100斤。

民国《莱阳县志》中所载煎盐时用的“锅”,是明代万历以后出现的。

山东盐场的盐锅,每锅可盛一千二三百斤,水沸腾后不断蒸发,再陆续添入卤水,约至七八百斤,渐成盐粒;

每锅约成盐600斤。

盐盘与盐锅相较,盘易烧坏,且煎盐产量较少;

而锅可每昼夜轮烧,且产量大,因此锅取代盘,是煎盐用具上的一大进步。

(二)清代山东的晒盐法

在海盐制法史上,晒盐法的出现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

因此,煎盐法终会被晒盐法所取代。

山东各盐场在走过了煎、晒法并存的一段时间后,到清末民初已基本采用了晒盐法。

正如《盐法通志》卷三三《场产九·

制法一》所载:

“东盐初本成自煎晒二法,近则悉出于晒。

山东沿海州县的志书中对山东各盐区晒盐取代煎盐的过程多有记载。

如,“文登既隶西由场……遂各弃起锈敝之锅,垦海滨晒盐之池。

”①再如,“山东古惟煎盐一种,明之中叶,已有晒法,清嘉庆时,煎晒兼用者,尚有数场,嘉庆以后煎锅渐废,至民国十四年后全属滩晒,煎盐已成绝迹。

”②再如,“道光初年,关东大盐(即晒盐)输入,居民利之,又以煎盐味苦性燥,春夏腌鱼,秋冬腌菜不适,销路渐滞,民灶时起纠纷。

咸丰二年,乃定渔户腌鱼用大盐,余用煎盐。

至光绪初叶,各滩渐知晒盐而煎盐遂废。

”③正是因为晒盐法比煎盐法成本低,产量大且质量高,用今天的话来讲,具有良好的性价比,所以不断受到人们的“青睐”。

各盐区在渐知晒盐法后,逐渐淘汰了煎盐法。

正如,民国《莱阳县志》卷二《政治志六·

盐业》中所载:

“本县自划分海阳,东南一隅,仅有四滩,向系煎熬。

至光绪初叶,晒盐行而灶锅渐废,夙沙遗术几不得而闻矣。

”具体到各区煎、晒方法何时转换,则时间不一,尚待考证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光绪《文登县志》卷一三《土产》,民国11年(1922)铅印本。

②民国《牟平县志》卷五《政治志二·

盐业》,民国25年(1936)石印本。

③民国《莱阳县志》卷二《政治志二·

财政·

盐法》,民国24年(1935)铅印本。

④王赛时的《明清时期的山东盐业生产状况》一文认为:

“日照、莱州在康熙时改煎为晒,昌邑、寿光、沾化在雍正时改煎为晒。

文登最晚,在道光时期才改煎为晒。

”可作为参考,《盐业史研究》2005年第1期。

如果我们依据史料所载,对清代山东的晒盐方法加以分析,会发现其晒盐法在明代基础上的发展。

其主要表现,在于除采用淋卤晒盐法外,还普遍采用了滩晒法。

两种工艺的区别在于,淋卤晒盐仍然需要制取大量的卤,然后晒制成盐;

滩晒法却不再需要淋卤,而是充分利用太阳光的能量,将引入池内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从而使海水浓缩为盐卤,即可结晶成盐。

与淋卤晒盐法相比,滩晒法的优点是,不仅大大减少了在制卤过程中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而且可以增加产量。

但是,在对大量山东盐业文献进行分析时,笔者并没有发现两种方法在各盐区使用时间上有绝对的前后差异。

也就是说,晒盐法的这两种技术,在清嘉庆以前,基本上是并存于不同盐区的生产中的;

而在道光以后尤其在咸丰年间,滩晒法才普及于山东各盐场。

先看淋卤晒盐法。

民国《增修胶志》卷二一《财赋志·

清代盐法》中记载了清代山东地区的晒盐法:

至晒盐之法,其取卤分土淋、灰淋。

土淋取咸碱滩土,曝干入池,取卤与灰淋同。

每灶各砌砖石为晒池,日晴霁,挽坑井所积卤,永渗入池,曝之,自辰逮申,盐即可扫。

少阴晦则无盐。

这里清楚地记载了清代山东盐区采用土淋法、灰淋法晒盐的工艺和过程,但并未交待采用此晒盐法的具体时间。

嘉庆《山东盐法志》卷七《场灶上》也记载了山东地区的晒盐方法:

晒盐之法,取卤不一,场无灶灰,则土淋为多,造作之苦与煎盐同。

所少便者,池用砖石,不费灶火,注卤晒之能自成盐。

然少阴晦,则人力无所施。

其视煎者,亦互有得失也。

嘉庆《山东盐法志》刻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由此看来,在嘉庆年间,山东盐区的晒盐法仍采用淋卤法晒盐,仍然需要灶丁通过艰苦的劳动来制卤。

但同时,山东盐区也出现了滩晒法制盐的记载。

乾隆《掖县志》卷八《拾遗》引《坚瓠集》所载:

掖旧止煎煮盐锅,不足办税,因摊入地亩。

康熙四十年,西山唐玉之倡为晒滩,一滩可得数千斤。

初只二滩,今则沿海皆是。

暮春初夏,堆累如山,视熬煮者工简利倍。

这说明掖县的西由场在康熙四十年(1701年)时已采用了滩晒法。

再看同治《盐法议略·

山东盐务议略》中记载的山东晒盐法:

惟负海最近之场,晒盐较他处为便。

或就滩地周围,掘沟见水,其前筑员池①一,以纳沟中之水,名为马头。

员池之旁,开大方池一;

大池之旁,列小池四,先用柳斗将员池汲入大池。

一二日可成卤。

然后引入小池,数日即可成盐。

或就滩中掘井,周围阔十二丈,井上畔开五圈,圈之外开四池,汲井水入头圈,盈科而进,放至第五圈,水已成卤,谓之卤台。

于是分引入池,曝晒数日,即可成盐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员池”,应为今“圆池”。

为保留文献原貌,故不作改动。

②刘淼的《明代盐业经济研究》一书中,绘制的图6“山东掘井取卤法平面示意图”和图7“山东挖池取卤法平面示意图”皆不准确;

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