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28116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课题名称要确切反映研究内容。

二、申请书须由项目负责人填写,内容要简明扼要,栏内不足可另加附页。

三、本申请书一式2份,一律用宋体5号字填写,A4纸双面打印。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题负责人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职务

所在单位

最终学历

最终学位

研究专长

联系电话

E-mail

课题组主要成员

工作单位

分工情况

签名

课题主持人近三年教育教学科研情况

主持的哪一级别教育教学科研项目及完成情况

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论著

论文或论著名称

发表报刊

及日期

出版部门

排列

位次

二、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1、研究课题

名称

起止时间

2012.7---2013.12

成果形式

论文

2、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是重点集中于培养的目标模式以及考试制度的改革上,而作为教育主体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学习情况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有其自身典型的特点,在考入高职院校之前,学生多数在中学时就是学习成绩一般、学科方面存在偏科、学习方法存在问题、学习热情较低。

很多学生在自我控制方面较差,在学习的动机方面,动机水平较低。

另外,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方向的转变,国家开始重视和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和学生数急剧增加,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管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是摆在所有高职院校面前的突出问题,本人在平时的教学与管理过程中也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较差,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相当比例学习倦怠的学生,因此需要进一步关注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心理。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学学习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发展前途和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

学习倦怠现象的出现,不但造成学习质量的下降,更会影响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造成教育资游的浪费。

因此,大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己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是主要任务,是其储备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其成才的主要途径。

研究学习倦怠不仅对于了解目前学生在新形式下的学习状况有重要意义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整个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为了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合格的毕业生,为国家培育更多的合格的人才,必须考虑到当前在学生中存在的学习倦怠现象,分析在当前情况下的特点及其产生的根源,以使学生在三年学习结束后,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实践能力,完全胜任本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关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现状,它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未来,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1.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让他们了解只有刻苦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就能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业。

2.严格教学管理,针对学生的迟到、早退、逃课、不听课、不交作业等现象进行严肃处理;

改革考试制度,减少死记硬背为主的考试模式,增加以考评学生知识应用、创新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遇能力的实际操作考试;

严把毕业生质量关.争取“宽进严出”,用这种适当的压力来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学习倦怠的产生。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参加各类师资培训,使教师能够系统地掌握教育方法,派出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训,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外聘教师的选择上要严格把关,可以多从企业中聘请一些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技师等来校做外聘教师,既解决了师资紧缺的问题.也让学生能真切的了解企业用人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内要经常开展各种知识竞赛、职业技能大赛、文艺活动和各类讲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异学生去主动学习。

3、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关注学生在校的学习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学习倦怠的现象,很早就被国外的学者所关注,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存在问题,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不断出现新的情况,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现就国内外关于学习倦怠研究的现状作一个小结:

1、国外研究的现状

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1974)首先采用“倦怠”一词来描述助人行业中工作人员所体验到的一组负性症状。

指在工作中,个体面对长期的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的一种反应。

如身体疲劳、情感耗竭、对待服务对象不友好的态度和降低的工作成就感等。

之后,Maslach对工作倦怠的概念的完善和测量做出了很大贡献,并将工作倦怠定义为“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现象”,他的这三个标准也就成了倦怠研究领域的黄金准则,其后对不同领域的倦怠界定和测量大都是根据这个定义演变而来的。

许多研究表明,倦怠是在许多职业中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表现,并由此影响到个体所在组织的绩效。

倦怠与许多心理问题有关,包括抑郁、易激怒、无助和焦虑、失眠、头痛、食欲不佳、胸痛和胃肠问题。

还会影响个体的工作,包括对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效率下降、缺勤、离职、与他人的冲突增加等。

倦怠的研究开始仅限于助人行业,如教师、警察、医生等,对于能否将倦怠应用于学生群体存在着争议。

但很多学者认为倦怠在学生群体中也存在。

国外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现象关注较早,但何为学习倦怠(learningburnout)?

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界定。

国外的有关学习倦怠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引用职业倦怠(jobburnout)概念而来的,多引用Freuberger和Maslach的成果,借鉴其在“职业倦怠”中下的定义: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对学校课程学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并且伴有以下行为表现:

对所学课业和学校活动热忱消失,呈现一种消极状态,对同学、朋友态度冷漠和疏远。

其产生原因是因为较长时间来自学校课程等方面压力。

其中Pines(1980)和Meier(1985)对学习倦怠的定义是:

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和负担,而产生精力耗竭,对课业及活动的热情逐渐消失、与同学态度冷漠疏远,以及对学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

Ramist(1981)指出学生倦怠主要表现为学生倦怠症状与服务者症状相似,主要表现为较高的缺乏力,缺乏完成作业的动力和高比例的辍学。

由此可见,他们都比较赞同课业压力或课业负荷是引起的学习倦怠的关键因素。

Eastburg和Williamson等发现,消极的个性特征与学习倦怠中的情绪耗竭和乏人性化呈正相关,而积极的个性特征则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

不仅如此,积极的个性特征对压力源以及个人成就感的降低有着很好的预防和抵制作用。

Amanda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相关显著[2]。

研究表明,学生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他们的学习倦怠水平就越低。

来自朋友和社会的支持越多,学生所体验的情绪耗竭和乏人性化就减少,相反,他们体验到的个人成就感也会越多。

社会支持的来源不同,与学习倦怠三个维度的关系也不同。

Sernhard(2007)考察了年级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毕业生报告的情感耗竭显著低于、主观成就感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

Dahlin(2007)发现基于成就的自尊与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学习倦怠与外显、内隐自尊都有相关,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的。

一方面,学习倦怠的产生会影响学生的自尊感,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消极、倦怠情绪,即使没有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也会令他们产生自我否定,认为自己的想法是不应该的,从而动摇了对自我的肯定,降低了自尊感。

另一方面,高自尊的学生倦怠水平低一些,而低自尊的学生倦怠水平相对较高。

高自尊与更多优秀品质相联系,如学习积极性更高、更加坚韧、情绪控制能力较强,这使得他们更不容易体验到倦怠。

承诺(eonunitment)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喜爱、认同、愿意付出努力,对学生来讲,主要有对学校的承诺和对专业的承诺。

Neumann(1990)研究发现,对学校承诺的主要预测因素为主观成就感,情感耗竭对承诺也有间接的影响,但它是通过主观成就感起作用。

专业承诺有四个因子:

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继续承诺和理想承诺。

2、国内的研究现状

我国早期的学者有“学而不厌”、“厌学”、“学习疲劳”等词语来描述学业倦怠的现象。

但真正用学习倦怠来研究该现象还是较迟。

国内学者定义也不统一,台湾学者认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业压力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以至于有情绪衰竭、乏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

杨丽娴、连榕(2004)认为:

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这种状态称学习倦怠。

国内有研究者从心理与行为两方面来说明学习倦怠,连榕等(2005)认为学习倦怠指的是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

还有学者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不能顺利面对学习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学生在长期压力的体验下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这种状态使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机,在内心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导致学习自我效能感降低的一种现象。

许有云研究发现,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倦怠总得分在性别上具有显著差异,均为男生得分高于女生,而在应对风格上并没有表现出男女差异。

不同学科大学生学习倦怠总得分的表现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情绪低落因子、成就感低落因子和倦怠总得分上主要是理科生显著高于文科生。

使用不同应对风格的大学生在倦怠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上均有极其显著的差异。

经进一步事后多重比较检验发现,其中主要是采用控制性对应风格的大学生在倦怠总分以及各因子得分均低于灵活性、非控制型和异常型。

段陆生研究发现,自尊与学习倦怠量表总分、情绪低落、成就感低维度分均呈显著负相关,男女生自尊及学习倦怠量表的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维度评分差异均有极显著性,大学生不同自尊水平的学习倦怠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有极显著性差异,自尊与学习倦怠量表总分、情绪低落、成就感低三个维度分均呈显著负相关;

即自尊程度越高,学习倦怠表现越不明显,反之,则越明显。

连榕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倦怠在性别、年级、学科、学校类型总分上都存在显著的主效应。

有学习倦怠现象的学生常表现为:

学习压力大,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每天一想到要去学校就感到紧张、难受,甚至出现生理不适,如食欲不佳、胃痛等;

产生辍学想法,想远离学习任务;

在学习方面没有成就感,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升学、就业感到无望。

其他表现还有:

上课趴桌子睡觉,听课不专心,作笔记不认真或干脆不作笔记,不愿意写作业,课堂上不愿意发言,整天想着与学习无关的内容等。

更有一部分学生还会出现行为偏差问题,如与教师顶撞、不遵守课堂纪律、在校园里脏话不断、打架、欺侮同学等。

在家表现为:

读书学习时间较短,不愿意将试卷给家长看,反感家长过问学习上的事情等。

综上所述,国内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