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 1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5182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部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西部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西部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西部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西部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部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 1Word文件下载.docx

《西部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 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 1Word文件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部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 1Word文件下载.docx

小学,是人们接受最初阶段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定程度上讲,小学教育的成败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材有着至关重要,甚至关键性的作用。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教育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①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多。

到201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6%;

而到2012年,这一比重已达到4%。

财政投入的增加,不仅意味着教育受重视程度的增加,也对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教育事业硕果累累,但也存在如教育投入不均、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地区之间教育水平鸿沟扩大等问题亟待解决。

近年来,笔者一直坚守在小学教育一线,在深入学习教育理论、语文知识的同时,始终关注着西部小学语文教学。

本文就是在学习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总结西部小学语文教学特点,反思其不足,研究其解决之道。

第二章西部地区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

从地域上讲,东西部之间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差异,东西部之间的教育各有其特点与教育发展的侧重点;

从受教育对象上讲,中学生和小学生在认知能力、知识背景、学习经历上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导致西部小学语文教育也有自身的特殊之处;

从学科上讲,语文教育是一门培养学生认识、表达等基本社会能力的教育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具有的特点。

总而言之,西部小学语文教育由于地域、受教育对象和学科等方面的特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自身的特色。

因此,发展西部小学语文教育绝对不能照抄照搬东部、中学(甚至大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

经过笔者长期理论学习、研究和教学实践,总结出西部地区小学语文教育有如下特点:

1、方言教学与普通话教学有机结合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西部地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且民族众多,各个民族各个地区之间的语言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笔者此处所指的方言,既包括地区的语言,也包括民族语言。

在西部地区从事小学语文教育,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就是语言教育问题。

既要按照国家政策教授当地小学生普通话,培养其汉语的读、写、说能力,又要兼顾到当地具体的教学条件和文化背景。

不能脱离实际,一味地按照教材照本宣科。

教育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培养学生,让学生在受教育之后变得有智慧有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从当地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受教育对象的特点出发,结合当地特殊的风土人情,因材施教。

以笔者所在的川北地区为例,当地的方言为四川话。

四川话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统一度和可辨识度高,即使是外地来的教师也能很快听懂四川话。

但四川话也存在俚语多,语速慢,腔调与普通话有很大的不同。

川北地区经济落后,居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小学生从小就讲四川话。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在教学时一般要注意到普通话教学能够让小学生听得懂,接受得了。

因此,将方言与普通话紧密结合,融合于教学工作显得非常必要。

2、认知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科尔伯格认为:

“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做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的成人的道德判断能力”。

②他把道德教育的目的定为促进道德判断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

上述引文虽然只是言及道德教育,但对于西部小学语文教育也不乏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对年龄不大的小学生,甚至是低龄儿童开展语文教育时,一定要注意受教育者本人的认知和接受能力,而不能任由教育者一股脑地灌输了事。

在西部地区开展小学语文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之外,还要让其能够将学到的这些知识与社会环境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从另一个方面讲,西部地区小学语文教育也不能只是靠课堂上老师的教学工作,还需要来自社会、家庭的支持和帮助。

此外,在西部地区开展小学语文教育时还要主要让受教育者在接受通识教育的时候,不要忘记了其自身的文化背景,不能丢弃自身的文化,而是加深其对自身文化背景和故乡的热爱。

同时,这也是教育工作让受教育者“走进——走出——走进”模式的具体要求和意义之所在。

3、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完整结合

毋庸置疑,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传授知识,即把人类已经获得的知识传授给新的一代。

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继续获得新的知识、善于总结新的经验、发展新的理论的科学的思想方法。

西部地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传授小学语文的基本知识,让小学生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对小学生知识接受能力、主动学习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知识接受能力的培养要求老师在传授知识时深入浅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知识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

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老师在掌握学生兴趣爱好、学习特长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从心理上克服对学习的恐惧和厌烦,将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

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是指教育者(老师、家长等)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引导学习者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体验相结合,而不只是让学生掌握枯燥的课本知识和完成布置作业而已。

三方面能力的培养从逻辑上讲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知识接受能力,其次是主动学习能力,最后是学以致用的能力。

西部地区小学语文教育更能体现这三方面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完整结合的重要性。

第三章西部地区小学语文教育的不足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和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西部地区小学语文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绩斐然,硕果累累。

但也应该指出的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目前西部地区的小学语文教育也存在很多不足。

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笔者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1、城乡小学语文老师水平差距较大

西部地区的小学语文教育应该包括农村和城市两部分。

由于城乡社会、经济、文化差距的扩大,城乡之间小学语文老师水平也出现了较大的鸿沟。

由于城市的经济、交通、卫生、医疗等条件与农村相比存在很大的优势,加上工资待遇方面的差别,导致大部分优秀语文教师走向城市,使得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人员结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或多或少都较为薄弱。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是支持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也是农村基础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

但目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令人担忧。

有相当多的教师是“文革”中的中师、初高中毕业生,实际文化专业知识没有真正达到相应程度,也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知识水平有限,吸取知识的速度慢、渠道窄,跟不上小学语文教材的变化和时代的要求,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破罐破摔”,丧失敬业精神,对教学疲于应付,因而不能很好的胜任教学任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农村语文教师,特别是贫困山区的教师,由于长时间住在农村,信息闭塞,新的教学理念引不进来,从而导致了农村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

很多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识字,就是基础知识训练,缺乏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

不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没有站在课标的高度,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教学的重点。

主要表现在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思路格式化。

目前,许多教师仍延续着“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这就导致学生最害怕课后的想像性习题或开放性问题,不知怎样处理,存在着“课标教材一变再变,教学方法一成不变”的状况。

2、地理与经济条件限制,导致教学资源不足,硬件、软件设施不全

一定的自然环境,是一定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

西部地区冰川、沙漠、高山、高原面积广泛分布,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恶劣,使西部的交通建设难以实施,人口分布密度低,居住分散,一校一师,复式教育,马背小学在西部,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仍然存在,极大地限制了教育的发展。

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往往也是文化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随着教育经费投入减少,教育规模也不断缩小。

以四川为例,“九五”期间,全省教育经费虽逐年增加,但从“九五”教育经费最高年份1999年的137.5亿元看,占全国教育经费总额的4.1%,却支撑全国6.4%的教育规模。

再如甘肃省的一些贫困县,一些农村学校每学期的教学用具预算只有6元,即使在这种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有一部分还被挪用。

许多中小学校舍陈旧,设备简陋,教师工资拖欠现象严重,难以满足正常的教学要求。

④这种状况势必形成教育经费少人力资本积累流失经济发展水平低教育经费投入更少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

第四章问题解决之道的探讨

1、提高西部地区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

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积极多读书,读好书。

语文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学习,今天,不少西部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已从“脑力劳动者”蜕化为“体力劳动者”,一本教案用了几十年,不翻新,无变化。

在他们的书架上,除了教科书和参考书,恐怕很难找到其他书。

我们要弥补自己文化水平和专业上的不足,就必须用知识武装自己,知识从哪里来?

主要是从书本上来,所以我们必须多读书,不仅要研读教育理论论著,也要读其他方面的书籍,平时可以自己购买一些书或向校图书馆、县市图书馆借阅,了解教科书上没有的内容,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师者,应该多才多艺,具有杂家风格。

⑥其次,促进地区与学校之间的教师与教学交流,学习先进的授课方式,有条件的也可以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卫星电视,观看优质课堂教学录像,增长见识,增进技能。

同时还必须采取更多优惠政策鼓励东部地区教师到西部地区小学支教,尽量缩小学校之间的师资水平差距。

2、因地制宜,大胆进行教学创新

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仔细研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具体要求,熟悉教材的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将新课改的精神贯彻落实到备课、讲课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

只有转变了教学理念,从西部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才能有动力大胆去创新,将一些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学思路一点一滴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给学生多一些自由的空间,他们就会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和进步,将来也会展翅翱翔,而我们的教师也会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一同成长,逐渐变得成熟和充实,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才能切实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3、开辟多种筹资渠道,加大教育投资力度

西部地区应尽快转变认为教育投入不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错误观念。

研究表明,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十分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

资本投入对西部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小,而人才、教育和科技投资的增长最为明显。

社会投资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人均GDP年增长率仅提高0.1个百分点。

如果普及初等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每提高1个千分点,人均GDP年增长率可提高0.35至0.59个百分点。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集中精力、财力投入教育事业。

解决西部教育投入难的问题,关键是要得到各级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

中央教育支出授助应该直接用于补助贫困人口子女的学杂费、书本费和其它费用以及乡村教师的生活补贴、乡村校舍建设和设备投入。

设立专项资金,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

利用国债资金,重点建设一所高校。

重视解决农村教师工资拖欠的问题,要充分调动农牧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西部必须改变传统意义上的财富观念,钱是财富,观念也是财富,政策也是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