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策略.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715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策略.doc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策略.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策略.doc

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唐莉

【关键词】探究学习质疑释疑解决实际问题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26-02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帮助、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多角度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逐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探究式学习的前提:

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一个问题的提出必然是经过一定层面的思考而得出的更深层次的疑问。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起点。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利于充分凋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积极性,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因此,学生的自主提问是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前提,这也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根本,而目前多数学生主要还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满足于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认为提问是老师的事,学生只管“答”,不提问也不会“问”,善于解答却拙于质疑。

在此现状下,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设计:

1.创造质疑的条件与氛围

传统教育下,教师多营造师问生答的学习氛围,学生很少提问,甚至不知如何问、问什么。

学生学习中缺乏提问意识,教师对新知也多以结论性的语言予以阐述,没有留给学生质疑的机会。

在教学时,笔者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设计的情境由浅至深,让学生慢慢形成敢于质疑、惯于质疑的良好习惯。

而每节新课的引入,是引导学生设疑最佳时机。

在新教材中每一节篇首都设有“问题探讨”这一环节,从这可以看出编者有意识地突出“提出问题”,但所提供现成的问题,让学生依然处于解答而不是自主提出问题的状态。

对此,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处理掉”问题。

比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问题探讨”处理后,呈现在导学案的形式为:

资料: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单位。

2.SARS病毒,它不具有细胞结构。

对此你有什么疑问吗?

通过课前小组讨论,学生就提出了几个问题:

①除了SARS病毒,其他病毒有细胞结构吗?

还有别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吗?

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单位,而SARS病毒没有细胞,两个说法有矛盾吗?

③病毒没有细胞,怎么完成生命活动呢?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许多生命现象都是通过科学家的经典实验来验证的,这些知识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对经典实验的观察,自己设疑、解答,来把握科学发现的认知过程,学会探究学习。

如,我在讲授必修1第5章第4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先是呈现一条经过分离有四条色素带的滤纸条,说明是从绿叶中提取的色素,请同学们对此提出自己的疑问。

学生们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

①几条色带的颜色不同,是不是说明不同颜色代表了不同的色素?

②不同色带在滤纸条上的位置不同,为什么?

③不同颜色的色带宽度不同又说明什么?

在第②个问题提出后,笔者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最终学生们经过探讨顺利完成了实验。

通过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学生不再是只听不讲不思,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习的积极性也不断提升。

2.提问的有效性

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看法。

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应予以肯定和鼓励,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但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提问,及时肯定有一定深度的、有新意的提问。

同时,随着学生专业知识储备的增加,提问中专业术语的严谨性的要求也应逐步提高。

经过逐步训练,学生在各个阶段就会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并能发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问胚。

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疑点的思考价值也会越来越高,学生的思维就会有一定的广泛性和创造性。

二、探究式学习的根本:

提升学生解疑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善于提问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疑惑的目光从教师的身上转移到教材、教辅、网络、实验室和同伴身上。

学生能自己找到答案的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解答;同学问讨论后可解答的应给予充分讨论的时间;需要教师解答的教师应予以简洁明了的说明。

因此,在备课中教师应预设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并予以分档:

哪些是学生可以自己解答的,哪些是相互讨论后可解答的,哪些必须教师解答的。

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已掌握的能自行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很少,老师应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1.理论、思维上的培养。

理论指导实践,早期的探究学习指导,教师可给出明确的指导方向,避免学生的盲目性。

比如可参阅哪些资料、哪些网页、哪些前人的实验和理论等。

特别是通过一些经典实验、生物科学史的解读,让学生对科学性探究思路进行分析和讨论,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加强学生对核心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蕴含的科学方法等方面的深刻认识。

比如,通过分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让学生体会假说一演绎法的研究思路和数学方法的应用;通过分析生物膜结构理论的发展,让学生了解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逐步深入到本质的过程。

了解科学探究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同时需要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

在学生形成一定的理论基础后,则应注意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先给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再通过学生之间的探讨分析,最后对比科学家的研究,找出自己设计的优势和差距。

通过逐步引导与训练,让学生形成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2.探究性实验教学,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过程

生物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发现基础上的学科,因此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独立操作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获取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的最好方法。

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要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预测——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分析总结实验数据。

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首先让学生明确实验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其次引导学生自己找出经典实验中遵循的原则具体体现在哪?

三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设计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每个学生的能力、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同,最终的设计方案和水平也各有不同。

所以,在进行了一定数量的设计训练后,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对各自实验设计方案进行讨论,互相取长补短,完善设计方案,丰富设计内容。

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针对学生设计的亮点要及时予以肯定,对于不足要及时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总结出生物实验设计方案的基本思路和评价标准,提高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实验实施后,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结果的归纳总结能力,对学生语言表述的准确性、专业性、简练性进行强化训练。

通过理论知识的构建、思维方式的形成、实验操作、调查或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等活动,从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探究式学习的目的:

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不仅局限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更在于这种能力的延伸。

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所掌握知识方法的拓展与应用。

比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第一节探究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在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时,笔者提出一个疑问:

如果蔗糖溶液的浓度不是0.3g/ml会如何?

如果用KN03溶液又如何?

学生分组做实验后,则有学生指出某些浓度下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细胞质壁分离但不明显和细胞质壁分离后不再复原,而某些细胞质壁分离后没有置于清水却慢慢复原了。

在引导学生分析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后,我再次提出:

由此可见,该实验还可以”拓展”于哪些实验?

学生经过讨论分析后得出该实验还可用于:

①判断细胞的死活;②测定细胞浓度范围;③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④鉴定不同种类的溶液;⑤验证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伸缩性大小,通过类似的实验探究,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从认知的层面上升到应用知识的层面,从而让学生考虑问题更加全面、细致,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本人在新课程实施中对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的初步尝试,力求创造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经验 > 旅游购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