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过关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3151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过关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综合过关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综合过关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综合过关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综合过关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过关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

《综合过关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过关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过关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

11,16,17

9.生物变异与育种

18,19

10.生物进化

10

11.内环境与稳态

20

12.生命活动的调节

21,22,23

13.种群和群落

7,24

14.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

25,29

15.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30

16.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3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单体脱水缩合形成多聚体的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磷酸与五碳糖可以为形成水提供氢元素

B.羧基与氨基可以为形成水提供氧与氢元素

C.麦芽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

D.核苷酸进行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为肽键

解析:

一个核苷酸中的五碳糖和另一个核苷酸中的磷酸都可为形成水提供氢元素;

氨基酸在脱水缩合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羧基提供氧和氢元素,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提供氢元素,缩合生成水;

核苷酸进行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为磷酸二酯键。

2.(2017·

河北石家庄一模)依据动物细胞内的某些囊泡内容物作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若为消化酶,则该细胞的分泌物都进入内环境

B.若为胰岛素,则该细胞表面没有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

C.若为神经递质,则该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

D.若为抗体,则该细胞表面有抗原的特异性受体

消化酶分泌到消化道,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

分泌胰岛素的细胞为胰岛B细胞,胰岛B细胞受神经—体液的双重调节,细胞膜上含有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分泌神经递质的细胞为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不再分裂,没有细胞周期;

分泌抗体的细胞为浆细胞,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因此细胞膜上不含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3.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动物细胞的运输速率存在一个饱和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饱和值的大小一定与细胞内的O2浓度有关

B.饱和值的大小一定与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有关

C.葡萄糖进入该细胞一定是顺浓度梯度

D.葡萄糖进入该细胞一定是逆浓度梯度

葡萄糖进入动物细胞的运输速率存在一个饱和值,说明其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

主动运输需要能量,与O2浓度有关,是逆浓度梯度,而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与O2浓度无关。

4.(2018·

陕西西安月考)下列不属于细胞膜上蛋白质功能的是( D )

A.降低某些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B.作为某些物质进出细胞的载体

C.与信息分子结合后调节细胞代谢

D.牵引染色体运动实现遗传物质平均分配

细胞膜上有些蛋白质是酶,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生物膜上的载体为蛋白质,能协助物质的运输;

细胞膜上含有受体蛋白,能与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调节细胞代谢;

牵引染色体运动的纺锤丝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但纺锤丝不存在于细胞膜上。

5.(2018·

山西朔州月考)关于细胞中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ATP和ADP相互转化所需的酶相同

B.ATP分子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稳定性相同

C.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处于动态平衡

D.ATP的结构与核苷酸相似,其中的“T”表示胸腺嘧啶

合成ATP需要ATP合成酶,催化ADP生成的为ATP水解酶,是两种类型的酶;

ATP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稳定性低,易合成和分解;

体内不断进行ATP与ADP相互转化,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ATP中的T表示的是三个,核苷酸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

6.(2017·

山东淄博一模)某研究小组在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接种酵母菌,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培养,并测定容器中氧气含量、酒精含量和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

A.酵母菌在ab段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用血细胞计数板测定酵母菌数量的方法属于估算法

C.酒精浓度是导致de段酵母菌数量下降的唯一因素

D.相同条件下的重复实验,酵母菌种群的K值基本不变

ab段既消耗氧气又产生酒精,说明既有有氧呼吸,又有无氧呼吸;

抽样检测然后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统计的是酵母菌的大概数量,因此属于估算法;

de段酵母菌数量下降的因素还应包括营养物质的含量逐渐降低,氧气浓度的限制等因素;

条件相同酵母菌的K值基本保持不变。

7.(2017·

北京朝阳区期末)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物种

指标    

马尾松

苦槠

石栎

青冈

光补偿点(μmol·

m-2·

s-1)

140

66

37

22

光饱和点(μmol·

1425

1255

976

924

(光补偿点:

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

光饱和点:

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强)

A.光强大于140μmol·

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

B.光强小于1255μmol·

s-1,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

140μmol·

s-1是马尾松的光补偿点,当光强大于光补偿点时,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因此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除了供给线粒体外,还释放到大气中;

对苦槠来说,光强小于光饱和点时,影响因素除了CO2浓度还有光照强度;

生产者的积累量指的是净光合量,而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指的是总光合量;

分析表格可知,青冈为喜阴植物,当林冠密度增大时树木遮荫现象明显,适合阴生植物的生长,因此种群密度会增大。

8.(2017·

山东临沂一模)下图为某动物睾丸中不同细胞的分裂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为①和③

B.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三个

C.③中有2个四分体

D.④中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根据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分布和染色体行为判断,①为有丝分裂后期,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③为有丝分裂中期,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因此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为①和③;

除了④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其他三个细胞均含有;

减数分裂过程才有四分体,③为有丝分裂不含四分体;

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了交叉互换,④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9.(2017·

山东日照三模)下列有关细胞生长、分化、衰老、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细胞生长过程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升高

B.衰老细胞的各种酶活性都降低,导致细胞代谢水平降低

C.某种细胞中存在血红蛋白,说明是已经发生分化的细胞

D.癌细胞容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是由于细胞形态发生改变

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体积增大,细胞膜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减小,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降低;

衰老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但与衰老有关的酶活性增强;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特有的蛋白质,有血红蛋白的表达可说明细胞已发生分化;

癌细胞在体内的扩散和转移与细胞膜上糖蛋白的数量减少有关。

10.(2017·

河北保定二模)下表各选项中,符合“M一定能推理得出N结论”的是( D )

选项

M

N

A

花药离体培养

植株体细胞内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B

细胞中不存在线粒体

不能发生有氧呼吸

C

孟德尔假说“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D

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生物发生了进化

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中可含有一个、两个或多个染色体组;

细菌等原核生物不含有线粒体,但绝大多数原核生物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只要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就发生了进化。

11.(2017·

河北石家庄一模)下列有关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B.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和差速离心法

C.T2噬菌体与细菌所含的核酸中嘌呤总数都等于嘧啶总数

D.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偏高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

T2噬菌体含有双链DNA,因此嘌呤总数等于嘧啶总数,但细菌体内既有DNA又有RNA,RNA为单链,因此嘌呤数目不一定等于嘧啶数目;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时间过长,细菌裂解,含32P的噬菌体被释放进入上清液,侵染时间太短,噬菌体还没有进入细菌,因此都会造成上清液放射性偏高。

12.(2017·

河北衡水期中)阳阳做了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

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

结果DD∶Dd∶dd=12∶6∶2,他感到失望。

下列给他的建议和理由中不合理的是( D )

A.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结合,避免人为误差

B.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证每种积木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C.重复抓50~100次,保证实验统计样本数目足够大

D.将某桶内的2种配子各减少到一半,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

遗传规律是针对群体的遗传实验,保证样本足够大是必要的;

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在保证雌、雄配子中D∶d=1∶1前提下,雌配子、雄配子的数量比值并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13.如图表示一家族中某遗传病的家系图及其致病基因的测定。

已知控制性状的基因是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则Ⅱ4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 C )

由图Ⅱ3、Ⅱ4和Ⅲ3可知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则Ⅱ4带有A基因;

由于Ⅲ3正常,说明基因型为XaXa,因此Ⅱ4的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人类的X染色体比Y染色体长。

14.某种植物(二倍体)叶缘的锯齿状与非锯齿状受叶缘细胞中T蛋白含量的影响。

T蛋白的合成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T和t)控制,基因T表达的产物是T蛋白,基因A抑制基因T的表达。

两锯齿状植株作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锯齿状植株与非锯齿状植株的比例是13∶3,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B )

A.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TT和AAtt

B.叶缘细胞缺少T蛋白的植株,叶缘呈锯齿状

C.F1群体中,T基因的基因频率为2/3

D.基因型为aaTT的植物根尖细胞也有T蛋白的存在

由于基因A抑制基因T的表达,且F2中锯齿状植株与非锯齿状植株的比例是13∶3,故可知aaT 为非锯齿状,其余都是锯齿状,F1基因型为AaTt,可推出双亲基因型为AATT和aatt;

从aaT 为非锯齿状可知细胞内有T蛋白,则叶缘细胞缺少T蛋白,叶缘呈锯齿状;

F1群体的基因型为AaTt,则T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2;

aaTT的个体为非锯齿状,故叶片细胞中含有T蛋白,但T基因不能在根尖细胞中表达,故根尖细胞中不含T蛋白。

 

15.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双胞胎,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不幸的是,两个孩子都和父亲患有同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只有母亲表现正常。

不考虑基因突变,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C )

A.该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该病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病

C.母亲和女孩必有一个为杂合子

D.因为是双胞胎,所以两个孩子的基因型相同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父亲和儿子、女儿都患有同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只有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