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30727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28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在规划修改报批期间,为尽快遏制流域生态恶化态势,2006年~2007年,国家安排专项资金3亿元,先期启动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应急项目。

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使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作有了良好开端。

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石羊河流域治理问题,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调查,研究对策。

从2002年开始,甘肃省组织力量编制石羊河流域治理规划。

几年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的具体指导下,规划从治理思路、主要目标以及治理措施等方面经过了反复论证,数易其稿。

目前,规划已通过了水利部审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并征求了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农业部、环保总局、林业局等部门的意见。

在此基础上,对规划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规划以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为主线,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以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节约和保护为核心,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按照下游抢救民勤绿洲、中游修复生态环境,上游保护水源的总体思路,对石羊河流域进行重点治理。

为加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重点治理工作,甘肃省成立了石羊河流域管理委员会,并在水利厅下设石羊河流域管理局。

2003年启动实施了民勤湖区综合治理工程,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

2005年以来,出台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制订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及水量调度实施计划》、《石羊河流域地表水量调度管理办法》、《石羊河流域水事协调规约》和《关于加强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建立了流域地表水量调度和地下水削减开采量地方行政首长责任制,对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水价予以补贴。

近期,省财政安排3700多万元用于关闭机井补助。

围绕流域重点治理,流域内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武威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把各项重点工作细化到部门,责任到人,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最主要的指标。

市政府制定并印发了《关于水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武威市行业用水定额》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采取以人定地、以地定水、以电控水、凭票供水等措施,并将水权落实到户。

针对现行水价偏低的情况,市政府还制定了《武威市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方案》、《武威市城市供水价格改革方案》,开征地下水资源费,实行分类水价和累进加价制度。

同时,积极落实减少配水面积、种植结构调整、日光温室建设等主要任务,努力促进农民节水增收。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为确保流域重点治理目标的实现,甘肃省将进一步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全面建立责任追究制,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实现“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目标。

1流域概况

1.1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

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乌稍岭以西,祁连山北麓,东经101°

41′~104°

16′,北纬36°

29′~39°

27′之间。

东南与甘肃省白银、兰州两市相连,西北与甘肃省张掖市毗邻,西南紧靠青海省,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总面积4.16万平方公里。

流域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见附图一。

(2)地形地貌

石羊河流域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全流域可分为南部祁连山地,中部走廊平原区,北部低山丘陵区及荒漠区四大地貌单元。

南部祁连山地,海拔2000~5000米,山脉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

中部走廊平原区,由东西向龙首山东延的余脉-韩母山、红崖山和阿拉古山的断续分布,将走廓平原分隔为南北盆地。

南盆地包括大靖、武威、永昌三个盆地,海拔1400~2000米;

北盆地包括民勤盆地、金川~昌宁盆地,海拔1300~1400米,最低点的白亭海仅1020米(已干涸)。

北部低山丘陵区,为低矮的趋于准平原化荒漠化的低山丘陵区,海拔低于2000米。

(3)气候

石羊河流域深居大陆腹地,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气候特点是:

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温差大、降水少、蒸发强烈、空气干燥。

流域自南向北大致划分为三个气候区。

南部祁连山高寒半干旱半湿润区:

海拔2000~5000米,年降水量300~600毫米,年蒸发量700~1200毫米,干旱指数1~4;

中部走廊平原温凉干旱区:

海拔1500~2000米,年降水量150~300毫米,年蒸发量1300~2000毫米,干旱指数4~15;

北部温暖干旱区:

包括民勤全部,古浪北部,武威东北部,金昌市龙首山以北等地域,海拔1300~1500米,年降水量小于150毫米,民勤北部接近腾格里沙漠边缘地带年降水量50毫米,年蒸发量2000~2600毫米,干旱指数15~25。

(4)河流水系

石羊河流域自东向西由大靖河、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西大河八条河流及多条小沟小河组成,河流补给来源为山区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产流面积1.11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5.60亿立方米。

石羊河流域按照水文地质单元又可分为三个独立的子水系,即大靖河水系、六河水系及西大河水系。

大靖河水系主要由大靖河组成,隶属大靖盆地,其河流水量在本盆地内转化利用;

六河水系上游主要由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组成,该六河隶属于武威南盆地,其水量在该盆地内经利用转化,最终在南盆地边缘汇成石羊河,进入民勤盆地,石羊河水量在该盆地全部被消耗利用;

西大河水系上游主要由西大河组成,隶属永昌盆地,其水量在该盆地内利用转化后,汇入金川峡水库,进入金川~昌宁盆地,在该盆地内全部被消耗利用。

流域地形地貌及水系图见附图二。

1.2社会经济

流域行政区划包括武威市的古浪县、凉州区、民勤县全部及天祝县部分,金昌市的永昌县及金川区全部,以及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山丹县的部分地区、白银市景泰县的少部分地区,流域共涉及4市9县。

流域主要行政区分属武威、金昌两市,武威市是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地区,金昌市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

流域内交通方便,物产丰富,有色金属工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是河西内陆河流域经济较繁荣的地区。

全流域2003年总人口226.89万人(含古浪引黄灌区9.83万人),农业人口174.57万人(含引黄灌区9.63万人),非农业人口52.32万人;

城镇人口73.39万人(含引黄灌区0.35万人),农村人口153.5万人,城市化率32.35%;

耕地面积556.75万亩,农田灌溉面积449.98万亩,基本生态林地灌溉面积26.46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农田灌溉面积2.58亩;

大小牲畜332.38万(头)只;

国内生产总值(GDP)138.45亿元,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为32.87、64.57和41.0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102元,财政收入10.12亿元;

工业总产值152.76亿元,农业总产值51.4亿元;

粮食总产量113.23万吨,人均粮食产量499公斤;

农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

流域内已基本形成以凉州区和金川区为中心的二元城市发展格局,城镇人口主要集中于凉州区、金川区、河西堡镇及各县城关镇等。

流域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绿洲承载人口已达每平方公里300人以上,对于干旱内陆地区来说,人口密度已相当高。

其中,从事种植业生产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7%,第一产业负担人口所占比重大。

全流域2003年一、二、三产业结构为24:

46:

30,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相比,第一产业超过全省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

1.3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1.3.1地表水资源

流域地表水资源主要产于祁连山区,产流面积1.11万平方公里。

采用1956年~2000年共45年径流系列分析,八条河流出山口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14.54亿立方米,见表1-1。

表1-1石羊河流域各河出山多年平均径流量单位:

亿立方米

西大河

东大河

西营河

金塔河

杂木河

黄羊河

古浪河

大靖河

合计

1.577

3.232

3.702

1.368

2.38

1.428

0.728

0.127

14.54

此外,还有11条没有水文站控制的独立小沟小河和浅山区产水量,由径流模数推求,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0.48亿立方米和0.58亿立方米。

综上所述,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5.60亿立方米,其中:

8条大支流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14.54亿立方米;

11条小沟小河多年平均径流量0.48亿立方米,浅山区水量0.58亿立方米。

1.3.2地下水资源

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按南北两个盆地分别计算。

南盆地紧临祁连山,包括大靖、武威、永昌三个盆地;

北盆地包括民勤、金川~昌宁两个盆地。

地下水资源包括与地表水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和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在流域水资源量总量计算中,仅计入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包括降水、凝结水补给量和侧向流入量。

石羊河流域降水、凝结水补给量为0.43亿立方米,沙漠地区侧向流入量0.49亿立方米,祁连山区侧向补给量为0.07亿立方米,三项合计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0.99亿立方米。

1.3.3水资源总量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为16.59亿立方米,包括地表天然水资源量和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

其中地表天然水资源量为15.6亿立方米,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0.99亿立方米。

按水系分,西大河水系水资源总量2.0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91亿立方米,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0.11亿立方米;

六河水系水资源总量14.4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3.57亿立方米,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0.88亿立方米;

大靖河水系水资源总量0.1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0.13亿立方米,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20万立方米。

1.3.4水资源质量

水资源质量按照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评价时段划分为汛期、非汛期和全年3个时段。

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法。

(1)出山口以上河段水质:

西大河、东大河、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和古浪河为Ⅰ类水质,大靖河为Ⅱ类水质,总体属优良水质。

(2)平原区河段水质:

石羊河干流和红崖山水库水质差,基本为劣Ⅴ类水质,金川峡水库水质为Ⅲ类。

(3)平原区地下水质:

武威南盆地地下水水质较好。

北盆地地下水水质明显恶化,矿化度升高,各种有害离子含量增大,民勤湖区地下水矿化度普遍在3克/升以上,局部地区高达10克/升,不但不能饮用,而且灌溉也受很大程度的影响。

1.3.5水资源特点及变化情势

石羊河流域的径流从源头到尾闾分为两个不同的径流区,即径流形成区和径流散失区。

南部祁连山区为径流形成区。

祁连山山前洪积平原和中北部平原区为径流失散区。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特点及变化情势主要表现为:

(1)地表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呈周期性、总量呈下降趋势

石羊河流域山区河流的径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