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工程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1776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工程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桩基工程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桩基工程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桩基工程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桩基工程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桩基工程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桩基工程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工程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桩基工程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监理单位:

南京建凯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6周边环境、社区情况

本段地势平坦,道路畅通,交通方便。

7危险源的分布情况

指挥部管段内起重设备事故危险源主要分布情况:

1桩机安装

2吊桩

3压桩

4移位

5其他因素

8专家咨询系统

与所在地建立对口联络,聘请相关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咨询小组,对我部的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咨询与指导。

并与江宁同仁医院建立救援联络,负责我单位伤害事故的救援咨询和指导工作。

同时,建立和当地消防、派出所的联系,定期聘请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来我单位进行事故的预防以及其他有关安全生产方面问题的指导。

9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9.1指挥部成立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易志兴

副组长:

陈贻师

成员:

指挥部各部门负责人、调度,各经理部经理、总工程师、安质部长

小组下设办公室

9.2职责

指挥部领导小组在接到事故报告后:

1根据应急救援预案和事故的具体情况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

2千方百计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严格执行有关救护规程和规定,严禁救护过程中的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避免救护中的二次伤亡和财产损失;

4要保护好事故现场,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10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络方法

10.1常备急救装备

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冰袋、各种消毒液及物品、一次性注射器及输液装置、急救包、担架、止血带、氧气袋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或石膏绷带等。

10.2通讯装备

指挥部和各经理部配备手机和固定电话,并配备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和建立宽带网络。

10.3联络方法

11应急救援队伍的任务和训练

11.1应急救援队伍的建立

各经理部按要求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并维持队伍稳定。

11.2应急救援队伍的任务

1当发生突发性重大安全事故时,应急救援队伍要通过事前计划和制定的应急救援措施,利用一切力量迅速控制事故的发展并尽可能排除事故,救援和保护好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生命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至最小限度。

2应急救援队伍的基本任务: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

(2)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

(3)迅速控制危险源,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4)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

(5)向有关部门和媒介提供详实情况;

(6)保存有关记录及实物,为后面事故调查工作做准备;

(7)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11.3应急救援队伍的训练

1应急训练的基本任务是:

锻炼和提高救援队伍在突发事故情况下的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和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2应急训练的主要目的:

(1)测试预案和程序的充分程度,在事故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点;

(2)测试紧急装置、设备及物质资源供应,辩识出缺乏的资源(包括人力和设备);

(3)提高现场内、外的应急部门的协调能力;

(4)判别和改正预案的缺陷;

(5)提高公众应急意识,在单位应急管理的能力方面获得大众的认可和信心;

(6)改善各种反应人员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调水平;

(7)明确每个人各自岗位和职责,增强应急反应人员的熟练性和信心;

(8)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3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基本内容:

各单位要采取讲座、模拟、自学、小组受训、受训者和教师互动和考试等方法,对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培训。

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应急救援人员分别培训。

培训基本内容:

(1)报警

(2)疏散

(3)救援

(4)指挥和配合

4应急救援演习

(1)目的:

应急救援演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救援队伍间的协同救援水平和实战能力,检验应急救援综合能力和运作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提高应急救援的实战水平。

(2)演习类型

①基础演习

②专业演习

③战术演习

④自选科目演习

(3)演习的方法和内容

①单项演习:

a、通信联络、通知、报告程序演练

b、人员集中清点装备及物资器材到位(装车)演练

c、防护行动演练

d、医疗救护行动演练

e、消防行动演练

f、公众信息传播演练

②组合演习;

③全面演习(综合演习)。

④演习的时间:

各单位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应急演练,演练时,要精心设计,精心准备,模拟实际施工流程,安排多种复杂情况。

要通过演练,提高各级负责人的组织指挥能力和职工的抢险救援能力,完善应急组织和预案。

12预防事故措施

12.1起重吊装“十不吊”

1超负荷不吊

2指挥信号不明,光线不明,重量不明不吊

3吊索和物件捆绑不牢、不平衡,不符合安全规定不吊

4歪拉斜挂,埋在地下物件或吊挂重物直接加工时不吊

5安全装置不灵不吊

6靠近高压线又无可靠安全措施不吊

7物件上站人或物件上浮放有活动物品不吊

8带棱角快口物件未垫好不吊

9易燃易爆物品不吊

10六级以上强风无防护措施不吊

8其它安全措施

1)压桩机安装地点应按施工要求进行先期处理,应平整场地,地面应达到35KPa的平均承载力。

2)安装时应控制好两个纵向行走机构的安装间距,使底盘平台能正确定位。

3)电源在接通时,应检查电源电压并使其保持在额定电压范围内。

4)各液压管路连接时,不得将管路强行弯曲。

5)安装配重前,应对各紧固件进行检查,在紧固件未拧紧前不得进行配重安装。

6)安装完毕后,应对整机进行试运转,对吊桩用的起重机,应进行满载试吊。

7)作业前应检查并确定各传动机构、齿轮箱、防护罩等良好,各部件连接牢固。

8)作业前应检查并确定起重机起升、变幅机构正常,吊具、钢丝绳、制动器等良好。

9)应检查并确认电缆表面无损伤,保护接地电阻符合规定,电源电压正常,旋转方向正确。

10)应检查并确认润滑油、液压油的油位符合规定,液压系统无泄漏,液压缸动作灵活。

11)压桩作业时,应有统一指挥,压桩人员和吊桩人员应密切联系,相互配合。

12)当压桩机的电动机尚未正常运行前,不得进行压桩。

13)起重机吊桩进入接桩或插桩作业中,应确认在压桩开始前吊钩已安全脱离桩体。

14)接桩时,上一节应提升350-400㎜,此时,不得松开夹持板。

15)压桩时,应按接桩机技术性能表作业,不得超载运行。

操作时动作不应过猛,避免冲击。

16)顶升压桩机时,四个顶升缸应两个一组交替动作,每次行程不得超过100㎜。

当单个顶升缸动作时,行程不得超过50㎜。

17)压桩时,非工作人员应离机10米以外。

起重机的起重臂下,严禁站人。

18)压桩过程中,应保持桩的垂直度,如遇地下障碍物使桩产生倾斜时,不得采用压桩机行走的方法强行纠正,应先将桩拔起,待地下障碍物清除后,重新插桩。

19)当桩顶不能最后压到设计标高时,应将桩顶部分凿去,不得用桩机行走的方式,将桩强行推断。

20)当压桩引起周围土体隆起,影响桩行走时,应将桩机前进方向隆起的土铲平,不得强行通过。

21)压桩机纵向行走时,不得单向操作一个手柄,应两个手柄一起动作。

22)压桩机在顶升过程中,船行轨道不应压在已入土的单一桩顶上。

23)压桩机上装设的起重机及卷扬机的使用,应参照起重机及卷扬机的安全交底操作。

24)作业后,应将控制器放在零位,并依次切断各部电源,锁闭门窗。

25)转移工地时,应按规定程序拆卸后,用汽车装运。

所有油管接头处应加闷头螺栓,不得让尘土进入。

液压软管不得强行弯曲。

13事故处理

1事故上报必须实行系统上报制度,即事故工点第一管理者必须立即向各自作业队第一负责人报告,安技人员必须向经指挥部安质科报告,调度人员必须向指挥部调度报告,确保各系统信息及时、准确,为事故处理和消除损失的扩大赢得时间,指挥部将在1小时内及时上报公司和当地安监局。

2事故上报程序

(1)工程安全事故上报程序

事故程度

伤亡情况

上报时间

报告程序(逐级上报)

重伤

人身局部或完全丧失劳动力

立即(2小时内)

指挥部、公司

死亡

1次死亡1-2人

立即(1小时内)

指挥部、公司、安监局

较大伤亡

1次死亡3-9或重伤10人以上

立即(半小时内)

重大伤亡

1次死亡10人及以上

(2)交通事故上报程序

交警部门责任认定时间

一般事故

12小时内

立即报告当地交警、指挥部

15天

重大事故

立即(6小时内)

20天

特大事故

3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原则

实事求是;

尊重科学;

及时准确。

4事故调查处理程序:

组织调查组,明确任务,进行分工,尽快赶赴现场,进行调查。

在调查基础上,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分清责任,对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填写调查报告书,结案归档。

伤亡事故发生后,应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尽快进行调查处理,以便弄清情况、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吸取教训、采取措施、改进工作,并使领导和职工群众从中受到教育,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在调查时,要全面细致查看现场,听取当事者、知情人、见证人和基层领导的陈述;

要注意发现痕迹,广泛收集物证;

要做详细记录,进行拍照、画图和录象;

要及时了解医疗部门对伤亡情况的报告;

要组织计划、物资、财会部门提出经济损失的分析报告;

根据需要,向有关部门索取与事故有关的生产、技术、设备的资料;

组织技术鉴定和模拟试验等等。

5伤亡事故调查组职责

(1)查明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2)确定伤亡事故的性质和责任者;

(3)提出对伤亡事故有关责任单位或责任者处理依据和提出防范措施的建议;

(4)向派出调查组的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调查组成员签名的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

6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内容

(1)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

(2)发生事故的单位(包括单位名称、所在地址、隶属关系等)和与发生事故有关的单位及有关的人员;

(3)事故的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情况;

(4)事故的经过及事故原因分析;

(5)事故责任认定及对责任者(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处理建议;

(6)整顿和防范措施;

(7)调查组负责人及调查组成员名单(签名),必要时在事故调查报告书中还应附相应的科学鉴定资料。

7事故处理

(1)在处理事故时,应结合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分清事故的责任,对责任者进行严肃处理。

(2)凡因下述原因造成事故,主要应当追究有关领导和管理者的责任:

①安全工作无人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