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点图像题 pH的变化图像知识点汇总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1091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考点图像题 pH的变化图像知识点汇总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考点图像题 pH的变化图像知识点汇总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考点图像题 pH的变化图像知识点汇总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考考点图像题 pH的变化图像知识点汇总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考考点图像题 pH的变化图像知识点汇总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考点图像题 pH的变化图像知识点汇总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考考点图像题 pH的变化图像知识点汇总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考点图像题 pH的变化图像知识点汇总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考点图像题 pH的变化图像知识点汇总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向一定量CuSO4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与硫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硫酸消耗完后再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与选项中的操作项对应合理;

D、持续不断地加热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了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剩余固体的质量不为0,故选项图象与选项中的操作项对应不合理。

故选D。

2.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加入大量水

B.向硝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C.向两份同体积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和镁粉

D.某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

【来源】2013-2014湖北省松滋市中考化学模拟题一试卷(带解析)

【答案】C

试题分析:

A选项是错误的操作,盐酸中加水溶液的pH不能大于7;

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氢氧化钡沉淀不能从0点开始;

C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酸反应完金属有剩余,生成的氢气一样多;

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氯化钠不能在一定量的水中无限制的溶解,故答案选择C

考点:

酸的性质、饱和溶液的定义

3.某小组探究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

则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观点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滴入到盐酸中

B.a点时的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C.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

D.c点时的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来源】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A、由图像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A错误;

B、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B错误;

C、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故C正确;

D、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操作的是

A.向碱溶液中加水

B.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C.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D.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

【来源】2019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一模调研理综化学试题

【答案】B

【分析】

A、向碱溶液中加水,pH减小,但是不能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锌比铁活泼,反应速率快,反应需要时间短,最终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饱和前的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增大,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

B。

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水稀释氯化钠溶液

B.在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C.向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来源】2019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初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A、氯化钠是中性溶液,pH=7,加水稀释后,pH值不会改变,不符合题意;

B、在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硝酸钾不会再溶解,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也不会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

C、向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一开始无沉淀产生,待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逐渐增加,待氯化铜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变,符合题意;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应该降低,不符合题意。

6.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O2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C.等质量的Mg粉和Fe粉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硫酸溶液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期末练习卷(带解析)

A.由于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而放入盐酸后先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开始后在反应的过程中无气体产生,氢氧化钠反应完全后盐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直至反应结束气体质量不会变化,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该图像应该是一条下降的曲线,图像错误,符合题意;

C.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故与稀盐酸反应时镁的反应速度要快一些(图像更陡一些),由于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所以同质量的镁要比铁生成的氢气要多,故最终镁的曲线应该在铁的上面,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硫酸稀释时酸性会不断减弱,故其pH会不断增大,但不管怎样稀释溶液也不会呈中性,即溶液的pH只能无限的接近7,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至过量

C.向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逐渐加入铜粉至过量

D.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来源】2019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太原第五中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然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A正确;

B、该图像中,横坐标是金属的质量。

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锌的质量比铁多。

故应该是硫酸与铁的反应的曲线先达到拐点。

B错误;

C、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

反应方程式为:

Cu+2AgNO3=Cu(NO3)2+2Ag。

根据方程式可知,每消耗340份质量的硝酸银,就会生成188份质量的银,溶质的质量逐渐减少,溶液的质量也会逐渐减少。

C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水,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无限的趋近于7。

D正确。

8.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H2SO4中

C室温时,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镁条

D向饱和的Ca(OH)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O固体

 

A.AB.BC.CD.D

【来源】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1次月考化学试题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值由小于7逐渐升高到大于7,故选项图示正确。

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H2SO4中,由于金属的质量相等,反应后化合价均为+2,且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镁大,因此产生的氢气没有镁多,反应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时,镁比铁需要的时间更短,故选项图示错误。

C、室温时,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镁条,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温度不断升高,当反应结束后,溶液的温度又下降了,故选项图示正确。

D、向饱和的Ca(OH)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O固体,CaO和水反应生成Ca(OH)2,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Ca(OH)2溶质溶解度下降,随着温度的下降,溶解度又有所增加,但是不能增加到原饱和时溶质质量,因为溶剂减少了,故选项图示正确。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①常温下向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②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③向一定量的锌粉中加入足量的CuSO4溶液

④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a使用催化剂,b未使用催化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万唯】2019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成果检测卷

(一)《逆袭卷》

常温下向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开始时溶液的pH<

7,NaOH先与HCl反应,pH逐渐增大,当HCl完全反应后(pH=7),氢氧化钠再与MgCl2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不变,当MgCl2反应完全后,继续滴加NaOH,溶液pH增大,接近氢氧化钠溶液的pH,①正确;

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从零开始,②错误;

向一定量的锌粉中加入足量的CuSO4溶液,发生的反应为,每65份质量的Zn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Cu,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当Zn反应完全后固体质量不再变化,③正确;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不会改变生成物的质量,④正确;

①③④正确,故选C。

10.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电解水一段时间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C.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

D.向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液中滴入水

【来源】2019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A.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

1,而不是质量比,故错误;

B.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是对氧气的量没有影响,故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造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后,溶液仍显碱性,即pH>7,故错误。

C。

正确辨别坐标所表示的变化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分析变化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是解答问题的基础。

11.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B.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丝

C.分别向等质量的锌、铁中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D.分别向等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10%的盐酸中不断加水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