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钢管桩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20551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型钢管桩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微型钢管桩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微型钢管桩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微型钢管桩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微型钢管桩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型钢管桩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微型钢管桩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型钢管桩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型钢管桩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2.1水泥:

宜用325号~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2砂:

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水:

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3石子:

卵石或碎石,粒径5~32mm,含泥量不大于2%.

2.4150mm钢管、电焊条、劳动保护用品。

2.5钢筋:

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表面无老锈和油污。

2.6垫块:

用1∶3水泥砂浆埋22号大烧丝提前预制成或用塑料卡垫。

2.7火烧丝:

规格18~20号铁丝烧成。

2.8外加剂、掺合料,根据施工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3、施工人员:

技术员1人、测量员1人、质检员1人、技工8人、普工10人。

4、作业条件:

 2.2.1 

桩基施工已全部完成,并按设计要求挖完土,而且办完桩基施工验收记录。

  2.2.2 

修整桩顶混凝土:

桩顶疏松混凝土全部剔完,如桩顶低于设计标高时,须用同级混凝土接高,在达到桩强度的50%以上,再将埋入承台梁内的桩顶部分剔毛、冲净。

如桩顶高于设计标高时,应预先剔凿,使桩顶伸入承台梁深度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2.2.3 

桩顶伸入承台梁中的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小于30d,钢筋长度不够时,应予以接长。

  2.2.4 

对于冻胀土地区,必须按设计要求完成承台梁下防冻胀的处理措施。

  2.2.5 

应将槽底虚土、杂物等垃圾清除干净。

四、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一)钢管桩施工

平整场地---注浆钢管制作---测量放线---孔距定位---钻孔机就位钻孔(每2m接钻杆一次)---清孔---注浆机安装---安装下放钢管---安装注浆管----拌制混凝土---注C25混凝土---二次加压注混凝土---三次加压注混凝土直至上口翻浆。

1、50型铲车平整场地;

根据设计要求放出基坑边线及定出桩位,安装钻机进行成孔作业;

待施工完毕后泥浆外运至施工区域外,检查并保护成桩。

2、注浆钢管制作焊接: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深度进行下料,钢管连接处进行加强焊接。

3、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要求的间距、排距及设计提供的标高进行测量放线。

4、孔距定位:

根据设计的孔洞直径、间距、排距使用筷子打入地下进行定位;

5、微型桩定位:

本工艺采用干成孔方式钻孔,根据微型桩定位,在成孔位置上进行汽车载运螺旋钻准确定位,汽车支撑脚腿下进行夯实后垫方木,确保其稳定。

6、就位钻孔:

将汽车载运螺旋钻机安放在指定位置,安放水平,防止倾斜;

将钻杆抬至钻机旁,启动钻机,慢慢钻进;

每进深2m,需要接一次钻杆,直至得到设计有效深度。

7、钻孔:

钻孔前按设计方案要求将钢管接长,搭接部位要用12钢筋加固帮接接焊,帮接长度不小于钢管直径的两倍,焊缝应饱满,并应检查钢管的垂直度,焊工必须有焊工证,施焊前应试焊;

桩尖端部焊成封闭尖状。

8、清孔:

在注混凝土前,要对桩孔进行清孔,使孔内泥浆全部排出,要求孔底沉渣厚度不大50mm;

9、注浆机安装:

在现场指定位置固定注浆机,电源由指定的配电箱接入,采用6平方三相五线制电缆,把拌制的混凝土放入6mm钢板焊接制成的1m*1m*1m灰槽内,然后由注浆机注浆。

注浆管需装设压力表,注浆压力为0.5Mpa,水灰比控制在0.45~0.5之间,注浆后暂不拔管,直至混凝土从管外流出为止,拔出注浆管,密封钢管端部,加压数分钟,待混凝土再次从钢管外流出为止。

10、安装下放钢管:

待孔清洗后及时在孔内安装预先制作好的钢管,钢管上套100mmPVC管露出地面200mm。

便于接入注浆管

11、安装注浆管:

下放钢管完毕后,要及时进行注浆,注浆管由注浆机只接接入到下入孔内的钢管上,接口要密封连接,注浆管采用橡胶管输送。

12、拌制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专用机械进行拌制,水灰比控制在0.45~0.5之间,把拌制的混凝土放入钢制的1m*1m*1m灰槽内,然后由注浆机注浆。

13、注水泥浆:

14、多次加压注浆:

因一次注浆难以得到冲盈系数要求,得到注浆压力为0.5Mpa,需要多次间隙注浆,一般为三到五次,直至管口翻浆为止。

15、钢管桩施工中,应仔细测量孔深、钢管长度及注浆管长度,避免出现假桩断桩现象。

16、严格控制桩顶桩底标高。

17、钢管桩桩径150㎜钢管。

18、浆料水灰比0.5:

1,水泥P.O32.5,每米水泥用量不少于40㎏。

19、第一次注浆压力0.4~1.0Mpa,并保持3分钟,以保证压力压破胶带,使浆液压出管外注满桩体。

第二次注浆压力不小于1.5Mpa,两次注浆间隔时间不小于1.5~4小时之间。

20、两端处桩位偏差不得大于1/3桩径(本工程为1/3*150=50mm),中间桩桩位偏差不得大于1/2桩径(本工程为1/2*150=75mm),垂直度不超过1/1000桩长(本工程为1/1000*3*1000=3mm)。

(二)承台施工

  核对钢筋半成品→钢筋绑扎→预埋管线及铁活→绑好砂浆垫块

1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确定组装钢模板方案 

→组装钢模板 

→模板预检

2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

搅拌混凝土 

→浇筑 

→振捣 

→养护

  3.2 

钢筋绑扎:

  3.2.1 

核对钢筋半成品:

应先按设计图纸核对加工的半成品钢筋,对其规格、形状、型号、品种经过检验,然后挂牌堆放好。

  3.2.2 

钢筋应按顺序绑扎,一般情况下,先长轴后短轴,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

操作时按图纸要求划线、铺铁、穿箍、绑扎,最后成型。

  3.2.3 

预埋管线及铁活:

预留孔洞位置应正确,桩伸入承台梁的钢筋、承台梁上的柱子、板墙插铁,均应按图纸绑好,扎结牢固(应采用十字扣)或焊牢,其标高、位置、搭接锚固长度等尺寸应准确,不得遗漏或位移。

  3.2.4 

受力钢筋搭接接头位置应正确。

其接头相互错开,上铁在跨中,下铁应尺量在支座处;

每个搭接接头的长度范围内,搭接钢筋面积不应超过该长度范围内钢筋总面积的1/4.所有受力钢筋和箍筋交接处全绑扎,不得跳扣。

  3.2.5 

绑砂浆垫块:

底部钢筋下的砂浆垫块,一般厚度不小于50mm,间隔1m,侧面的垫块应与钢筋绑牢,不应遗漏。

  3.3 

安装模板:

  3.3.1 

确定组装钢模板方案:

应先制定出承台梁组装钢模板的方案,并经计算确定对拉螺栓的直径、长度、位置和纵横龙骨、连杆点的间距及尺寸,遇有钢模板不符合模数时,可另加木模板补缝。

  3.3.2 

安装钢模板:

安装组合钢模板,组合钢模板由平面模板、阴、阳角模板拼成。

其纵横胁拼接用的U形卡、插销等零件,要求齐全牢固,不松动、不遗漏。

  3.3.3 

模板预检:

模板安装后,应对断面尺寸、标高、对拉螺栓、连杆支撑等进行预检,均应符合设计图纸和质量标准的要求。

  3.4 

混凝土浇筑:

  3.4.1 

搅拌:

按配合比称出每盘水泥、砂子、石子的重量以及外加剂的用量。

操作时要每车过磅,先倒石子接着倒水泥,后倒砂子和加水搅拌。

外加剂一般随水加入。

第一盘搅拌要执行开盘批准的规定。

  3.4.2 

浇筑、桩头、槽底及帮模(木模时)应先浇水润湿。

承台梁浇筑混凝土时,应按顺序直接将混凝土倒入模中;

如甩槎超过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要求处理。

若用塔机吊斗直接卸料入模时,其吊斗出料口距操作面高度以30~40cm为宜,并不得集中一处倾倒。

  3.4.3 

振捣:

应沿承台梁浇筑的顺序方向,采用斜向振捣法,振捣棒与水平面倾角约30°

左右。

棒头朝前进方向,插棒间距以50cm为宜,防止漏振。

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翻浆出气泡为准。

混凝土表面应随振随按标高线,用木抹子搓平。

  3.4.4 

留接槎:

纵横接连处及桩顶一般不宜留槎。

留槎应在相邻两桩中间的1/3范围内,甩搓处应预先用模板挡好,留成直槎。

继续施工时,接槎处混凝土应用水先润湿并浇浆,保证新旧混凝土接合良好;

然后用原强度等级混凝土进行浇筑。

  3.4.5 

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在常温条件下12h内应覆盖浇水养护,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湿润为宜,养护时间不少于七昼夜。

  3.5 

冬期施工:

  3.5.1 

钢筋焊接宜在室内进行。

在室外焊接时,最低气温不宜低于-20℃,且应有防雪挡风措施。

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即碰到冰雪。

  3.5.2 

拌制混凝土时,骨料中不得带有冰雪及冰团,拌合时间应比常温规定时间延长50%.

  3.5.3 

基土应进行保温,不得受冻。

  3.5.4 

混凝土的养护应按冬施方案执行。

混凝土的试块应增加二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

五、质量控制措施

1、成孔:

成孔前为保证桩的垂直度,需有水平尺前后、左右调整好钻机的水平度,为控制桩位偏差,成孔前先用仪器精确定出桩位,每个桩位上插上筷子,开钻时,钻头中心对准筷子头上方可开钻。

钻机每进尺累计达到200米之后要测量钻头一次。

2、注浆管制作:

注浆管采用130mm钢管,本工程钢管均为3米桩。

3、混凝土配制要求:

混凝土要严格按照0.5:

1的比例配置,配置时水泥以每袋50公斤计算,水的用量在水箱内画上刻度线,混凝土在搅拌桶内至少搅拌3分钟后才可以开始注浆,从而达到搅拌均匀。

如果因设备出故障或其它原因致使浆液搅拌时间超过30分钟,为不影响桩身质量把浆液废弃。

4、施工检查:

施工过程中对每个施工班组及时检查,检查重点是桩长、水灰比、水泥用量。

桩长可直接量注浆钢管长度;

水灰比可直接用比重计现场监测;

每注完10根桩以后,要及时核实水泥实际用量,如果以上不符合设计要求要及时调整,并对已施工过的桩进行补灌.

5.质量标准

(1)钢筋分项工程

1)保证项目:

A.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的牌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进口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和焊接试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焊接。

B.钢筋表面必须清洁。

如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C.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D.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结果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2)基本项目

A.绑扎钢筋的缺扣、松扣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B.弯钩的朝向应正确。

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均不小于规定值。

C.用I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弯钩的角度和平直长度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D.对焊接头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接均匀。

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度,接头处钢筋轴线位移不得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E.电弧焊接头焊缝表面平整,无凹陷,焊瘤、接头处无裂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