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老旧小区管网改造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1929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15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老旧小区管网改造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最新老旧小区管网改造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最新老旧小区管网改造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最新老旧小区管网改造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最新老旧小区管网改造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老旧小区管网改造施工组织设计.docx

《最新老旧小区管网改造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老旧小区管网改造施工组织设计.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老旧小区管网改造施工组织设计.docx

最新老旧小区管网改造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基本概述及编制依据

第二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四章、安全保证体系与措施

第五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六章、工期进度计划与保证措施

第七章、主要施工机械计划与措施

第八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第九章:

原材料进场计划

第十章、施工总布置

第十一章、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十二章、冬、雨季的施工安排

第十三章、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第十四章、降低成本、缩短工期的技术措施

第十五章、工程回访及维修

附表一:

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

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设备表

附表三:

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

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

临时用地表

 

第一章工程基本概述及编制依据

一、工程概况

(一)哈尔滨市XX区XX工程

(二)工程建设地点为:

哈尔滨市辖区内

(三)计划工期:

2017年8月12日至2017年9月112日,

(四)质量要求:

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要求

(五)本标段包含包含道路、路灯、排水工程具体工程内容详见工程量清单。

二、编制依据

1、现行建设工程标准、规范、验评标准。

2、有关国家现行设计、施工规范的标准:

3、根据建设部发布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

4、《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124-1988 

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6、《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GB50204-2002) 

9、《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10、《混凝土强度检测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2、《测量规范》(GBJ50026-93) 

1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FG F10-2006) 

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1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GJ 034-2000) 

17、《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18、《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

三、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严格执行施工程序,遵守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工期。

2、实行施工、设计和建设单位三结合,统筹安排,合理布置,做好施工部署及各项施工生产工作。

3、采用流水施工方法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施工。

4、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安全生产的原则下,推行ISO9002标准化管理和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5、做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调配,做好冬、雨季施工安排,力争均衡生产。

6、贯彻“勤俭节约”的方针,合理布置好施工现场,组织好文明施工。

7、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利用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科学地确定施工方案。

 

第二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一、施工总体布置

通过对现场的踏勘及详细研读设计文件、图纸,利用我单位人员、设备及丰富的道路工程施工经验等诸多优势,拟对本工程施工作以下规划。

二、施工准备

(一)施工准备工作顺序

基建、施工人员进场~生活、办公设施及附属设施建设~机械和材料进场~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准备~机械进场施工准备。

(二)技术准备工作

1.组织图纸会审,及时解决图纸中所存在的各种技术问题。

2.由企业项目部牵头,工程部、质安部、合同预算部组织项目部有关

(三)机械与材料进场准备

1.按照机械设备使用计划,对所有机械及设备进行检修及调试,并定时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待用状态。

对工程中所用的各种计量设备送有关部门进行标定并取得合格证书。

2.按照材料及机械计划编制分批进场计划,在中标后即组织施工机械进场,并合理调配资金,分期分批组织材料进场。

3.对于施工用的材料,应提前一周作出材料供应计划表,按我单位《工程材料供应商星级评定标准》选择供应商,提前一周通知供应商准备供货。

材料进场时,必须随料提供合格证、质保单、送料单。

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场并做好进场记录和材料标识。

供应厂商供材由质检中心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场并做好进场记录和材料标识

三、工程测量

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做到按图施工,严格按有关施工规范

和规程指导施工,创造合格工程,必须做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

施工测量必须跟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并应起到指导施工的

目的。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

1.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以便及时纠正。

2.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

3.复印预定人员的上岗证书,由总工程师组织进行技术交底。

4.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内部结构特征确定轴线控制网形式

四、道路施工

1、挖路槽土方

(一)开挖方式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进行配合。

路槽开挖过程

中,不同土层面标高须报验监理、业主确认,并做好记录。

(二)、路基砂垫层施工准备及操作工艺

1.回填垫层前应验槽,将基底表面浮土、淤泥、杂物等清理干

净,控制好砂厚度。

2.砂高度3m回填分十层回填,每层需铺厚度330mm左右。

3.垫层铺设时,严禁拢动垫层下卧层及侧壁的软弱土层,防止

被践踏或受浸泡,降低其强度。

4.铺设垫层时,控制每层的铺设厚度,并有专人指挥、找平,

从基槽的一端依次向另一端铺设。

5.垫层铺设完毕,用插入式振捣棒及平板振动器振捣,振捣时,应做到“快擦慢拔”,振动棒插入垫层中应上下抽动,严禁插入基底原土层或基槽边部,每点振捣时一般为20-30S,排除垫层中的空气,垫层不再震落,不再出现气泡,方可拔出振动棒。

6.振动棒间距500mm-600mm。

7.振动棒依次振捣密实后,用平板振动器找平,平板振动器在

每一位置上连续捣25-40S,移动速度为2-3m/min,并随动随找平,控制好垫层上口的标高。

8.回填砂采用大水漫灌

9.以上工序每层需进行贯入度实验,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三)、施工方法

1.路基土方工程

(1)施工准备

1、对设计资料和招标文件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

特别是土石方数量,交通、植被,建筑和设施拆迁、地质测量等同路基施工有关的资料。

2、根据总施工部署编制路基施工方案,施工网络计划等并报批。

3、开工前认真进行施工测量,包括导线点、界桩、水准点复测和补点;横断面检查与补测;恢复中线和固定主要控制桩;逐桩进行路基放样,订出界桩、堤脚、暂顶、边沟、护坡道等位置。

并在施工范围外设控制桩,边坡放样及机械施工控制标志。

4、对路堤填料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测定其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液限、塑性指数或颗粒分析、填料强度等,试验按JTJ051-93规程办理。

5、场地清理包括路基用地范围内地上建筑、设施、文物的清理(保护),地表植被清理,好土的

集中堆放,以及填方段填土前地表面的整平压实。

6、做好施工临时排水设施,如路堑开挖前在上方做截水沟,路堤填方前原地面排水,但不得流入农田等造成破坏,要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进行。

(四)土方路堑开挖

1、本标段高挖方区段因开挖面不宽。

宜采用分层纵挖法进行施工。

2、具体的施工方法是:

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自卸汽车和推土机配合作业。

3、修筑路拱、刷刮边坡、整平路基面时,宜采用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配合作业,遇地下水时应及时挖沟排除,若路床以下位于含水量较多土层时,应换填透水性良好的材料,边坡开挖后,应立即刷坡并砌筑相应的防护工程以防雨水冲刷。

4、根据土壤试验对开挖出的适用材料,应分类堆放,不应混杂。

先挖出的适用土方,应储存于指定地点,待后填路堤上部。

对已先挖出的路堑断面,路床顶面应予留30cm后挖,以免施工车辆和雨水对路床的破坏。

(五)填方路基施工

1检测标准

路基设计压实度及强度(重型击实试验标准):

路槽下0~80cm范围内不低于93%,80cm以下不低于90%。

通过对土样击实试验取得各种填土压实所需的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

通过压实试验路段得到的各种土样作业方法、施工机械,每层松土松铺厚度,压实遍数等试验数据,用以指导大规模填方路基施工。

施工时,掌握好每种土的含水量非常重要,要采取均匀加水或摊开晾干等方法,使其在最佳含水量±2%以内压实,并满足压实次数,才能保证压实质量。

2填方施工

土层摊铺采用自卸汽车定点卸土,推土机初平,平地机复平。

(上层精平)边角,障碍点人工配合(控制边线标高)的方式,按照试验所给松铺厚度进行摊铺。

应自中向两边设置3%横坡,每层碾压前应检查松铺厚度、平整度、含水量、边线、中线,合格方可碾压。

碾压采用14t振动压路机进行。

第一遍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到强,应由边部到中央,由低处到高处纵向进退式进行。

横向重叠0.4M,相邻区段纵向重叠1.2M,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3检验压实度

每一压实层均应按检验标准检测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

否则应采取措施进行补压,到合格时为准。

现场大规模施工,检测压实度宜采用核子密度湿度仪法,应先进行标定和对比试验。

土质路床顶面压实完成后进行弯沉检验。

4零断面施工

零断面是路基的一个薄弱环节,施工时首先检查该处土质情况,发现不良地基及时报请设计单位、监理共同解决。

当地

基土质良好时则把原地面挖成内倾2~4%,宽不小于1.0m、高0.5m的台阶进行填筑,填至距路面结构底面30cm,然后把表面翻松与填土一起压实。

当土质不能满足要求时,则按设计宽度、厚度换填合格石渣,并碾压成型达到设计要求。

(六)水泥稳定石粉渣底基层、基层

本工程路面结构层:

机动车道采用20cm厚4%水泥稳定石粉渣、20厚6%水泥稳定石粉渣结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采用15cm厚水泥稳定石粉渣。

在路床达到设计要求的重型击实最大干密度要求值以上后方可进行路面工程的施工。

施工顺序根据管、井施工进度及路基成型情况,采用平行交叉作业。

路面水泥稳定石屑结构层的施工采用稳定土拌和机路拌法施工,施工规范为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及验收规范》JTJ034-85,结合《深圳地区稳定石粉渣基层施工暂行规定》要求。

施工要点如下:

1准备工作

(1)备料:

在所定料场中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颗粒分析,液限及塑性指数,相对密度、重型击实、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等试验,必要时进行有机质含量、硫酸盐含量试验,土样经试验证明符合要求后才能采用。

选用不同的水泥剂量配制成混和料试件,养生7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后选出合适的水泥剂量。

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1.0%。

(2)准备下承层:

对土基不论路堤或路堑,必须进行碾压检验(压3~4遍)。

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则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现“弹簧”现象,则采用挖干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

刮除搓板和辙槽,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达到平整密实,和规定的路拱。

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交错开挖泄水沟(或做盲沟)。

(3)施工放样:

在土基层或老路面或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面曲线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碎石边缘的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