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吨污水处理站工程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1928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5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0吨污水处理站工程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60吨污水处理站工程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60吨污水处理站工程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60吨污水处理站工程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60吨污水处理站工程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0吨污水处理站工程设计方案.docx

《60吨污水处理站工程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0吨污水处理站工程设计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0吨污水处理站工程设计方案.docx

60吨污水处理站工程设计方案

60m3/d污水处理工程

蓝除环保

LenshenEnvironmental

股票:

834145

海南蓝深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0—七年八月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建设规模及设计水质

第三章工艺设计方案的选择及平面布局

 

3.2.1生物处理法综述

3.2.2生物处理法的比较与选择

 

第四章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

4.1截留井

4.2格栅井、沉砂池

8.

4.3调节池

4.4水解酸化池

9.

4.5接触氧化池

10

4.6斜管沉淀池

.1.1

4.7暂存池

12

4.8污泥池

12

4.9石英砂过滤器

■13

4.10紫外线过滤器

■13

4.11设备间

14

第五章相关专业设计

14

5.1防腐设计

14

5.2环境保护与劳动保护

15

5.3系统管理设计

■16

第六章

工程管理

1.7

6.1

施工周期

17

6.2

施工管理

17

第七章

构筑物及设备清单

1.7

7.1

构筑物清单

■1.7

7.2

主要设备清单

■19

 

第八章运行成本分析

20

8.1电费成本分析

20

8.2综合成本分析

20

第九章质保期服务方案

20

9.1质保期及保修范围

21

9.2人员培训

21

9.3技术支持

21

9.4质保期服务措施

22

9.5维修质量的保障措施

22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根据业主了解,项目每天有60吨生活污水从雨污合流管道排入附近沟渠,严重影响当地水环境,以及影响当地人们的居住环境,为了保护当地水环境和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需建设一座污水处理站(详见位置图)。

受业主的委托,海南蓝深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针对该项目污水性质和排放的要求,从降低污水处理工程造价和运行成本目标出发,拟定此设计方案文件,供业主和有关部门领导审议。

本设计处理量按60m3/d,每天运行24小时,平均处理量为

2.5m3/h。

处理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一级B排放标准。

1.2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60m3/d污水处理工程

1.3设计依据

1.3.1甲方提供的污水种类、排放量、等技术资料。

1.3.2我公司对其它类似生产企业的水质分析结果。

1.3.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3.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1.3.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3.6《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北京市市政设计院。

1.3.7《简明排水设计手册》北京市市政设计院。

1.3.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3.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1.3.10《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

1.3.11《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1.4设计范围

1.4.1本工程设计范围为生活污水,包括经化粪池的粪便污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的餐饮厨房废水,不包括雨水。

1.4.2本工程设计包括污水处理工程的工艺、给排水、电气控制、机械设备、

仪表等内容。

1.4.3本工程所需电源、自来水等,均需建设方按设计要求送至处理站内。

第二章建设规模及设计水质

2.1污水水质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参考同类性质工程经验水质资料及相关文献资料、水质参数,确定原水水质指标见下表。

序号

项目

原水水质

1

COD

<350mg/L

2

BOD5

<150mg/L

3

PH

6—9

4

SS

100—250mg/L

5

总氮

<35mg/L

6

NH3-N

<2mg/L

7

TP

<3.5mg/L

8

动植物油

50mg/L

2.2建设规模

根据业主提供信息,设计最大污水处理量为60m3/d,处理系统连续运行,日运行时间24h,每小时设计污水处理能力2.5m3。

2.3排放标准

根据环保部门和业主的要求,本工程生活污水处理后水质应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级B排放标准。

具体水质指标见下表。

序号

项目

出水水质

1

COD

<60mg/L

2

BOD5

W^0mg/L

3

PH

6—9

4

SS

W^0mg/L

5

总氮

W^0mg/L

6

NH3-N

<^mg/L

7

TP

W1.5mg/L

8

粪大肠菌群数

10000个/L

第三章工艺设计方案的选择及平面布局

3.1设计原则

本设计方案在设计处理流程时,遵照符合环保、卫生、安全、节能、可靠、美观的原则:

(1)处理工艺经济、合理。

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经济运转;

以达到中水回用要求为前提,以较少的投资实现污水净化;

(2)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管理方便。

有完善的故障检测与报警装置,能有

效保护设备。

(3)设备可靠。

本工程在充分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基础上,采用的设备均为

国产一流设备、进口设备,设备运行平稳、可靠,维护、维修工作量小。

(5)

工艺流程竖向布置尽量利用水的自流,减少提升设备。

平面布置方面力求按流程依次布置各处理构筑物,做到流程畅顺。

3.2.1生物处理法综述

生物处理法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污水二级处理方法。

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污废水处理之中。

它是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最有效、最经济的一种方法,具有处理能力大、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

用生物法处理是我国污水处理的技术路线。

生物法的处理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污水的可生化性。

测定污水的

BOD5/CODcr值是鉴定污水可生化性的最简便且最常用的方法,其判定依据通常如下表所示:

BOD5/CODcr

<0.25

<0.30

<0.40

>0.40

可生化性

不宜生化

较难生化

可生化

本工程污水为日常生活污水,从污水的B0D5/C0Dcr为0.43,可见从

BOD5/CODcr比值这个角度说明污水生化性能较好,采用生物处理工艺是可行的。

生物处理法另一个作用是生物除氮,在正常情况下氨氮的去除率均可达70%

左右。

但是,能否采用生物除氮工艺取决于生物处理过程中自身营养能否平衡。

BOD/TN比值是判断能否采用生物脱氮的主要指标,其值越大,反硝化进行越快,

越有利于脱氮。

经验认为,保证足够碳源的最低BOD5/TN为1-2时,TN去除率最高能达到50%左右。

本工程的BOD5/TN大于4,结合我国现有污水处理站的处理效果,可以相信污水生物除氮效果应该会很好。

322生物处理法的比较与选择

目前生活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发展较快,类型较多,除广泛使用的传统活性污泥法外,近年来针对小型污水处理站国内外应用较多的有生物接触氧化法、

A/0法、SBR法等。

(1)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也称淹没式生物滤池,其主要特点是在反应器内设置填料作为微生物的载体,使反应器内保持一个相对高的保持量,进而可提高处理效率,其反应器可设计得相对较为紧凑,可大幅度减小反应器池容,减小占地面积。

其反应原理为反应器内附着填料生长的生物膜的吸附、氧化等作用,将污水中有机污染物逐步氧化成二氧化碳、水和细胞物质,污水得到净化。

同时控制氧化池内溶氧水平,保证污水中氨态氮由硝化细菌转化为硝态氮。

(2)SBR法

SBR(SequencingBatchReacto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在反应器中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间歇式操作污水处理技术。

这种技术集曝气、沉淀于一池,而不需要设置二沉池及污泥回流设备,也无需初沉池。

在该系统中,反应池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充满污水,以间歇处理方式运行,处理后混合液沉淀一段时间后,从池中排除上清液,沉淀的生物污泥则留于池内,用于再次与污水混合处理污水,这样依次反复运行,则构成了序批式处理工艺。

该工艺也较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工程。

具体应用到本工程中,存在有一定的问题,首先是操作控制不便;再次是SBR

池容积利用率低,占地面积大。

(3)A/0法(缺氧/好氧)工艺:

A/O法(缺氧/好氧)工艺,通常是在常规的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前,

增加一段缺氧生物处理过程或厌氧生物处理过程。

在好氧段,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中的B0D5,同时进行硝化或吸收磷。

如果前边配的是缺氧段,有机氮和氨氮在好氧段转化为硝化氮并回流到缺氧段,其中的反硝化细菌利用氧化态氮和污水中的有机碳进行反硝化反应,使化合态氮变为分子态氮,获得同时去碳和脱氮的效果。

该工艺是在普通的活性污泥法基础上研究开发的,其好氧池是与普通曝气池相似的推流池。

在好氧池内可完成对含碳有机物的氧化、含氮有机物的硝化和聚磷菌对磷的大量吸收;其缺氧池容积较小,但由于它与好氧池的结合使用,所以

使处理系统具有一定的除磷作用和抗冲击负荷能力等优点。

因此本工程推荐采用此工艺。

3.3工艺选择

我公司积极组织公司技术工程师进行讨论、调研和分析,确定使用为AO为主体的处理工艺。

具体工艺流程见下图:

3.4工艺说明

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管道汇集后自流进入截留井,截留井设置有截留孔,

非雨期时污水通过截留孔自流进入格栅池,当下雨时生活污水和大量雨水混合后

的低浓度污水由于水量大水位高可以通过溢流管部分排水至下游污水井,防止超量雨污合流水对污水处理站冲击,截留井出水自流进入格栅井去除长纤维物质、塑料袋等大件杂质。

格栅池出水自流进入调节池,各类不同污染程度的污水在调节池内泥充分混合,水质和水量得到有效的均衡。

调节池内污水经提升泵恒定流量提升至水解酸化池内,与从沉淀池回流的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在酸化池中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被分解成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提高污水可生化性,同时去除一部分COD。

经水解酸化后的污水自流进入接触氧化池,污水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好氧生物分解,将有机物分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活性污水。

接触氧化池出水自流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剩余污泥排向污泥池,污泥池定期外运处置。

经泥水分离后的澄清水自流进入暂存池收

集后经过滤提升泵提升进行石英砂过滤和紫外线杀菌等深度处理后的污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级B排放标准。

3.5平面布局规划

在本方案中我们在业主提供的场地内进行规划,整体布局采用地埋式方式。

工程总占地面积约133.32m2,最大长度15.28m,最大宽度8.66m,最大深度根据进水深度标高而定。

具体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

第四章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

4.1截留井

、功能

截留井设于雨污合流管之间,截留井设置有截留孔,非雨期时污水通过截留

孔自流进入格栅池,当下雨时生活污水和大量雨水混合后的低浓度污水由于水量大水位高可以通过溢流管部分排水至下游污水井,防止超量雨污合流水对污水处理站冲击。

二、主要参数

尺寸:

LXBXH=1.0mx1.0mX1.78m

结构形式:

砖混结构

数量:

1座

4.2格栅井、沉砂池

、功能

格栅池设于污水处理站入口端,池内安装格栅,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废塑料袋等漂浮杂物或长纤维物质等,后段连通过沉砂池用于沉淀水中的泥沙,防止泥沙和大漂浮杂质进入调节池造成水泵堵塞。

二、主要参数

尺寸:

LXBXH=1.05mK1.0mXl.78m(前段格栅池)

尺寸:

LXBXH=1.45nX1.0mX2.38m(后段沉砂池)

结构形式:

砖混结构

数量:

1座

4.3调节池

、功能

调节池对污水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