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三基考试题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1928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感三基考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院感三基考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院感三基考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院感三基考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院感三基考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院感三基考试题库.docx

《院感三基考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感三基考试题库.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院感三基考试题库.docx

院感三基考试题库

院感三基训练题

一、填空题

1、外源性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自;内源性医

院感染的病原体来自。

2、外源性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

3、我国医院感染常见部位为、

和。

4、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5、医院感染根据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可分为

感染和感染。

6、医院感染中,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病人人院

小时以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7、医院感染中,有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自病人入院时

算起.超过期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导管

48小时内患者出现的部位感染、或隧道感染、

感染等的临床表现。

9.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是指:

手术后天以内发生.仅

累及切口或组织的感染。

10、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是指无植入无植入物者手术后

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年以内发生的感

染,累及和的深部软组织。

11、输血相关性感染常见病原体有肝炎病毒(乙、丙、丁、

庚等)、病毒、病毒、疟原虫、弓形体

等。

12、医院感染病原体的特点主要有:

及。

13、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根据其监测范围可分为

监测和监测。

14、洗手能去除手部和部分菌。

15、医务人员用速干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时居

菌的过程,称。

16、手卫生为医务人员、和

的总称。

17、医务人员对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患者进行检

查、吸痰和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

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防护

面罩。

18、医务人员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手套;进行无菌操作、

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手套;诊疗护

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戴手套。

19、医务人员从潜在的污染区进入时和从进

入负压病房时应穿鞋套。

20、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中,为防止血液、体液飞溅,应

佩戴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

者时,应戴口罩。

21、医务人员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

时应戴。

22、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铺单(巾)

置管人员应戴帽子、、手套,穿

无菌手术衣。

23、在为成人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置管部位应首选

静脉,尽量避免选择静脉和静脉。

24、在紧急状态下进行的中心静脉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

的无菌操作,应在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

部位后。

25、根据污染后导致的危害程度,可将医院物品分为

物品、物品和物品三类。

26、医院高度危险性物品使用后,应采用方法处理。

27、医院中度危险性物品使用后,应采用方法处

理。

28、医院低度危险性物品使用后,应采用或方

法处理。

29、启用后作为溶媒的无菌药液,最长可以使用

小时、

30、常规情况下,止血带使用后的处理只需,干

燥备用。

31、用容器包装灭菌的敷料类无菌物品启用后,可连续使

用小时;抽出的药液须在小时内使用。

32、临床常用的需要消毒的内镜有:

、、

33、临床使用的油纱布、石蜡油要用方法灭菌。

34、病室的空气消毒处理时,当有人在的情况下

紫外线消毒空气。

35、病房地面不需要常规消毒,只有在被或污染的情况下才需要消毒处理。

36、医院使用的消毒药械主要包括和两

大类。

37、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有伤口时,应当由端向

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并用和

进行冲洗。

38、当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感染源为艾滋病病毒时,应立

即对暴露者进行,决定的实施方案,

并进行艾滋病病毒追踪检测。

39、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总的用药时间不应超过

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小时。

40、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

疗废物属于性废物。

41、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

液等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或_

者处理,然后按性废物收集处理。

42、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

需要使用层包装物,并及时

二、是非题

1.内源性医院感染可表现为散发,也可表现为暴发形式。

()

2.呼吸道是我国常见的医院感染部位。

()

3.泌尿道不是我国常见的医院感染部位。

()

4.长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者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

()

5.指导、督促本科室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等制度是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的职责

6.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患者静脉穿刺部位有脓

液排出,这是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表现之一。

()

7.由创伤或非生物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属于医

院感染。

8.带血管内导管期间,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在

排除了其他明确的感染源以后,可诊断为导管相关血流感

()

9.患者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

体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

10.住院患者在皮肤开放性伤口分泌物中培养到细菌,

即可诊断为医院感染。

()

11.临床微生物培养标本采集后,应在12小时内送达实

验室。

()

12.采集手术切感染标本时,可将切口敷料上的渗液送

检。

()

13.患者尿培养标本不能在集尿袋中采集。

()

14.在诊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根据是否保留导管

采取不同的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

()

15、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之一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16、及时发现和鉴别医院感染暴发,不是医院感染监测

的目的。

()

17、标准预防就是医务人员接触所有病人都要带好手套、

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穿好隔离衣以及安全注射。

()

18、标准预防就是指医务人员接触传染性疾病患者的血液、

体液、分泌物时,要做好防护。

()

19、医务人员洗手与卫生手消毒都能减少手部皮肤暂居菌。

()

20、即使手部有肉眼可见污染,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

手也能代替洗手。

()

21、受条件限制的医院,普通病区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

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0.8m(

22、医务人员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时应戴医

用防护口罩。

23、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

()

24、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每周评估是否撤机和

拔备,以减少插管天数。

2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保持气管插管气囊压

力在10〜20emH0。

()

26、在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措施中,要求严格掌握气管

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

27、为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在吸痰等操作前后,医务人

员应该执行手卫生。

()

28、在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措施中,要求呼吸机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逆流人患者气道。

()

29、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的感染治愈

后再施行手术。

30、糖尿病患者手术前应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

31.在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中,要求需要引流的手术,

应当首选开放式引流。

()

32.医务人员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未治愈前,应戴双层口

罩参加手术。

()

33.做局麻小手术时,手术人员只需要戴无菌手套,不必

进行外科手消毒。

()

34.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手术中应保证手术室门关闭,

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

()

35.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

规范。

36.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手术人员术中接触组织要轻柔,

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

()

37.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手术中应有效止血、彻底去除

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

38.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手术部位的冲洗应选用

39〜42C无菌生理盐水。

()

39.中心静脉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必须达到灭菌

水平。

()

40.医务人员如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在未治愈前不应

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操作。

()

41.为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应保持中心静脉导管连

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用75%乙醇或含碘消毒剂进行

消毒。

()

42.为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中心静脉导管连接端口

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24小时内更换。

()

43.医务人员应当每周1〜2次对保留中心静脉导管的必要

性进行评估,尽早拔除导管。

()

44.为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应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

()

45.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

46.为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在置管时动作要轻柔,

避免损伤尿道黏膜。

()

47.当留置导尿管患者出现导尿管阻塞时,为预防感染,

应立即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尿管。

()

48.当留置导尿管患者搬运时,应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

逆流。

()

49.应经常评估患者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可能延长留

置导尿管时间。

()

50.留置导尿管时,应保证患者的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

平,防止逆行感染。

()

51.如果医疗器械使用后不清洗,微生物在物体表面形成

生物膜,将造成消毒灭菌失败。

()

52.当使用中的消毒剂浓度测试偏低时,应及时添加消毒

剂。

53.穿刺针使用后,可选择高水平消毒方法处理。

()

54.使用后的血压计袖带只需清洁,从来都不需要消毒。

()

55.被污染的听诊器可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

()

56、灭菌后的医疗物品有保存有效期,消毒后的物品可无

限期存放。

()

57.病室的空气不需要常规消毒,每天开窗通风即可。

()

58.—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经灭菌后可重复使用。

()

59.过期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经重新灭菌后可以使用。

()

60.临床科室可以根据其科室需要,自行采购消毒药械

一.()

61.医疗机构在使用消毒器械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产

品说明中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等进行调整。

()

62.临床科室在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前,应检查小包装有

无破损。

()

63.临床科室在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前,应检查是否在有

效期内。

64.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时,首先要打电话向上

级主管部门汇报。

()

65.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锐器可先收集,再进行分拣。

()

66.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应及时重新套上针头套。

()

67.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

68.诊断为病毒性感染者,有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

69.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药敏结果是制订抗菌药物治疗

方案依据之一。

()

70.由于清洁一污染(□类)手术的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

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需预防性

使用抗菌药物。

()

71.医疗机构收治的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

的生活垃圾,不需按医疗废物进行管理。

()

72.损伤性废物应置于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

()

73.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应置于黄色医疗废物包袋内。

()

74.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应交由专门的机构处理。

()

75.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

76.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属于医

院感染。

()

77.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不属于医院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