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浅谈提高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提高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更是基础中的基础,走好这一步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在字词、阅读教学中最大限度的实现这一核心任务呢?
谈谈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感悟。
一、创设情境,角色表演,完美展现学生灵动的童心
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不能离开具体语言环境的,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词语才具有生命力。
而要做到完全理解和灵活运用词语,只有让学生对文本有真正情感上的认同感,只有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情境之中去感悟才是最行之有效的。
教学时借助表演理解含义就是很好的办法,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自主学习方式。
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通过形象的动作、神态,理解抽象词语的含义,这比简单的“说教”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更深刻、更灵动,对学生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如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这篇童话故事时,准备好头饰,学生分别饰演小白兔、小灰兔、老山羊。
课前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学生热情高涨,纷纷投入到学习之中去,课上再次阅读课文,学生在初步熟悉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进行理解,认真朗读小白兔和小灰兔之间的对话,感受两只小兔子的礼貌行为,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时是怎么做的。
由于贴近生活学生自然有感而发,积极回答,不失为语言运用的锻炼机会,其次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要表现出小灰兔奇怪、小白兔收获时的心情。
学生同时在表演中懂得了种菜的全过程“翻”地、“种”菜子,给白菜“浇”水、“施”肥、“拔”草、“捉”虫,最后“收”白菜,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后运用起来也得心应手。
还可以开展小小擂台赛,分组表演,台上学生投入演,台下学生仔细看,看看哪个学生的动作表现到位,语言运用熟练,大家互相点评,选出优胜小组。
为学生今后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逐渐开始的作文练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从课文的插图学生理解一“车”白菜和一“包”菜子。
低年级的量词学习也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此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量词,“把”、“克”、“棵”、“位”、“束”、“只”……此环节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恰当量词的使用。
经过这一番学习课文的中心思想自然脱口而出“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扩展训练中,讨论“小灰兔今后会怎么做?
”此时,学生的已经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在这种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大胆发言,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在之后进行的《两只小狮子》课文学习做了铺垫时,有了上次的学习体验,学生会捕捉到学习中词语的运用,如一只狮子每天练习“滚”、“扑”、“咬”、“嘶”,另一只狮子“慢吞吞”地说、“懒洋洋”地晒太阳。
两只小狮子成了鲜明的对比。
特别是关于懒狮子的描写,慢吞吞、懒洋洋就是很好的切入点,围绕这两个词语开展讨论,学生兴致高涨,纷纷抢答“慢吞吞地说”、“慢吞吞地吃饭”、“慢吞吞地走路”、“慢吞吞地写作业”、“慢吞吞地起床”等等。
看来学生已经学会了这类词语的运用方法。
特别是本课的中心思想,结合上篇课文,自己得出结论“小狮子只有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
”既感悟出中心思想,又对“只有……才……”的造句有了新的素材。
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了飞跃的提高。
二、精讲点拨,让学生在困顿中守得云开见月明
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取决于教师恰当教学方法的选用和适时的引导。
“精讲点拨”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后产生强烈解决问题的诉求时,教师采取及时、巧妙的指点和引导的教学手段,它可以起到“拨云见日、“点石成金”的功效。
在教学创新的前提下,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点拨者,通过教师发挥显性或者隐性的组织作用,保障学生课堂学习顺利进行。
如果没有教师的组织,就不可能有真正有序的课堂,没有有序的课堂,课堂交流就成了漫谈,偏离学习目标的课堂当然无法实现高效。
现如今我们的课堂,看似很活、很乱,实际它活而有度、乱而有序。
它就像散文一样,形散而神聚,聚在目标,聚在主线。
不管课堂多火多激烈,教师要巧妙地调控课堂的走向,绝不能太多地偏离目标,要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1],很好地完成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任务。
如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文时,学生熟读课文,教师引导。
在讲到雄日十分用心的培育花种时,关于词语“十分”的理解,即:
很,非常。
课文中就是表示已经付出全部心血,到达了极限,让学生尝试用十分造句,刚开始学生觉得很困难,正好到了六一儿童节,就以此为契机,问学生“高兴不高兴”,学生高呼“高兴”,那么我们加上“十分”的话,是不是更能表达你的心情是非常非常高兴的,此时尴尬的课堂局面被打破,学生们纷纷抢答,“我十分认真地写作业”,“我十分努力的学习”,“我十分积极的参加劳动”、“苹果十分甜”、“小丽十分好看”……此时话锋一转,问学生如果换个词语用什么好呢?
学生的思绪如潮水般涌出一发不可收拾,原来改成“非常”、“格外”、“特别”都很通顺呢!
有个学生理解不到位居然说“我十分培育花种”,我就引导她自己发现错误,以“我十分喜欢跳舞”为例,为了方便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把两句话分别打在大屏幕上。
学生自己比较发现问题,如果按照她的改法就成了我十分跳舞,原来“十分”是修饰用心的而不是培育,她自己也不好意思的偷着笑了,估计以后运用时就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
随即我借这个机会巩固复习“只有……才”造句,“只有十分用心的培育花种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只有虚心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学生在日积月累中,语言会更加丰富,运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写起小作文来也会丰润不少。
课文结束后让学生分组讨论“雄日”是个怎样的孩子?
你要向他学习什么?
学生们在没有压力的讨论中集思广益,增加了学生间的交流机会,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三、激发欲望,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魅力
小学生学习并掌握语言的大致过程是:
从语言理解开始到语言积累最后升华为语言表达,理解不过是学习过程中的铺垫,学会运用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旨,理解和运用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只有运用这种语言才能够加深理解,使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层,而是一种深层次的感悟。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以阅读分析和课文理解为重心,忽视了语言文字的运用。
导致许多小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运用能力的现状令人堪忧,如:
成语误用、标点乱点、修辞乱用、语无伦次、层次紊乱、病句连篇等等现象严重[2]。
现在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教学应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重点,因此,要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习欲望,我们不是一直都在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么,要让学生有要表达的欲望,简单地说就是敢于课上大胆发言。
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一文时,让学生在自学字词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首先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借尾巴的目的是什么?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孩子自己讲一讲这个故事,然后引导孩子抓住本中文“燕子在空中摆尾巴,”、“小鱼在水里摇尾巴”、“老黄牛在树下甩尾巴。
”“摆着”、“摇着”、“甩”学生各抒己见,“摆着是因为燕子的尾巴漂亮、像剪刀、为了在空中飞像我们人的腿和脚”、“鱼儿摇是为了游泳”、“牛的尾巴长,像鞭子,所以用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作者动词的准确运用,为今后的运用提供了素材,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学生加以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
接着指导学生仿照“摆来摆去”、“摇来摇去”、“甩来甩去”积累含“()来()去”的词语,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大胆发言如:
“飞来飞去”、“爬来爬去”、“跳来跳去”……此时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全面提高。
最后鼓励孩子仿写3、4、5自然段的表方法,“想象小壁虎还向谁借尾巴,他们会怎么说?
”小组讨论并互相交流写话的内容,在交流中也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引导孩子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外收集的资料说一说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和功能。
小学生在理解、体会、模仿、想象、交流中不仅学习了积累语言文字,还尝试着运用语言文字去表达。
这样的语文教学,从注重阅读理解分析过渡到语言文字运用的转变,学生就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发展语言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四、赋予文字以生命,和它们建立深厚的感情
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准确把握的,也不是在强制的灌输下就能理解学会的,而是在不断的积累和实践中慢慢地体会进而掌握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想方设法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有更大的兴趣深入其中,从而做到运用自如。
语言文字正确运用的大前提就是不能有错别字,字错了意思就截然不同了,尤其是小学阶段字词的信息量很大很大,要做到这一点,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不要让学生把汉字看作孤孤单单的字符,不然刚开始是认识了,但大都是“囫囵吞枣”,词语意思并不理解,丢开书本后完全是“形同陌路”,更别提能够巧妙运用。
教师要让课堂丰富多彩起来,让字词的学习成为一段记忆,一个画面,一段声音,一种情感,赋予字词生命,和它们建立感情。
如教学一年级《语文园地七》识字环节,利用媒体辅助教学,全新的视听感受。
唯美动人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符合低龄儿童成长发育阶段的心理特点。
先是屏幕上一个大大的“反犬旁”映入眼帘,学生异口同声反犬旁,这时老师展示动物图片“犬”,告诉学生这个偏旁的由来,再播放狗的图片,看字形。
原来犬科动物的汉字书写的偏旁部首就是反犬旁,让学生自己回忆学过哪些字。
“狐”、“狗”、“猴”、“狮”……学生踊跃回答,只要学生回答正确就播放相应附有汉字标注的动物图片,并加以口头表扬,增加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这种图文并茂的方法可以加深对字的理解记忆,百试不爽。
再如教学“蜜蜂”二字时,让学生自己找规律,小虫子之类的都要用虫子旁,回忆学过哪些带有虫子旁的字,让学生自由发挥,发现错误点拨纠正,做到温故知新。
学生以后用到“蜜蜂”时就不会写成“密蜂”了。
扩展训练中,学生发现“蜜蜂”这个词语还可以变化成“蜂蜜”和《吃水不忘挖井人》中的“水井”变“井水”一样,这样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有意思的事。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巧妙识字,如这部分关于食字旁的字的学习,我要吃食物就是“饿”字。
可见只要老师努力研究就可以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办法。
五、学会迁移,用心感悟多彩的生活
教学中的扩展训练是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好帮手。
许多新词从积累到应用,不是在同一篇课文里,加上词语意义的多样性及不同的语境,很多小学生感到手足无措,甚至压抑窒息。
必须要培养学生多读习惯,用心感悟,让其能够迁移到生活中去。
如教学《画家乡》时,课下熟读课文,课上以画画的方式导入新课“课文中五个小朋友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你们也一定爱自己的家乡吧?
我们来动手画一画吧?
”我就利用孩子喜欢涂涂画画的天性,让学生根据题目创设图画内容,再根据内容写话。
这个教学环节看似有些浪费时间,殊不知学生在这特殊的环境,大大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学生们积极发言,讨论自己画的家乡,“家乡的小路又平坦又干净”,“我家种的西瓜又大又圆”,“路边的杨树高高大大”,“有碧绿碧绿的庄稼”,“美丽的小鸟正在天空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