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南关小学科技创新学校建设发展规划(确定稿)Word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18881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塔县南关小学科技创新学校建设发展规划(确定稿)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金塔县南关小学科技创新学校建设发展规划(确定稿)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金塔县南关小学科技创新学校建设发展规划(确定稿)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金塔县南关小学科技创新学校建设发展规划(确定稿)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金塔县南关小学科技创新学校建设发展规划(确定稿)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塔县南关小学科技创新学校建设发展规划(确定稿)Word下载.doc

《金塔县南关小学科技创新学校建设发展规划(确定稿)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塔县南关小学科技创新学校建设发展规划(确定稿)Word下载.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塔县南关小学科技创新学校建设发展规划(确定稿)Word下载.doc

真正使学校工作走上“管有规范,教有专长,学有特长,校有特色”的快车道。

通过实施“星光计划”,开展“科学就在我身边 

创新伴随我成长”科普活动,使我校科技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升,科技教育师资队伍明显加强,科技教育条件明显改善,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明显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科技素质、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明显提升,形成重视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努力打造“正气南关、精品南关、魅力南关”,全面提升学校品位,丰富教育内涵,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争创科技创新特色学校打下扎实基础。

三、具体规划

(一)学校发展特色化。

牢固树立“科研立校、科研兴校”思想,以教科研造就名师,以教科研提高质量,以教科研促进学校发展,建设学习型、科研型学校文化。

⒈彰显特色,提炼品牌精髓。

定位学校的文化内涵和个性特色,以人为本、以养成教育为主体,通过实施“星光计划”,使我校科技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升,科技教育师资队伍明显加强,科技教育条件明显改善,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明显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科技素质、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明显提升,形成重视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提炼百年南关品牌精髓,形成独具魅力的南关特色。

⒉提升素质,凝聚品牌实力。

遵循现代师德建设规律,大力开展富有创造性、实效性的师德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师德水平,促使教师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风学风、科学研究等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同时,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培训体系,系统组织教师参加高层次研修、学习,加快教师学历层次提高步伐,力争规划期间,教师大专学历达100%,本科学历达50%。

充分发挥名师队伍的作用,打造精品团队,实现“打造名师——锤炼骨干——培养新人”的分层师资提升计划。

(二)办学条件现代化。

在科技创新实验学校建设期间,学校的办学条件将进一步优化。

继续以完善电教、自然实验设备、体育、艺术教育器材、图书资料等设施为重点。

新建电子阅览室一个,建成校园信息互联网和资源中心、开通闭路电视网,新建装备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的多媒体教室一个。

继续注重校本课程开发利用,开设好三类课程(艺术特长型、综合实践型、体育健身型),设置20多个课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专修课),使学生参与率达到100%。

学校将通过上级支持,社会资助、学校自筹等多种途径,坚持实用、先进、科学的原则,从校园环境、设施设备、信息软件等多个方面,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品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2013-2014年,创建科技活动室一个,建成校园信息互联网和资源中心;

开通闭路电视网;

新建电子阅览室一个,装备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的多媒体教室24个,实现多媒体设备班班通工程。

2、2015-2016年,规划实施校园塑胶操场,新建教学大楼。

3、2017年,完成校舍建设的续建工程。

以现代校园科技创新文化制度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学校教育理念的创新、管理机制的创新、校园文化的创新。

体现地方特色,突出亲近学生、主导成长的思想,形成环境优美、格调高雅、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特色,为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成长,创造温馨美丽的宽松、和谐的环境。

(三)教师队伍精良化。

以“正行风,修师德,树师表”为宗旨,以“敬业、爱生、奉献”为主体,以“关注学生成长,为了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学习、研讨、演讲、参观、访问等活动为载体,以考核、评比为驱动机制,大力推动我校师德建设,树立为学生,为家长服务的指导思想和敬业、勤业、创业以及献身教育的精神。

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适应教育信息化、优质化要求的、理论水平高、学科造诣深、业务技能精、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有计划有选择地派遣科技辅导员参加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的培训活动,提高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

注重科技培训和科普工作研究,强化科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的校本培训网络,提升全体教师科学素养。

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教学比武或学科技能竞赛,发现一批新人,培养一批能力出众、作风扎实、基本功过硬的后起之秀,为教师的个人成长搭建平台。

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宣传一批(师德标兵)、激励一批(特长教师)、培养一批(骨干教师)、推出一批(专家教师),构建我校名优骨干教师体系,力争在科技创新实验学校建设期间推出3—5名在全市有影响力或在全县某一学科领域具有领军才能的名优骨干教师。

(四)过程管理科学化。

学校管理要有正确的管理思想、严密的管理机制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这是学校科学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学校办公室、教导处、教科处、总务处等部门,要加大教育教学督察力度,及时发现问题,排查处理,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在过程管理中出效率。

包挂年级的学校领导要全面掌握组内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对于常规管理中出现的疏漏之处,要及时发现,及时弥补,防患于未然;

对于突发事件,要沉着、冷静、果敢处理。

此外,在教育教学的过程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和值周督察的作用,使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五)科技活动最优化。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也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在未来的五年中,全校上下要强化育人质量意识,培养“有道德理想,有学习能力,有个性特长,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科技素质、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形成重视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布置好学校科技展示板、科技小制作展览和科技制作室,让学生能够置身于科普教育的氛围,体验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使他们经常受到科学的熏陶。

教育科研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上台阶的重要条件。

我们将建立有力的导向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培养好科研骨干队伍并使之发挥重要作用,以确保学校教育科研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同时出成果、出效益。

健全教育科研制度,严格执行教学教研管理,形成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上,上之能行的教育科研队伍,创教育科研品牌。

读好用好《青少年科技报》和《少年科学》等报刊杂志,各班利用班会、晨会课进行读报读书活动,定期出好科技黑板报,宣传科技科普知识。

在学校的校园网上开设科技、科普专栏,介绍各种科学知识,展示自己学校小学生的作品。

四、实施策略

1、加强领导,宣传发动。

学校成立科技创新实验学校建设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制定、论证、落实、评估等环节实施。

在具体实施中,校长全面负责,具体做好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工作,党支部、工会、教导处、教科处和总务处具体落实规划的实施,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保障规划的顺利进行。

2、营造氛围,加快发展。

积极营造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关心教师的身心发展与学习情况,为教师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以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今后每学年要制定科技创新学校建设工作计划,相关科室也要配套制定,形成规划落实的时段性、递进性和系列性,保证规划的调整与落实。

3、重视评价,认真调控。

学校要保障科普经费投入,有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科普教育活动和改善科普设施,并且做到逐年增长。

增强监督意识,努力做好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评价与监督。

学校成立教职工代表为主体的规划自评领导小组,建立自评操作体系,确保科技创新实验学校建设发展规划有序落实。

规划和实施凝聚着一股向心力,把蓝图逐步变成现实是一种充满挑战、充满希望的过程。

所以,我们将坚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优化科技教育资源配置,强化科技教师队伍建设,打好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与特长,用文化的方式探索有效的生命化教育教学模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后备人才。

五、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

内涵打造阶段(2013年1月——2014年12月)

(1)进行科技创新学校建设舆论宣传,学校内部规划建设。

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培训。

(2)加强教育教学与网络信息的整合和研究,建立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优质资源最大化共享。

2、第二阶段:

特色凸显阶段(2015年1月——2016年12月)

(1)加强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培养个性鲜明、学有所长、富于创新的学生。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教、研、培等形式,培养一支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把我校打造成科技创新实验学校。

(3)加大课题研究力度,积极推广科研成果。

完善学校特色建设,丰富学校发展内涵,形成特色。

3、第三阶段:

总结提升阶段(2017年1月——2020年12月)

(1)取得良好的科研成果,形成具有促进作用的发展方向,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向前发展。

(2)师资队伍得到充分的优化,形成具有一定科技创新能力的名师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育人队伍;

(3)学生的发展体现为基础厚实,素质优良,科技素质、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明显提升。

总之,科技创新实验学校建设时期,我们学校全校教师将怀着强烈的使命感与紧迫感,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为实现建设科技创新学校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南关小学

2013年5月8日

第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