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备课打印稿 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887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备课打印稿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四单元备课打印稿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四单元备课打印稿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四单元备课打印稿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四单元备课打印稿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备课打印稿 1.docx

《第四单元备课打印稿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备课打印稿 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单元备课打印稿 1.docx

第四单元备课打印稿1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第四组教材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共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

《花钟》讲对植物的有趣观察和发现;《蜜蜂》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试验;《玩出了名堂》讲在玩耍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一篇略读课文《找骆驼》,一个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宽带网),内容丰富多彩,并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

第四单元专题是“细心观察”,在教材导语中提示了本专题,又提示学生留心观察,在《花钟》后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观察日记。

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练笔“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

“习作”则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

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

而“宽带网”则引导学生去搜集和阅读更多的观察与发现的故事。

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

从中可以看出各种活动之间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38个、词语49个。

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背诵、积累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对科学的兴趣和认真观察的习惯,启发学生在观察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背诵、积累优美的语言。

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习惯和能力,学习写观察日记。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积累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

2、组织语文实践活动,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3、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

教学方法:

一、加强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整合

1、话题提供习作的素材。

2、说得有序、清楚是写得连贯、生动的前提。

二:

加强小练笔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练笔资源。

引导学生写写观察日记

2、有效利用生活中的练笔机宜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3、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给他们一些美好的感觉。

课时安排

12-14课时

13 花钟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湿度、密切、关系、娇嫩、适宜、适应、昆虫、传播、植物学家、修建、陆续、大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材分析:

《花钟》是一篇写得很美的文章,文章结构简单、清晰,是按照“归纳现象——提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

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

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并形象列举了牵牛花等9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

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与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

本文思路清晰,语言优美,趣味性强,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情分析:

1、小学三年级学生,年龄在10-11岁之间。

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识记、理解、运用能力属中上水平,少数几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

2、我班学生都生活在农村,对花很感兴趣,有许多感性的认识,但缺乏有关花儿在不同时间开放原因的常识,所以学生有很强的探究欲望。

教学准备:

词语表、多媒体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语境理解部分词语。

2、学习课文第1至3自然段,了解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并试运用多样的方式表达。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花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世界,去欣赏美丽的花吧!

(课件出示花儿的画面)

2、你能送上一个词或一句话给这些美丽的花儿吗?

(学生自由谈感想,感受花的美)

3、老师也想用一句话表达一下我的感受: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出示句子并读一读)

4、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

知道么,这些花儿不但美,而且它们身上还藏着许多奇妙的秘密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其中的一个秘密。

5、出示课题:

13、花钟(齐读)

6、面对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朗读,落实字词

1、将学生提的问题归纳为:

①什么是花钟?

②花钟是由哪些花组成的?

2、让学生打开书本,自己读读课文,找答案。

要求:

标注自然段,读准课后横线格里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3、老师把本课的生字和较难读的词语整理了出来,请大家读一读。

谁来试试?

(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是啊,什么是花钟?

课文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就已经告诉我们了。

指名读第一句,接读第二三句。

2师小结:

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太不可思议了。

(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四、入情入境,自悟自得

1、过渡:

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有哪些花呢?

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找花,把花名圈出来。

2、交流:

(1)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花名:

牵牛花、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昙花

(2)你认识它们么?

欣赏图片,并来叫一叫他们的名字吧。

3、那么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呢?

请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说一说。

(1)读这句描写花开放的句子。

教师板书完成表格。

文章采用什么方法来写花开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出示句子进行比较: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在比较中体验到课文用词的准确,训练学生对好词的积累)

(4)小结:

看来,写花的开放不止一种说法,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一个意思,这篇课文给你们做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即不同的词语和句式可以表达同一意思,这样使句子不会干巴、无趣。

那你会运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同一意思吗?

(5)出示练习:

A、太阳出来了。

 

太阳                。

B、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蝴蝶在花丛中                             。

C、小鸟在枝头上叫。

   

小鸟在枝头上                          。

(6)带着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中的本句:

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等。

4、小结:

大自然实在奇妙,这些美丽的花儿为什么不在一个时间开放呢?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同学们,你们想去探究一下吗?

要想知道原因,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

五、书写指导

又到了写字的环节了,今天将有四个生字宝宝与大家亲密接触,可要认真观察呀!

1、出示生词“梦醒、娇嫩”,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

2、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难写的生字,学生学写。

(2)学生自己写,师生评议。

(3)学生练写。

1.每字写两个。

2.我会选我会选择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标出来。

干燥(zào  zhào)           娇嫩(lèn   nèn)

传播(bō     bē)           睡莲(suì  shuì)

植物(zí    zhí)           吻合(wěi   wěn)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表现力地朗读课文,在读文中继续体会课文词句的准确、生动。

   2.交流查找的资料和课外练笔成果,丰富课外知识,提高遣词造句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有表现力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继续体会课文词句的准确、生动。

     2.交流课外练笔成果,提高遣词造句能力。

  难点:

课时目标:

   读懂课文第2小节,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完成相关练习。

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

1、学生听写课后词语。

2、引背课文第1自然段。

3、这些美丽的花儿为什么不在一个时间开放呢?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二、展开想象,推测原因

1、为什么这些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

2、学生自由想象,并大胆推测原因。

(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三、研读课文第2小节,探究解惑

1、默读课文第二段,画出表示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2、讨论交流并朗读相关句子。

3、用自己的话说说昙花的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等有什么关系。

4、小组交流,说说其他植物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关系。

5、全班交流。

四、展示“花钟”,拓展能力

1、朗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植物学家绝妙的做法。

2、学生展示自己小组合作摆成的“花钟”,重点交流课文中没说的其他花的资料。

五、课外拓展延伸

继续观察搜集各种花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然后把这些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给他人。

(形式多样:

如编科学小报、做资料卡、写观察日记等)

当堂检测:

一、我会写 我会写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kūn chóng       xiān yàn      chuán bō   

(         )  (          )(          )

xiū jiàn       xǐng  lái        shī dù

(         )  (          )(          )

二、我会填 我会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陆续    连续     继续

1.(      )几天的降雨给农民伯伯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2.早上,同学们(     )地走进教室。

3.停顿了一会儿,老师(    )给我们讲课。

湿度

温度 花

 钟 光照

昆虫活动

14蜜蜂

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

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

能正确

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年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4、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材分析:

课文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

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

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蜂窝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上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

然后写“我”途中的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

结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

“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大多是农村孩子,他们有机会亲近田野,会常常见到蜜蜂,所以对蜜蜂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农村的孩子因为缺少成人必要的指点,动手做试验的能力不高,因此,弄清楚法布尔和女儿做试验的依据和过程,是教学的关键。

设计理念:

本课时教学采用以读为主,自主探究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老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感悟到试验的乐趣和从事科学研究应有的求实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搜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