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5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8436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5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5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5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5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5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5文档格式.docx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5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5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5文档格式.docx

3.“爱臣太亲,必危其身;

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主妾无等,必危嫡子;

兄弟不服,必危社稷;

是故诸

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

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

重,主势之隆也。

”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A.“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4.《汉书•高帝纪》载,刘邦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免除)徭成。

以十月赐酒肉”。

这一举措表明

A.儒学成为主流思想B.注重推行道德教化

C.官府建立养老机制D.统治思想转向有为

5.“灾异示警”是中国古代神学政治理论的核心主张,更是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的精神支柱,由于

其与“君权神授”同为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而广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

这表明

A.君主专制催生了“君权神授”思想B.“灾异示警”有效制约了君主集权

C.言谏制度源于原始宗教迷信思想D.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

6.陆贾是西汉初年力倡儒学的名臣,为适应汉初政治统治的需要,他提出了“行仁义、法先圣,礼法

结合、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由此可知陆贾

A.否定了法家的基本主张B.代表了汉代儒学发展方向

C.背离了汉初的治国理念D.继承了董仲舒的思想体系

7.西汉流行的儒家经典是靠经师口授,用隶书写成,被称为“今文经”;

后来在孔府旧宅等处发现的使

用前代文字书写的经书,被称为“古文经”。

但古文经在汉代一直不被今文经儒生认可,主要原因是

A.秦代焚书,古代典籍真假难辨B.时代变迁,阅读隶书已成习惯

C.传承断绝,五经内容差异甚大D.儒学独尊,利禄之争日趋激烈

8.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

中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

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称之为“信

口雌黄”、“口中雌黄”。

这一现象说明

A.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B.古代中国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D.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的发展

9.《爱日斋丛抄》中记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术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

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

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

”据此可知

A.刻板印刷技术已经传入西方B.活字印刷术在唐末开始使用

C.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D.造纸技术出现了重大的改进

10.作为“宋四家”之一,苏轼强调书法艺术应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做到有意无法,而且“书必有神、气、骨、肉、血”。

该书法理论

A.深受程朱理学影响B.崇尚魏晋风骨

C.体现政治变革思想D.彰显个性追求

11.春秋时期的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认为仁与爱浑然一体;

而南宋的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认为:

“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

”由此可知,宋代理学旨在

A.提出内心自省的探究方法B.揭示儒学道德修养的本原

C.构建纲常伦理的社会结构D.阐明伦理道德的一般规范

12.王阳明认为,致良知必须实地用功,为学不能与为政任事分离,经世求治成为其立心、立功的基本

生活目标。

由此可知王阳明

A.以致良知为思想核心B.提倡“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

C.具有强烈的功利思想D.具有“经世致用”的思想色彩

13.宋明时期家具设计扬弃了隋唐壮美华丽的审美走向,崇尚简约内敛,讲求秩序和稳定,体现出一种

工整规范的美。

上述家具设计的价值取向说明宋明时期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B.儒学思想趋向社会化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天理观念已深入人心

14.元末画家倪瓒说:

“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

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

”倪

瓒认为绘画应

A.不作修饰B.重视创新

C.寄兴托志D.突出求形

15.有学者认为:

“被满洲人征服的震惊,使中国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础。

最惊人和富有创造性的是类似于西欧人民主权思想的发生。

”近代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D.“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16.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应以“各得其私,各得其利”的原则制定“天下之法”,取代“桎梏天下人之手足”的“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

这一主张体现了

A.“儒法并用”的治国主张B.废除君主制度的民主思想

C.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D.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

17.清初,针对明代后期以来“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学风,有学者主张,从注释、辨伪、文字、音韵、训诂等方向着手,追寻《六经》、《论语》等先秦儒家经典的本来意义,重建知识与思想权威。

这说明清初考据学的兴起

A.推动了经世致用思潮的发展B.蕴含着儒学重建的思想

C.否定了传统儒学的思想权威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18.2012年12月,网友“胖不墩儿”通过新浪微博发布系列漫画,将京剧与美食巧妙地“混搭”在一起。

《霸王别姬》里的虞姬自刎,躺下变成一条红烧鱼……如此混搭,引来网友热议。

下面有关京剧的说法合理的是

①京剧的传承发展需要创新

②京剧的流行从地方到北京 

③京剧的表演注重歌舞并重

④在清朝道光年间走向成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9.就中国古代的物理学而言,力学知识是与农耕技术、都邑建筑、铁制工具、水利工程、船舶制造、材料选配等紧密相连的,光学知识则与古镜研制、自然现象的观察、对天然晶体的考察等息息相关。

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

A.寻求物理规律B.重视实用性

C.是经验的总结D.领先于世界

20.《瀛寰志略》是成书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的一部世界地理志。

作者徐继畲在初版中,将“皇清一统舆地全图”放在了“亚细亚”之后,但最终在好友的建议下,将其调整到卷一的卷首。

这一变化

A.有利于改变中国人的世界观B.体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旨

C.说明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D.是对传统心态的第一次挑战

21.《申报》1894年8月4日报道:

“中国之地虽十倍于日本,中国之人虽数十倍于日本,而中国不见甚强,日本不见甚弱,何也?

以日本之能专心西法,一切政教号令皆一遵夫泰西之所为,自维新以来,寝寝乎称雄于东海,而泰西诸国亦皆喜其能拜下风也。

”这种观点

A.为清廷妥协派提供依据B.揭示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

C.主张学习日本变法维新D.反映了国人示弱怯战心理

22.著名学者葛兆光指出,从明末清初以来,面对西方文明,中国大体都是坚持在“传统中变”。

可1895年以后,在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

材料中“在传统外变”指的是

A.中体西用,自强求富B.突破器物,学习制度

C.以日为师,全盘西化D.追求民主,提倡科学

23.1901年,在戊戌政变不到三年后,曾经坚决反对和镇压过变法的慈禧太后宣布要实行“新政”,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

”学习西方已然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这说明维新变法的意义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B.推动政治革命

C.促进西学东渐D.引领思想解放

24.1903年,孙中山在给友人的信中指出,欧美国势积重难返,“富者富可敌国,贫者贫无立锥”,这种贫富不均势必会引起大的冲突。

因此,他认为,“今日吾国言改革,应为贫富不均计。

”这说明,孙中山

A.意识到社会革命的必要性B.主张改革以解决社会问题

C.将民生问题放在首要位置D.以民生主义解决贫富不均

25.19世纪末以来,中国民主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民主与专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又出现了英国式立宪和日本式立宪、无政府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对立。

对于究竟在中国采取怎样的政治体制,一直存在着争论,这些争论

A.使中国近代化民主革命任务完成B.有助于根除君主专制思绪蔓延

C.弥补了西方民主政治体制缺陷D.深化了人们对民主观念的理解

26.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观察胡适下列言行,思考其出现的原因是

A.当时西方启蒙思想占主导地位

B.当时中国社会的婚俗习惯尚未发生变化

C.封建儒学在当时中国社会已不占主导地位

D.既受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又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27.19世纪末《天演论》被介绍到中国后,曾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而到五四运动之后,进化论思潮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调侃和奚落。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大战暴露出西方国家弱肉强食的特性B.进化论观点被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所否定

C.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有很强的排斥性D.民主革命取代改良成为近代中国的新潮流

28.1921年,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在出版他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时,不无心痛地写道:

“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时羞涩不能出口”,以至于“孔子的道理成了不敢见人的东西”。

这主要反映了

A.民主科学地位得以确立B.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终结

C.文化领域出现极端倾向D.国人接受文化呈现多元性

29.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

“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

”结果其著作被公焚,这个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句话影响西方哲学史两千年的伟大哲学家被控“不敬神”,只好逃离雅典并死于途中。

由此可见古代雅典

A.实行宗教神权统治B.神意对政治决策有重大影响

C.自由缺乏必要环境D.派系纷争造成政治权力滥用

30.苏格拉底主张在讨论和问答中,使人获取知识,进行道德的反思。

有人称这种方法为“产婆法”。

由此可知,苏格拉底强调

A.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是最大的智慧B.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C.尊重人不应该胜于尊重真理D.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

31.1420~1436年,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列斯奇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巨大的圆顶,该圆顶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

这一设计反映出

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B.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民主曙光

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们行动D.人们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32.他们在批判中世纪神学思想时,并没有完全采取纯粹的世俗主义态度。

相反,他们创造性地阐发了基督教神学文化传统的某些思想资源,采取了“借神颂人”的理论模式,借助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来颂扬人的自由意志和理性尊严。

属于“他们”主张的是

A.实现人的彻底解放B.反对世俗君主专制

C.追求人的价值尊严D.怀疑神灵人性至上

33.一天,马丁•路德在研读《圣经》时,看到“义人必因信得生”时,突然觉醒到原来人的得救只是因为他对“上帝”的信仰以及上帝的恩赐,由此提出了“因信称义”的观点。

这说明马丁•路德

A.意图恢复基督教的历史传统B.从神学角度论证人的自主性

C.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D.传播和发展了理性主义思想

34.有学者称:

“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