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设施安装中的质量通病及其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18327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消防设施安装中的质量通病及其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筑消防设施安装中的质量通病及其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筑消防设施安装中的质量通病及其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筑消防设施安装中的质量通病及其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筑消防设施安装中的质量通病及其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消防设施安装中的质量通病及其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

《建筑消防设施安装中的质量通病及其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消防设施安装中的质量通病及其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消防设施安装中的质量通病及其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

建筑消防设施安装是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建筑安装工程。

随着建筑物的高度和广度的不断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消防用水的安全程度、供水的可靠性和建筑物抗御火灾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除了在设计和材料设备选择等方面外,很大程度需要施工安装质量的保证。

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

1建筑消防设施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若干质量通病

1.1消防给水系统管网方面的质量通病

1.1.1消防给水管网试压没有按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

管网试压分试漏检修和强度试验两步进行。

试漏是在常压或稍起压状态下进行,而强度试验分工作压力和试验压力两阶段进行。

目前有些工地只对管网进行试漏试验或试验压力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这样给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隐患。

1.1.2消防水源无保障。

系统工作压力无保障,室内消防给水系统设置混乱。

一些根本无法满足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建筑,在设计、施工时按常高压消防给水进行设计、施工,目的是为了节省地下水池、加压消防水泵、屋顶水箱以及联动控制装置的投资,一些建筑在生活用水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也不愿花钱完善上述消防设施。

1.2室内消火栓方面的质量通病

1.2.1室内消火栓安装及压力不符合要求。

暗敷在砖墙内的消火栓箱洞口上部无设置过梁,受荷载作用下箱体变形,导致箱门开启不灵。

1.2.2随意改变消火栓箱底预留孔位置,而且用气焊割孔,导致安装后,栓口出水方向不能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

#176;

角;

或者与周围距离过小,造成消防水带不能安装至消火栓上或使水带形成弯折影响出水量。

1.2.3消火栓箱及其附件出现问题。

一是在二次装修过程中消火栓箱被装饰物遮掩,箱门四周的装修材料颜色未与箱门的颜色有明显区别;

二是消防水带与接口随意扎接,接口处未安装卡簧,导致试水时接口和水带脱落。

1.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方面的质量通病

1.3.1管道材质和管径不符合要求。

部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未按国家规范要求采用热镀锌钢管,有的钢管壁厚薄不均匀,有的在直径15mm的配水支管上安装2~3只标准喷头。

1.3.2连接方式不规范。

一些简易自动喷水系统未按国家规范要求采用丝接或沟槽式机械连接,而是大量进行焊接,且未对焊接处进行二次镀锌。

1.3.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与验收规范》中明确规定:

管网安装,当管子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时,应采用螺纹连接,当管子公称直径大于100mm时,可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当管子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50mm时,每段配水干管或配水管设置防晃支架不应小于1个;

当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

在实际工程中,为施工方便,公称直径小于100mm的管道经常采用焊接,大部分的工程管道不安装防晃支架。

1.3.4感温喷头与周围物体的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造成火灾时由于喷头与楼板距离太远,感温元件不能及时动作,延误喷水时间而使火势蔓延迅速;

或者喷头距周围物体太近,而使消防用水喷洒不到其保护范围的隐患存在。

1.3.5屋顶消防水箱的安装不符合要求。

消防用水与其他用水合并的水箱,施工时经常忽视和未做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术设施,无法满足消防水箱应储存10min的消防用水量的规范要求。

另外随意改变消防给水管的位置,未设置逆止阀,在给水管道上加设不必要的阀门和本来一备一用的消防给水管只设置一个,导致安装后,无法保证正常消防用水量或发生火灾时水箱不能及时供水。

1.4防烟排烟方面的质量通病

防烟排烟系统可有可无,设计施工随意性大。

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地下娱乐、商业场所必须设置机械排烟系统,但是一些本应设置加压送风防烟设施的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以及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却不见加压送风系统的踪影。

有的建筑虽然设置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防火门未安装或损坏严重、密闭不严,无法达到防烟楼梯间的压力要求。

1.5消防设备方面的质量通病

1.5.1对消防电梯的定位不清楚。

忽略了消防电梯的消防电源、消防电源线路敷设、末端自动切换、消防电梯前室设置、消防电梯载质量、消防电梯运行速度、井底排水和电梯门挡水设施以及前室内的室内消火栓、应急照明或正压送风系统等应当满足的条件。

1.5.2防火门、防火卷帘质量不合格。

一些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的填充材料违规采用岩棉;

一些防火门的木制品只经过了简单的阻燃浸泡处理,根本未经过阻燃蒸煮,耐火极限达不到规定要求;

有的防火门装饰面层未经过阻燃处理,防火门面层上采用普通油漆,助长了火势蔓延,降低了防火门耐火极限;

有的闭门器回弹力度不够,导致防火门无法正常关闭;

有的复合防火卷帘达不到背火面温升要求采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保护时,未设置独立的喷水保护系统;

一些用作防火分区的防火卷帘无消防电源和联动控制装置,发生火灾断电后只能靠人为手动关闭。

2产生质量通病的根本原因

2.1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和业主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未建立、健全建筑消防设施安装从立项、设计、施工、监理、竣工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未完全按照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未建立忧患意识。

2.2各级消防管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施工图审查部门执法不严,执法不廉,给少数人以可乘之机,钻法律、法规的漏洞。

2.3建设经济投入的相对减少,制约了消防设施安装的发展;

施工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高低不同。

一些建设单位或业主为了片面追求节约成本,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将应当按国家规范要求设置消防设施的场所大量进行“简化”甚至“零化”,打所谓的规范“擦边球”,应付过关,埋下了大量火灾隐患。

2.4施工过程中材料和设备质量不合格。

随着各地不断开发引进了各种新型的给排水管材,常见的有:

薄壁不锈钢管、铜管、PVC管、钢塑管、PEX管、球墨铸铁管和铝塑复合管等。

新型管道材料的不断改进,在施工中以次充好,不了解产品性能的问题日益严峻。

另外在消防设施的施工中,追求设施设备的美观,而未考虑设备的使用性能、可操作性和产品质量,顾此失彼。

3质量通病的防治对策

3.1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企业技术规范的规定。

国家规范是建筑消防设计、施工和监督必须遵循的准则,我国目前出台的大量规范和技术标准,不但综合了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有的还是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结果,如不严格执行,必将重蹈覆辙,悔之晚矣。

3.2要督促建设单位严格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

从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安全,消除各类事故隐患。

3.3全面贯彻“政府领导、行业管理、企业负责、公安消防机构依法监督”的消防管理新机制。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使消防安全形成无缝覆盖的立体管理网络和消防安全屏障,不给任何违反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人和事以可乘之机。

3.4注重对施工从业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生产技术标准、施工现场安全操作等方面的培训。

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建筑消防设施设计、施工、监理和消防监督管理人员水平。

目前,各级各地广泛开展的全方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收到了一定效果,但专业人员的消防知识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实践证明,只要强化质量意识,严格施工管理,认真按规范和操作规程施工。

随着建筑工程立项审批、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的长效制约机制和消防法规的不断完善,消防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完善和提高整体的安装工艺水平,就会建设出让国家、人民放心的工程。

参考文献

[1]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

[2]GB50242-2002,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3]GB50261-200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S].

[4]张闻民,阎雨润,程勇.暖卫安装工程施工手册[Z].

[5]史新华.建筑水暖及空调工程施工质量控制[Z].

[6]张闻民,王绍民.暖卫与通风工程施工技术[Z].

[7]朴芬淑,吴昊.建筑给排水[Z].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