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五千年解说词.docx
《汉字五千年解说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五千年解说词.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字五千年解说词
汉字五千年解说词
第一集人类奇葩
(点击标题即可欣赏视频)
公元1793年9月,经过整整一年的颠簸,英国勋爵马噶尔尼率领着一个庞大的商业使团,浩浩荡荡地前来东方觐见大清国的皇帝乾隆。
这是一个新兴的海洋帝国与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内陆帝国之间的第一次正式会晤。
为了这次来访,英国专门准备了能代表其最新科技水平的发明创造作为礼品,计有590件之多,包括天文地理仪器、自鸣钟、近代火器、轻便马车和船舶模型等,而由科学家、画家、测绘员、医生等135人,以及650名官兵和水手组成的使团更是阵容强大。
虽然来者之多让大清国的官员和子民惊叹不已,但更让他们有些惶惑不已的是,这一干人等只有一人略通中文,如何有效地交流成了问题。
要知道,在当时整个西方世界能使用汉字的,掐指算算也不会超过一百人。
此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由于长期闭关自守,国力渐渐衰弱,于是,汉字与这块生养它的、命运多舛的土地一起,遭逢数次劫难,历经几多坎坷。
斗转星移,时光如梭。
在公元21世纪的门口,汉语在世界范围内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目前,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超过了4000万。
然而,对于正在兴起的汉语热,这不过是波澜壮阔的大潮卷起的第一个浪头。
公元1793年至今不过二百多年,但这浴火重生的过程既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是一面镜子,不论是我们的社会,还是我们的传统,甚至我们特立独行的汉字,都因此而获得了另一个回望自己的角度。
《说文解字》:
“天,颠也。
”
公元1899年3月的一天,随着挖掘的深入,一座巨大的塔基完整地呈现在德国考古学家罗伯特·科尔德维的眼前。
这个巨大的塔基共7层,每边长87.78米,据说建塔时共用去了5800万块砖。
它就像是庞然大物一样蹲坐在那里,俯视着两河流域,考古学家认为,它就是《圣经》中描绘的巴比塔。
《圣经·旧约》上说,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
因为没有交流障碍,大家很容易齐心协力,于是,他们在两河流域建起了繁华的巴比伦城。
■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教授沙歌蒂
巴比伦是一座非常富有的城市,那些城市管理者们想为世界留下一些永恒的建筑,他们决定修建一座通天的高塔。
通到天上的目的,就是为了显示他们的强大,甚至可以与上帝并驾齐驱。
随之问题也就出来了。
通天塔越建越高,很快就高耸入云,这让上帝又惊又怒:
凡人怎么能同自己比肩而立呢?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慧林
于是上帝想到应该变乱人的语言,当人们之间的语言沟通受到限制的时候,人们之间可能产生的力量也就受到了限制。
于是有一天,修建巴比塔的人发现自己不能够很好地交流、沟通了,那么后来巴比塔也就停工,也就荒废了。
■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教授沙歌蒂
这就表明上帝在那个时候,以那样的一种方式,我们说奇迹也好、行为也好,他做到了他比人类高明。
通天塔只造了半截儿,从那以后,在西方,“巴比”就意味着混乱的意思。
巴比塔是我们今天可以找到的最早关于语言力量的故事。
那么,人类从前讲的真是同一种语言吗?
时过境迁,最早的语言是什么样子已无可探寻,西方《圣经》中的这个寓言,只不过表达了人类天性中希望无障碍沟通的美好愿望。
今天的我们已经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天生是独立的,融合和交往是它们诞生很久以后的景象。
所有的语言和文字都先天存在于各自独立的文明环境之中。
上帝或许认为自己的目光已笼罩了整个世界,但遗憾的是,在《圣经》的世界里,并没有东方中国,更没有汉语和汉字!
考古发现使人类有可能向自己的祖先无限靠近。
如果根据史料记载制作出一张公元前15世纪的文字地图来,我们就可以看到,在这张由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组成的地图上,由西到东,依次分布着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古印度哈拉巴文字和古代中国的甲骨文。
考古专家们发现,这些人类已知最早的原生古典文字虽然还不能完全记录语言,但语言中的主要信息都已经被凝聚在这些符号之中。
■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
最早的创造文字的主要方法,就是用画图的方法,就是叫表形的方法。
因为最早都是表形,所以写出来的字当然是差不多的。
太阳都是圆,只不过有些圆的写法不一样。
月亮都是写一个不完备的月亮。
可是“人”呢,就不一样了,“人”写出来,各人写法就不完全一样了。
而事实上,几乎不约而同地,在距今四五千年左右,这些大江大河的孩子们,都萌发了记录与交流的愿望。
于是,依靠环境和经验的赐予,他们分别用美丽的图画,将自己的所
思、所想、所欲记录下来。
而现今我们所看到的远古遗迹,正是当年人类生存环境的留存或者生命形态的凝聚。
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古印度哈拉巴文字、古中国甲骨文……它们就像是人类建起的一座座真实的通天塔,它所储存的能量、标志的成就,培育了我们对祖先的敬仰,塑造了我们的精神内核,凝结成了每个民族的文化纽带。
然而,以追求永恒为使命的文字,却与远古人类一样弱不禁风。
今天,四大文明孕育的古文字中,有三种都已被深埋在岁月的风尘中。
而那悲壮的泯灭、沉重的掩埋,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汉字不同寻常的生命特质。
《说文解字》: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
五千年前,两河流域是一片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在各个种族不间断地征服与被征服的过程中,源源不断的砂砾,掩盖了两河流域肥沃的土壤,也掩埋了苏美尔人灿烂的文明。
公元前1世纪,苏美尔人在泥板上压刻的楔形文字,被在莎草纸上划写的字母文字所取代,从此,这种曾在两河流域广泛使用的文字以及它所代表的文化,竟黯然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中长达一千五百年之久。
公元1472年,一个意大利人游览古波斯的首都时,在皇宫的遗址里看到了这些刻在墙上的符号,他把自己的满腹狐疑带回故乡,但没有人在意他的发现。
■意大利圣心大学教授梅毕娜
在第一次发现(楔形文字)的一百四十年之后,又有一位名叫西耶雷卡的意大利人,他有一个重大的发现,也就是发现一种像星星一样的文字,很可能是埃及文字,并且把它带到了欧洲。
这些原始的符号究竟代表着什么?
首先在欧洲复苏的现代理性,开始为人类祖先的踪迹激情澎湃,魂牵梦绕。
可是,这些像楔子一样,不规则排列的奇怪文字,让欧洲学者焦虑了好几百年,如果不是一块巨大的岩石,这场庄重的猜谜竞赛,不知道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拱玉书
这块石头就是所谓的贝希斯顿铭文。
贝希斯顿铭文是勒刻在贝希斯顿村的悬崖峭壁上的一个铭文,它是公元前519年,由大流士平定了九个叛王之后命人勒刻的。
目的是为他歌功颂德,记载他的丰功伟绩。
铭文是用三种语言刻成的,一种是埃兰语,一种是巴比伦语,一种是古波斯语。
■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研究员刘健
为了彰显波斯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所以这个铭文被刻在非常高的悬崖上,路过的行人就很难看得仔细了。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两千三百多年来,大家都没有注意到这段铭文。
公元1835年,这块岩石终于吸引了一位年轻英国军官的目光,他的名字叫罗林森。
好奇的罗林森将这段楔形文字的铭文制成拓本,带回了欧洲。
经过十二年的苦心钻研,他首先读解了三种文字中距离当时最近的古波斯语,然后以此为参照,最终解读了其中的古巴比伦语和埃兰语。
失踪了一千五百年,被发现后又困扰欧洲人长达三百多年的楔形文字,终于借助贝希斯顿铭文这把钥匙,一点一点地大白于天下。
笼罩在面纱下的两河文明向世人展露出她勾魂摄魄的微笑。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雄伟壮丽的金字塔,矗立在尼罗河畔已经五千多年了,但在公元19世纪以前,没有人知道是谁修建了它们,也没有人知道这绵延起伏的黄沙下面,湮没着怎样令人叹为观止的辉煌。
公元5世纪,来自欧洲的征服者封闭了最后一批古埃及神庙,并严禁使用法老的语言文字,于是,岁月的黄沙成为古埃及文明无法摆脱的宿命。
一百年过去了,一千年过去了,没有人能听懂金字塔的叹息!
公元1798年5月,拿破仑率领庞大的舰队和5万多人马远征埃及,150多位科学家、学者和艺术家加入了这次不同寻常的冒险。
不幸与幸运并存。
几乎所有东方世界的重大历史秘密,都是被欧洲人的大手掀开了神秘的面纱,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解也不例外。
第二年7月,法国士兵在尼罗河河口附近一个叫罗塞达的小镇上挖防御工事的时侯,后来被称作“会说话的罗塞达碑”破土而出。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颜海英
当时拿破仑的这些士兵一下子就震惊,然后手里的东西都掉在地上了。
他们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科学考察团的语言专家;语言专家来了之后,仔细地察看,发现上面的碑文是用三种文字书写的,其中一种文字他们认得,是希腊文。
他们推测另外两种文字,应该写的是同一个内容。
这个石碑后来就变成了解读古埃及文字的一把钥匙。
今天,“会说话的罗塞达碑”被放置在大英博物馆埃及厅的入口处,石碑的题签上却写着——“不列颠军队征服的战利品”。
当时,军事强人拿破仑的法国,并没有保住自己远征埃及的硕果,仅仅保管了两个月,公元1799年9月,在与英国争霸的金字塔战役中,“罗塞达碑”又成了英国人的战利品。
此后,英、法两国的学者们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解读竞争。
也许是因为可以时时面对“罗塞达石碑”,所以英国的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很快便读出了其中几个希腊人的名字,但读出几个外国人的名字对于解读古埃及文字的意义并不太大。
转机出现在二十多年后的法国,公元1822年,一位精通十多门古语的天才商博良,在这项工作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颜海英
他正确地判断出古埃及的文字当中,既有表音符号,也有表意符号。
还有一部分符号是起着像我们汉字的偏旁作用的,是那种限定符号。
所以商博良等于是找到了一个正确的解读方向。
另外,商博良最大的一个贡献还在于,他是第一个成功地解读出古埃及法老名字的人。
所以商博良在这两点上就打败了托马斯·杨。
虽然失去了罗塞达石碑,但在破解埃及象形文字的道路上,法国最终还是超越了英国,人们终于聆听到沉默了两千年之久的声音:
我女儿的嘴唇是荷花的蓓蕾,她的乳房是曼德拉草的果实,她的玉臂是葡萄的藤蔓,她的眼睛如果仁般宁静,她的眉毛如柳条般缠绕。
其实,在甲骨文被发现之前,汉字的童年与这块土地上那些久远的王朝一样,也被彻底掩埋在厚厚的黄土下。
就在巴比塔被发现的公元1899年,清代末年的北京已是风雨飘摇!
这一年的秋天,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得了疟疾,便到北京宣武门外的达仁堂去买中药,在煎药的过程中,突然,其中的一味药材“龙骨”吸引了他的目光。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李学勤
到清代时候的国子监,就是清代的太学。
祭酒这个名称呢,实际上是国子监的一个负责人。
当时在北京最好的金石学家,就是王懿荣,因为这样的情况,所以他有机会接触到各地发现的古物,他有这个条件。
其实,不单单只有他一个。
不久,山东一位名叫范维卿的古董商,便从河南安阳搜求了一些“龙骨”,送到了王懿荣的家里,请老乡帮忙看看。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李民
范估(范维卿)呢,他好像也意识到这里面有什么东西,就把这个卖给了王懿荣,王懿荣因为他有这方面的修养,他就觉得这个好像是字,而不是一般的卖捣碾药的原料,所以他就很重视这个,大量地出高价去收购。
一连几天,王懿荣遍翻各种史料典籍,终于从《周礼·春官》和《史记·龟策列传》中弄明白了:
这一定是早在秦汉之前的上古文字。
这个极富传奇性的故事,刊登在公元1931年7月出版的《华北日报》副刊上,但其真实性后来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今天,学术界也认定这只是小报记者的杜撰。
真相究竟是
什么,还有待未来去逐步厘清。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前一年,甲骨文告别了被当做中草药默默消亡的命运!
六文钱一斤的“龙骨”,骤然间身价百倍。
王懿荣买下这批甲骨后,找来自己的好友、《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共同研究,很快,他们便从这些甲骨上读出了中国上古社会许多被湮没已久的秘密。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拱玉书
我认为解读古代文字,必须得有钥匙,所谓的钥匙就是必须得具备条件。
我认为必须得具备两个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