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相律与简单地球化学系统的相平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7746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70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相律与简单地球化学系统的相平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二章相律与简单地球化学系统的相平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二章相律与简单地球化学系统的相平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二章相律与简单地球化学系统的相平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二章相律与简单地球化学系统的相平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相律与简单地球化学系统的相平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二章相律与简单地球化学系统的相平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相律与简单地球化学系统的相平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相律与简单地球化学系统的相平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因此,由原来的“环境”+“系统”新组成的“新的孤立系统”,其熵增原理可表达为:

≥≥0(等式代表可逆,大于号代表不可逆)。

该式两边乘以(–T),省略系统的标示符号,则得

≤0(等式代表可逆,大于号代表不可逆)

T、V一定,且W’=0时,上式可写作

≤0(等式代表可逆,大于号代表不可逆)

定义A = U– TS

为Helmholtz自由能。

由于U和TS均为状态函数,故A亦为状态函数。

由定义式,在T、V恒定时,任一系统的熵增原理可以等价地表达为:

≤0(等式代表可逆,大于号代表不可逆)

因此,在恒温恒容且不涉及非体积功时,过程只能自发地向Helmholtz自由能减小的方向进行。

这成为判断恒温恒容条件下过程可能性的依据。

由于恒温恒容时功为零,所以dU=đQv,实际上Helmholtz自由能也可定义为A=Qv– TS,所以dA=đQv –TdS。

2.1.2Gibbs自由能

系统在恒温恒压、非体积功W’=0时,đQp=dH。

当环境内部及系统与环境间可逆,,+ =0,đ=–đ=–dH,则

≥đ/=–dH/T。

新的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可表达为:

≥dS–dH/T≥0(等式代表可逆,大于号代表不可逆)

故–T=dH–TdS≤0

恒温恒压条件下、W’=0时,上式可写作

–T=d(H–TS)≤0

定义G =H–TS,称作Gibbs自由能,或Gibbs函数。

因为它是状态函数的组合,所以也是状态函数。

因此,由原来的“环境”+“系统”新组成的“新的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可等价地表达为:

因此,在恒温恒压且不涉及非体积功时,过程只能自发地向Gibbs自由能减小的方向进行。

这成为判断恒温恒压条件下任一过程可能性的依据。

由于焓是恒压条件下的热效应,即H=Qp,所以=đQp–TdS。

标准状态下的Gibbs自由能,一般指的是298.15K、1bar下的自由能,可根据热力学手册方便地计算。

温度压力改变时的Gibbs自由能变化

由Gibbs自由能的定义G=H –TS、焓的定义H=U+PV,得G= U +PV –TS,取其微分得dG=dU+PdV+VdP– TdS –SdT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dU=đQ –PdV,可逆变化时đQ=TdS(熵的定义式),于是dU=TdS –PdV,代入dG=dU+PdV +VdP–TdS – SdT得

dG=VdP–SdT或d△G=△VdP–△SdT

恒温过程的Gibbs自由能变化

由温度压力均改变时的表达式d△G=△VdP–△SdT,可得恒温过程的Gibbs自由能变化为d△G =△VdP,积分得

对于固体系统,因为其体积变化很小,常将其体积变化(△V)看作独立于压力,所以。

恒压过程的Gibbs自由能变化

由温度压力均变化时的Gibbs自由能变化公式d△G=△VdP –△SdT,得恒压过程的自由能变化为d△G= –△SdT,积分得

2.1.3Gibbs-Helmholtz方程与化学反应的Gibbs自由能

设任一系统末态、始态的Gibbs自由能分别为G2、G1,根据自由能的定义式G=H–TS,得该系统恒温恒压时的Gibbs自由能变化为:

即。

此即恒温恒压下,任一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化,又称为Gibbs-Helmholtz方程。

该方程自然也适用于计算化学反应的Gibbs自由能。

Gibbs-Helmholtz方程表明,化学反应的推动力ΔG依赖于两项因素(李宽良,1993):

形成或断开化学键时所引起的能量变化ΔH;

(2)混乱度变化ΔS与热力学温度的乘积。

并且可以看出,使反应系统自发进行(条件:

ΔG<

0)的有利因素是:

ΔH为负值,而ΔS为正值。

ΔH<

0时,反应系统的焓对ΔG的贡献为负值。

这意味着消耗“弱键”而形成“强键”时,趋向自发。

ΔS>0时,(-TΔS)为对反应的ΔG贡献负值,这意味着生成物的混乱度增大时,趋向自发过程。

在一些反应过程中,熵值增大是主要推动力;

而另一些反应的ΔS值则很小,ΔH<

0是系统自发性的决定因素,例如由单质合成化合物的反应常如此。

但是,更常见的情况是ΔH和ΔS都对反应有显著贡献,因此,在判断反应的自发性时,必须同时考虑ΔH和ΔS的正、负号、数值、温度等因素(李宽良,1993)。

从Gibbs-Helmholtz方程可以看出,通常所说的“升高温度有利于吸热反应自发进行”,或者“降温有利于放热反应自发进行”,都是有条件的,即是以ΔS很小、或者说(-TΔS)对ΔG的贡献远小于ΔH的贡献为条件。

例如,2CO= 2C+O2为吸热反应(),但无论使温度升多高都不可能实现CO的热分解,原因是这个反应的,(-TΔS)对ΔG的贡献永远为正值,温度越高则ΔG正值越大。

由此可见,温度变化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取决于ΔH和ΔS两项因素的正负号。

不过,大多数化学反应的ΔS值远小于ΔH对ΔG的贡献,从而使温度对ΔH的影响也往往成为对ΔG的影响。

在反应的ΔG主要取决于ΔH的情况下,甚至可以ΔH作为反应方向与平衡的判据。

历史上曾经把ΔH作为化学反应判据使用,这在原则上是个错误。

但是,在温度不太高的情况下,通常(-TΔS)的贡献不大(少数反应例外),因而ΔH不失为一近似判据(李宽良,1993)。

2.1.4 Maxwell关系式

有了Helmholtz自由能、Gibbs自由能的概念之后,根据二阶偏导数与求导顺序无关的性质,容易证明热力学上著名的4个关系式–Maxwell关系式:

(1)根据热力学基本方程dU=TdS–PdV,得到

(2)根据焓的微分式dH=TdS+VdP,得到

(3)根据Holmholtz自由能的微分式dA=–SdT–PdV,得到

(4)根据Gibbs自由能的微分式dG=–SdT+VdP,得到

此外,还能证明,P、V、T、S、Cp、α、β之间存在着如下的关系:

(a) ;

(b);

(c);

(d);

(e);

(f);

(g) ;

(h) ;

(i);

(j)

2.1.5Claperon方程

若α、β分别表示纯物质的两个不同的相(可以是气、液、固、同质多相晶型),当恒温恒压下α相、β相达到平衡时,其Gibbs自由能必相等,即反应的

两相(α,P,T)= (β,P,T)的平衡可表达为

若温度、压力有微小的改变(P→P+dP, T→T+dT)时依然保持平衡,则

显然。

代入dG =VdP–SdT得

此即Clapeyron方程,又称为Clapeyron-Clausius方程。

它表示纯物质两相平衡时,温度、压力之间必须满足上述的函数关系。

此方程适用于纯物质的任意两相平衡,例如蒸发、融化、升华、晶型转变等过程。

简单的地球化学反应系统自然可应用此方程。

 

由于平衡相转变是可逆过程,按照可逆过程计算熵变(△S=△H/T),Clapeyron方程亦可表达为

例如,已知α石英、β石英在(1 bar,846K)时发生平衡相转变,这时△Vm=0.2cm3/mol, △Hm=627.6J/mol。

由Clapeyron方程得到。

在温度由846K→T、压力由1bar→P积分此式,得α石英→β石英平衡相转变方程为P= 36.6(T–846)。

由d△G= △VdP–△SdT判断,因为△V>

0,当压力增大时△G增大,所以压力升高时α石英相对稳定。

在高压力区域为α石英稳定相区,低压力区域为β石英稳定相区。

2.1.6纯固相系统单变度曲线的简化计算

记单变度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化、体积变化、熵变分别为∆G、∆V、∆S,由Gibbs自由能的微分式dG=VdP –SdT,得d△G= △VdP–△SdT,积分得:

平衡时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化为零,所以有。

标准状态下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化为,其中、分别为反应在标准状态(P0,T0)下的焓变和熵变。

对于纯固相反应系统,可以忽略各相的热膨胀系数α和压缩系数β,即,则。

已知,所以,积分得,。

所以,任一温度T和压力P时,纯固相反应系统的单变度曲线可表示为:

如果忽略反应的热容△Cp(此种处理常见),则单变度曲线变为:

单变度曲线在P–T图上是一条直线。

2.2 相律(phaserule)

研究多相系统的相平衡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研究的方法之一是用图形来表示相平衡系统的组成与温度、压力之间的关系,这种图称为相图,又称为平衡状态图。

通过相图,可以知道在某温度、压力条件下,一系统处于相平衡时存在着哪几个相,每个相的组成如何,各个相的量之间有什么关系,以及当条件发生变化,系统内原来的平衡状态破坏而趋向一新的平衡时,相变化的方向和限度。

相律是Gibbs根据热力学原理得出的相平衡基本定律,是物理化学中最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之一,也是多相平衡所应该遵守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

它用来确定相平衡系统中有几个独立改变的变量–自由度。

确切地说,它表示的是一个多相平衡体系中相数P(或写作φ)、组分数C(或写作k)、自由度数F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被概括成了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Gibbs相律公式,从而使人们可以对体系的性质作出某种预测。

在地质学研究中,由于可被预测的这些性质随体系特性而变化,因而除最根本的Gibbs相律外,还有Goldschmidt矿物相律、柯尔任斯基矿物相律(交代相律)。

后二者是Gibbs相律在矿物相和岩石学体系中的特别应用,各自适用于相应的场合(殷辉安,1988)。

2.2.1组分数

组分是系统中独立的物质组成部分。

一般是指构成系统中所有各相而采用的最少数目的个体物质种类。

计算组分(component)数时,必须是在所讨论的条件下,系统中实际存在的独立组分数。

组分和组分数目是人为确定的,主要取决于我们希望研究的反应作用的范畴和类型。

例如,在含H2O的系统中,希望研究的气相、液相、固相的关系,或研究冰的各种变体时,则可以确定组分为H2O,组分数目C=1。

然而,如果研究H2O分子的分解或离子分解时,按照O2+2H2=2H2O或O2=2H2O━2H2,或选定H2和O2为组分,或选定H2O和H2为组分。

该系统的组分数目C=2。

又例如,N2、H2、NH3组成的系统,在常温下三者之间并不发生反应,所以C=3,是三组分系统。

该系统若在某高温和有催化剂时,就有下面的化学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

此时,C=2,属于二组分系统。

若再加以限制,使N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3(例如NH3分解产生的N2和NH3),则C=1,是单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