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6539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

(2)明确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3)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并加以应用。

2.学生心理。

(1)了解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

(2)理解心理发展、最近发展区、流体智力、晶体智力的内涵。

(3)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并加以应用。

(4)阐述学生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并分析其对教师的教学的影响。

3.教师心理。

(1)阐述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与特征。

(2)理解教学效能感、教师控制点、罗森塔尔效应、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3)了解师生的相互作用。

(4)掌握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以及进行教学反思训练的途径。

(5)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并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4.学习心理。

(1)了解学习的概念及其作用。

(2)理解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3)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特点;

掌握需要层次理论和归因理论并加以应用;

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

(4)了解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的含义。

(5)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并明确教学实际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6)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

结合实际分析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7)了解学习策略、元认知的概念。

5.教学心理。

(1)了解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

(2)了解布罗菲和伊伏特旬划分的课堂管理的四个阶段。

(3)了解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

掌握行为矫正的原则及程序。

1.德育的内涵、目标与内容。

(1)了解和掌握德育(包括广义德育、狭义德育、道德、品德等)的含义以及学校德育的含义;

掌握德育的意义或作用。

(2)了解德育目标的含义,懂得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3)掌握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4)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及其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2.德育过程及其规律。

(1)掌握德育过程的含义,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2)理解和掌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3)熟悉学生品德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理解和掌握德育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3.德育的原则、方法与途径。

(1)掌握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含义。

(2)理解和掌握德育的主要原则及其基本要求。

(3)理解和掌握德育的主要方法及其在德育工作实践中的运用,理解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的依据。

(4)了解和熟悉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4.师德规范与法规教育。

(1)了解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理解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2)了解和掌握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的时间(2008年)、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3)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对教师考核、聘用、评价的主要要求。

(4)了解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的主要内容,理解《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5)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新颁)等法律中关于“教师”、“学生”、“教育教学”的规定和要求。

四、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五、试卷结构

(一)题型与分值。

题型

题量

分值

单项选择题

约60

约30

多项选择题

约15

判断题

约20

约10

材料分析题

合计

105

100分

(二)考试内容与分值

考试模块

绪论

约5

学生心理

教师心理

学习心理

约25

教学心理

德育的内涵、目标与内容

德育过程及其规律

德育的原则、方法与途径

师德规范与法规教育

(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赋分比例约为4:

4:

2)

六、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例1】有的人判断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反思型

考查目的:

本题通过题目陈述的情况,让考生了解学生认知风格上存在的差异具体表现,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解析:

研究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这种认知风格最为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的称为场依存型,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称为场独立型;

而冲动型与反思型是卡根根据学生的知觉与思维方式的特点来划分的。

答案:

A

【例2】某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通,自己疲于应付教学活动,常常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

按照他的说法,造成这种压力的原因是()。

A.社会对教师群体重视不够B.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C.教师职业的特殊性D.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

本题通过所述现状,让考生学会分析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属应用层次,较难题。

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很多,而诸如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等表现,明显的属于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其他三项都不符合。

B

【例3】某一学生害怕老师,说明他在班上最缺少马斯洛所说的下面哪一种需要的满足?

()

A.求知需要B.自尊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本题通过分析,让学生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马斯洛将需要共分为5个层次,题目中所述学生害怕老师,说明他缺少归属与爱的需要的满足,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

C

【例4】按照布鲁姆等人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目标是()。

A.综合B.运用C.评价D.领会

本题通过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让考生了解关于教育目标分类的观点,属了解层次,容易题。

布鲁姆认为,认知方面的目标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6级水平,评价是最高水平,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

【例5】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所强调德育方法是()。

A.说理教育法B.榜样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D.自我修养法

理解和掌握各主要德育方法的内涵。

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论语》中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

”的意思是,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

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用在教育方面,就是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例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B.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D.受教育者的知与行的矛盾

理解和掌握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本质特征,学会在德育工作中抓主要矛盾。

属于理解和掌握层次,较难程度题。

德育过程中有诸多矛盾的,但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例7】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制定的依据是()

A.《义务教育法》B.《教师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D.《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

了解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法律依据。

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既依据《教师法》,也依据《义务教育法》。

D

【例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师考核、聘用、评价的首要内容是()

A.师德表现B.学历水平

C.专业职称D.教学质量

理解当前和今后加强教师师德考核、评价及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韩愈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的师德水平是教师素质的根本和关键。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例1】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的组成部分?

A.语言智能B.人际智能C.自然观察智能D.创造智能

本题通过了解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构成,掌握并在实际中应用该理论,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加德纳提出,人类至少存在8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题目中D选项不符合。

ABC

【例2】新课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为()。

A.设计者B.信息源C.促进者D.反思者

考察目的:

本题通过了解教师的重要角色,增强考生的角色意识,属了解层次,容易题。

新课改实施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书中提到了教师的设计者、信息源、指导者和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平等中的首席、反思者和研究者、终身学习者等角色,因此以上四个选项均符合。

ABCD

【例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具有三个重要特征,即()。

A.主动建构性B.社会互动性C.情绪性

D.情境性

本题通过了解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掌握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的特点,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它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对于指导当前的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意义很大,而本题所考的正是它的学习观中对知识建构过程的解释,其中C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