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全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练习解析版 734角度鉴赏诗歌的语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届全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练习解析版 734角度鉴赏诗歌的语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全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练习解析版 734角度鉴赏诗歌的语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吴伟业的诗一般造语整饬,辞藻华丽,本诗有无此特点?
请简要分析。
本诗没有这个特点。
全诗平平道来,浅浅写出,不用典故,不假辞藻,以极浅易的语言表现出了极深沉的感情。
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岁暮归南山①
孟浩然
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 ①该诗写于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
②北阙:
指帝宫;
③青阳:
指春天。
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松月夜窗虚”的妙处。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赏析。
重点考查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答题模式是先写景,后析情,最后总结:
情景交融,韵味悠长。
窗前松下一片月光增加了空虚(松间明月照着我的窗台,一切是那么空寂!
)该句以清冷寂寥之景写绵长不尽之愁,以景结情(或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语义双关),韵味悠长。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晚 望
(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
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
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
本题重点考查诗歌语言中的“炼字”。
考查的是两个动词,答题时要考虑两字本身在诗歌中的含义,其次要考虑两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作用。
鸟儿隐没于碧空之中,却说被蓝天白云收了进去;
农人田间穿行劳作,却说被翠绿的稻秧送了出来。
一“收”一“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
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
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有人说“长忆西湖”的“忆”字是全词的关键,请简要分析。
本题选的是宋代著名词人潘阆的一首《酒泉子》,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
本题考查“炼字”,属常见题型。
答题时先答出该字的意义,再结合词句进行解释,最后总结该字的使用对情感抒发的作用。
一方面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
另一方面,全词围绕“忆”展开对西湖美景的描写。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风
王安石
一马春风北首燕①,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②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着柳,雨催新绿稍归田。
回头不见辛夷③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注】 ①北首:
向北;
燕:
今北京市,时为辽国都城。
②原:
原野。
③辛夷:
木笔花,又叫迎春花。
颔联“阳浮树外沧江水”中的“浮”有什么表达效果?
请简要赏析。
春风吹拂,江面水波荡漾;
阳光普照,江水波光粼粼。
远眺水天相接处,阳光随着波涛的涌动仿佛在漂浮、游弋、升腾。
“浮”写出了春风、江水、阳光的融合,赋予静态的景象以动态的美感。
7.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1)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
(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1)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答题时要明确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手法体现在何处。
因为晴天无雨,夏夜无霜,所以可知“晴天雨”和“夏夜霜”当为比喻;
“雨”是因“风吹古木”而生,“霜”是因“月照平沙”而有。
(2)阅读这首诗后不难看出,这首诗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
首联写海天、山、川,为远景,仰视和远眺之景;
颔联写城中灯火和水中星河,颈联写古木、平沙,两联为近景,俯视之景。
以上三联所写景物,皆望中所见,均为傍晚时分(夕)的景物。
尾联由所望的“夕”景生发感想,邀请朋友来此“消暑”。
答题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对全诗的每一联进行简单分析,点明各联跟“夕”或“望”的关系即可。
(1)晴本无雨,夏本无霜。
风吹古木,声如落雨;
月照平沙,似见寒霜。
这两句借助联想和想象,运用新奇的比喻,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意境高妙。
(2)示例一:
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
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
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
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作者在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招客”。
示例二:
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
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
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视之景;
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
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
8.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碧湘门①
陶 弼
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
天阔鸟行②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
【注】 ①碧湘门,即长沙(今属湖南)城门;
②行(há
nɡ):
行列。
(1)这首诗最后一句哪一个字锤炼得最好?
(2)有人评价这首诗“句句写远,却又始终未着‘远’字”。
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请结合第一句和第三句作简要分析。
(1)本题属于炼字类题目。
“地卑”即地势低,“沉”,使动用法,使……沉没。
“沉”的主语是“江势”,宾语是“山”。
这样,锤炼得好的字就是“沉”字无疑了。
“沉”写出了水势之大,同时使景物具有动感。
解答本题,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
①理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
②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
③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
(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第一句要抓住“烟”字。
只有远处之景、朦胧之景才有看上去如烟似雾的不真切感。
第三句要抓住“疑没草”三字。
“疑”为“怀疑”,显然不是事实本身;
“没草”即“没入草丛”,只有在天地相连之处,天空中鸟儿的行列才会给人这种“没入草丛”的错觉,所以第三句写的也是远景。
(1)“沉”字好。
城门地势低,放眼望去浩茫的江水仿佛要把远处的山峦淹没似的。
“沉”字写出了水势之大,既传达了远水浩茫给诗人的强烈主观感受,又恰当地把握住了描写的分寸。
(2)本诗首句写长沙城内远树如烟,有如碧绿的水波。
第三句写辽阔的天空中,成行的鸟儿愈飞愈远,仿佛就要没入天际的草丛。
这两句写的都是登楼所见到的远景,却又始终未着“远”字。
9.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舒 亶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
去住若为情①,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
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注】 ①若为情:
何以为情,难为情。
(1)“催”字在词的前两句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词在情与景的处理上很有特色,宋人曾季貍称赞说“甚有思致”,请结合下片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1)“催”之急更见“留”之切,所以答题时可从与“留”的对比中去分析其表达效果。
(2)从情与景的关系上去分析,一是要写出词作表达的感情,二是要写出这一感情是如何通过写景表达出来的,要突出其“思致”。
(1)“催”字表现击鼓开船,催促离人上船出发;
而“留”字表现楼上把酒话别,难舍难分。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一“催”一“留”,鲜明的对比把将别而又不忍离别的情景映衬得十分强烈。
(大意对即可)
(2)江潮来去容易,友人一别难相逢。
饮尽此杯,不知何日才能重逢同饮。
(或答“今日樽空而潮载君去,但未知潮水何日能复送君归来”)借江潮抒别情,那茫茫的江潮似乎融汇着词人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浩渺的情思。
从将别想到别后,笔意拓展,以问句结尾,表达了作者与好友的深厚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寄托了重逢的希望,情深意长。
10.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胡兴安夜别
何 逊
居人①行转轼②,客子暂维③舟。
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路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园秋。
注:
①居人:
指送行者胡兴安;
②行转轼:
将要掉转车回去;
③维:
拴、系。
(1)诗中的“笑”字,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
请结合全诗分析。
(2)本诗的颈联历来为人称道。
有人说它所写为眼前实景,也有人认为是联想之景。
请谈谈你的看法。
诗以对举开头,一句写“居人”,一句写“客子”,简洁而生动地白描出一幅将别未别、两情依依的水边送别图,包含了丰富的情节和难以言传的深情。
一、二句是两面分写,三、四句将两面合写,五至八句尽吐自己的羁愁离恨。
前两层皆为此蓄势,其重点显然在第三层,抒发对离别之人的日后思念之情。
(1)离别之际,诗人强颜欢笑(苦笑),这是以“笑”衬(写、表现)“愁”。
写出诗人不忍分别的心情。
(2)写眼前实景:
颈联(五、六句)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夜色图。
露水无情地浸湿了寒塘边的冷草,凄清酸楚,月亮映照着清澈的水流,是诗人夜别之时眼前所见之景,渲染了凄清悲凉的离别氛围。
写联想之景:
颈联写诗人想到自己与友人离别后,在凄清的夜晚,冷月之下孤独艰难前行,路边寒塘的冷草被露水浸湿,月亮映照着清澈的水流,是诗人联想之景,表达了诗人寂寞惆怅的情怀。
1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春 雪
(唐)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村 居
(清)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两首诗在炼字上都很见功夫,请从两诗中各找一字并分析各自的妙处。
韩诗:
“惊”字,表现了作者初见草芽时的惊讶与喜悦。
(或:
“嫌”字,运用拟人手法,明写雪,暗写人,表达了盼春早来的急切之情。
)
高诗:
“醉”字,运用拟人手法,明写杨柳,暗写诗人,表现了对春天美景的陶醉。
“忙”字,表现了儿童急切的心情,同时也描绘了一群儿童放风筝的热闹场面;
“拂”字表现了杨柳枝条的柔媚多姿。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有人说诗中有三个字是全诗的关键,你认为是哪三个字?
请填在横线上。
要先把握全诗的内容,读完全诗会发现,二、三、四句的内容都是“不系船”导致的结果,显而易见,“不系船”三字是全诗的关键。
不系船。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
诗的前半部分写实景,后半部分写虚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