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5785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方针目标1

二、安全管理范围1

三、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2

四、组织管理2

五、劳务用工管理4

六、行为管理5

七、安全防护管理6

八、临时用电管理7

九、施工机械管理8

第二章、消防管理措施10

一、方针目标10

二、组织管理10

三、工作制度10

四、消防管理规定11

一、方针目标

1.在施工中,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认真执行国务院、建设部、哈市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规定,贯彻实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条例》,落实建筑施工各项安全技术规范,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计划,使安全生产工作与生产任务紧密结合,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严防各类事故发生,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通过组织落实、责任到人、定期检查、认真整改,实现杜绝死亡事故和重伤事故,减少轻伤事故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二、安全管理范围

1.安全管理的中心问题,是保护生产活动中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减少生产损失,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2.安全管理包括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两方面。

劳动保护侧重于以政策、规程条例、制度等形式规范操作管理行为,从而使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健康与身体健康,得到应有的法律保障。

安全技术侧重对“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管理,包括预防伤亡事故的安全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标准、条例等。

以规范物的状态,减轻或消除对人的危害。

3.安全管理是通过采用计划、组织、技术等手段,依据并适应生产中人、物、环境因素的运动规律,使其积极方面充分发挥,而有利于控制事故不致发生的一切管理活动。

4.控制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预防与避免伤害事故、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

三、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安全组织管理、场地与设备管理、行为控制和安全技术管理四个方面。

2.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六项基本管理原则:

(1)管生产同时管安全

(2)坚持目标责任管理

(3)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4)坚持动态管理

(5)安全管理重在控制

(6)坚持方案先行、制度保障、管理到位、全面落实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四、组织管理

1.成立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拟定落实安全管理目标,制定安全保证计划,根据保证计划的要求,落实资源的配置。

2.负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的运行,实施监督、检查。

3.对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不符合要素要求的不合格项,施工中出现的隐患,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上述措施进行复查。

4.每半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工作例会,总结前一阶段的安全生产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

5.各分包单位组织施工中,要做到有本单位施工人员在施就必须有本单位领导在现场值班,不得空岗、失控。

6.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技术方案和措施,在执行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更改方案和措施时,应经技术安全部门领导审批签字后实施,否则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方案和措施。

7.建立并执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制度。

要求各施工项目必须有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具有针对性,并有交底人与被交底人签字。

8.建立并执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由工程经理部每半月组织一次由各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负责人参加的联合检查,根据检查情况按“施工现场检查记录表”评比打分,对检查中所发现的事故隐患问题和违章现象,开出“隐患问题通知单”,各施工单位在收到“隐患问题通知单”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时间、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工程项目经理部有关部门应监督落实问题的解决情况。

若发现重大不安全隐患问题,检查组有权下达停工指令,待隐患问题排除,并经检查组批准后方可施工。

9.建立机械设备、临电设施和各类脚手架工程设置完成后的验收制度。

未经过验收和验收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10.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根据施工的特点,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和季节性措施。

施工中,要根据施工作业面的环境建立安全观测系统,密切注视作业面的环境情况,发现异常须立即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11.对施工过程中暴露出的安全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员的违章指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等情况,应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复查,以确保符合安全要求,并作好安全记录。

12.由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在查明原因,在有调查结论的前提下提出纠正、防范措施的建议。

根据建议、由有关部门制定纠正措施,并进行审核批准。

安全人员监控纠正措施的落实,记录纠正措施的实施过程。

13.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健全和正常运作是预防的根本,有针对性的交底和教育是预防事故的必要手段。

施工中执行全面、全过程、全员的标准化管理,教育工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执行各项安全技术规范和日常的监督、检查指导。

14.实行安全惩罚制度的目的是对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使其在整体施工过程中自觉遵守安全管理制度,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15.发现违章行为后,应开出罚款通知单,通知单内应包括违章者姓名、单位、违章条款和罚款额度、时间、地点、本人签名。

五、劳务用工管理

1.各施工单位使用的外施队人员,必须接受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未经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严禁上岗作业。

2.施工班组人员上岗作业前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教育,分别由施工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总学时不得少于24学时。

3.外施队人员上岗作业前,必须由外施队长(或班组长)负责组织本队(组)学习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一般安全生产知识。

4.特种作业人员,如电焊工、气焊工、架子工等,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准从事特种作业。

在向施工班组下达生产任务的时候,必须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并讲解,凡没有安全技术交底或未向全体作业员进行讲解的。

施工班组有权拒绝接受任务。

5.每日上班前,施工班组负责人,必须召集所辖全体人员,针对当天任务,结合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和作业环境、设施、设备状况、本队人员技术素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思想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班前安全活动提出具体注意事项,跟踪落实,并做好活动纪录。

6.强化对外施队人员的管理。

用工手续必须齐全有效,严禁私招乱雇,杜绝违法用工。

六、行为管理

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安全帽,并系下颌带。

戴安全帽不系下颌带视同违章。

2.凡从事2m以上无法采用可靠防护设施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

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操作中应防止摆动碰撞,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3.参加现场施工的所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将证件复印件报项目经理部备案。

4.各阶段施工严禁上下交叉作业,从事安全隐患较大的工作时应对施工区域进行封闭管理,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5.砌体及抹灰脚手架只做为操作架使用,各种材料需随用随取,不得堆在脚手架上。

6.施工人员应加强安全意识,各种工具、材料在运输、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拿稳牢,避免落物伤人。

七、安全防护管理

1.基槽周围必须设置护身栏杆。

危险处,夜间应设红色标志灯。

2.槽边1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机具。

槽边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m,特殊情况必须采用有效技术措施。

3.各类施工脚手架严格按照脚手架安全技术防护标准和支搭规范搭设,脚手架立网统一采用绿色密目网防护,密目网应绷拉平直,封闭严密。

钢管脚手架应采用无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有裂纹的钢管,脚手架不得钢木混搭。

4.钢管脚手架的杆件连接必须使用合格的扣件,不得使用钢丝或其他材料绑扎。

脚手架必须按楼层与结构拉结牢固。

高大脚手架不得使用柔性材料进行拉结。

5.脚手架的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离墙面不得大于30cm,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

操作面外侧应设一道护身栏杆,立挂安全网,下口封严,防护高度应为1.5m。

6.结构内1.5m×

1.5m以下的孔洞,应加固定盖板。

1.5m×

1.5m以上的孔洞,四周必须设1.2m高护身栏,护身栏上下两道横杆,中间挂安全网。

7.电梯井口处必须设高度不低于1.5m的金属防护门,下底挡脚板高20cm,门两边各宽于门口10cm,门栏刷涂红白相间的颜色,同色间隔20cm。

电梯井内设一道水平安全网,安全网应封闭严密,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电梯井内不得做垂直运输通道或垃圾通道。

8.建筑物楼层临边的四周,无维护结构时,必须设两道防护栏杆或一道防护栏杆并立挂安全网封闭。

9.建筑物的出入口处应搭设长3~6m,宽于出入通道两侧各1m的防护棚,棚顶应满铺不小于5cm厚的脚手板,非出入口和通道两侧必须封闭严密。

八、临时用电管理

1.建立现场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市建委关于现场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

2.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也不得沿地面明敷设。

3.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内、外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

达不到规范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

4.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

现场内所有电闸箱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

电闸箱内电器系统须统一式样、统一配制,箱体统一刷涂桔黄色,并按规定设置围拦和防护棚。

5.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按部颁标准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非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接零或接地保护方式。

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6.在采用接地和接零保护方式的同时,必须最少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

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

7.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修和保管应由专人负责。

8.内部照明使用行灯照明的,其电源电压应不超过36V,灯体与手柄应坚固,绝缘良好,电源线须使用橡套电缆线,不得使用塑胶线。

灯具变压器应有防潮、防雨水设施。

外围的强电照明,必须搭设灯架,灯架高度不得低于2m,并做好绝缘。

9.电焊机应单独设开关。

电焊机外壳应做接零或接地保护。

施工现场内使用的所有电焊机必须加装电焊机触电保护器。

电焊机一次线长度应小于5m,二次线长度应小于30m。

接线应压接牢固,并安装可靠防护罩。

焊把线应双线到位,不得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及结构钢筋作回路地线。

焊把线无破损,绝缘良好。

电焊机设置地点应防潮、防雨、防砸。

九、施工机械管理

1.氧气瓶不得曝晒、倒置、平放使用,瓶口处禁止沾油。

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得小于5m,两瓶同焊炬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m。

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浮桶式乙炔发生器。

如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应严格执行各项有关安全规定,应保持通风良好,并不得在密闭场所施工,施工人员与焊接点应保持在安全距离。

2.圆锯的锯盘及传动部位应安装防护罩。

凡长度小于50cm,厚度大于锯盘半径的木料,严禁使用圆锯。

3.砂轮机应使用单向开关。

砂轮必须装设不小于180º

的防护罩和牢固的工托架。

严禁使用不圆、有裂纹和磨损剩余部分不足25mm的砂轮。

4.塔式起重机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临时固定,各种限位、限重的部件必须保证灵敏有效。

在塔机起重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