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答案2012-09.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250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答案2012-0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答案2012-0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答案2012-0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答案2012-0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答案2012-0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答案2012-09.doc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答案2012-0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答案2012-09.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答案2012-09.doc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对号入座(将合适的科学关键词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科学关键词:

好奇心、琴纳、居里夫人、李时珍、杨利伟、袁隆平、视觉暂留现象、罗杰特、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科学、上轻下重、降低重心

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

1、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的医生是英国的:

琴纳。

2、1824年,英国医生罗杰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人眼具有:

视觉暂留现象。

3、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是:

好奇心。

4、《本草纲目》的作者:

李时珍。

5、科学探究的步骤是: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图2

6、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

科学。

图1

图4

图3

7、如图1所示的滑雪者总是下蹲的原因:

降低重心。

8、镭的发现者:

居里夫人。

9、如图2所示的不倒翁不容易倾倒的原因:

上轻下重。

10、电影的制作原理:

视觉暂留现象。

11、中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12、杂交水稻之父是:

袁隆平。

二、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的准又快)

1、如图3所示要让纸鹦鹉站立起来,回形针应别在纸鹦鹉的尾部,因为这样可以(B)。

A.升高重心B.降低重心

2、如图4所示,在一张卡纸的正面画一鸟笼,在卡纸的背面画一小鸟,快速转动卡纸,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是:

小鸟与笼子和在一起了,这种现象是由于(A)现象形成的。

A.视觉暂留B.幻觉现象

3、要让物体保持平衡,所加的重物等物体应在支撑点的(B),物体就会平衡。

A.上面B.下面

4、琴纳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

奶牛场的女工们从来没有得过天花,于是他就思考:

“为什么挤奶的女工不得天花?

”这是他进行科学研究中的(C)

A.作出猜测B.寻找证据C.提出问题D.得出结论

三、实验对对碰

1、读了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你可能已经知道了科学家是怎样工作的,下面是把琴纳的研究过程进行了浓缩,请根据琴纳的研究过程写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填在后面的圆圈中。

●观察:

他发现奶牛场的女工们从来都没有得过天花。

●好奇:

为什么挤奶的女工不得天花?

●考察:

琴纳到奶牛场实地考察,从中发现了牛会生一种类似天花的病,这就是牛痘,而女工们和牛一样,都患过牛痘。

●猜想:

是不是患过牛痘就不再患天花?

●方法:

能不能给人接种牛痘就不会得天花呢?

●实验:

开始先给一个8岁的男孩接种牛痘,成功后又给2000多名村民接种牛痘,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结论:

用接种牛痘的方法,能防患天花。

由此我们得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答案: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图5

2、如图5所示,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说说你让纸鹦鹉“站”在指尖上的探究实验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答案:

■第一步:

出示一个站在指尖的纸鹦鹉■第二步:

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第三步:

学生带着问题寻找使纸鹦鹉站立的方法

■第四步:

纸鹦鹉也站在自己的指尖上了

四、科学阅读

电影的原理

 电影是人类史上的重要发明,它借助了照相化学、光学、机械学、电子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和原理。

 

电影最重要的原理是“视觉暂留”。

科学实验证明,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像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

电影胶片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一系列静态画面就会因视觉暂留作用而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印象,产生逼真的动感。

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

他们的电影机由一个暗箱组成,里面装有35毫米凿孔胶片间歇运动的牵引机构和遮光旋转机构,并装有一个摄影镜头和放映镜头。

 装上摄影镜头时,可以以每秒12幅的频率摄影,获得负片。

取下摄影镜头,将曝光后的负片与另一条未曝光的胶卷贴在一起曝光后转成正片。

放映时,正片装入机内。

点燃灯泡后,光束穿过胶片和镜头,静止的画面以极短的间隔次高速地通过片窗,使影像在观看者的视网膜上暂留,观众便可看到一组活动的画面。

1895年12月28日。

巴黎卡普遣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

黑暗中,一群模模糊糊的黑白人影在晃动,屋子里充斥着嘈杂的放映机噪声。

这是电影史上划时代的一天。

卢米埃尔兄弟把影片放映在银幕上供许多人一同观看了《拆墙》、《火车到站》、《婴儿的午餐》等12部记录短片。

这一天被定为是电影诞生的日子。

卢米埃尔兄弟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电影之父”。

 

1923年,美国人弗雷斯把电子管用在有声电影的录音设备上,录音式电影问世。

电影进入有声时代。

1935年,三色的彩色系统问世,第一部真正的彩色电影诞生。

1949年,美国的沃勒工程师研究成功宽银幕电影。

以上短文摘自:

《科学百科》

(1)电影最重要的原理是:

视觉暂留。

(2) 电影是人类史上的重要发明,它借助了哪些科学知识?

它借助了照相化学、光学、机械学、电子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和原理。

 

(3)根据短文内容简述电影的发展史?

1、1895年12月28日电影诞生;2、1923年,美国人弗雷斯把电子管用在有声电影的录音设备上,录音式电影问世。

电影进入有声时代。

3、1935年,三色的彩色系统问世,第一部真正的彩色电影诞生。

4、1949年,美国的沃勒工程师研究成功宽银幕电影。

五、我有问题千千问

12岁的华裔小学生马天琪在美国太空总署举办的为火星探测车命名作文比赛获得冠军,得以用“好奇”命名这辆迄今为止最大的火星探测车。

马天琪的父母均来自中国大陆,她还将把自己的中、英文签名都书写在“好奇号”探测车上。

马天琪表示,“好奇”是她想到的第一个名字,她只用了十分钟就写完了200字的小论文,第一句就是“好奇心是人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焰”。

马天琪表示,自己对太空特别感兴趣,希望将来成为环境科学家。

她没有想到太空总署真的能用自己选的名字命名火星探测车,觉得激动万分。

“好奇号”火星探测车于2011年10月由Atlas-V号发射车从佛罗里达的基地送上火星,将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火星探测车。

美国宇航局为这个新“好奇”号火星车设计了复杂的着陆程序。

该火星车进入这颗红色行星的大气后,将借助一个大降落伞和把它的隔热板及后壳扔掉,以减慢下降速度,然后再利用被称作“天空起重机”的推进器慢慢下降。

这个起重机将利用电缆把该车放在火星表面,然后它会飞走,最后坠毁。

“好奇”号预计于2011年发射升空,它将扩大美国宇航局对火星的探索领域,并将有助于天文学家更好地了解这颗红色行星是否存在水。

该火星车收集的数据,或许还有助于科学家弄清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以及火星过去和现在的可居性问题。

该火星车还将对这颗红色行星的气候及地质情况进行评估,为人类探索任务做准备。

阅读上面的短文并观察火星车的图片,找出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你可以研究的问题:

(提示:

可以从你所观察到的火星车名字的命名、形状设计的特点等现象来写出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相关的问题)

我所看到的现象有:

现象一:

火星车上的轮子上有很多花纹。

现象二:

火星车上携带了很多的仪器。

我能提出的问题有:

问题一:

好奇号火星车到火星上去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问题二:

为什么说“好奇心是人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焰”?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对号入座(将合适的科学关键词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科学关键词:

潮湿、轮生、运动、能繁殖后代、有生命物体、对生、氧气、生命、需要营养、互生、头、劳动、胸、放大镜、腹、有生命物体、无生命物体、会死亡

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

1、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有:

能够生长、会死亡、能繁殖后代、需要营养。

2、树叶的生长方式有:

轮生、对生、互生。

3、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

头、胸、腹。

4、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人会:

劳动。

5、动物、植物、人都属于:

有生命物体。

6、蜗牛喜欢的生活环境:

潮湿。

7、动物、植物和人相同的地方就是都有:

生命。

8、自然界的物体可分为两大类:

有生命物体和无生命物体。

9、如图所示的是观察小动物所借助的观察工具:

放大镜。

10、金鱼不断地喝水,是为了吸收水中的氧气。

11、动物和植物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是否能够运动。

二、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的准又快)

1、观察校园内的小动物时,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C)。

A.不要发出大的响动,以免它受到惊吓。

B.不要用手直接触摸,以免它受到伤害

C.观察完毕,把蚂蚁弄死

2、如图所示物体中,有生命的物体有(AD)。

瀑布

蔬菜

A.B.

机器人

花生

C.D.

3、蜗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它的腹部就是它的足。

蜗牛的足叫(A)。

A.腹足B.软足C.脚

4、蜗牛的触角有(B)对。

A.3B.1C.2

5、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B),这种物质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A.粘液B.信息素C.水分

6、下列食物中,蜗牛最喜欢吃的食物是(B)A.蛋糕B.菜叶C.桔子

7、植物和动物都属于(A),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A.生物B.植物C.动物

8、以下特征不属于植物的共同特征的是(D)

A.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结构B.植物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生命需求C.植物都能长大、都要呼吸等D.植物都要运动

9、蜗牛需要潮湿的环境,如果天不下雨,蜗牛就在(B)出来活动。

A.白天B.晚上

10、蚂蚁是用(A)来交流信息的。

A.头上的触角B.舞蹈

三、实验对对碰1、把实验的具体操作与要研究的问题用线连接起来。

◆在蜗牛的周围放上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等

◆把两只不同的蚂蚁放在一起

◆在蜗牛的周围放上醋、酒等刺激物

◆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

◆探究蜗牛吃什么

◆探究蜗牛对刺激的反应

◆探究蚂蚁的习性

答案

2、用圈图表示下列各物体之间的关系。

(一:

生物、动物、植物、人)(二:

车、汽车、自行车、拖拉机、吉普车)

答案:

四、科学阅读

植物哨兵

植物体内的生理活动,让生物学家们着迷。

而另外一些科学家则看上了植物扎根土壤,忠于职守的特性。

由于不少植物对环境的变化都非常敏感,并能通过颜色、形状、生长习性的变化上表现出来。

人们就依靠对植物状态的监测,来对有害物质进行预警。

这为现代战争中的环境监测提供了意想不到的帮助。

在战争地带前进的士兵,正尝试用电子装置来监测植物,以此判断当地是否遭受过化学毒气的攻击。

植物扎根地面不会逃跑,它们就成了忠于职守的哨兵。

科学家们已经培养成功了几种植物哨兵,他们对化学、辐射等环境的变化特别敏感,用于警示有毒的生物制剂化学制剂的出现。

同时,某些植物对某种有害物质还有净化清除的功能。

可以想象,将来我们刚刚完成装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