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洗液的配制方法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20556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洗液的配制方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常用洗液的配制方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常用洗液的配制方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常用洗液的配制方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常用洗液的配制方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洗液的配制方法Word文件下载.docx

《常用洗液的配制方法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洗液的配制方法Word文件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洗液的配制方法Word文件下载.docx

如丙酮、乙醚、乙醇等可用于洗脱油脂、脂溶性染料污痕等,二甲苯可洗脱油漆的污垢。

  ⑻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和含有高锰酸钾的氢氧化钠溶液:

这是两种强碱性的洗涤液,对玻璃仪器的侵蚀性很强,可清除容器壁污垢,洗涤时间不宜过长,使用时应小心慎重。

玻璃仪器的洗涤

 

在分析工作中,洗涤玻璃仪器不仅是一个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也是一个技术性的工作。

仪器洗涤是否符合要求,对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均有影响。

不同分析工作(如工业分析、一般化学分析和微量分析等)有不同的仪器洗涤要求,我们以一般定量化学分析为基础介绍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一、洗涤仪器的一般步骤

1、用水刷洗:

使用用于各种形状仪器的毛刷,如试管刷、瓶刷、滴定管刷等。

首先用毛刷蘸水刷洗仪器,用水冲去可溶性物质及刷去表面粘附灰尘。

2、用合成洗涤水刷洗:

市售的餐具洗涤灵是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的中性洗液,可配制成1—2%的水溶液,也可用5%的洗衣粉水溶液,刷洗仪器,它们都有较强的去污能力,必要时可温热或短时间浸泡。

洗涤的仪器倒置时,水流出后,器壁应不挂小水珠。

至此再用少许纯水冲仪器三次,洗去自来水带来的杂质,即可使用。

二、各种洗涤液的使用

针对仪器沾污物的性质,采用不同洗涤液能有效地洗净仪器。

各种洗涤液见表1。

要注意在使用各种性质不同的洗液时,一定要把上一种洗涤液除去后再用另一种,以免相互作用生成的产物更难洗净。

铬酸洗液因毒性较大尽可能不用,近年来多以合成洗涤剂和有机溶剂来除去油污,但有时仍要用到铬酸洗液,故也列入表。

三、砂芯玻璃滤器的洗涤

1、新的滤器使用前应以热的盐酸或铬酸洗液边抽滤边清洗,再用蒸馏水洗净。

2、针对不同的沉淀物采用适当的洗涤剂先溶解沉淀,或反复用水抽洗沉淀物,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在110℃烘箱中烘干,然后保存在无尘的柜或有盖的容器。

若不然积存的灰尘和沉淀堵塞滤孔很难洗净。

表2列出一些洗涤砂芯滤板的洗涤液可供选用。

表1 

几种常用的洗涤液

洗涤液及其配方

使用方法

① 

铬酸洗液

研细的重铬酸钾20g溶于40mL水中,慢慢加入360mL浓硫酸。

用于去除器壁残留油污,用少量洗液刷洗或浸泡一夜,洗液可重复使用。

②工业盐酸(浓或1:

1)

用于洗去碱性物质及大多数无机物残渣。

③碱性洗液

10%氢氧化钠水溶液或乙醇溶液。

水溶液加热(可煮沸)使用,其去油效果较好。

注意:

煮的时间太长会腐蚀玻璃,碱—乙醇洗液不要加热。

④碱性高锰酸钾洗液

4g高锰酸钾溶于水中,加入10g氢氧化钠,用水稀释至100mL。

洗涤油污或其他有机物,洗后容器沾污处有褐色二氧化锰析出,再用浓盐酸或草酸洗液、硫酸亚铁、亚硫酸钠等还原剂去除。

⑤草酸洗液

5—10g草酸溶于100mL水中,加入少量浓盐酸。

洗涤高锰酸钾洗液后产生的二氧化锰,必要时加热使用。

⑥碘—碘化钾洗液

1g碘和2g碘化钾溶于水中,用水稀释至100mL。

洗涤用过硝酸银滴定液后留下的黑褐色沾污物,也可用于擦洗沾过硝酸银的白瓷水槽。

⑦有机溶剂

苯、乙醚、二氯乙烷等。

可洗去油污或可溶于该溶剂的有机物质,使用时要注意其毒性及可燃性。

用乙醇配制的指示剂干渣,比色皿,可用盐酸—乙醇

(1:

2)洗液洗涤。

⑧乙醇、浓硝酸

不可事先混合!

用一般方法很难洗净的少量残留有机物,可用此法:

于容器加入不多于2mL的乙醇,加入10mL浓硝酸,静置即发生激烈反应,放出大量热及二氧化氮,反应停止后再用水冲,洗操作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不可塞住容器,作好防护。

表2 

洗涤砂芯玻璃滤器常用洗涤液

沉淀物

洗涤液

AgCl

1:

1氨水或10%Na2S2O3水溶液。

BaSO4

100℃浓硫酸或用EDTA—NH3水溶液(3%EDTA二钠盐500mL与浓氨水100mL混合)加热近沸。

汞渣

热浓硝酸。

有机物质

铬酸洗液浸泡或温热洗液抽洗。

脂肪

四氯化碳或其他适当的有机溶剂。

细菌

化学纯浓硫酸5.7mL,化学纯亚硝酸钠2g,纯水94mL充分混匀,抽气并浸泡48h后,以热蒸馏水洗净。

四、特殊要求的洗涤方法

在用一般方法洗涤后用蒸汽洗涤是很有效的。

有的实验要求用蒸汽洗涤,方法是烧瓶安装一个蒸汽导管,将要洗的容器倒置在上面用水蒸汽吹洗。

某些测量痕量金属的分析对仪器要求很高,要求洗去ug级的杂质离子,洗净的仪器还要浸泡至1:

1盐酸或1:

1硝酸中数小时至24h,以免吸附无机离子,然后用纯水冲洗干净。

有的仪器需要在几百摄氏度温度下烧净,以达到痕量分析的要求。

一、误差来源

1.过失误差

过失误差也称粗差。

这类误差明显的歪曲测定结果,是由测定过程中犯了不应有的错误造成的。

例如,标准溶液超过保存期,浓度或价态已经发生变化而仍在使用;

器皿不清洁;

不严格按照分析步骤或不准确地按分析方法进行操作;

弄错试剂或吸管;

试剂加入过量或不足;

操作过程当中试样受到大量损失或污染;

仪器出现异常未被发现;

读数、记录及计算错误等,都会产生误差。

过失误差无一定的规律可循,这些误差基本上是可以避免的。

消除过失误差的关键,在于分析人员必须养成专心、认真、细致的良好工作习惯,不断提高理论和操作技术水平。

2.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或恒定误差,往往是由不可避免的因素造成的。

在分析测定工作中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方法误差、仪器误差、人员误差、环境误差、试剂误差等。

(1) 

方法误差

方法误差又称理论误差,是由测定方法本身造成的误差,或是由于测定所依据的原理本身不完善而导致的误差。

例如,在重量分析中,由于沉淀的溶解,共沉淀现象,灼烧时沉淀分解或挥发等;

在滴定分析中,反应进行不完全或有副反应,干扰离子的影响,使得滴定终点与理论等当点不能完全符合,如此等等原因都会引起测定的系统误差。

(2) 

仪器误差

仪器误差也称工具误差,是测定所用仪器不完善造成的。

分析中所用的仪器主要指基准仪器(天平、玻璃量具)和测定仪器(如分光光度计等)。

由于天平是分析测定中的最基本的基准仪器,应由计量部门定期进行检校。

市售的玻璃量具(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比色管等),其真实容量并非全部都与其标称的容量相符,对一些要求较高的分析工作,要根据容许误差围,对所用的仪器进行容量检定。

分析所用的测定仪器,要按说明书进行调教。

在使用过程中应随时进行检查,以免发生异常而造成测定误差。

(3) 

人员误差

由于测定人员的分辨力,反应速度的差异和固有习惯引起的误差称人员误差。

这类误差往往因人而异,因而可以采取让不同人员进行分析,以平均值报告分析结果的方法予以限制。

(4) 

环境误差

这是由于测定环境所带来的误差。

例如室温、湿度不是所要求的标准条件,测定时仪器所振动和电磁场、电网电压、电源频率等变化的影响,室照明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等。

在实验中如发现环境条件对测定结果有影响时,应重新进行测定。

(5) 

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在以往的分析测定文献中称为“偶然误差”,但“偶然误差”这一名词经常给人以误会,以为“偶然误差”是偶然产生的误差。

其实,偶然误差并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必然产生的,只是各种误差的出现有着确定的概率罢了,因此建议不要用偶然误差一词,而用随机误差这个名词。

随机误差的定义是:

在实际相同的条件下,对同一量进行多次测定时,单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异的绝对值和符号无法预计的误差。

这种误差是由测定过程中各种随机因素的共同影响造成的。

在一次测定中,随机误差的大小及其正负是无法预计的,没有任何规律性。

在多次测定中,随机误差的出现具有统计规律性,即:

随机误差有大有小,时正时负;

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次数多;

在一定的条件下得到的有限个测定值中,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界限;

在测定的次数足够多时,绝对值相近的正误差与负误差出现的次数大致相等,此时正负误差相互抵消,随机误差的绝对值趋向于零。

分析工作者在用平均值报告分析结果时,正是运用了这一概率定律,在排除了系统误差的情况下,用增加测定次数的办法,使平均值成为与真实值较吻合的估计值。

二、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要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必须考虑在分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误差,采取有效措施,将这些误差减少到最小。

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各种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是不同的。

化学分析法对高含量组分的测定能获得准确和较满意的结果,相对误差一般在千分之几。

而对低含量组分的测定,化学分析法就达不到这个要求。

仪器分析法虽然误差较大,但是由于灵敏度高,可以测出低含量组分。

在选择分析方法时,一定要根据组分含量及对准确度的要求,在可能条件下选最佳分析方法。

2.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如前所述增加测定次数可以减少随机误差。

在一般分析工作中,测定次数为2—4次。

如果没有意外误差发生,基本上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分析结果。

3.消除测定中系统误差

消除测定中系统误差可采取以下措施:

其一是做空白实验,即在不加试样的情况下,按试样分析规程在同样操作条件下进行的分析。

所得结果的数值称为空白值。

然后从试样结果中扣除空白值就得到比较可靠的分析结果。

其二是注意仪器校正,具有准确体积的和质量的仪器,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和分析天平砝码,都应进行校正,以消除仪器不准所引起的系统误差。

因为这些测量数据都是参加分析结果计算的。

其三是作对照试验,对照试验就是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在同样的条件下,用标样代替试样进行的平行测定。

将对照试验的测定结果与标样的已知含量相比,其比值称为校正系数。

校正系数=标准试样组分的标准含量/标准试样测定的含量

被测试样的组分含量=测得含量×

校正系数

综上所述,在分析过程中检查有无系统误差存在,作对照试验是最有效的办法。

通过对照试验可以校正测试结果,消除系统误差。

一、玻璃仪器的干燥

做实验经常要用到的仪器应在每次实验完毕之后洗净干燥备用。

用于不同实验的仪器对干燥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定量分析中的烧杯、锥形瓶等仪器洗净即可使用,而用于有机化学实验或有机分析的仪器很多是要求干燥的,有的要求无水迹,有的要求无水。

应根据不同要求来干燥仪器。

1、晾干 

不急用的,要求一般干燥,可在纯水涮洗后,在无尘处倒置挖去水分,然后自然干燥。

可用安有斜木钉的架子和带有透气孔的玻璃柜放置仪器。

2、烘干 

洗净的仪器控去水分,放在电烘箱中烘干,烘箱温度为105—120℃烘1h左右。

也可放在红外灯干燥箱中烘干。

此法适用于一般仪器。

称量用的称量瓶等烘干后要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和保存。

带实心玻璃塞的及厚壁仪器烘干时要注意慢慢升温并且温度不可过高,以免烘裂,量器不可放于烘箱中烘。

硬质试管可用酒精灯烘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