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考试论文李鸿章与中国军队近代化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16176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史考试论文李鸿章与中国军队近代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近代史考试论文李鸿章与中国军队近代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近代史考试论文李鸿章与中国军队近代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近代史考试论文李鸿章与中国军队近代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近代史考试论文李鸿章与中国军队近代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代史考试论文李鸿章与中国军队近代化Word文档格式.docx

《近代史考试论文李鸿章与中国军队近代化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史考试论文李鸿章与中国军队近代化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代史考试论文李鸿章与中国军队近代化Word文档格式.docx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3年6月12日

作者声明

本考试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

对本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因本毕业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成果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作者专业

作者学号

作者签名

20年月日

XXX

LiHongzhangandChina’smilitarymodernization

X,XX

 

摘  要

李鸿章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毁誉参半。

本文试从军队近代化的角度来分析近代李鸿章对我国军队近代化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李鸿章组建的淮军和北洋水师入手,首先根据各个文献,总结并提出近代化军队的特点,然后,就淮军与北洋水师的特点与之进行比较,并最终得出结论:

淮军只能算是“半近代化”的陆军,北洋水师在可以算是“近代化”的海军,而李鸿章在中国军队近代化中功不可没,他不但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并且也连带着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与以往的论文使用模糊的“近代化”“军队近代化”“近代化军队”的概念不同,笔者首先就利用文献资料给出了近代化军队的特点,并且阐明“近代化军队”与“军队近代化”的关系,然后以此为理论基础,探讨李鸿章与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关系。

关键词:

近代化;

军队;

李鸿章

Abstract

Lihongzhangisapersonwithmuchcontroversy,andhegetsbothpraiseandblame.ThispapertriestoanalyzeLihongzhang‘sinfluenceonChina‘smilitarymodernizationintermsofthemilitarymodernization.Thispaperbeginsfromthebuilding-upofHuaiarmyandNorth-oceannavy,andfirstlysumsupthefeaturesofmodernizedmilitaryandthencomparesthefeaturesofHuaiarmyandNorth-oceannavywiththemonebyone;

finallythispaperdrawsaconclusionthatHuaiarmyisan“half-modernized”armyandNorth-oceannavyisamodernizednavy.AndLihongzhang‘scontributioncan’tbeneglected.HenotonlypushedthemodernizationofChina‘smilitaryheavilybutalsopushedthemodernizationofChina.

Thispaper’sinnovationplaceisthatthispaperdoesnotusetheobscureconcept“modernization””modernizedmilitary””militarymodernization”likeformerpapers.Authorfirstlygivessomefeaturesofmodernizedmilitarybysummingupmanypapers,andsetsforththerelationbetween“modernizedmilitary”and“militarymodernization”,andthenbasingonit,discussestherelationbetweenLihongzhangandChina’militarymodernization.

Keywords:

Modernization;

military;

Lihongzhang

目录

引论……………………………………………………………………………1

一、军队近代化的概念………………………………………………1

二、李鸿章在军队创建上的作为………………………………………2

三、李鸿章与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关系…………………………………………5

结语……………………………………………………………………………6

主要参考文献…………………………………………………………………7

附录………………………………………………………………………8

附录一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建议…………………………………………………8

后记…………………………………………………………………………9

引论

李鸿章,作为一位在中国近代的历史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然而,据我们所学的历史来看,李鸿章多是作为反面人物出现,比如在《马关条约》的签订中,李鸿章就是中方的代表。

但是,随着知识的增加,我认为,不能仅仅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反面人物,其功过仍然需要客观的评析。

李鸿章在“上海士绅安庆求援湘军”这一机会中,创建了“淮军”,并且使淮军发展为“中国第一支近代化军队”。

因此,本文试从军队近代化的角度论起,希望能够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李鸿章的功过,给对李鸿章的客观评价做出一点贡献。

由于时间、精力和笔者能力有限,文章中存在一些错误在所难免,希望读者能够包涵。

一、军队近代化的概念

本文的题目为“李鸿章与中国军队近代化”,因此,笔者认为,弄清楚“军队近代化”这一概念,至关重要。

如果连“军队近代化”这一概念都不清楚,那么何谈“中国军队近代化”,更遑论“李鸿章与中国军队近代化”了。

从笔者所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对于“军队近代化”这一概念,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

此外,“近代化”语出英文“modernization”,这一英文单词又可译为“现代化”,然而,这一“现代化”,“乃一来自西方的概念,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别,致使在西方人看来是‘现代化’的社会过程,东方人却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因此,这里所探讨的“近代化”以中国意义的“近代化”为准。

“近代化”作为一个过程词,指的是一段过程,军队在近代化之后便成为“近代化军队”,有人认为“小站练兵是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开端”;

也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中,在援沪时候的淮军,便已经是“中国军队近代化的起步”;

也有人提出了一些可以作为衡量军队是否近代化的条件,比如武器装备的西化是军队近代化的第一步。

在此,笔者认为,利用近代化军队所具备的条件来衡量军队的近代化程度应当是比较合适的,因为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操作,而且也很客观。

结合小站练兵、促使较早建立起近代化军队的古斯塔夫二世的军事改革的一些特点,笔者认为,一支近代化的军队,应当至少有如下的特点(排序不分先后):

1、以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2、拥有强制性的绝对纪律、大量的日常训练以及较为合理的编制;

3、武器装备以较为先进的热兵器,比如铜帽枪,为主,有较强的火力输出;

4、能够进行步、骑、炮兵的协同作战(此为陆军的特点,对于海空军,则应为多个兵种的协同作战)。

有了以上四个特点的军队,笔者认为,便已经初步实现了近代化,基本上可以称之为近代化军队了。

二、李鸿章在军队创建上的作为

在解决了什么是“军队近代化”以及什么是“近代化军队”这两个基本概念之后,笔者认为,下面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李鸿章在军队创建上的作为。

众所周知,李鸿章所创建的军队主要有两支,一是淮军,二是北洋水师。

淮军,如引论中所述,是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应上海士绅安庆求援湘军这一机会建立起来的。

淮军最初组建在1861年湘军攻陷安庆后,曾国藩为了扩充兵力,决定派李鸿章招募淮勇,再组建一支军队。

组建过程不再细说。

淮军的营制都是仿照的湘军,也正如李鸿章所说:

“湘淮营制,同一家法”。

其具体安排详见图1。

图1、淮军营制图

淮军在于太平军的作战中,不断进行着西化,这也是在于华尔的洋枪队协同作战时受了洋枪队的影响。

首先是洋枪化,有原来所配备的火绳枪慢慢的换装为铜帽枪,到1868年8月,“剿捻”结束时,基本完成了换装。

接着,李鸿章又开始组建洋炮队,最初是在张遇春的营中建立了200人的洋炮队,然后从1871年到1877年,淮军又先后添置德国克虏伯后膛炮114尊,并且仿照德国的炮营建制,建立起炮队19营。

此时,淮军的炮兵已经成为了一个既可以独立作战,又可以与步兵协同的作战的新兵种。

另外,李鸿章还将营中的长夫发展为工兵。

至此,淮军已经初步建成步、骑、炮、工多兵种协同的军队。

与此同时,李鸿章还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从国外买枪够炮,仿制西方的先进武器装备。

由于这些新式武器在使用上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而且威力也比较大,李鸿章还专门请来外籍军官作为教官,对淮军进行直接训练,讲授枪炮的使用,进行队列、体操、行军、测绘、战阵等西式操练。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李鸿章的湘军,在本文所列的近代化军队的四个特点中,已经具备了至少两个:

武器装备以较为先进的热兵器,比如铜帽枪,为主,有较强的火力输出;

能够进行步、骑、炮兵的协同作战。

对于第1个特点,由于袁世凯的北洋新军,诞生晚于李鸿章的淮军,而且北洋新军的募兵制度已经比旧制度先进,但是它仍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征兵制而是募兵制,因此我们可以推知,淮军实行的仍然是募兵制。

对于第2个特点,其编制的合理我们从图1中便可以看出。

至于强制性的绝对纪律、大量的日常训练,这个则是不敢恭维,就连李鸿章都感叹“并不能用”。

所以,笔者认为,李鸿章的淮军,在近代化军队的四个特点中只含有两个半,因此,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近代化军队,但是,他的淮军又确实比以往的军队要强很多,可以算是“半近代化”的军队。

北洋水师,建立的最初原因是1874年日军侵台事件;

1879年,日废琉球的刺激使清廷认识到海防的重要性,决定发展海军,筹建海防,北洋水师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1888年9月,清廷颁布《北洋海军章程》,北洋水师正式建成。

李鸿章也说,其建立北洋水师的目的,“大半为制驭日本人起见”。

刚刚建成后的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一说世界第七),但是,到了1891年,就不再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六了,因为在随后的三年里,北洋水师几乎没有任何发展,而为日本所超过。

在本文中,笔者选取北洋水师全盛时期,即刚刚建成的北洋水师,进行分析。

在1888年,北洋水师共有战舰25艘,其中包括战列舰、炮舰、运输舰、练习舰等,还有若干鱼雷艇、辅助舰艇,其战舰、鱼雷艇大多为德国、英国制作,质量上乘。

俾斯麦还曾指示德国伏尔铿造船厂,一定要“卓越而准时地完成同中国的购舰贸易”。

其主要战舰详见表1。

舰名

舰种

排水

(吨)

马力

(匹)

航速

(节)

火炮

(门)

鱼雷

(具)

乘员(人)

管带

制造地

下水(年)

定远

铁甲舰

7335

6200

14.5

22

3

331

刘步蟾

德国

1882

镇远

15.4

林泰曾

来远

巡洋舰

2900

4400

14

16

2

202

邱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