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及成品保护措施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08225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防治及成品保护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质量通病防治及成品保护措施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质量通病防治及成品保护措施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质量通病防治及成品保护措施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质量通病防治及成品保护措施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防治及成品保护措施Word格式.docx

《质量通病防治及成品保护措施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防治及成品保护措施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通病防治及成品保护措施Word格式.docx

钢筋保护层;

搭接长度,锚固长度;

钢筋移位;

拉墙筋的位置、间距;

焊接接头过热;

弯钩尤其是箍筋弯钩的角度。

3模板工程:

梁柱节点处理;

模板与砖墙缝隙处理;

踏步的起始点位置;

支撑系统;

柱加固办法、间距;

柱墙转角处加固;

提前拆模。

4砼工程:

养护前失水较快,砂较细,塌落度较大而发生表面龟裂;

蜂窝麻面甚至狗洞(特别是墙柱钢筋密集处);

分层离析;

施工缝位置及接浆处理;

过振;

烂根;

踏步及楼面处理粗糙;

垃圾杂物清理。

5砌筑工程:

漏放拉结筋或位置不对或不合格;

砂浆不饱满;

基层处理;

通缝;

节点处砌筑错误(如墙根、墙顶、墙端、门窗侧、窗台、门窗顶);

砖湿润;

砖水平缝不平;

垂直度超规范;

一次性砌到顶或超高。

6抹灰工程:

空鼓;

掉角;

爆籽;

墙根处理;

阴阳角不直、不方正;

颜色不均;

开裂;

墙面不平整;

垂直度超标;

腰线、滴水线、分格条的处理。

7屋面工程:

管孔渗水;

女儿墙根渗水;

雨水斗、屋面管道、女儿墙、外墙节点防水处理,形象处理;

分仓缝设置与处理;

防水材料粘贴不牢,搭接不够、空鼓、厚薄不均;

屋面积水;

管道污染;

保护层处理不干净、不平整。

8楼地面工程:

返砂;

不平整;

地砖等纹路不通或过大或过小或破纹;

积水。

9门窗工程:

窗侧及窗内渗水;

窗框内积水;

窗、门框破脏;

门窗推拉较紧或较松;

门窗对角线不准;

门窗小五金破损、生锈;

门窗缝过大或太小;

门窗侧抹灰松动;

门窗与墙面尺寸不符,偏向相反或均偏内偏外;

门窗倾斜。

10给排水工程:

管道结露;

排水管堵塞;

大便器与排水管连接处漏水。

11电气工程:

电线管套丝乱扣;

跨接不牢;

室内箱盒安装标高不一致;

开关通断不灵。

三、常见通病防治:

1地面开裂、沉降:

加强回填土分层均匀夯实和验收;

对回填土采取水夯措施;

控制回填土质量;

地面按规范作分仓缝处理;

地面砼浇筑前检测回填土密实度。

2楼面墙面开裂、空鼓:

加强砌体拉结筋检查与布放;

控制墙体通缝;

确保砌体砂浆饱满度尤其是头缝砂浆的饱满;

检查东西山墙及楼面角点设计是否有辐射筋;

控制砼塌落度,加强砼振捣;

控制砼浇筑施工缝;

抹灰砂浆内掺加MT砂浆外加剂;

控制水泥用量;

控制白灰熟化;

加强砼界面处理。

3楼面屋面渗水:

加强屋面节点防水处理;

加强孔洞清理清洗;

孔洞用微膨胀细石砼分层封堵;

较大孔洞内按规范焊接钢筋;

加强屋面砼的振捣(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

检查屋面和楼面是否开裂并提前进行处理。

4外墙面渗水:

地下室外墙裂缝及时处理;

地下室墙脚收头按规范处理;

砌体按规范砌筑;

砌体与砼墙之间缝隙满塞砂浆;

墙体螺杆眼、脚手洞用砂浆、砼及发泡剂及时逐个封堵并作隐蔽验收;

检查墙面粉刷前是否有裂缝并及时处理。

5窗顶窗侧、窗台渗水:

按规范设置泛水和滴水;

窗台浇筑砼盖板并形成泛水坡度;

窗外侧墙体抹灰时留置4-5mm宽圆弧嵌胶凹槽;

凹槽内硅胶严密;

控制抹灰及找平砂浆强度。

6窗渗水:

加强接口硅胶封堵;

加强五金处硅胶封堵;

防止窗槽内倾;

窗槽泛水足够有效;

按规范方法拼接。

7模板轴线偏位预防措施:

(1)模板轴线放线后,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才能支模。

(2)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限位措施,如采用焊接钢件限位,以保证底部和顶部位置准确。

(3)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部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4)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5)混凝土浇捣时,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6)混凝土浇捣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灌高度要控制在施工规范范围内。

8模板变形预防措施:

(1)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浇捣时侧向压力和振捣时产生的荷载,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承载能力和钢度。

(2)梁底支撑间距应能保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应先认真夯实,设排水措施,并铺放通长垫木或型钢,以确保支撑不沉陷。

(3)模板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放置,围檩及对销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4)梁、柱模板若采用卡具时,其间距要按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

(5)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6)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

(7)当梁、板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模板中间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度的1/1000~3/1000。

9模板接缝不严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2)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捣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3)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10模内不理不符要求预防措施:

(1)在封模前,将模内垃圾清除干净。

(2)墙、柱根部的拐角、梁柱接头处留清扫孔,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将清扫口处封模。

(3)钢筋绑扎完毕,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除模内垃圾。

11绑扎不符合要求预防措施:

(1)按规定进行操作。

(2)箍筋加工要求按要求执行。

(3)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不可破。

(4)矫正主筋严格按1:

6坡度进行。

(5)设定位箍筋,防止主筋弯曲。

(6)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和规范规定,严格做好钢筋工程隐蔽验收。

12蜂窝麻面预防措施。

(1)模板清理干净,不得粘有杂物垃圾。

(2)控制拆模强度,不宜提早拆模。

(3)模板拼缝严密,缝隙处要采取切实措施填嵌,防止浇捣时混凝土漏浆。

(4)混凝土浇捣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振捣应至气泡排出为止。

(5)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有采用溜槽、溜管、串筒下料,防止混凝土离析。

(6)钢筋稠密区域要选择合理粗骨料,振动器要采用刀片式等措施。

13露筋预防措施:

(1)浇捣混凝土时,应检查钢筋位置,采取限位措施,防止钢筋偏位。

(2)检查保护层的垫板厚度、数量、位置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整。

(3)钢筋稠密区域,应选择适当的石子,石子最大颗粒料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

(4)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棒撞击钢筋,在钢筋稠密区域内可用刀片式振动棒振捣。

(5)模板缝隙处要采取填嵌措施,防止漏浆。

(6)混凝土振捣时不得踩踏钢筋,如有钢筋被踩弯或松扣者,应及时调整,补扣绑好。

14砂浆饱满度差预防措施:

(1)改善砂浆和易性,使用混合砂浆的现场塑化材料应经常浇水湿润,应有防暴晒、防风干结硬的措施。

(2)不宜选用标号过高的水泥和过细的砂子拌制砂浆,严格执行施工配合比,不得不经试验随意更换材料,要保证砂浆搅拌时间。

(3)不准使用未经处理的桶底砂浆或隔日砂浆,尽量做到随拌随用,一般气温条件下3~4h内用完,气温较高时可控制在2~3h,防止沉底结硬。

(4)推行“一块砖、一铲灰、一揉挤”的三一砌砖法,不准采用推尺铺灰法或摆砖砌法。

(5)严禁干砖上墙,砌筑前应提前浇水,水浸湿砖10mm深为宜。

(6)每砌完一步架砖都应进行竖缝的刮缝和塞缝,以减少外墙渗漏点,提高砌体强度。

15粉刷工程:

(1)在粉刷前,对基层表面上的灰尘污垢油渍等,均应仔细清除干净。

(2)在粉刷工程开始前,施工单位办理好结构验收手续。

(3)墙面应检查平整度,如凹凸太多要凿平或用1:

3水泥砂浆垫平;

墙面的脚手洞要修补好,并浇水湿润。

(4)管道通过墙洞或楼板洞应堵牢、密实、无渗水现象。

(5)严格执照粉刷工艺流程进行作业。

16砖墙、混凝土基层抹灰空鼓、裂缝预防措施:

(1)墙体与混凝土交接处未加拉结钢筋时,可按规范要求按间距补加,可用ф6钢筋,长度按规定要求,一端焊接在板墙颁筋上或柱的箍筋上,另一端加90º

弯钓鱼台打入灰缝中,事先要把墙两边的灰缝各自的剔深60mm,待钢筋嵌入后,再用1:

2水泥砂浆嵌平墙面。

(2)混凝土表面的油污、油漆隔离剂等,均应在抹灰前清除干净。

用钢模等制作的光滑的混凝土表面要凿毛,当抹水泥砂浆时,应用斩斧密斩(俗称剥皮斩毛)。

当抹黄砂石灰砂浆时,可星点斩毛,即斩痕间距30mm左右,痕深3~5mm。

或用1:

1水泥砂浆掺10%的107胶先薄薄抹一层(厚约3mm),待表面返白后再进行抹灰(在实践中我们觉得斩毛的效果比较好)。

(3)对凹凸不平的基层,应事先剔平或用1:

3水泥砂浆分皮补平,但当抹灰厚度大于40mm时,应采取技术措施在抹灰层中间加Φ4mm钢筋网片,每200mm双向,并用Φ6mm短钢筋每600mm间距与基层锚固(当基层为混凝土时,可用Φ6.5mm冲击钻打深60mm的洞,把“∩”形短钢筋打入。

当基层为砖墙时,可把短钢筋打入灰缝中)。

钢筋网片与短钢筋要用铅丝连接,钢筋网片必须放在起厚的抹灰层中间。

(4)墙面挑头木洞、脚手洞应镶嵌密实,管道洞和贴墙管理槽,应用1:

3水泥砂浆嵌塞密实平整。

(5)木基层与混凝土、砖墙面交接处,应铺钉两边各不小于110mm金属网。

(6)抹灰前墙面应浇水,浇水量应根据气温不同进行,在常温下一般隔夜进行浇水,二遍即可。

但因气候和操作环境变化大,则应根据实际酌情掌握。

17墙面砖镶贴工程:

(1)饰面材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

(2)在抹底灰找平前须将基层表面的浮灰、砂浆疙瘩、油污等清除干净,补好孔洞,高出部位凿平。

(3)用废面砖按粘结层厚度做好标志块,用托线板上下挂直,横向拉直拉通,并作间距为1.5m的中间标准点,用以控制墙面饰面的平整度。

(4)饰面砖镶贴宜从阳角开始,并由下往上进行。

(5)找平层七、八成干时,根据砖的尺寸和镶贴的施工面积,在找平面上分格排砖弹线。

同一墙面上砖块横竖排列,不得有一行以上非整砖并排在次要部位,遇管线、灯具、洁具等应用整砖套割吻合,不得碎拼。

(6)镶贴面砖之前,要在施工前2h浸水,并晾干无水迹,方可贴。

(7)瓷砖就位后用灰匙将缝拨直,保证灰缝平直密实。

(8)饰面砖镶贴完毕后,在砖面水泥未干前,用清水将砖的表面擦洗干净,接缝处用白水泥沟缝。

18木门安装:

(1)木门框安装前应校正规方,按设计标高和平面位置在立墙体过程中进行安装。

(2)立框时要拉水平通线,垂直方向要有线锤找直吊正并临时固定。

(3)在砖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