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0461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

《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

设计意图

利用投影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及分子汽车图片,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再探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观看图片,思维想象。

把现实世界带入教室,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

创设情境,激励学习。

研究交流

活动一物质的分类

请大家试着画出物质分类的草图。

通过视频展示台进行交流。

动手探究。

师生交流。

整理知识。

过渡

<

媒体展示>

播放课件中物质的分类图。

(附后)

过渡>

通过大家的尝试,我们不难发现:

尽管世界复杂多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的。

观看课件。

利用媒体将知识网络展示给学生。

分组练习

分组练习>

小组讨论,把8种物质分类

组长进行分组,组内组间进行交流。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展示拓展

形象的树状分类图

观察思考

给于更形象的认识。

过渡

为什么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

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思考讨论

引导学生认识组形成物质的元素

活动二元素

青蒿素是创新药物的典范,主要研发者

屠呦呦教授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展示图片。

观看课件

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

元素、原子概念的关系

学生讨论填表

加深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发现元素规律

展示元素周期表及1-18号元素的结构示意图。

学生寻找规律

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分析1、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

2、金刚石与石墨性质不同的原因?

思考观看课件

促进学生由宏观到微观的转变

活动三、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哪几种?

以下物质各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

水、氧气、二氧化碳、铁、金刚石、氦气氯化钠、硫酸铜。

讨论、回答问题

建立物质的微粒观

比较分子与原子

观看电解水微观过程,你能获

得哪些信息(图解)

掌握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自主分析出分子原子的不同。

比较离子与原子

下面A、B、C、D四幅图,你知道那幅图是原子结构图,那幅是离子结构图吗?

学生回答

分析出原子粒子内部结构的区别,学会判断原子离子。

活动四:

构建知识网络

学生画出元素、物质、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网络图

画结构网络图

帮助学生形成网络。

结语

科学无止境,探索知成功,探究构成物质的奥秘可造福于人类,请同学们努力前行吧!

激励学生学习。

学情分析

(一)学生情况

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对化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但是九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严格管理。

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二)复习方法

通过考纲要求明确复习方向;

通过知识再现回忆旧知,在熟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知识网络;

再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把“双基”落实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法指导

我们知道,教学的宗旨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我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再现,变定向思维为发散思维,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运用,以通过复习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效果分析

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其根本原因是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让学生自主归纳物质的分类,画树状分类图;

二是通过充分的讨论、交流掌握核心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三是让学生整理知识网络图,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不足之处是教学设计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比较适合于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对于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自主归纳、整理完成不好。

课前充分预习,效果会更好。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共分为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化学式与化合价四个课题,这部分内容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课题1、2、3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感性知识不充分,缺乏微观想象力,对一些知识的理解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所以在实际使用中概念容易混淆,搞不清在分析物质宏观组成时用“元素”,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时用“原子”。

故本节复习课针对这种情况,将这些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从而把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帮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二)复习目标

(三)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测评练习

测评练习

活动1

试一试:

矿泉水、H2SO4、NaOH、NaCl、CO2、Fe、N2、CuSO4分别属于哪一类物质?

活动2

为什么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填序号)

(1)A、B、C、D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

(2)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

(3)D中x=______,D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

活动3

1、下图是表示构成物质粒子示意图,请回答:

(1)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

(2)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

(3)表示单质的是_____(4)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

2、“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了什么?

3、下面A、B、C、D四幅图,你知道那幅图是原子结构图,那幅是离子结构图吗?

属于原子的是,依据是。

属于离子的是,依据是;

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因为:

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因为:

教后反思

一、设计理念

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

通过本主题的复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用微观的观念去学习化学,理解一些化学现象的本质;

通过加深学生对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的认识,引导学生摆脱经验形态,形成科学的理论,进入神奇的微观世界。

只有了解了物质的微观结构,才能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才能更好的理解化学的内涵,提高学生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兴趣。

因此本主题内容,尽管涉及面很广,但要求不是很高,对初中生世界观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初中化学课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二、不足之处

内容跨度较大,学生复习时难度不小,成绩较差的学生消极跟不上,没能及时激励采取措施,要借助于课下预习解决。

课标分析

对于标准中的一级、二级主题在教材中的具体分布如下表所示: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内容分析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穿插在第二、三、六、八、十、十一单元和第十二单元的课题3

微粒构成物质

第三单元的课题1、课题2;

第四单元的课题1、课题4

认识化学元素

第四单元的课题2;

第十二单元的课题1、课题2

物质组成的表示

第四单元的课题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