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通论古代文化常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8354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汉语通论古代文化常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古汉语通论古代文化常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古汉语通论古代文化常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古汉语通论古代文化常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古汉语通论古代文化常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汉语通论古代文化常识Word下载.docx

《古汉语通论古代文化常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通论古代文化常识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汉语通论古代文化常识Word下载.docx

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注:

见《日知录》卷三十“天文”条。

“七月流火”见《诗经·

豳风·

七月》,“三星在户”见《诗经·

唐风·

绸缪》,“月离於毕”见《诗经·

小雅·

渐渐之石》,“龙尾伏辰”见《左传僖公五年》。

)。

  我们现在学习古代汉语当然不是系统学习我国古代的天文学,但是了解古书中一些常见的天文基本概念,对於提高阅读古书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

现在就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分别加以叙述。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

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古人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它们又合起来称为五纬。

  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

《诗经》“子兴视夜,明星有烂”(注:

见《诗经·

郑风·

女曰鸡鸣》。

),“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注:

陈风·

东门之杨》。

),都是指金星说的。

金星黎明见於东方叫启明,黄昏见於西方叫长庚,所以《诗经》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注:

大东》。

木星古名岁星,迳称为岁。

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并据以纪年(注:

下文谈到十二次和纪年法时还要回到这一点上来。

水星一名辰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

值得注意的是,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水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注:

即室宿,主要是飞马坐的αβ两星。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水昏正而栽”,就是一个例子。

所说的火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大火(注:

即心宿,特指心宿二,即天蝎座的α星。

《史记·

天官书》所说的火,才是指火星(荧惑)。

),《诗经》“七月流火”,就是一个例子。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注:

黄道是古人想像的太阳周年运行的轨道。

地球沿着自己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从地球轨道不同的位置上看太阳,则太阳在天球上的投影的位置也不相同。

这种视位置的移动叫做太阳的视运动,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迹就是黄道。

这里所说的赤道不是指地球赤道,而是天球赤道,即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星宿这个概念不是指一颗一颗的星星,而是表示邻近的若干个星的集合。

古人把比较靠近的若干个星假想地联系起来,给以一个特殊的名称如毕参箕斗等等,后世又名星官。

),称为二十八宿: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这是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联系起来想像成的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

以东方苍龙为例,从角宿到箕宿看成为一条龙,角像龙角,氐房像龙身,尾宿即龙尾。

再以南方朱雀为例,从井宿到轸宿看成为一只鸟,柳为鸟嘴,星为鸟颈,张为嗉,翼为羽翮。

这和外国古代把某些星座想像成为某些动物的形象(如大熊、狮子、天蝎等)很相类似。

  上文说过,古人以恒星为背景来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而二十八宿都是恒星。

了解到这一点,那么古书上所说的“月离於毕”、“荧惑守心”、“太白食昴”这一类关於天象的话就不难懂了(注:

《尚书·

洪范》伪孔传:

“月经於箕则多风,离於毕则多雨。

”“荧惑守心”见《论衡·

变虚》篇;

“太白食昴”见邹阳《狱中上梁王书》(见本书下册887页)。

“月离於毕”意思是月亮附丽於毕宿(离,丽也);

“荧惑守心”是说火星居於心宿;

“太白食昴”是说金星遮蔽住昴宿。

如此而已。

苏轼在《前赤壁赋》里写道:

“少焉,月出於东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间”,也是用的二十八宿坐标法。

  二十八宿不仅是观测日月五星位置的坐标,其中有些星宿还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

例如在上古时代,人们认为初昏时参宿在正南方就是春季正月,心宿在正南方就是夏季五月(注:

这是就当时的天象说的。

《夏小正》;

正月初昏参中,五月初昏大火中。

),等等。

  古人对於二十八宿是很熟悉的,有些星宿由於星象特殊,引人注目,成了古典诗歌描述的对象。

《诗经》“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注:

),这是指箕宿和斗宿说的。

箕斗二宿同出现於南方天空时,箕宿在南,斗宿在北。

箕宿四星联系起来想像成为簸箕形,斗宿六星联系起来想像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

《诗经》“三星在天”、“三星在隅”、“三星在户”,则是指参宿而言(注:

此从毛传。

),因为参宿有耀目的三星连成一线。

至於乐府诗里所说的“青龙对道隅”(注:

见《陇西行》。

),道指黄道,青龙则指整个苍龙七宿了。

有的星宿,伴随着动人的神话故事,成为后世作家沿用的典故。

脍炙人口的牛郎织女故事不必叙述(注:

但是织女不是指北方玄武的女宿,而是指天琴座的α星;

牛郎也不是指北方玄武的牛宿,而是指天鹰座的α星,牛郎所牵的牛才是牛宿。

),二十八宿中的参心二宿的传说也是常被后人当作典故引用的。

《左传昭公元年》说: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於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

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主祀大火),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即心宿);

迁实沈于大夏(晋阳),主参(主祀参星),唐人是因,......故参为晋星(即参宿)。

  因此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

又因为参宿居於西方,心宿居於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辰或参商。

杜甫《赠卫八处士》所说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就是这个意思。

  随着天文知识的发展,出现了星空分区的观念。

古人以上述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二十八个星宿为主体,把黄道赤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二十八个不等分。

在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八宿就意味着二十八个不等分的星空区域了。

  古代对星空的分区,除二十八宿外,还有所谓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

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

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这里不一一细说。

  现在说一说北斗。

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像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

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

北斗七星属於大熊座。

  附图:

  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

把天璇、天枢连成直线并延长约五倍的距离,就可以找到北极星,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

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於天空不同的方位,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所以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

斗柄指东,天下皆春;

斗柄指南,天下皆夏;

斗柄指西,天下皆秋;

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现在说到十二次。

  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个等分,叫做十二次。

每次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志,例如星纪有斗牛两宿,玄枵有女虚危三宿,余皆仿此。

但是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的广狭不一,所以十二次各次的起讫界限不能和宿与宿的分界一致,换句话说,有些宿是跨属於相邻的两个次的。

下表就说明了这种情况(注:

这表是根据《汉书·

律历志》作的,各次的名称、写法和顺序都根据《汉书·

律历志》。

):

  外国古代把黄道南北各八度以内的空间叫做黄道带,认为这是日月和行星运行所经过的处所。

他们也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把黄道带分为白羊、金牛等十二个等分,叫做黄道十二宫。

其用意和我国古代的十二次相同,但起讫界限稍有差异,对照起来,大致如下表所示:

  我国古代创立的十二次主要有两种用途:

第一,用来指示一年四季太阳所在的位置,以说明节气的变换,例如说太阳在星纪中交冬至,在玄枵中交大寒,等等。

第二,用来说明岁星每年运行所到的位置,并据以纪年,例如说某年“岁在星纪”,次年“岁在玄枵”,等等。

这两点,后面谈到历法时还要讨论。

  有一件事值得提一提,上述十二次的名称大都和各自所属的星宿有关。

例如大火,这里是次名,但在古代同时又是所属心宿的名称。

又如鹑首、鹑火、鹑尾,其所以名鹑,显然和南方朱雀的星象有关,南方朱雀七宿正分属於这三次。

《左传僖公五年》“鹑火中”,孔疏说“鹑火之次正中於南方”,又说“鹑火星者谓柳星张也”,可以为证。

  下面谈谈分野。

  《史记·

天官书》说:

“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可见古人是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看的。

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於地上的州国,使它们互相对应,说某星是某国的分星,某某星宿是某某州国的分野(注:

也有反过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的。

例如《汉书·

地理志》:

“齐地,虚危之分野也。

”),这种看法,便是所谓分野的观念。

  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甲(注:

表甲是根据《淮南子·

天文训》作的。

);

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乙(注:

表乙是根据《史记·

天官书》作的。

  星宿的分野也有以十二次为纲,配以列国的,如表丙所示(注:

表丙是根据《周礼·

保章氏》郑玄注作的。

  古人所以建立星宿的分野,主要是为了观察所谓“祥”的天象,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

例如《论衡·

变虚篇》讲到荧惑守心的时候说:

“荧惑,天罚也;

心,宋分野也。

祸当君。

”显而易见,这是一种迷信。

但是古人对於星宿分野的具体分配既然有了一种传统的了解,那么古典作家作品在写到某个地区时连带写到和这个地区相配的星宿,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庾信《哀江南赋》说“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王勃《滕王阁序》说“星分翼轸”,李白《蜀道难》说“扪参历井”,就是在分野的意义上提到这些星宿的。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古人的天文知识虽然已经相当丰富,但是由於科学水平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的天文学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和宗教迷信的占星术相联系的。

古人对於某些异乎寻常的天象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於是在崇敬天帝的思想基础上,把天象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联系起来,认为天象的变化预示着人事的吉凶。

例如日食,被认为对最高统治者不利,所以《左传昭公十七年》说:

“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不杀牲盛馔),伐鼓於社。

”《礼记·

昏义》也说:

“日蚀则天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职。

”这是把日食看成是上天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

又如彗星(一名孛星,欃枪)的出现,被认为是兵灾的凶象,所以史书上常有记载。

甚至行星运行的情况也被认为是吉凶的预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