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设计毕业设计9966826Word格式.docx
《公路工程设计毕业设计9966826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设计毕业设计9966826Word格式.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1设计题目
甘肃西和至成县K44~K48段公路设计
1.3.2设计原始资料
1.地形图
甘肃西和至成县K44~K48段公路电子版地形图,比例尺1:
2000。
2.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地貌特征
本公路沿线在西和县境内地形类型有漾水河漫滩地形和构造剥蚀黄土梁峁沟壑区及侵蚀构造中高山地,其中漾水河漫滩地高出漾水河1~10米,坡度为6°
~15°
,表面覆盖2~8米深的砂质粘土,土质粗松,蓄水保墒性强,出露岩层有第三系和泥盆系的砂砾青灰泥岩。
构造剥蚀黄土梁峁沟壑区主要指漾水河及各支流两岸山地,相对高差为200~300米,极个别地区高差达500米。
地表以黄土覆盖,沟壑纵横,河流平川切割,坡度较小,梁坡平缓,坡度在6°
~25°
之间,冲沟发育明显,呈“V”字形,山头相连而相间,呈锯齿状,并有大小不等的断陷谷地镶嵌其间。
侵蚀构造中高山地在石峡一带分布,相对高差200~500米,山势高亢,岭背狭窄,陡坡削壁,沟谷纵横,源短流急,冲沟多呈“V”字形,出露岩层含炭质灰岩、晶体钙质千枚岩、钙质砂岩、石英砂岩、红色泥岩、粘土等。
本公路所在地成县地形地貌由以下单元组成:
侵蚀构造中高山区:
以横岭山为主,起伏蜿蜒东西向分布,山势高亢,陡坡削壁,岩石裸露,构成项目段分水岭区。
构造剥蚀黄土梁峁沟壑区:
黄土状土大面积分布于河谷两侧,形成梁峁地貌、沟壑纵横。
构造侵蚀河谷漫滩及阶地区。
分布于各河流两侧,一般可见2~3级阶地。
本工程所在地西和县在区域性地质构造上,位于西秦岭海西褶皱带北端,地层出露齐全,除第三系、第四系和三迭系外,主要有中泥盆统地层出露,其中白垩纪地层分布最广,地层岩石有砂岩、千枚岩和灰岩。
第三系出露岩性有浅灰绿色、白色粘土质、泥页岩、红色泥岩。
红色泥岩底部夹砂砾岩,顶部夹灰白色钙质层及钙质结构。
项目区所处的南部地区出露上层为绿泥石绢云母千枚岩、绿泥方解石绢云母千枚岩、变长石英砂岩,下部为变粉砂岩,鱼鳞状变化石英砂岩夹砂质灰岩。
成县按甘肃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属西秦岭北部海西冒地槽褶皱带由上古生界组成。
东段主要为中泥盆西汉水群海相碎屑岩及类复理石建造。
次为灰岩,局部有火山岩。
该地槽是在加里东运动中局部下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海西运动中期,东段开始逐渐上升成陆。
二叠纪末地槽全面迴返,除岩层褶皱外,还伴有断裂活动和酸性及少量中性、超基性岩的侵入。
(2)气候及水文特征
本公路所处的西和县、成县地处内陆腹地,全年盛行偏南风,呈大陆性季风气候,雨量较为充沛,年平均气温8.4℃,年平均降水量为555.7mm,年最大降雨量为784.4mm,最小为302.6mm,降雨主要集中于夏季(6~8月),平均降雨量为243.4mm,秋季次之,历年平均蒸发量为1234.6mm,属湿润和半湿润区。
西和境内最大冻土深度为42厘米,成县境内最大冻土深度为56厘米。
本公路所在区域内河流均为西汉水支流,总属嘉陵江水系,与项目有关的河流主要有漾水河、横岭河,石硖河及其大小支流、支沟。
漾水河发源于西和县境,由南向北,平均比降为1.0‰,多年平均流量为2.05立方米/秒。
石硖河发源于西和县境,向南与页水河交汇,平均比降2.0‰,多年平均流量为1.743立方米/秒。
横岭河为漾水河支流,发源于横岭山,由南向北流入漾水河。
区域内地下水相对较为丰富,主要是大气降雨和地表水入渗补给。
(3)地震及主要自然灾害
本公路所处的西和县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地震,文献记载的最大震级八级,在全国地震区划中,地震烈度为Ⅷ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30g,成县地震烈度为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20g,大暴雨是西和县和成县主要的自然灾害形式,最大的大暴雨及降雨量高达110mm。
(4)交通量资料(见表1-1)
2009年交通量调查表表1-1
车型
数量(辆/日)
小客车
2100
中型车
870
大型车
420
拖挂车
110
预测年平均增长率:
5%,初定设计年限:
15年
1.3.3公路建设等级与设计标准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表2.0.2“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确定现有交通量的折算数,以小客车为标准进行交通量预测:
计算远景设计年限平均昼夜交通量由公式(1-1)计算
(1-1)
式中Nd—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N0—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γ—年平均增长率,取5%;
n—远景设计年限,取15年;
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
N0=N小客×
1.0+N中型×
1.5+N大型×
2.0+N拖挂×
3.0
=2100×
1.0+870×
1.5+420×
2.0+110×
=4575pcu/d
则Nd=4575×
(1.0+0.05)14=9058pcu/d
根据本公路预测年末交通量为9058辆,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中公路分级标准,确定此公路等级为三级公路,并确定此公路设计速度为30km/h,路基宽采用7.5m,路面宽采用6.5m,两侧采用土路肩,其宽度为0.5m。
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及《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得三级公路主要设计标准见表1-2:
三级公路主要设计标准表1-2
项目
设计标准
设计年限(年)
设计速度(km/h)
30
路基宽度(m)
7.5
行车道宽度(m)
6.5
停车视距(m)
一般最小半径(m)
65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
最大纵坡(%)
8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25
涵洞设计洪水频率
新建桥涵设计荷载
公路—Ⅰ级
1.3.4设计成果要求
1.图表部分
(1)路线平面图
(2)路线纵断面图
(3)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4)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5)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6)超高方式图
(7)路基防护工程设计图
(8)路基设计表
(9)路基土石方数量表
(10)路面结构设计图
(11)排水设计图
(12)辅助构造物设计图(涵洞,小桥,挡墙,立交设计)
(13)其它辅助表格
2.设计说明书
1.3.5主要设计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公路工程水文勘察设计规范》(JTGC30—2002);
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
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
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1.4计算机辅助设计
本次设计采用的设计软件是纬地道路HintCADV5.9,其功能强大,用HintCADV5.9版进行公路路线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
1.点击“项目”→“新建项目”,指定项目名称、路径,新建公路路线设计项目。
2.点击“设计”→“主线平面设计”,进行路线平面线形设计与调整;
直接生成路线平面图,在“主线平面设计”对话框中点击“保存”得到*.jd数据和*.pm数据。
3.点击“表格”→“输出直曲转角表”功能生成路线直线及曲线转角一览表。
4.点击“项目”→“设计向导”,根据提示自动建立:
路幅宽度变化数据文件(*.wid)、超高过渡数据文件(*.sup)、设计参数控制文件(*.ctr)、桩号序列文件(*.sta)等数据文件。
5.点击“表格”→“输出逐桩坐标表”功能生成路线逐桩坐标表。
6.使用“项目管理”或利用“HintCAD专用数据管理编辑器”结合实际项目特点修改以下数据文件:
路幅宽度变化数据文件(*.wid)、超高过渡数据文件(*.sup)、设计参数控制数据文件(*.ctr)等,
这些数据文件控制项目的超高、加宽等过渡变化和纵面控制条件等情况。
7.点击“数据”→“纵断数据输入”输入纵断面地面线数据(*.dmx);
“数据”→“横断数据输入”功能输入横断面地面线数据(*.hdm);
并在项目管理器中添加该数据文件。
8.点击“设计”→“纵断面设计”进行纵断面拉坡和竖曲线设计调整,保存数据至(*.zdm)文件中。
9.点击“设计”→“纵断面绘图”生成路线纵断面图,同时根据设计参数控制文件(*.ctr),标注各类构造物,点击“表格”→“输出竖曲线表”计算输出纵坡、竖曲线表。
10.点击“设计”→“路基设计计算”,生成路基设计中间数据文件(*.lj);
并可由路基设计中间数
据文件,点击“表格”→“输出路基设计表”计算输出路基设计表。
11.点击“设计”→“支挡构造物处理”输入有关挡墙等支挡物数据,并将其保存到当前项目中。
12.点击“设计”→“横断设计绘图”,绘制路基横断面设计图,同时直接输出土石方数据文件(*.tf)、根据需要输出路基横断面三维数据文件(*.3DR)和左右侧边沟沟底标高数据(C:
\Hint58\Lst\zgdbg.tmp)、(C:
\Hint58\Lst\ygdbg.tmp)。
13.点击“数据”→“控制参数输入”修改设计参数控制数据文件中关于土石比例分配的控制数据,点击“表格”→“输出土方计算表”计算输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和每公里土石方表。
14.点击“绘图”→“绘制总体布置图”绘制路线总体设计图。
15.点击“绘图”→“绘制公路用地图”可绘制公路占地图。
第二章路线平面设计
2.1公路选线
2.1.1选线原则
1.在路线设计和选线中,应该尽量避开农田,做到少占或不占高产田。
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