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833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doc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doc

固西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教学准备:

1、搜集人类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2、请擅长书画的同学在黑板上题写活动主题:

“‘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成果汇报会”,配上简单的背景图画;自荐或推荐学生主持人,准备开场白与串联词等。

课前准备

3、准备“展示台”展示内容。

4、教师准备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现与发明事例的资料或课件。

教学课时:

三课时(其中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1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深刻感受了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

本次“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也是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一专题展开的,希望同学们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感受与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

二、明确任务,分组交流

1、请学生阅读口语交际的要求,说说口语交际的内容。

2、出示交流的内容:

自己对大自然的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

3、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主练说。

4、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组。

三、展示汇报,全班交流

1、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互动评价。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通过过渡语评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评议两三名同学来激励学生;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阅资料、实践探究。

2、评选“最佳创意奖”“查阅资料能手”“超越自我奖”等,进行精神奖励。

3、请向获奖的同学或你认为最出色的同学学习,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再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讲,对方听一听、问一问、夸一夸,纠正不足之处。

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事例,深化提高

1、课件出示或讲述下列事例(音乐为沉重的曲调,教师语气沉重地讲述):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驼鸟等少数动物种类。

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

那里没有虎、豹、豺、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

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

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

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2、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又有什么启示呢?

课后与同学、家长进一步交流。

第二课时习作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就“大自然的启示”展开了交流,同学们在活动中一定收获不少,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

二、明确写作要求

1、生自读写作提示,想一想这次作文写什么?

2、确定习作内容,让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什么。

三、自主习作。

教师提示:

在动笔前,要在头脑中“放放电影”,静静回想一下自己的发现或活动的过程与心得;再考虑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确定表达的顺序,重点写什么,使学生对习作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构思与安排。

教师巡视,随时发现问题予以指导。

四、相互修改,展示评价。

1、自主修改:

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看看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连贯,有无错别字,标点使用是否正确,并勾出好词好句。

   

2、自主展示:

学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习作中的“亮点”──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段落。

词语:

上台在黑板上写。

句子、段落、篇章:

上台宣读,自己谈谈向大家宣读的理由,适当引导评议。

对于有特色的习作,教师可推荐发表或参赛

3、推荐展示:

请写得好的同学上台诵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学指出写得好的地方。

4、教师小结

(1)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2)提出有共性的问题(如语句、层次、标点等)引导全班评议集体修改。

(3)对习作不合格的同学,教师指导重新写作或当面指导修改完善。

5、个人再修改完善

各人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用修改符号再次修改明显错误或有毛病的地方,错别字词订正写在习作“眉批”空处。

第三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我的发现

1、同学们,自己认真读一读三组句子,自己悟一悟,看能否发现什么。

提示:

理解句子的意思,有的可以结合课文的内容来理解;然后要引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语,采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并发现每组两个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之处。

2、指名读一读,分组交流感悟与发现。

提示:

在朗读时,注意这三个词语语气稍重一点儿。

3、小结:

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气更重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第一组的第二句,加上“终于”,则体现了科学家的研究是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研究成果的来之不易;也体现了科学家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

第二组的第二句加上了“根本”,“根本”是表示程度的副词,这里有“本来”的意思。

加上“根本”,更说明了海龟的灾难,完全是由于“我们”违背了规律而造成的,否则,海龟本来是不会受到伤害的。

第三组的第二句加了“居然”,“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意思。

加上“居然”是对前面“令人难以相信”程度的加深和强调。

4、举一举例子: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一组例句来吗?

(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二、日积月累

1、出示:

自由读一读,想一想谚语意思。

2、交流: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自己知道的一条谚语的意思,理解的气象谚语,教师适当点拨。

3、男女生对读(交换)。

同桌对读。

4、读了这么多遍,你会背了吗?

各自练一练。

多种形式积累:

自主背、相互背、齐背、指名背。

5、小结:

同学们,名人培根曾经说过:

“一个民族的天才、机智和精神,都可以在它的谚语中找到。

”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就有这样数不清的谚语流传至今。

可见,我们民族,是一个拥有智慧的天才民族!

课外,请大家再多多收集、积累其他的谚语,并继续阅读一些与大自然有关的书籍,可以把自己收集的资料,了解的知识等用手抄小报的形式呈现出来。

三、展示台

1、讨论,确定展示形式。

在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各人或分组确定一种或两、三种展示方式,如:

a.主办“认识大自然”手抄报或黑板报。

b.“仿生学课外读物介绍会”或建立“仿生学图书借阅角”。

c.“仿生学发明创意赛”。

d.“大自然的启示图片展”。

e.布置“小发明、小制作实物展台”。

f.“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收获”优秀习作专栏。

2、行动,筹备展示活动。

筹备时,时间上可有一定的弹性,要充分发挥好各组小组长的作用。

3、展示评比

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展示筹备的成果,评比“小小发明家”“课外资料搜集能手”“办报大王”“采访能手”等,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激励。

教后反思:

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

接着,我又让学生分小组活动,要求根据自己的手抄报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在组内交流,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我的鼓励下,学生的发言非常积极,并且形成了台上台下的良好互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