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质量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7226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质量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实验室质量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实验室质量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实验室质量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实验室质量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室质量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实验室质量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质量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室质量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偏差(d)(又叫离差或变差):

单次测量值与平均值的差数。

相对偏差(d%):

绝对偏差在平均值中所占的百分率。

平均偏差():

单次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偏差绝对值和除以测定次数(n)。

相对平均偏差:

(﹪)=/×

二、误差的分类

误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

系统误差是指测量值的总体均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别,又称可测误差、恒定误差、定向误差或偏倚(bias)。

系统误差是由测量过程中某些恒定因素造成的。

系统误差误差的大小和方向在多次重复测量中几乎相同,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系统误差会重复地表现出来。

系统误差来源是多方面的,可来自仪器(如砝码不准)和试剂(如试剂不纯),可来自操作不当(如过滤洗涤不当),可来自个人的主观因素(如观察滴定终点或读取刻度的习惯),也可来自方法本身的不完善。

随机误差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偶然变动而引起的单次测定值对平均值的偏离,又称为不可测误差。

随机误差是由能够影响测量结果的许多不可控制或未加控制的因素的微小波动引起的,如测量过程中环境温度的波动、电源电压的小幅度起伏、仪器的噪音、分析人员判断能力和操作技术的微小差异和前后不一致等。

随机误差的特点是,它的值或大或小,符号有正有负,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当测定次数足够多时,出现各种大小偏差的概率遵循着统计分布规律。

过失误差是指超出在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是一种显然与事实不符的误差。

主要由于分析人员的粗心或疏忽而造成,如器皿不清洁、加错试剂、错用样品、操作过程中试样大量损失,仪器出现异常而未被发现,读数错误,记录错误及计算错误等。

没有一定规律可循。

含有过失误差的测定值会明显地歪曲客观现象。

含有过失误差的测量数据经常表现为离群数据,可以用离群数据的统计检验方法将其剔除。

三、准确度

准确度是指实验值与真值之间相符的程度。

准确度的高低常以误差的大小来衡量。

即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

误差越大,准确度越低。

一个分析方法或分析测量系统的准确度是反映该方法或该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者的综合指标,它决定着这个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可以用测量标准物质或以标准物质作回收率测定的方法以及用两种不同原理的方法同时测定来评价分析方法和测量系统的准确度。

1、标准物质的分析

通过分析测定标准物质相应组分含量,根据所得结果判断准确度。

标准物质的标准值范围为A±

U,对标准物质测定结果为

如果

则表明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是一致的。

式中A:

标准物质标准值;

U:

标准物质标准值的不确定度;

标准物质测定结果平均值;

S:

标准物质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

自由度为f,置信概率为(1-α)的t值。

2、回收率测定

如果以P代表回收率(%);

C为加标后测得值(以浓度表示);

A为原样品本底值或校正值(以浓度表示);

B为加标量(以浓度表示),则:

P=(C-A)/B×

使用回收率评价准确度时应注意:

通常标准物质的加入量以与待测物质浓度水平相等或接近为宜;

若待测物质浓度较高,则加标后的总浓度不宜超过方法线性范围上限的90%;

若其浓度小于检测限,可按测定下限量加标;

在其他任何情况下,加标量不得大于样品中待测物含量的3倍;

加入的标准物质与样品中待测物质的形态未必一致,即使形态一致,其与样品中其他组分间的关系也未必相同。

因而用回收率评价准确度并非全部可靠,样品中某些干扰物质对待测物质产生的正干扰或负干扰,有时不能为回收率试验所发现,回收率结果也不可靠。

3、不同方法的比较

通常认为,不同分析方法具有相同不准确性的可能很小,对同一样品用不同方法获得的相同测定结果可以作为真值的最佳估计。

采用不同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重复测定,所得结果一致或统计检验差异不显著时,可以认为这些方法多具有较好的准确度;

若所得结果出现显著差异,应以公认可靠的方法为准。

四、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

它反映了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随机误差的大小。

通常用极差、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标准差(s)是指一组测定值中,每一测定值与测量均值间的平均偏离程度。

式中:

单次样品测定结果;

样品测定结果平均值;

n:

测定次数。

相对标准偏差是指标准偏差在平均值中占的百分率

 

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同一操作者,同一台仪器,同一实验室内,于很短的时间间隔内)用相同的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独立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再现性是指用相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操作者,不同的仪器,不同的实验室,于较长的时间间隔内)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定得到的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五、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

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表示其分散程度。

测量不确定度由多个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用测量结果的统计分布估算,可用实验标准偏差表征(常称为A类分量或A类不确定度);

另一些分量可用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的假定概率分布估算,(常称为B类分量或B类不确定度)将A类不确定度与B类不确定度组合起来得出“合成不确定度”,再乘以包含因子将得出“展伸不确定度”即总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越小,结果与真值越靠近,测量质量越高,结果的实用价值越大。

六、灵敏度

方法灵敏度是指该方法的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

因此,它可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

在实际工作中常以校准曲线的斜率度量灵敏度。

一个方法的灵敏度可因实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灵敏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七、空白

空白是指在与样品分析全程一致的条件下,空白样品的测定结果。

空白实验是指除用水代替样品外,其他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均与样品测定完全相同的操作过程。

空白实验所得的响应值成为空白实验值。

空白与分析方法和各种实验条件有关,影响空白大小的因素经常变化。

为了了解各种因素对测定的综合影响,在每次进行样品分析的同时,均应作空白实验。

当空白值偏高时,应全面检查实验用水、试剂的空白、器皿的玷污情况、测量仪器性能和实验环境状况等。

八、检测限

检测限是指对某一特定的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可以从样品中检测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可靠程度一般规定95%概率。

一些测定方法检测限的规定:

分光光度法,以扣除空白值后的吸光度为0.01,相对应的浓度值为检出限;

气相色谱法,检测器恰能产生与噪音相区别的响应信号时所需进入色谱柱的物质的最小量,通常认为恰能辨别的响应信号最小应为噪音的2倍;

离子选择电极法,标准曲线直线部分外延的延长线与通过空白电位且平行于浓度轴的直线相交时,所对应的浓度值为离子选择电极的检测限。

测定下限(检测限、测量限):

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定量测定被测物质的最低浓度或含量,称为该方法的测定下限。

测定上限:

是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大浓度(或量)称为该方法的测定上限。

对于低于测定方法测定下限的测定结果,报告者应以小于所用分析方法的最低检测下限报告测定结果,如<

0.01mg/L或<

0.1mg/L等;

或者报告未检出,同时标明检测下限。

方法的适用范围系指某一特定方法的检测下限至检测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

在此范围内可作定性或定量的测定。

最佳测定范围系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特定方法的测定上限和测定下限之间的浓度范围。

在此范围内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

最佳测定范围小于方法的适用范围。

对测量结果的精密度要求越高,相应的最佳测定范围越小。

九、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是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确定了的特性值,用来校准仪器、评价测量方法和给材料赋值的材料或物质。

标准物质用于评价测定方法、校准测量仪器、作为分析的标准、研究和验证标准分析方法、用于分析质量保证计划、用于分析质量控制、用于仲裁依据等。

标准物质的基本属性是材质均匀、性能稳定、定值准确、附有证书、批量生产。

标准物质分为一级标准物质与二级标准物质,一级标准物质定值准确度高,主要用于评价标准方法、作仲裁分析的标准、为二级标准物质定值,是传递量值的依据;

二级标准物质是一般科研单位与生产部门为了满足自身和本行业的需要而研制的工作标准,准确度能适应现场测定需要。

选择使用标准物质时,要首选国家计量部门颁布的有编号的标准物质;

要依据测量所需要的准确度,在定值不确定度满足测量或使用的前提下,选择较低级的标准物质;

要根据测量方法和被测样品的性状,如机体组成(机体及干扰成分)、待测物浓度、储存的介质环境等选用合适的标准物质。

十、有效数字与数据的修约

有效数字就是在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

在分析测试中是指实际上测量到的数字,是包括全部可靠数字以及一位不确定数字在内的有意义的数字的位数。

原始记录的有效数字位数,既不可少,也不可多。

记取的原则是根据仪器、度值如实记录并允许增记一位估计数字。

例如在分析天平上称取试样0.5000g,这不仅表明试样的质量0.5000g,还表明称量的误差在±

0.0002g以内。

如将其质量记录成0.50g,则表明该试样是在台称上称量的,其称量误差为0.02g。

数字“0”的作用变化较多,一个数值中“0”是否为有效数字,要根据“0”的位置及其前后的数字状况而定。

常见的有以下四种情况:

位于非“0”数字之间的“0”都是有效数字,如2.005,1.025两个数值中的三个“0”;

位于非“0”数字后面的一切“0”都是有效数字(全整数尾部“0”例外)。

如2.2500,1.0250;

前面不具非零数字的“0”,如0.0025中的三个“0”都不是有效数字,只起定位作用;

整数中最后的“0”,可以是有效数字,也可以不是,例如用普通天平称取1.5g试剂,若必须用mg表示,则要写成1500mg,此数值中最后两个“0”从表观上是有效数字,但实际上不是,因为粗天平不能达到如此高的准确程度,为了避免误解,可用指数形式表示,上例可记为1.5×

103mg,或记为1500mg士100mg这便明白地表示出只有两位有效数字。

加减运算最终计算结果中保留的小数有效位数,应与参加运算的数值中小数位数最少者相同。

例如:

11.14+5.91225=17.05225≈17.0511.14-5.91225=5.22775≈5.23

乘除运算得数经修约后,保留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与参加运算的几个数值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者相同。

对数运算的有效数字位数应和原数(真数)的相同。

平方、立方、开方运算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应和原数的相同。

数值修约规则应采用“四舍六入五单双”。

修约舍去不止一位数,而是几位数,应该一次完成,而不应连续修约,例如4.347,要求保留2位有效数,应得4.3,不可先将4.347入成4.35,然后再修约为4.4。

平均值的有效数字位数,通常和测量值相同,如测量值有三位有效数字,平均值亦取三位。

在修约标准偏差的值或其他表示不确定度的值时,修约的结果通常是使准确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