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园林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4383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课 园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5课 园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5课 园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5课 园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课 园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5课 园林Word文档格式.docx

《第5课 园林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 园林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5课 园林Word文档格式.docx

江南园林典型特质的形成原因和江南园林中各种建筑、审美、文化元素的组成。

了解江南园林中最有代表性的园林。

体验——体验和感受江南园林,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的“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一形态特质。

体验古代江南园林中“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的人物思想特质,体会园林中题咏、匾额、楹联等文化元素的精神内容。

应用——以江南园林中的一个点进行深入探究,寻根溯源。

假山、池塘与中国画中的山水写意;

漏窗、花格与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回廊、曲桥与中国文化中蕴含品质等。

对比他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寻求江南园林中的审美真谛。

创造——以江南园林诸多审美元素中的一点展开,深入解读从造园到中国绘画,所体现出的中国古代人文精神。

将这些元素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视觉作品。

2.课时建议

本课课时建议为3课时,第一课时以江南园林中的审美节点展开,探求以点及面地层层深入。

以江南园林中的一个点进入,如漏窗、假山、回廊等,以点及面展现园林中的“精、细、巧、雅”。

第二课时从江南园林中的中国绘画的审美再造谈起,将造园中的布局、营造和中国绘画中的写意、情境相对应,建立对江南园林中审美元素的认知。

第三课时从造园者和居住者的角度进入,探寻江南园林中深层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体验江南园林中的“意和美”。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从苏州园林的造园元素中体验江南园林的艺术品质,了解园林的基本建造技巧和建造法则。

技能目标:

能够从审美的角度对苏州园林有新的认识。

情感目标:

体验江南园林中所蕴含的人文气息和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难点

对苏州园林多重艺术风貌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相关的园林、苏州园林、皇家园林、西方园林的各类图片资料。

其中以苏州园林的图片资料为主,包括漏窗、题咏、砖雕、植物、花窗的局部图片。

四、教学内容要点

1.江南私家园林主要的建筑特色:

江南独特的人文背景和地理条件造就了私家园林,从公元前6世纪发展到鼎盛成熟的明清。

时间与人文环境孕育了大批园林艺术家,也使江南私家园林的建筑独具匠心,丰富多样,形成以山水为中心,粉墙黛瓦、曲径通幽、一步一景的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整体建筑特色。

江南私家园林

2.江南园林中的重要建筑元素与园林意境的创造:

在江南园林中最主要的建筑有厅、堂、楼台、榭、轩、斋、廊、舫等,同时有墙、洞门、空窗、漏窗、铺地等建筑小品。

这些建筑构成不仅具有居住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艺术化的游赏空间。

于是建筑元素就有了营造园林意境的重要功能。

依据“意在笔先”的原则,江南园林在造园上就有了以入门避曲空间、以山水变换空间、用建筑分合空间、以植物呈现空间等表现形式,形成了开合有致,虚空交替,入门宛如世外桃源,咫尺间山高水远的视觉语言。

3.江南园林中的传统画意:

江南园林中布局构筑建立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原则上,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山水诗文盛行,社会风气和人文风气对造园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唐、宋以后文人画深入社会,也深深影响到江南园林的造园活动。

从园林的布局、造景到匾额、楹联都具有了写意的中国传统绘画意境,使园林由“诗情画意”成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同时画家文人对造园的介入更强化了园林中山水写意的人文气息。

4.江南园林中的主题和精神意味:

江南园林的造园理念中,充满着老庄的思想。

这些“自然、无为”的隐逸之风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江南园林从发展脉络上看,其园林的主题正是体现了这种“隐于市”的隐逸主题。

园林中建筑景观的设计和题名也具有隐逸的主题,更以楹联的形式来作进一步的诠释。

造园者、参与者、园主等人所具有的隐逸精神形态,因其极强的人文特质而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

江南园林的造园有了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追求,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最高境界。

苏台纪胜图册明代沈周

5.江南园林的艺术特质:

江南古典园林实现了住宅与园林在形式上的完美结合,在满足居住、休憩、游赏需要的同时,将对自然的精神追求最大化地移植到园林中,使园林具有了堆山、叠峰、凿池等模拟缩写。

巧用借景,突破空间局限,丰富景色;

衬托相映、虚实对比、虚远具体、空灵实在,形成园中景物的虚幻与层次。

曲径通幽、随形而变、依势而曲的景致变化,使园林空间更为丰富。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探索与查阅

查阅和了解江南私家园林中著名园林的艺术特色,比较皇家园林,了解江南园林中的布局、建筑、山水、植物等重要造园元素的特点。

了解不同时期江南园林造园时的社会风尚和人文环境,体验这些因素对江南园林的影响。

二、交流与探讨

寻找例证。

将江南园林所蕴含的人文情境的场景和中国山水画作对比,体会江南园林中缩景模拟的山水写意,从小景、小品、窗格、题咏、花草植物中寻找应对江南园林建筑中的人文思想,体会江南园林中的深层意味。

三、创意与制作

江南园林是从画中走出来的,所以江南园林的景致随处都是可以入画的,以线描、速写的形式记录园林的一角,配以自己对园林认识的文字,完成对园林的初步认知。

寻找园林中最具有特点的景致、物件,由点展开,呈现园林的人文风貌,制作和绘画相结合,形成大型活动式场景,完成江南园林的再创造。

教学评价建议

1.本课在教学中,赏析的核心是引领学生进入江南园林中“诗、情、画、意”的文化情趣之中,并通过对这一境界的体验,赏析园林中的建筑之美、文化之美,以便浅析江南园林背后的人文情怀和艺术之美。

2.作业设计中的重点是以点带面地展现对江南园林的理解和视觉感受,建议着重由园林向其他艺术形式的转变中展现“园林”的韵味。

 

参考案例

课题一:

江南之韵——从漏窗说起。

1.完成园林中漏窗的创作草图。

2.充分认识园林中漏窗的图案元素。

3.漏窗与造园艺术的关系。

4.完成漏窗的雕刻制作。

二、教学要点

1.漏窗在园林(苏州园林)中主要出现在什么建筑上?

2.漏窗的形式和内容各有哪些?

3.比较有漏窗的建筑和没有漏窗的建筑在艺术上视觉上的不同。

4.漏窗上的图案内容和园林中中国古代文人精神有怎样的联系?

5.列举苏州园林中的漏窗图片并建议讨论说明。

三、创作思考

1.要求学生了解和欣赏漏窗并设计一幅漏窗草图。

2.示范并解读设计制作要点。

3.漏窗规格:

40厘米×

40厘米、30厘米×

30厘米、20厘米×

20厘米。

学生创意草图。

4.展示“琴、棋、书、画”漏窗,要求学生欣赏并思考:

①这组漏窗在苏州的哪座园林?

②造园的人想告诉我们什么?

5.漏窗和园林建筑相结合会产生怎样的视觉效果?

四、课后延展

1.今天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漏窗,都来自什么建筑群呢?

2.课后思考漏窗在园林中的作用。

课题二:

韵律与写意——园林中的元素再造。

1.园林中建筑与园艺植物、山水的韵律与写意。

2.中国画中水墨与写意的艺术表现形式。

3.基本完成与漏窗相结合的整体装置的创作。

1.为什么苏州园林又被称作是“山水园林”?

2.山水在中国绘画中有哪些表现形式?

3.为什么山水画的形式会表现在苏州园林的园林建筑设计中?

(精神因素和客观因素)

4.造园者又是通过哪些造园元素将中国绘画的形式表现在园林建筑中的呢?

5.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是什么?

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合作创作园林漏窗

1.叠山、理水、种树、植花,因势利导的园林建筑中有着怎样的中国写意绘画的神韵,怎样通过一个局部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呢?

2.植物的选择在苏州园林中有何意义,人文的情怀和国画写意表现有怎样的联系?

写意国画创作

学生欣赏创作作品

3.中国写意绘画中“墨色”是如何应用的?

4.要求找出透过漏窗所看见的一个片段,运用水墨写意的方式,画一幅山水花鸟的局部写意作品。

5.写意的核心精神价值和人文价值是什么?

1.如果说江南园林是一幅风雅的写意,那么皇家园林又是什么呢?

2.在写意而风雅的江南园林背后蕴涵着怎样的人文特质和风俗画卷?

3.设计和建造园林的人,和那些曾经的园林主人对园林会寄托着怎样的情怀?

课题三:

造园者说——艺术与人文的对话。

1.苏州园林建筑中造园者是怎样实现“借景造园”这一园林特质的。

体会理解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与造园技巧。

2.比较体会皇家园林与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理解造园背后的文化情境。

3.寻找苏州园林中最能反映古代文人精神面貌的建筑和场景,理解苏州园林中的人文情怀。

4.运用线描描绘与文字描述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苏州园林中局部的“描写”。

1.苏州园林中反映人文情怀的建筑和场景是借怎样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2.叠山理水、题咏扁额,不同的园林会有哪些不同的造园主题,背后的个体人文情怀又有什么不同?

如拙政园、狮子林的造园主题。

3.是什么样的客观原因形成了苏州园林中各自独特的园林特质呢?

画家、文人参与设计吗?

4.从园林的建筑到园艺,苏州园林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具有怎样的象征意味和人文内涵?

5.园林的主人又都是些怎样的人呢?

1.体会和寻找最具苏州园林代表的园林局部场景,这些场景同时可以反映出园林的建筑风貌和艺术特点。

2.寻找不同园林中各自的特质和造园主题,描绘可以代表这些特质和主题的园林场景。

3.一个局部场景,可以是一个亭角,也可以是透过圆门的山水景色,它们都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呢?

4.山水园林的重点是山水,怎样表现才能反映最典型的这一特点?

1.园林中事物的象征意味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怎样的联系?

2.造园中的设计建筑技巧和中国的传统审美有哪些异曲同工之处?

3.你了解西方园林艺术吗,和苏州园林比较,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相关链接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现存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

主要以山林为核心,四周环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长廊,通过复廊上的漏窗的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

园中山上石径盘旋、古树葱茏、箬竹被覆、藤萝蔓挂、野卉丛生、朴素自然,景色苍润如真山野林。

全园漏窗共108式,图案花纹变化多端,无一雷同,环山就有59个,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独树一帜。

留园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始建于明嘉靖年间。

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院四种不同景色:

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

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雨快鱼之厅”“林泉耆砍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

北部具有乡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

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

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留园的主要观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