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教学设计(共12课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40455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教学设计(共12课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教学设计(共12课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教学设计(共12课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教学设计(共12课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教学设计(共12课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教学设计(共12课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教学设计(共12课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教学设计(共12课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教学设计(共12课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3、通过实际问题的学习,了解构造算法的基本程序。

4、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流程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5、需要注意的问题

1)从熟知的问题出发,体会算法的程序化思想,而不是简单呈现一些算法。

2)变量和赋值是算法学习的重点之一,因为设置恰当的变量,学习给变量赋值,是构造算法的关键,应作为学习的重点。

3)不必刻意追求最优的算法,把握算法的基本结构和程序化思想才是我们的重点。

4)本章所指的算法基本上是能在计算机上实现的算法。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1.1算法与程序框图(约2课时)

1.2基本算法语句(约3课时)

1.3算法案例(约5课时)

复习与小结(约2课时)

四、评价建议

1.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在数学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对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充满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能否体会集合语言准确、简洁的特征;

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2.正确评价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关注学生在本章(节)及今后学习中,让学生集中学习算法的初步知识,主要包括算法的基本结构、基本语句、基本思想等。

算法思想将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相关部分,在其他相关部分还将进一步学习算法

1.1.1算法的概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

(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

(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

(4)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

(5)会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

(6)会应用Scilab求解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解方程的一般性步骤,从而得到一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这些步骤就是算法,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算法。

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同一个问题也可能有多个算法,能模仿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各有力工具,进一步提高探索、认识世界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

算法的含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设计。

难点:

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

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如:

判断一个整数n(n>

1)是否为质数;

求任意一个方程的近似解;

……),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2、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量少。

3、要保证算法正确,且计算机能够执行,如:

让计算机计算1×

5是可以做到的,但让计算机去执行“倒一杯水”“替我理发”等则是做不到的。

教学用具:

电脑,计算器,图形计算器

四、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

算法作为一个名词,在中学教科书中并没有出现过,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没有接触算法概念。

但是我们却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算法,熟悉许多问题的算法。

如,做四则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从里往外脱括弧,竖式笔算等都是算法,至于乘法口诀、珠算口诀更是算法的具体体现。

我们知道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算法,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算法等。

因此,算法其实是重要的数学对象。

2、探索研究

算法(algorithm)一词源于算术(algorism),即算术方法,是指一个由已知推求未知的运算过程。

后来,人们把它推广到一般,把进行某一工作的方法和步骤称为算法。

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

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

在数学中,主要研究计算机能实现的算法,即按照某种机械程序步骤一定可以得到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

比如解方程的算法、函数求值的算法、作图的算法,等等。

3、例题分析:

例1任意给定一个大于1的整数n,试设计一个程序或步骤对n是否为质数

做出判定。

算法分析:

根据质数的定义,很容易设计出下面的步骤:

第一步:

判断n是否等于2,若n=2,则n是质数;

若n>

2,则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

依次从2至(n-1)检验是不是n的因数,即整除n的数,若有这样的数,则n不是质数;

若没有这样的数,则n是质数。

这是判断一个大于1的整数n是否为质数的最基本算法。

例2用二分法设计一个求议程x2–2=0的近似根的算法。

回顾二分法解方程的过程,并假设所求近似根与准确解的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005,则不难设计出以下步骤:

令f(x)=x2–2。

因为f

(1)<

0,f

(2)>

0,所以设x1=1,x2=2。

令m=(x1+x2)/2,判断f(m)是否为0,若则,则m为所长;

若否,则继续判断f(x1)·

f(m)大于0还是小于0。

第三步:

若f(x1)·

f(m)>

0,则令x1=m;

否则,令x2=m。

第四步:

判断|x1–x2|<

0.005是否成立?

若是,则x1、x2之间的任意取值均为满足条件的近似根;

若否,则返回第二步。

小结:

算法具有以下特性:

(1)有穷性;

(2)确定性;

(3)顺序性;

(4)不惟一性;

(5)普遍性

典例剖析:

1、基本概念题

x-2y=-1,①

例3写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算法

2x+y=1②

解:

第一步,②-①×

2得5y=3;

第二步,解③得y=3/5;

第三步,将y=3/5代入①,得x=1/5

学生做一做:

对于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说,上述步骤应该怎样进一步完善?

老师评一评:

本题的算法是由加减消元法求解的,这个算法也适合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下面写出求方程组的解的算法:

②×

A1-①×

A2,得(A1B2-A2B1)y+A1C2-A2C1=0;

解③,得;

将代入①,得。

此时我们得到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公式,利用此公司可得到倒2的另一个算法:

取A1=1,B1=-2,C1=1,A2=2,B2=1,C2=-1;

计算与

输出运算结果。

可见利用上述算法,更加有利于上机执行与操作。

基础知识应用题

例4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

算法如下。

S1先假定序列中的第一个整数为“最大值”。

S2将序列中的下一个整数值与“最大值”比较,如果它大于此“最大值”,这时你就假定“最大值”是这个整数。

S3如果序列中还有其他整数,重复S2。

S4在序列中一直到没有可比的数为止,这时假定的“最大值”就是这个序列中的最大值。

学生做一做写出对任意3个整数a,b,c求出最大值的算法。

老师评一评在例2中我们是用自然语言来描述算法的,下面我们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本题的算法。

S1max=a

S2如果b>

max,则max=b.

S3如果C>

max,则max=c.

S4max就是a,b,c中的最大值。

综合应用题

例5写出求1+2+3+4+5+6的一个算法。

分析:

可以按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也可以利用公式1+2+…+n=进行,也可以根据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过程。

算法1:

S1:

计算1+2得到3;

S2:

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S3:

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

S4:

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

S5:

将第四步中的运算结果15与6相加得到21。

算法2:

取n=6;

计算;

算法3:

将原式变形为(1+6)+(2+5)+(3+4)=3×

7;

计算3×

算法1是最原始的方法,最为繁琐,步骤较多,当加数较大时,比如1+2+3+…+10000,再用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

算法2与算法3都是比较简单的算法,但比较而言,算法2最为简单,且易于在计算机上执行操作。

学生做一做求1×

11的值,写出其算法。

老师评一评算法1;

第一步,先求1×

3,得到结果3;

第二步,将第一步所得结果3再乘以5,得到结果15;

第三步,再将15乘以7,得到结果105;

第四步,再将105乘以9,得到945;

第五步,再将945乘以11,得到10395,即是最后结果。

用P表示被乘数,i表示乘数。

S1使P=1。

S2使i=3

S3使P=P×

i

S4使i=i+2

S5若i≤11,则返回到S3继续执行;

否则算法结束。

小结由于计算机动是高速计算的自动机器,实现循环的语句。

因此,上述算法2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在计算机上能够实现的较好的算法。

在上面的算法中,S3,S4,S5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每经过一次循环之后,变量P、i的值都发生了变化,并且生循环一次之后都要在步骤S5对i的值进行检验,一旦发现i的值大于11时,立即停止循环,同时输出最后一个P的值,对于循环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