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复习-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及矛盾分析法题目详解Word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4024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复习-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及矛盾分析法题目详解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复习-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及矛盾分析法题目详解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复习-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及矛盾分析法题目详解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复习-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及矛盾分析法题目详解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复习-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及矛盾分析法题目详解Word下载.doc

《高中政治复习-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及矛盾分析法题目详解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复习-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及矛盾分析法题目详解Word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复习-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及矛盾分析法题目详解Word下载.doc

所谓归纳,就是命题体现了我们所学的哪些原理,也就是把命题内容翻译成原理。

所谓演绎,即命题材料是怎样体现你所归纳的原理的,通俗的讲,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这种题型有时会缩小考查范围,如体现什么唯物论原理、什么辩证法原理、什么认识论原理、什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等。

题型三:

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不直接指明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所要运用的知识在设问中也无明确的体现,需要考生自己去体会、去分析。

这类试题往往难度大、能力要求高,学生感觉无从入手,或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蛮不讲理”、废话连篇。

因此,要求我们尽量从材料中归纳出符合题意的哲学原理。

答题格式是“原理+方法论+材料”另外,这种题型还有可能以其他面目出现:

如用唯物论原理回答(这样可以从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入手);

用辩证法原理回答(可以从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规律的观点、内外因的关系、质变量变关系原理等去思考);

用认识论回答(如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科学理论的指导等);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回答(如历史创造理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人生价值观等理论)

题型四:

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哲学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对于启示类题目,一般应从三方面考虑:

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先要分析材料;

二是要明白我们应该怎么办,应吸取什么教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

第三,结合设问和材料,抽象出给我们的启示。

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是“原理+应该怎么办”,不必展开去分析。

题型五:

结合材料分析XX原理(材料体现、如何体现XX原理)。

这类题型是已经告诉了我们哲学原理,然后让我们分析材料中提到的原理的内涵或方法论意义。

这是前面提到的一些题型的转化。

但是回答这类题型,一定要结合材料,不能空谈理论,胡答一气。

题型六:

材料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这类题型是要求我们寻找材料的哲学依据。

在做这种题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把握材料中的哲学素材,体会材料中出现的一些哲学词汇和哲学教材中提到的一些成语、俗语、政策等。

例六(08年全国Ⅱ卷第38题)材料一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党的十本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角度,说明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哲学依据。

解析:

本题以党的十七大和改革开放30周年为背景材料,以当前分配差距过大这一社会热点为切如点。

在回答第这一问时,需要从认识与实践辩证关系原理的角度,联系材料具体分析“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形成过程,以及这一理论对实践指导作用。

参考答案: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种关于分配的原则要求源于实践的需要,顺应了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这一要求体现党在实践基础上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深化;

这一要求将继续得到实践的检验(6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这一要求,对于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

题型七:

是如何(怎样)做到XX的?

是如何(怎样)坚持XX。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材料不问“是什么”或“为什么”以及“体现什么”,而是考察“怎么做”。

因此,答题时要注意1、不需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必须回答“怎么做”、“如何做”;

2、回答时不许把观点和材料相结合,切忌观点和材料两张皮;

3、回答时注意多角度思考,把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结合起来。

题型八:

用哲学观点评析(分析、认识)XX观点XX看法。

这类题型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地全面分析材料中或某一个人的观点和看法,既要看到其中的合理因素,又要看到非合理因素并进行反驳,指出正确的看法。

例八(08年天津卷39题)材料五:

2004-2007年我国粮食持续4年增产,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然而,要保持粮食供求长期基本平衡仍不容乐观。

一方面,人口的增加、动物类食品消费增长和使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将扩大粮食需求;

另一方面,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和保证种粮收益的难度加大,从而制约着粮食产量的提高。

(10)结合材料五,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题目以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核我们的辨证思维能力,注意分析问题的全面性。

在回答此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同时还应针对这一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①要全面分析矛盾。

目前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保持长期基本平衡不容乐观;

既要看到粮食需求扩大的一面,又要看到制约粮食供给的一面。

②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为重点,要严格保护耕地(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加农业投入等);

同时抑制不合理需求,禁止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控制人口增长、倡导合理饮食等)。

题型九:

从哲学角度分析XXX社会现象(或如何认识XXX现象、看待XXX现象)

这类题型主要是要求我们用哲学理论分析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或敏感现象。

在回答这类问题时,我们首先必须在政治上站住脚,然后结合材料,全面看待和分析问题

题型十:

从哲学上分析XXX现象或XXX事件的原因。

这类题型主要是针对某种现象或事件,考查我们从哲学上的理解和分析,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仅几年高考考查的不是很多。

回答这种问题要求我们仔细分析材料,寻找好切入点,找出哲学原理

1、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文化产业创造的财富已大大超过制造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美国文化产业占整个GDP的三分之一,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占GDP的2.75%。

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美国一国占了43%,中国仅占了不到4%,这与我们国家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地位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规模还很不相称。

我国适时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同时特别强调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我国如何发展文化产业?

(9分)

海淀二模

2最近一段时间,我国文化领域中的一些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电视“相亲热”以及随之而来的“拜金”、“炫富”现象等。

人们在批评、谴责此类低俗现象的同时,也开始反思:

我们的电视节目乃至广泛意义上的文化产品,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原则?

为了获得经济效益,是不是可以满足某些低级趣味?

为了赢得市场竞争,是不是可以毫无顾忌地炮制某些挑战社会道德的卖点?

(3)结合以上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12分)

3、【转折】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69079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了5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历史性的转折”。

问题:

一国的城镇人口在超过50%之后,将进入更加快速的发展时期,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有利于扩大投资、促进消费,但也衍生交通、环境、公共秩序等社会问题。

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结合矛盾分析法说明我们应怎样面对这一“转折”?

(12分)

4、展望未来,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要紧紧围绕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两大主要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着眼于又好又快发展,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和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观点,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1答案:

①坚持一分为二,(2分)既看到我国发展文化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又看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

推动文化产业由一般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化。

(1分)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根据国际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形势,适时提出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2分)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答案: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对立的,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社会效益通常指文化产品的社会影响。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影响。

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无法实现,社会效益就会受到影响,文化产品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创新,就会赢得长久的经济效益;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始终把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3答案:

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解决会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分)

具有普遍性,城镇化的过程伴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矛盾,要承认矛盾,积极寻找办法解决矛盾;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针对当前我国国情,具体分析我国城镇化的特殊性;

(3分)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既要看到城镇人口过半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又不能忽视其给交通、环境、公共秩序带来的消极影响,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分)

4答案:

(1)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材料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体现了这一道理。

(2)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的性质,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就必须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认清事物的主流。

材料认为“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是上述哲理的体现。

(3)复杂事物所包含的许多矛盾具有不平衡性,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善于抓住重点。

围绕两大主要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了这一哲理。

(4)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着眼于又好又快发展、“更加注重……公平”等,是上述哲理的体现。

解题指导题目要求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观点,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获取材料蕴含的信息,并完成有关知识的迁移运用。

解读材料时,要注意从宏观角度题目材料,不要仅仅考虑题中的只言片语,泛泛分析。

具体到本题而言,应当把握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关键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