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3803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5.古代中国青铜器铸造的繁荣时期是

A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明清时期

6.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7、从哪一时期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美誉?

A西汉时B东汉时期 

C唐朝时期 

D明清时期

8、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产生于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9、.唐代诗人姚合诗曰: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此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社会动荡,田野荒芜B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

C重商抑农政策的推行 

D商业的繁荣发展

10、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A汉代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

B唐代“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

C宋代四川地区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氏——“交子”

D隋唐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开始打破坊市界限,市分散在城中。

11、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来从事丝绸产销业。

由于生意兴隆,从而雇用了五位技术工人协助生产。

这一历史现象最早应出现在: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2、《汉书》上记载,西汉时每年农田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

你认为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民更加勤劳 

B.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

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更加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

13、光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

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地256顷,含带两山;

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土地兼并的盛行 

B.统治者“不抑兼并” 

C.东汉政治腐败 

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14.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15.明朝中后期,商人王某经商致富后,其投资方向最有可能的是

A.买田置地 

B.放高利贷 

C扩大手工作坊规模 

D.娶妻纳妾

16、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17.2008年以来,非洲索马里沿海累计已经发生80多起海盗袭击事件,平均每4天就有一艘船遭劫,海盗已猖獗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一现象备受国际关注,有人开始对索马里的历史产生兴趣,研究发现这一地区在15世纪末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海盗”,他最有可能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

伽马 

D.麦哲伦 

18、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

A、地中海转移到了非洲东海岸B、地中海转移到了太平洋沿岸

C、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D、波罗的海转移到地中海地区

19 

、.结束了世界各地区相互孤立的状态,各民族逐步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起点是

A丝绸之路的开通B四大发明的传播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的扩展

20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从根本上说明了

A.荷兰占有广阔的殖民地 

B.荷兰掌握着海上的商业霸权

C.荷兰商船当时数量最多D.荷兰成为“世界工厂”

21 

英语源于欧洲西部,到了近代,逐渐发展成一种世界性语言。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欧洲殖民扩张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种族之间通婚 

D.大量战争移民

22.下面哪一项属于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

A.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B.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的需要

C.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的需要 

D.为工场手工业更新生产技术的需

23.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

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

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了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人中国

24、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通讯工具

25、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主要是源于 

A.发电机和发动机的问世 

B.内燃机的发明

C.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D.垄断组织的产生

26、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的发展 

B.电力工业的发展尤为突出

C.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D.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27.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象:

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

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民主人士则拍手称赞:

“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这主要反映了

A.火车成为陆上主要的交通工具 

B.铁路运输导致了封建制度的废除

 

C.铁路运输消除了社会不平等现象 

D.工业革命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关系

28.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方国家大多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东方各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落后

B.新航路的开辟

C.两次工业革命增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征服能力

D.东方国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9.17世纪的世界历史以“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为主要内容,主要殖民国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世界版的“三国演义”。

它们是 

A.葡、西、荷 

B.英、西、荷 

C.英、法、荷 

D.英、法、俄

30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

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

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

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

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

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

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二、非选择题:

(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仙配》是我国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

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到:

七仙女: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

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此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

夫妻恩爱苦也甜。

——《墨子》

材料二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官。

——《史记•平准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

(2分)

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

(3分)

(2)材料二和三体现了体现了我国古代统治者什么经济政策?

(3分)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材料一材料二体现这一经济政策的具体规定?

(不得摘抄原文)(4分)

(3)我国古代这一经济政策有什么影响?

(8)

(共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 

明清时期,官府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

万历(1573—1620年)中后期,矿监、税使四处搜刮。

苏州大涝,桑蚕减产,丝织品的税收却有增无减,以致“穷民之以丝为生计者,岌岌乎无生路矣。

”官局垄断了丝织业,以低价强迫民间机户限期为官局生产,甚至还强制压价收买,往往“十不还一,无异空取”。

官府对民间工匠管制很严,康熙时规定,有些工匠需编甲,“五人连环互保,取结报册”,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

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

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

——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 

【材料二】 

《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

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 

【材料三】 

(雍正帝说)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政府限制民营手工业发展的措施。

(8分) 

(2)材料二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

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

(6分) 

(3)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之间的关系的?

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10分) 

他的根据是什么?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

这些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6分1)解析: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 

收取重税”、“以低价强迫民间生产”、“强制压价收买官府对民间工匠管制很严”、“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

答案:

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2分);

官局垄断,以低价强买(2分);

官府对民间工匠严格管制(2分);

严格限制出口(2分)。

(2)解析:

由材料中“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看出雇佣关系,体现资本主义萌芽。

纺织业发达,工匠与机户之间存在雇佣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